日本宣布投降在8月15日,為什麼抗戰勝利紀念日是9月3日?

2021-01-15 浙江日報

2018-08-15 18:4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宏

今天,各位的微信朋友圈,是不是被「抗戰勝利」、「73周年」這幾個字眼刷屏了?

如果認真探究一下,就會發現這麼一件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8月15日;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在9月2日。

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已閱君今天來聊聊這事。

還有第二份《投降詔書》

今天大家紛紛在朋友圈發微信,是因為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播出了一份《投降詔書》,如果仔細去看,會發現落款時間是8月14日,前一天錄好了音的。

很多人會以為,這份詔書一播出,國人都跑去慶賀,而日軍也放下了武器。

其實,遠沒那麼簡單。

首先,不光是中國人,幾乎所有盟國人民都覺得:被日本人忽悠了。大家很惱火。

因為當天早上8點,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前4小時,中美英蘇各自播放了本國領導人講話,告知本國人民日本已經投降。

第一份投降詔書

大家正高高興興,慶祝日本投降時,這份《投降詔書》播放了,人們訝然發現:在裡面,通篇沒有「降」、「敗」之類的詞語,逃避得乾乾淨淨,投降成了隱含到不認真分析,就幾乎聽不出的潛臺詞。

怎麼辦?日本耍小聰明,那就讓他們重新講一遍,非把「降」這個字講出來不可。

在盟國要求下,當年9月2日,日本天皇又頒了一份投降詔書,裡面兩次提到「降伏」。這個詞,和中文的「投降」同一個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怕日本人再鬧出什麼鬼花樣,這份詔書是盟國擬好,交給日方,讓他們按詔書格式與習慣用法再撰寫正式文本的。

第二份投降詔書(注意裡面的「降伏」二字)

耍小聰明的結果就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日本成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因為一次投降,卻頒了兩次投降詔書的國家;詔書裡還說了兩次「降伏」。

8月15日固然值得紀念,但這件事千萬要記住:日本投降,絕不是什麼「終戰」,是實實在在的投降,第二份投降詔書就是黑紙白字的證據。

為什麼到9月2日才籤投降書?

還是回到1945年8月15日。

不少人有這麼一個印象:似乎,日本天皇一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就放下武器,等著受降。

其實遠不是這麼回事。

最大的問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盟國,要判斷日本是不是在搞「詐降」。

這是日本人自己弄出來的事。雖說古人有云:「兵不厭詐」,但戰爭中,基本信義還要講的。1944年塞班島之戰時,日軍搞過一次「詐降」,把去接洽投降的美軍殲滅了一個排。

吃過這個虧後,盟國就一直防著日本搞「詐降」。比如說衝繩島戰役時,美軍寧可用明碼電報和廣播,或者用被俘虜的日軍士兵戰場喊話勸降,再也不肯派出自己人在戰場受降。這種不合常規的勸降方式,讓日本守軍疑神疑鬼,不敢投降,結果全數被殲滅。

1945年9月2日,在美軍理察·薩瑟蘭將軍的監督下,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

日本方面,也不見得沒有「詐降」的想法。因為8月16日日軍大本營發布第1381號命令,居然是「各軍……各自繼續執行現任務,但停止進攻作戰」。這裡要注意,並沒有禁止防禦作戰。

後來大概後來想來想去,覺得「詐降」也沒法翻盤,趕緊又補發了一道命令,要求「立即停止戰鬥行動」。

發了命令,並不意味戰鬥停止。在中國的日軍各支部隊接到命令的時間,也各自不同:最早華北方面軍,時間是8月18日,也就是說,日本天皇頒了投降詔書都3天了,這支日軍還在和中國軍隊打仗;比較晚的是在華中地區的第六方面軍,時間在8月21日。

至於零星的小部隊,時間就更難說了,比如說,直到1945年8月30日,蘇軍還在和日軍在東寧要塞戰鬥。

這麼拖拖拉拉,等戰火完全平息後,時間就差不多到了9月2日。

甚至當天在「密蘇裡號」上舉行投降儀式時,美軍還在擔心日本人「詐降」,其實是準備將停在東京灣的美軍以及盟國高級將領一網打盡,還專門安排斯普魯恩斯上將留在衝繩海域的戰列艦上,萬一日本「詐降」,就繼續進攻。

要論單支日軍投降,那就更晚了,比如說在濟南的日軍,投降時間是12月27日,都過去差不多快3個半月了。

古人有云:「出兵容易收兵難」。日本都宣布無條件投降了,還發生了那麼多事,無數人還在生死搏鬥,這也可以看出:和平來得有多麼不容易。

為什麼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問題又來了:既然9月2日日本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為什麼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首先,這肯定不是時差問題。因為東京時間和北京時間只差1個小時。

第一個原因是:在當時,信息傳遞最快的還是報紙,更何況又一直擔心日本在搞「詐降」,等投降儀式舉行完畢,安排慶祝已經來不及了。等人們知道日本已經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已經隔了一天,到9月3日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1945年5月8日德國籤署投降書,但5月9日被宣布為歐洲勝利日。

第二個原因是歷史沿革。

1945年9月3日,當時的中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3天,之後乾脆就把9月3日當作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三學社」這個民主黨派,之所以冠以「九三」這兩個字,就是為了紀念這個日子。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通知:「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籤字於投降條約以後,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九月三日。」

之後一直沿用。

1999年國務院頒布《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上面繼續規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3日。

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但不管是8月15日,還是9月3日,都是中國人應該牢記的日子。殘酷的事實告訴億萬中國人:落後就會挨打!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親人。已閱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歷史裡吸取教訓,讓歷史不再發生!

