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驅逐日本船隻,美國印太盟友圈內訌不斷,日韓矛盾再現!

2021-01-16 騰訊網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1月14日,環球網報導稱,韓國外交部近日表示,11日發生的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與日本測量船對峙事件,韓國海洋警察廳驅逐駛入濟州東南海域(日稱女島以西海域)的日本測量船是「正當執法行為」。韓國外交部表示,由於日本船隻駛入韓國「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調查,韓方依據國際法和相關法令,在該海域內開展了正常執法活動。此前日媒報導稱,11日日方「昭洋」測量船在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進行調查時,遭到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的無線電警告,韓方應立即停止警告,並遠離本船,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就此提出抗議。

毋庸置疑,日韓船隻對峙事件又是由雙方領土糾紛問題引發的,而此前日韓曾為此多次發生類似對峙事件,正因為如此日韓關係遲遲得不到改善。甚至雙方關係始終處于波折狀態,即便是作為日韓共同盟友的美國,也無法進行調和,因為偏袒任何一方都將引發另一方不滿。然而,日韓作為美國亞太最重要兩個盟友,雙方關係持續冷淡,這無疑對美國開展亞太軍事行動不利。長此以往下去,一旦日韓因此發生大規模矛盾,美國將在日韓面前更加難堪。

第一,日韓矛盾關係東北亞局勢,日韓關係持續惡化,將導致美國亞太戰略受挫。最近幾年,日韓關係持續走低,雙方在外交、經濟和軍事上均出現過激行為,如日韓半導體貿易糾紛、慰安婦問題抗議事件、島嶼軍艦對峙事件等。不僅如此,日韓之間的鬥爭還將讓美國印太戰略受到影響,日韓政治上不和諧將導致軍事上不同步,美國想要得到日韓聯合幫助將很困難,這無疑就弱化了美日韓軍事協同。甚至日韓兩國國內民族主義均在抬頭,如果雙方發生島嶼戰爭,美國更無法熄火,甚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日韓爭鬥,這必然會讓美國印太戰略受挫。

第二,日韓矛盾美國無心解決更無力解決,這才是美國在日韓領土糾紛的現實狀態。眾所周知,領土問題是地區最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歷史、民族、文化和信仰等各種因素加持下,這種糾紛的解決更費時費力,稍有不慎還可能爆發戰爭,讓國家處於危險狀態。正因為如此,很多國家無法插手解決其他國家領土問題,而美國在日韓領土糾紛的表現,無疑就說明美國無心幫助日韓解決領土問題。可是從現實角度來看,美國也無力解決此事。一方面,美國不會在日韓問題上選邊站,這就要平衡日韓利益,但是利益又是最不好平衡的。另一方面,美國自己內部問題頗多,在國際社會也屢遭詬病,這就註定其不會花費大的功夫,幫助日韓解決問題,加上日韓又是區域強國,這更讓美國無法使用脅迫等手段解決問題。

第三,日韓問題折射出美國實用主義思想,更展現美國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實際上,美國在日韓問題上,態度和目的很清晰,只要是不影響美國在日韓駐軍,日韓不給美國在亞太添亂即可。美國根本沒有考慮到日韓矛盾加深後的後果,甚至美國軍火商還期盼日韓矛盾激化,這樣能促進其軍火生意,並給其帶來巨大利益。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對日韓軍火出口都是一筆巨資,最近日韓一次性購買美軍武器基本都是數十億美元。不僅如此,美國對其他盟友也是實用主義至上,不管是薅盟友羊毛、推行保護主義、奉行強權政治也好,還是毀約退群、增加盟友軍費分擔、政治獻金後的遊說也罷,美國公然打出「美國第一」旗幟等,美國均是站在短期利益價值考慮問題。所以,如今美國也江河日下,不僅經濟長期處於低增長狀況,在疫情和國際大環境衝擊下,經濟還出現斷崖式下滑。

如今,日韓矛盾持續升級,美國在亞太對盟友問題上,卻只關心其個人利益,勢必會導致其在亞太凝聚力下降。如果美國還是抱有「短視」行為,甚至還想在矛盾中「取利」,不及時出面化解日韓矛盾,督促其使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那麼日韓一旦爆發戰爭,美國在亞洲地位將受到嚴重衝擊,其亞洲影響力將持續下降,也必將導致美國亞太戰略徹底破產。

