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做人談錢財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2021-01-11 東林侃事兒

論起佛家都有一定的戒律和規則。不貪財、不貪色這些都是習以為常的清規戒律,但是佛家還有句至理名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就是說佛家並不是主張不談錢財,而是告誡我們要走正道,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獲取財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做人三種財不可貪,也不可談。

1、不義之財:何為不義之財呢?書面的字義解釋為不應該得到的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錢財。古代齊國宰相田稷子把下官送給他的一些黃金孝敬給母親,母親覺得奇怪問他做了三年宰相就有這麼多俸祿,難道就沒有開銷了?田稷子只好如實回答,其母告誡他作為士大夫應該修身養性,不能貪這些不義之財。田稷子立即把黃金一一退回。因此,這種財視為不義之財,我們再生活中不主張貪也不主張談,因為這種財帶給你的並不是幸福和價值,而是一種罪惡和心裡的負擔。

2、巧取豪奪之財:巧取豪奪之財,只一些有權勢的人,他們憑藉自己的權利或者某些厲害關係,從而佔有或者奪取他人的財務佔為己有,這叫巧取豪奪之財。佛說做人不貪,做人不能惡,那麼你奪取他人的財富既展現你的貪婪又體現你的惡,你說這種財可取嗎?

3、剝削之財:這裡的財特指為官之道了,一個人可能十年寒窗苦,還的一官半職,不好好為官,而是動用各種心思剝削百姓錢財,從而豐富自己的錢袋子,這種人實在是可惡至極,這種財那是蠢材。

做人一種財既可貪,也可談。

佛說:有一種財我們不需要避諱,也可以貪更可以談。這就是正財,何為正財呢,一個人通過自己的雙手和能力,經過自己的奮鬥和拼搏,依靠自己某方面的特殊才能而獲取的財富,這樣的錢我們花的安心、過得舒心,這種財是在提供自身生活質量和家庭生活質量上是帶著甜蜜幸福的,佛家主張人間正道,錢財也是有正和歪的,正的財往往帶給你的是一份安全的體感,幫助你的人生平步青雲,而歪財恰恰相反是帶你走向地獄的累贅。

