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的五運六氣,附贈:五運六氣對應於五臟為病的歌訣

2021-01-09 騰訊網

五運六氣指什麼?

1.五運指代木、火、土、金、水。

2.六氣指代風、寒、暑、溼、燥、火。

雖然運有五,然氣有六。天上氣,地下運,相互對應,本質相同。

正邪之氣化在於五臟之中,五臟受邪,則五臟乃病,故天地生化萬物均離不開五行所運。

五行中的火舉例:在天為熱,在地為火,為暑。以熱合少陰為君火,暑合少陽為相火。熱微病輕,暑甚病重。

下面是五運六氣對應於五臟為病的歌訣:

諸風掉眩屬肝木,諸暴強直風所因,

支痛軟戾難轉側,裡急筋縮兩脅疼。

諸痛癢瘡屬心火,諸熱昏瘖躁譫狂。

暴注下迫嘔酸苦,應背徹痛血家殃。

諸溼腫滿屬脾土,霍亂積飲痞閉疼。

食少體重肢不舉,腹滿腸鳴飧洩頻。

諸氣憤鬱痿肺金,喘咳痰血氣逆生。

諸燥澀枯涸乾勁,皴揭皮膚肩臂疼。

一,肝

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在體為筋。

風氣通於肝,故諸風為病,皆屬肝木。

風主動旋,故病則頭身搖動,目昏眩暈。

風性勁急,風入於筋,故病則忽然筋急而強直,四肢拘急疼痛,筋軟短縮乖戾失常,難以轉側,裡急脅痛,也是被風所傷,並且轉入裡病。

諸寒收引屬腎水,吐下腥穢徹清寒,厥逆禁固骨節痛,癓瘕痴疝腹急堅。

二,心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心,在體為脈。

熱氣通於心,故諸火痛癢瘡之病皆屬心火。

熱微則燥,皮膚發癢。熱盛則灼,皮膚痛。

熱入經脈與血凝結,淺則為痛,深則為疽,更深則傷臟腑。心藏神,熱承於心,則神不明,故昏沉不省人事。

心主言,熱承於心,則神不辨,故瘖而不能言語,或妄言而譫語。

火主動,熱承於身,則身動而不寧,故身躁動,動甚則發狂。突然暴發水瀉,是火與水為病。

下迫者,裡急後重,是火與氣為病。

嘔吐酸苦,是胃部火病。應背徹痛,是火傷胸。

出血者,是熱入於脈,則血滿騰,不上溢則下瀉,而為一切失血之病。

三,脾

在天為溼,在地為土,在人為脾,在體為肉。

溼氣通於脾,故諸溼為病,皆屬於脾土。

溼氣畜於內外,故肉腫腹滿。

飲亂於中,故有霍亂之病。

脾失健運,就會有積飲病。

脾氣凝結,故的痞硬病,大便秘結不下而痛。

脾主消化穀物,病者食少。

脾主肌肉,溼氣盛則身體困重。

脾主四肢,四肢不能伸展自如,也是由脾溼引起的。

脾主腹,溼氣侵害腹中,就會有腹滿,腸鳴,洩瀉的症狀。

四,肺

在人為肺,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

燥氣通於肺,所以凡是燥氣為病,皆屬於肺金。

胃氣逆,胸滿是憤鬱不舒。渴吐濁痰不停是肺痿咳嗽。

喘咳氣逆,咳吐痰涎以及血痰,都是肺病。

凡是澀枯乾涸,都是燥氣的原因。

強直不能轉側,都是筋勁的緣故。

凡筋勁強直,得病迅速或時間短,多是由風引起,日久天長多是由枯燥之氣引起。

皮膚乾澀,皸裂,這些也是有燥氣所發。

肩臂疼痛,是燥氣侵於經脈所致。

五,腎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腎,在體為骨。

寒氣通於腎,故諸寒之病,皆屬於腎水。

腎屬水,其化寒,收斂拘急,就是腎水化寒。

化熱,吐下酸苦,水液渾濁。

化寒,吐下腥穢,水液澄澈清冷。

寒傷於外則四肢冰冷,骨節疼痛。

寒傷於內則癥瘕,痴疝,腹部硬堅疼痛。

總之,五運六氣在我們診斷疾病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會了五運六氣,就可以做到準確無誤,所以說,掌握了五運六氣所主疾病,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們診斷疾病的準確率。疾病在於診斷,只有診斷準確,才能用藥正確,用藥正確才能使疾病快速治癒。