相關焦點

  • 日韓貿易摩擦指望第三方斡旋,拜登將如何避免站隊
    隨後,這場日韓間的出口管制爭端迅速蔓延至經濟、貿易、文化等多個領域,日韓間的緊張態勢驟然升級。其中,韓國民間還由此掀起了抵制日貨的運動,諸如快消品牌優衣庫、車企尼桑等日本企業在韓國連連受挫,致使企業在韓國市場的業績驟然下滑,關門、閉店成為了日企在韓躲避貿易摩擦的直接選擇。
  • 舊恨未消又添新仇,東海突現驚險一幕:日韓海警船對峙10多個小時
    據參考消息1月12日援引日媒報導,1月11日,東海海域出現驚險一幕,日本保安廳的一艘測量船,與韓國海洋警察廳的船隻對峙超過10小時。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舉動或導致冷淡已久的日韓關係再遇"寒潮"。太驚險!日韓對峙10多個小時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11日凌晨,一艘日本測量船在女島以西140公裡的海域中,突然遭到韓國警察船的無線電警告。韓方聲稱,如果要在韓國海域進行調查,需要得到韓國政府的批准,敦促日本觀察船立即停止調查。然而,日本船隻卻表示,這一海域屬於日本專屬的經濟區,調查船正在進行常規的調查活動,韓方無權幹涉,韓方應立刻停止警告,遠離該船。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中國商務新聞網 1月1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一艘測量船與韓國海洋警察廳的船隻發生對峙,持續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雙方各執一詞,認為對方侵入了自己國家的領海。目前日本外務省已向韓方提出抗議。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
  • 韓國要求立即釋放被扣押船隻!伊朗不屈不撓:先還70億美金
    韓國方面迫切希望該國的船只能夠獲釋,於是在會面之後優先討論了這一問題,還針對此事對伊朗進行了指責,強烈要求伊朗拿出韓國船隻汙染海洋的證據。不過伊朗方面,似乎更加迫切希望韓國凍結伊朗資金一事得到解決,據韓國方面透露的消息顯示,韓國提出的提供證據的訴求,直接被伊朗選擇性忽視了。
  • 日韓首腦將首次正式會晤[2014-03-22](二)
    樸槿惠曾表示,如果日本政府仍然認為「沒必要」
  • 緊跟美國的下場?川普為拜登挖的坑,沒想到,日韓卻遭殃了
    圖為伊朗海軍最近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到中東地區,目前美伊兩國關係已經異常緊張,甚至到了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階段,這也是川普為拜登挖的坑,沒想到拜登還沒有上任,日韓兩國卻先遭殃了,原來一艘韓國油輪在波斯灣海域慘遭扣押,再往前推
  • 1965年韓國與日本建交時的掙扎
    從1945年到1960年,韓國從美國和聯合國累計獲得了29.4億美元的援助,其財政預算的30%~40%,有時甚至一半以上,是靠美國支援的。從1957年開始,隨著美國經濟發展放緩,美元地位進入削弱和動搖階段,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調整了在亞洲的安全戰略,不再對盟友大包大攬,減少了對盟友的援助。此時,日本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恢復了戰爭創傷,經濟再度崛起。
  • 提前解密的美國「印太戰略」文件:川普政府打什麼主意
    12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公布了「印太戰略框架」秘密文件。同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發布聲明稱,「印太戰略框架」文件於2018年2月獲得政府批准,並在政府機構內實施。據「德國之聲」(DW)1月14日報導,奧布萊恩說:「今天(1月12日),白宮發布最近解密的《美國對印太地區戰略框架》。
  • 美國挖了一個大坑,日韓毫不猶豫跳了進去,終於為親美付出代價
    伊朗的復仇行動是多方面的,除了軍事打擊外,伊朗也開始對美國的盟友們下手了。我們都知道韓國是美國的盟國,據新華網報導,在當地時間1月4日的時候,伊朗扣押了一艘掛著韓國國旗的油輪。伊朗切斷了油輪上的所有聯繫,扣押的理由是因為汙染了海域。在美國和伊朗關係如此緊張的時刻,扣押了韓國的油輪,這不得不令人多想。事情發生之後,美國立即就要求伊朗放了韓國的油輪。
  • 十二生肖走出華人圈日韓也愛看生肖運程