相關焦點

  • 佛說,錢財乃身外之物
    多少人因為追求錢財名利,為自己套上了繁重的枷鎖。佛說,只有淡泊名利,不為名利所累,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清代皇帝秘史》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乾隆皇帝有次下江南,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欣賞著眼前大好河山,山腳下有一條江,人潮湧動,百舸爭流,不禁問道寺廟的老方丈:「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只船?」老方丈答道,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
  • 佛說: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燒香拜佛不如有一顆虔誠的內心
    佛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很多人以為念佛、念經才是修行,做飯、燒開水都不是佛法。其實沒有一件事不是佛法,沒有一件事離開你的心而能成就。佛家認為,要學佛的人,就要離一切相,「應生無所住心」,要隨時觀察自己,觀心,要使此心無所住。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
  • 做人很佛系,最不喜歡計較的三個星座!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事情,有些事情會讓我們高興,有些事情卻讓我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我們也知道生活是不可能什麼都順著我們的,但還是會有人因為沒有達到自己意願的事情不開心,心裡很在意,很計較。有的人恰好相反,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不能因為一點不如意的事情就影響心情,最不喜歡的就是計較。來盤點下,做人很佛系,最不喜歡計較的三個星座!
  • 佛說:錢財為五家共有,並不是你自己的!知道是哪五家嗎?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有錢,但俗話說的好:「創業容易守業難」,這個錢財,即使賺到了,想守住,也是很困難的。佛在經上常說,錢財並不是你自己的,而是五家共有,你如果認為自己賺的錢就是屬於自己的,那就錯了!是哪五家呢?水、火、官家、盜賊、敗家子。一,水。大水一來,統統淹沒,什麼都沒有了。
  • 佛說,錢財不能交給這幾種人!
    但是,佛並不否定財富,譬如《善生經》中,釋迦牟尼佛說:「先當習技藝,然後獲財物。」《雜阿含經》中也說:「始學工巧業, 方便積財物。」佛家認為,世人求財,應該從「正命」中來。並且,求財不是為了一己私慾,而是將錢財作為自己行善的工具。天下財富為五家共有,自己也只是暫為保管而已。那麼,世人該如何「保富」呢?《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佛開示,錢財不可以交給這四種人。第一,不付老子財。
  • 佛說:有六種錢財不能賺,你知道哪六種嗎?
    《善生經》| 佛說:有六種錢財不能賺,你知道哪六種嗎?佛教文化的經典有許多,每一部經典都是佛陀的智慧教導眾生,以至於不管是在臺灣、香港等等第四處都有佛學院,甚至有些中小學都把佛陀的經典納入學校的教育中。在佛家文化經典中,其中一部經典《善生經》,就是佛陀與佛弟子善生的開示說法。
  • 人如何保住「財富」,佛說錢財不能給這4種人,否則你會後悔
    人如何保住「財富」,佛說錢財不能給這4種人,否則你會後悔。人活在世間,離不開錢財,畢竟「吃穿住用行」都會用到錢。佛教是主張因果的,今生擁有多少財富,多少和前世或多生前有關係。前世或多生前修財布施,今生就會富貴。今生貧窮的,也就是前世或多生前沒有修財布施,或修得少。
  • 佛說: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世上一切事情皆有因果,正如人若負你,天必護你,人若欠你,天必還你很難讓人信服,但卻從來不假。人生在世,頭頂有藍天,暗處有神明,須知神目如電,行善作惡自認聰明,但天必知曉,因果報應更是從來不開玩笑。做人,心要向善,不可偷奸耍滑,別總想著算計誰來成全自己,別總想著欺騙人來達到目的。
  • 佛說,最積「陰德」的3件事,平日在家就能做,做一件都功德無量
    導語佛曾經說"善惡有報。"其實我們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的命運,想要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滿,那麼這個時候積德就是一種幫助我們達成目的很好的行為,畢竟這個世界還是遵從因果循環,天道輪迴的。我們既然生世為人,那麼一定是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因果,自然也會都有自己為人的功德和福報。正所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就是如此。
  • 佛牌不是「佛」,而是「鬼」!
    其實,認識佛牌首先要撇清一個字:佛。泰國佛牌完全和佛無關。我曾經勸過很多朋友,但他們卻認為佛牌不是邪牌,而是正牌。泰國是一個佛教國,所以當人們一看到「佛牌」,就很容易以為這個東西就是真的佛。但是泰國的佛牌完全與佛沒有任何關聯,這些東西都是邪的,沒有正的!
  • 做人大方得體,不喜斤斤計較的幾大生肖
    因此,他們對於不是特別在乎的東西,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很計較這些事情,只要別人不觸碰他們的底線,他們都會比較大方和隨意的。2.生肖羊生肖羊的人比較佛系,他們淡泊名利,對於錢財身外之物,都不是特別在乎,他們在很多時候,通常都會表現出不爭不搶的動作。除非那些是他們期待已久,非常喜歡的東西,他們才會發揮自己的鬥志,把想要的弄到手裡。不然,他們總是會默默地在別人的身邊默默地付出,不求回報。
  •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
    善良,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而且上天也從來都不會偏袒壞人。無所求而為之善是真善;有所謀而為之善是假善。佛曰: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即因緣果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無處不在。一個不經意的善舉就會種下善因,一個細小的惡念也會種下惡因,到底是結善果還是惡果,其實都是一念之間的事情。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誕生;一念噁心起,地獄已現前。善惡臨終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
  • 佛說:三世因果,非常準!
    佛說:三世因果,非常準!為什麼我們為人越來越小心?為什麼我們處世越來越謹慎?生活處處是陷阱,不知哪一次就陷入絕境;現實次次是深坑,不知哪一回就再無翻身。不是你想得太多,是經歷讓你學會了不語沉默;不是你變得太假,是世事讓你懂得了自我保護。做人大方可以,但要遇到知恩圖報的人,不然你的一片好心就是白費;做人善良可以,但要碰到通情達理的人,不然你的良苦用心就是浪費;做人包容可以,但要給予有心有肺的人,不然你的一直忍耐就是白給。
  • 佛說:緣分需要因緣
    人生之中倘若你可以遇到一個讓你傾注一生的人,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雙方的配合,只要有一方有所的退卻和敷衍也就會是造成人生的遺憾。所有的遺憾歸根到底還是彼此的因緣不夠,人生的愛情和做事沒有失敗,只有放棄。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人在三界內,身在五行中,妄談「佛系」後果很嚴重!
    最近「佛系」很火,意思大概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是一種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說白了,就是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年輕人不是妄談「佛性」的年齡,年輕人應該有一種上進的「進取心」。所謂「進取心」,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爭取心,就是「我想要,並且會不斷努力去得到」。「進取心這才是年輕時最該有的心態,越能夠展現出你的進取心,就越容易成功,得到想要的東西。在社會混,和談戀愛不一樣,談戀愛講的「心有靈犀一點通」,是「眉來眼去」,可是在充滿競爭的江湖,你想要什麼,必須勇敢大膽說出來。
  • 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聰明智慧,不是快樂喜悅,而是…
    理智與情感就像同級的磁鐵一樣相互排斥,談理智的時候,你的情感是要被硬生生擋在門外的,談情感的時候,你的理智又容易瞬間崩潰。這個比較好理解,當綜合分析決心離開一個人的時候,你必須切斷所有和對方的情感,隔離掉哪怕一絲一毫的不舍。只要你顧及對對方的感情或者對方曾經對你的好,你都會陷入猶豫不決的狀態。
  • 佛說:「錢財為五家共有」,這5家分別代表什麼?
    常言道:錢財乃身外之物。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宗教,他們或許各自有許多不同,對於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觀點看法,但是他們卻在對待錢財方面,都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倡導人們惜財。孔子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金錢固然是為人喜愛的,或許有人會甘居貧窮,很是很少人會憎恨自己為什麼出生在富貴人家。
  • 佛說:人走黴運時,少去這三個地方,逆境中修忍辱,終會否極泰來
    誰都希望自己運氣能夠好一些,人生可以稍微順暢一些,可是好運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降臨到你身上的。其實,不管是好運亦或是黴運,在到來之前多少都會有些徵兆的。好運到來之前,自己或身邊發生的事大多都是往好的方面發展,而人要走黴運之前,發生的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也許很多人會問:人走黴運時如何巧妙的避免呢?還請少去這三個地方,逆境中修忍辱,終會否極泰來。
  • 朋友間,最好不要談錢,談錢傷感情!
    朋友之間,越是關係好,越是不要談錢,正如古話那樣子,「談錢傷感情!」朋友與朋友之間,維繫關係依靠的是情感方面的東西,或是曾經一起經歷過崢嶸歲月,或是彼此有相同的過往,由此彼此間形成了那種旁人無法比擬的情感。這些是朋友關係延續長久的基石,朋友間要想長久,這種來之不易,千金難求的情意,千萬不要去和金錢這種利益和物質的東西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