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霍金這樣告訴你

2021-01-15 羲歌讀書

說起生命的意義,我首先會想起裴多菲的這首《自由與愛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在這首詩裡,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追求自由,雖然所有的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但在這個走向死亡的過程中,生命或是絢麗多彩、或是黯然無光,但這都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風景。這句話也形象地說明了生命的意義,即便我們的生命在下一刻就會終結,但我依然要欣賞這一路的風景。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卻並非每個人都能讀懂生命;每一個人都擁有頭腦,卻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善用頭腦。只有熱愛生命,善於動腦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擁有生命。我想這又是生命的另一種意義所在。

霍金是誰?讀過《時間簡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

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霍金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裡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一位名叫簡·瓦爾德的女子出現在霍金的身邊,於是,他們碰到了愛情。他們的愛情雖然卻一絲苦澀。霍金對自己的病感到無望,因此不打算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他們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個第三者———死神。然而,愛情的力量卻無法抗拒。1963年7月14日,簡和霍金結了婚。

為了結婚,霍金需要一份工作,為了得到工作,就需要一個博士學位。因此,他開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用功。令霍金十分驚訝的是,他發現自己很喜歡研究。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去世,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

如果霍金認為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還會有這麼有意義的一生嗎?所以,生命的意義其實就是愛默生所說的那樣「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或者如泰戈爾說的那樣,「我們只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相關焦點