    這句對華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的問題,其實也流傳於日本、韓國、越南等歷史上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基於本土文化,又衍生千奇百趣的生肖傳說與風俗,例如韓國人原來也跟中國人一樣,愛生「金豬寶寶」,生肖佔卜在日韓都大有市場。十二生肖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國的商朝(約公元前16-10世紀),與農曆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每一年也有對應的動物,便於民眾記憶曆法。
  • 中國行我也行,國產003航母曝光後,日韓印法紛紛要下水7萬噸航母
    如果此消息屬實,國產003號航母將成為繼美國「福特」級航母之後,第二種配備電磁彈射器的航空母艦。自2018年003航母首次曝光之後,日韓印法四國紛紛表示要開始建造7萬噸級別、搭配電磁彈射裝置的新一代航空母艦。
  • 寧用國產也不用美國貨,印軍真要發奮圖強?這次日本人說出了實情
    可能印度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為此也加緊了印度國產製造的研發進度,而最近印軍也開始一反往常依賴他國武器裝備,轉而開始使用上本國生產的裝備,印軍真的是要奮發圖強了麼?這次日本人搶先說出了實情。假如一旦發生了軍事衝突,僅靠直升機自帶的火炮和火箭彈,印軍根本無法實施有效的遠程精確打擊,或許將會面臨慘痛的失敗。讓我感到疑惑的是,印度在武裝直升機方面,並不是沒有可供選擇的餘地,因為在2015年時,印度就與美國籤署了價值30億美元的直升機採購協議,其中包括22架AH-64E「阿帕奇」和17架CH-47「支奴幹」直升機,在今年印度已經接收到了這批「阿帕奇」中的最後一架。
  • 夢回2005年外交爭端:日韓互刪好友可有轉圜餘地?
    日韓又陷入了對立僵局。日本政府2日正式決定將韓國移出可享受貿易便利的「白名單」;韓國也立即回應稱將把日本移出本國的貿易「白名單」,並在3日拿出2732億韓元的「脫日本」預算。兩國貿易摩擦再度升級,美國出面也勸不住。
  • 韓國與日本軍事實力對比:風水輪流轉,如今的日本不是韓國的對手
    日本這個國家,在二戰的時候曾不可一世,侵略中國,攻打朝鮮,在太平洋偷襲美國珍珠港,幾乎沒有什麼事事日本不敢做的。但是這個世界是變化的,據日韓兩國的軍事實力比較,可以發現現在的日本軍事實力是比不上韓國的,不管是陸軍實力還是空軍實力,或者是海軍實力。
  • 美國這兩個重量級小弟,又開始激烈幹架了
    眾所周知,韓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都是親美國家,但是這兩個美國的小弟關係可不太好,隔三差五的就會因為各種問題引發矛盾。據環球網報導,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最近因為美國的一項決定,美國這兩個重量級小弟,又開始激烈幹架了,這次問題的起源就是最近美國提出的G11框架建設。
  • 18億變80億,川普獅子大開口搶劫日本,安倍真的有膽量拒絕嗎
    他認為「日本是個富裕的國家,增加駐日美軍防務費的負擔比例是理所當然的」。而在此之前,美國也曾向韓國提出高出目前5倍的駐軍費用,從而引發韓國舉國上下的一片反對聲浪,迫使文在寅政府不敢隨便向美國做出任何的妥協,導致美韓駐軍費用分攤談判無果而終。
  • 韓日軍情共享將中斷或早有徵兆:日韓外長40分鐘會晤雙方自說自話...
    齋藤純強調日方的立場是,「日韓之間沒有貿易摩擦,這關乎的是出口管理,這完全不是貿易問題,這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政府在進行準確、合適的出口管理上的自由裁量權。」  韓國政府22日宣布不再與日本續籤《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下稱「軍情協定」)。日本政府當天通過外交途徑向韓國政府提出抗議。
  • 決定國運的一戰,日本斷供韓國半導體一年後,如今是誰勝誰負?
    日本和韓國都是外向出口型經濟,如此一來 ,就決定了日本和韓國的競爭關係,而在當中 ,出口創匯最厲害的商品就是半導體,但在這個領域,日韓兩國其實已經恩怨多年。
  • 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拉攏日本和越南後,印軍高層又跑到韓國「拉幫結派」
    自從印度總理莫迪上臺之後,印度超級大國的美夢做得越來越大,但其行事風格卻沒有超級大國該有的樣子,因為對國際局勢判斷的缺失使得印度擁有迷之自信,並且印媒一度把該國軍事實力評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而印度政府也是毫不含糊,在中印邊境對峙加劇之時,開始效仿其「老大哥」美國所走的路子,遊走於多個亞洲國家開始拉幫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