相關焦點

  • 五運六氣之六氣淺析
    追根尋底,是天上的五運在幕後策劃,天上五運之氣被地球吸收後,再經過轉化,於是生成了六氣,人們應該注意到這樣的天地對應關係,在一年之中,五運之氣製造出初運、二運、三運、四運、五運,按順序統轄每一年中的相關時空
  • 神獸話「五運六氣」
    」、以及「五運六氣」和我們關心的健康問題究竟有何關聯?這種每年變化情況與五行的對應規律總結就稱為五運。以今年為例,今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的五運六氣檔案為:歲金太過,也叫太商。五運是由天幹推算出來的,比如庚子年的五運是由庚子年的「庚」推算出來的。
  • 五運六氣理論在臨床中的具體運用
    因此,回歸經典,重視中醫傳統臟腑、經絡、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理論的學習,是加強內功,提升自身實力的有效保障。同時要更好地融入當今時代,必須通曉現代科技的各種臨床檢查、診斷和治療,這樣才能恰當的選擇適合中醫治療的病種。更好地發揮中醫的優勢。
  • 丙申年五運六氣相關預測
    2016年為丙申年,其氣候特點和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可從中醫五運六氣的角度進行預測。但文章作者也提醒大家:本文並未明確提出丙申年專指2016年,只是將《黃帝內經》中關於「丙申年」的五運六氣理論介紹給讀者,供參考。
  • 庚子年五運六氣淺析
    《經》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孫真人曾云:「不知易者不足以為太醫。」因此,為了深刻了解中醫的內涵,還需從五運六氣入手。2020年為庚子年,律書曰:庚者,言陰氣更萬物,律曆志。斂更於(於)庚。《月令》注曰:庚之言更也,萬物皆肅然更改。秀實新成。庚對應西方秋天,天幹為五行金運太過。
  • 五運六氣是什麼運什麼氣?能不能發財呢
    五運六氣也是根據天幹地支系統衍生出來的,主要用於中醫的預防醫學,也就是根據時間概念推算一年的氣候變化,從而根據氣候環境的變化來預防疾病,做相應的預防準備,是中醫治未病的基礎知識之一。五運是根據天幹之間的化合產生出來,根據每年的年天幹來確定一年的五行運勢,比如今年庚子,天幹為庚那今年就是金運太過,所以今年肺部疾病高發。他的來源給大家介紹一下:十個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兩個一組化合出五行,每年的年天幹遇到陽幹就是太過,遇到陰乾就是不及。
  • 2020年五運六氣測評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經典,《黃帝內經》裡關於五運六氣的內容,是經典中的明珠。我初學五運六氣,還不能全面把握。本人少許心得,以2020年五運六氣做個測評,以待驗證。2020年為庚子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太商金運太過。
  • 五運六氣(大唐泗洲)
    五運就是十天幹化運之五行。六氣是指十二地支司氣的五行。天地之氣在陰陽消長中起盛變衰。對應五行屈伸傳遞的本氣和變氣。本氣之初是正氣。就像甲乙木氣,丙丁火氣。戊己土氣,庚辛金氣,壬癸水氣。變革之氣是脫離了本氣的新生事物。是從化法則。
  • 己亥年(2019年)預測五運六氣與養生的建議
    所謂「通天下一氣耳」,天地萬物無不由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六氣化生而成。每年氣運變化,運氣交替,對當年的氣候及人體健康都會產生影響。 在這裡,我們對己亥年(2019年)的五運六氣進行推測,並給出養生建議,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 五運六氣究竟是什麼?
    五運六氣,很多人都會對這個名詞產生疑惑,它有什麼樣的用處呢?它起源於哪裡呢?他的理論是什麼?咱們會來深入探索一下它的起源,發展,和在現實中的應用。五運六氣是運氣學說的主要內容,在中醫理論的運用中,擴展了中醫理論體系的框架,對中醫理論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 辨天辨人辨病證 五運六氣理論幫中醫找到魂
    這個神奇的葳蕤湯,就是顧植山按照五運六氣理論推薦的治療去冬今春流感方中的一個。接著,胡淑佔又用剛學到的運氣思維,治好了一個在濟寧市人民醫院做腦血管支架術後喪失便意的64歲的疑難病患者。此後,慕名而來的病人絡繹不絕。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五運六氣理論太神奇了!」胡淑佔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作為基層醫生我太差了,是跟不上班的學生。