相關焦點

  • 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為何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15日以後也成為日本宣布投降紀念日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不是8月15日而是9月3日呢?其實,我國曾經把8月15日作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以後才又改到了9月3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頒布了天皇詔書,宣布投降,8月16日,日軍大本營發布命令,命令「各軍……各自繼續執行現任務,但停止進攻作戰」。但並沒有禁止防禦作戰。以後,日軍大本營又補發了一道命令,要求「立即停止戰鬥行動」。日軍大本營發了命令,並不意味戰鬥停止。
  • 日本投降是8月15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什麼是9月3日?
    日本投降是8月15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什麼是9月3日?大家都知道嗎?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就將到來。其實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關於抗戰的記憶,更多是標誌抗戰全面爆發的「七·七事變」,以及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8月15日。
  • 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 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是9月3日
    如果認真探究一下,就會發現這麼一件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8月15日;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在9月2日。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已閱君今天來聊聊這事。
  • 抗戰勝利紀念日到底是8月15日還是9月3日?
    但是,9月3日,一個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反而在各種場合很少被提及。「中國老百姓一般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作為勝利的日子。其實,從法定的角度來說,日本投降是在9月2日。」湯重南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對日本經濟、社會有多年研究。
  • 【檔案揭秘】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什麼是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73年前,日本正式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經過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提起抗戰勝利日,人們首先想到的是8月15日日本無條件宣布投降,為什麼要定在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
  • 抗戰勝利紀念日到底是8月15日還是9月3日?(1)
    但是,9月3日,一個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反而在各種場合很少被提及。「中國老百姓一般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作為勝利的日子。其實,從法定的角度來說,日本投降是在9月2日。」湯重南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對日本經濟、社會有多年研究。
  • 中央政府曾規定8月15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新京報訊 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今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  上述相關草案,擬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並擬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每年12月13日舉行國家公祭活動。
  • 抗戰勝利日為何是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文:史愛紅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並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天皇裕仁向日本全國廣播《停戰詔書》,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但除此之外,不太為眾人所知的是,在8月15日這一天,日本政府只是由天皇發布了《停戰詔書》,而詔書通篇沒有提及「投降」二字,當然對於侵華戰爭,也隻字未提。1945年8月21日,在湘黔交界處的芷江城裡,日本投降代表、駐華日軍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前來與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及美軍有關人員舉行洽降會談。9月2日,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
  • 為何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抗日戰爭(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一般稱其為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戰爭時間約為八年,故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 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關於紀念日日期的確定,草案延續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國務院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規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首都各界代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 日本8月15日投降,中國各界為何提前5天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文/滅霸他爸今天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我們就來說說抗戰勝利日那天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1945年7月26日,同盟國發布《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公告最後一條為:「吾人警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有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 8月15日是什麼紀念日:日本投降72周年 朱德六點聲明是什麼
    8月15日是什麼紀念日?今年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2周年。72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14年間,大片國土淪陷,超3500萬同胞傷亡。屠殺、活埋、強姦、焚屍、活體實驗…日本侵略者甚至連孩子都不放過!直到今天,日本右翼仍試圖為戰爭翻案!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 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最全流程發布 閱兵時間地點介紹
    2015年9月3日勝利日閱兵流程公布(最全) 閱兵時間地點介紹  ①9月3日早9點,習近平將攜夫人彭麗媛迎候各國嘉賓,合影后共登天安門城樓,準備觀禮;  ②10點整紀念大會開始,70響禮炮聲後,舉行升旗儀式;
  • 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紀錄電影《二十二》上映 二十二票房及劇情...
    8月15日是什麼紀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前一天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記錄中國倖存「慰安婦」的長篇紀錄電影《二十二》在全國公映。影片中女主角之一、中國大陸最後一位起訴日本政府的「慰安婦」倖存者黃有良8月12日離世。海南曾經赴日參與訴訟日本政府的8位老人,全部都未能等到日本政府向她們道歉的那一天。
  • 回望勝利日:1945年9月3日
    2015年,9月3日被定為中國人的公眾假日,以此表達對這一天重大意義的銘記——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這一天,由3500萬人的傷亡、長達14年抗戰作歷史鋪墊,有沉甸甸的分量,但長期以來被國人忽視。翻開歷史相簿,70年前的假日裡的一切,仍歷歷在目。
  •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歷史照亮人類的明天
    活動開始前,習近平等與參加儀式的抗戰老戰士和老同志、抗戰烈士親屬、為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遺屬代表親切會面。今年2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作出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根據決定,每年這一天國家舉行紀念活動。
  • 反法西斯紀念日是哪一天 反法西斯紀念日什麼時候設立的
    2018年抗日戰爭紀念日是什麼時候:9月3日農曆七月廿四星期一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 8月15日日本投降紀念日,湖北有哪些抗日名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戰期間,對日戰爭,我黨和全國人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獲得了最終勝利。
  • 8月有什麼節日 8月份節日有哪些
    導語: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關於8月有什麼節日,這是很多朋友都在問的問題,建軍節在8月1號,這是8月節日的開始,8月的節日還有國際電影節,還有日本投降紀念日也是在8月,除此之外,8月份節日有哪些我們下面就來看看詳細的介紹。
  • 一定要記住每年的9月3日,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估計有太多人想不起9月3日這一天,就像前幾天8月15日一樣,並不記得這一天倒底歷史上發生過什麼事? 可能有一些原因,是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宣傳不夠,也可能我們很多人在認識和感知上,還是對歷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夠。我們不應該忘記歷史,不應該忘記那段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