  • 論《傷寒論》六經辨證和五運六氣的關係
    從五運六氣理論探討傷寒論六經辨證思想五運六氣是中醫學的最高層次理論,早在內經就有運氣7篇詳細闡述了五運六氣致病的特點和治則。五運六氣是外感疾病之源。研究外感疾病無法脫離了五運六氣,張仲景的傷寒論是一本治療外感疾病的專著。其在書中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佔之」 明確昭示後人自然界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因此研究張仲景的《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必須應用五運六氣學說才能正確理解。
  • 從五運六氣看六經辨證
    三陰三陽既是對自然界陰陽離合的六個時空段的劃分,也是對人體氣化六種狀態的表述。◆三陰三陽的開、闔、樞,決定了「六經」各自的屬性和不同特點。從五運六氣的角度來看六經,有關六經的一些難題,大多可得到較為合理的解釋。已故中醫學家方藥中先生曾指出:五運六氣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和淵源」。
  • 《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養生法
    運氣學說是《黃帝內經》提出來的,全稱叫五運六氣,五運是按照年天幹來預測的,六氣是按照年地支來預測的。運氣學說是我們中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種智慧的創造,它揭示了天地宇宙和人體生命的密切關係。
  • 2018年戊戌年,南北球的五運六氣特徵
    那麼中醫藥體系裡面的五運六氣,卻少有人研究。比如,南半球的五運六氣特徵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在赤道的上空,空氣對流是相反方向的。在同樣的參照系下,以冬至為一年的起點,北半球的一年四季是:春夏秋冬;以冬至為起點;南半球的一年四季是:秋冬春夏;以夏至為起點;為什麼硬生生的把南半球的起點定位夏至,和北半球的冬至點綁定在一起呢?這是因為,北極星的關係,而且整套五運六氣系統,就是中國古代在中原地區根據北極星的參照星系的觀察下,定義出來的天文氣象對應關係。
  •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古老的天文地理。2021辛丑牛年五運六氣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古老的天文地理。2021辛丑牛年五運六氣《黃帝內經》,現在人們多把此書稱之為——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內容覆蓋廣博,自然、生物、心理等無所不包,可謂包羅萬象,因此,喜愛傳統文化的很多人都在讀。在我國古代,一直流傳有「秀才學大夫,只要一晌午」的說法。原因在於,這些傳統文化的古籍都是相通的。
  • 2018年戊戌年,五運六氣大綱
    2018年,幹支紀年為戊戌年,從五運六氣的角度看待氣候規律,疾病規律,養生注意。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血嗌、血洩、注下、溢燥、耳聾、中熱、肩背熱,上應熒惑星。甚則胸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身熱骨痛而為浸淫。收氣不行,長氣獨明,雨水霜寒,上應辰星。
  • 五運六氣之太過不及
    對於五運六氣裡的太過,不及,平氣之年我們現在來說說這個話題,一年的五運六氣以大寒交日為起始,如果遇到太過之年會出現節未至而氣先至。就是下一年(2018戊戌年)的運氣會提前出現,反之像今年的起始之氣則延遲到大寒交日之後出現。
  • 破譯幹支曆法和五運六氣
    開門見山一:曆法解釋適用於五運六氣、十月曆、十二月曆以及幹支合曆的基本條件:1:連續紀日。2:連續紀年。3:採用回歸制和以太陽為參考點的相對位置。4:每360天換算一個年幹支。5:節氣另外記錄。《黃帝內經》裡面的運氣學說,主要用的就是這個幹支合曆,恰好每60*360-60=60*359=21,540天木星太陽重合一次,正符合:《黃帝內經》「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 詳解2021辛丑年五運六氣是什麼
    中國對於氣運這種命理都還是很相信的,雖然很多人不懂是什麼,但是它是真實存在的,對於我們的運勢是有所影響的,牽動著我們的運勢走向,那麼2021年辛丑年五運六氣五運六氣是什麼呢?下面就由風水知識大全為大家揭曉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