  • 不會給孩子解釋死亡?不會給孩子解讀生命意義?給他讀讀這本書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你「媽媽,死是什麼意思?」你要怎麼回答他?如果他問「我們為什麼要活著?」你又該怎麼回答呢?其實,孩子在4歲左右就開始對死亡有了好奇,對生命有了疑問,家長這時候需要適時引導,讓孩子正確認知死亡,了解生命的意義。疫情期間,我和老公經常會討論各地疫情的發展,有時候也會談到某某地區死亡幾例。
  • 第五階段:尋找人生和生命的意義
    所有關於生命的哲學,都不是哲理這麼簡單,它是活生生的現實。我們會體驗到,當真正發現自己、成為自己時,你會喜極而泣,你會看到:原來這才是你自己,原來你就是生命。二、西西弗斯的人生意義西西弗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國王。他曾經一度綁架了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後來,在死神被救出後,西西弗斯就被打入冥界。在被打入冥界之前,西西弗斯囑咐妻子,不要埋葬他的屍體。
  • 《上載新生》,從數字生命看生命的等級和意義,你願把生命上傳嗎
    人如果死亡,是不是一切都煙消雲散,什麼都不存在了?人的意識就消失了嗎?死亡後有沒有另一個世界?這些問題沒有人能解答。而這些關於死亡的設定,是最新科幻美劇《上載新生》的背景。劇的背景在未來2033年,人類已經完全掌握了VR真人交互技術。當死亡來臨時,可以在死亡前一刻,將大腦所有的思維意識和記憶,一起上傳到「數字世界」。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誰能給出一個好答案
    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中寫道:「整個自然界,從最小的東西到最大的東西,從沙粒到太陽,從原生生物到人,都處於永恆的產生和消逝中。這是以實驗為依據的嚴格科學研究的結果,它不以人類的意志而改變。」有人說,生命是無意義的,人生於虛無,最終還要歸於虛無,每個人到最後都要死去,納入到宇宙的塵埃之中。有人反駁說,這怎麼可能?人作為萬物的靈長,怎麼能沒有意義呢?如果這樣我們不就白活了嗎?
  • 生命的歸宿是死亡,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看醒了無數人
    人的一生總是不停地在追逐,在奔走,甚至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在追逐什麼。直到有了點生活閱歷後,我才明白:我們生命中所有的努力和自律,都是為了追求自由。「人遲早要死去,那你為什麼要活著?」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答案,那麼我告訴你,人活著,沒有意義!你會驚訝這樣的答案吧,但這就是事實。
  • 《入殮師》:從畏懼死亡到敬畏生命,他讓人明白了怎樣面對生與死
    事實上,死亡並不可怕,這是世間所有生命都會經歷的事情。我們不應該對死亡感到恐懼,而應該用平常心看待死亡。死亡就像是一段旅程的結束,另一段旅程的開始。人們應該學會同死亡告別,懷念已經離開的人,珍惜現在擁有的人。
  • 從哲學角度探索生命的意義
    此話不僅只是對於實際的生命漂泊而言,更多的我是想說思域如此寬廣,任何地域都可找到你的依賴,將自己的生命之根駐紮。對於個體而言的世界也是如此,沒有哪一片土地能夠永遠的駐留。你既想駐紮,又渴望漂泊,你自知意義之虛,又苦於尋求。你飄啊飄,好似一枚蒲公英的種子。在你自設的思域之中實現你不可完成的意義之旅。生命本無意義,需要編織意義。只有人才急於編織,而其它生命依靠本能意志,無緣意義。
  • 活出生命的意義(二)
    四 生活的結果,不是別人造成的,是由自己的價值觀造成的那麼,尼採呢, 也是一個存在主義的哲學家,那麼,他自己呢,就認為,假如一個人明白了為什麼活,就能承受所有如何活的問題。我們平時強調的,什麼管理方法,工作方法,學習方法,都是在研究如何活,但其實,更重要的是,為何活。
  • 豬的生命意義是什麼?當豬被殺時,會不會埋怨自己的父母?
    可能有人看到這兒會啞然失笑,一頭豬,你還跟大家打招呼?不管您看不看得起我,但我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有的。在人類的世界中,我們豬的世界是很簡單的,也的確是,吃飽了就睡,睡醒了還吃,這難道不簡單嗎?但有的時候,會有天性良善的人坐著沒事時,盯著我們豬思考一些問題,比如豬的生命意義是什麼?當豬長大被殺了吃肉時,是否埋怨過它們的父母將它們生出來?
  • 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會走向死亡?如何避免?總算能解釋清楚了
    2020-11-30 09:01:48 來源: 搞笑大哆啦 舉報   為什麼所有的生命都會走向死亡
  • 活出生命的意義:如何跨越你的人生境遇
    你現在就不會有類似的這種沉迷於別人不理解的世界中的天真想法、做法嗎?借用這樣的例子,最想要說明的一點事實是,想要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首先要理解生活的節奏、成長的本質、人性的本能。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內心的渴望和生命的意義,但不是每個人最後都能找得到,更多的人得到的只是失望、失敗、遺憾和痛苦?當然,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千奇百怪,因人而異,但最根本的還是要歸咎於他們既不懂自己,更不懂現實。
  • 霍金的愛情:愛上身患絕症的他,再嫁給他
    西阿馬認為,為了使霍金走出困境,關鍵是要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研究課題,這樣就可以激發他的積極性和巨大的潛力。但要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研究題目可不那麼容易,這是因為當時廣義相對論對於物理學家來說,還是一門十分生疏的理論,而且又十分深奧,能充分理解它已屬不易,要想找一個研究的課題當然就非常非常困難了。
  • 感恩生命裡,所有溫暖的相遇
    這一路上我們會與許多人擦肩而過,但並非所有的結果都會是美好的。人生本身就是酸甜苦辣的集合,所有的存在都會有屬於它自己的理由。未必是合理的,但必然是有原因的。人這一輩子,沒有平白無故的遇見,所有的相遇,都有它的意義。
  • 為何物理學無法告訴我們生命是什麼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所有生命都由遵循特定等式的原子構成,那麼生命的存在也許只是順應這些法則出現的必然結果。這種看法顯然言之有理,物理學家基本上也正是這麼認為的。在我們試圖理解生命運作機理的過程中,這種看法也起到了很大幫助。在馬克斯?
  • 2020年地球如何,2021年人類會面臨什麼,霍金預言成真?
    澳洲大火——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無論是創世紀的大火,還是在2020年末出現的,都說明了全球變暖正在改變澳大利亞的氣候現象,並且澳洲氣候中心也公布了,自己再創氣溫新高,高溫,乾旱在澳大利亞已經成為頻繁的氣候現象,所以澳洲未來肯定是不好過的地區。在發生森林大火之中,導致的生物大規模死亡就更加嚴重了。從公布出來的數據來看,是達到了30多億,這完全是一次生物圈的大災難。
  • 孩子給小金魚辦葬禮,再微小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生命教育不可缺
    兒子特別喜歡養小動物,小烏龜、小金魚、荷蘭豬、小狗、麻雀都養過,可每一次都逃不過小動物死亡的命運,每一次看到心愛的小動物死掉,兒子都特別傷心,要好久才能平復心情。一年前,兒子喜歡的兩條小金魚死了,兒子抱著魚缸哇哇大哭,怎麼哄都哄不好。
  • 三個直擊生命本源的問題——心自由第一天課程體驗
    它們比起如何賺錢、如何成功、如何獲得某個領域的認可度來說,不重要嗎?似乎現代人出生的太匆忙,離世的也太匆忙,一生一世之中還將大多數的時間與精力放在外在的成就裡,我們是否了解和認識生命本身?我們是否還有空去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從哪兒來?我們將要去哪兒?生存與生活,有什麼不同呢?」
  • 餘華:勤勞可愛的人都死了,敗家子到老還活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不久便是一系列的死亡: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最後只剩下孤伶伶的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伴為生。人生啊,活著活著,就死了。餘華為什麼要寫這個事?他實際上是想通過福貴一生的遭遇在探討一個古老而又深刻的話題:生命的意義。
  • 世界上最著名的「漸凍症」患者霍金去世,這種疾病有多可怕?
    在過去的49年裡,我一直生活在過早死亡的預期中。我不害怕死亡,但我並不急於這樣做。我還有太多的事情想先做。直到今天。肌萎縮側索硬化,是什麼?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元因為人類尚不知道的原因慢慢變性,隨著這些運動神經元的慢慢死亡消失,肌肉慢慢失去運動的能力,一點點的萎縮,直到死亡。絕大部分ALS患者都是成年以後發病,這樣一種獲得性疾病,意味著一個人慢慢失去運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 秦始皇已去世兩千多年,霍金卻堅持說他還活著,到底是真是假?
    比如說,人類是否也可以像綠草一樣遇到了挫折之後,讓其他人以為失去了生命,但是遇到了同樣的營養條件,是否又可以繼續延伸出新的生命體呢?能夠解釋這一些問題的人,大多數都是一些科學家或者是哲學家。就比如說霍金是1820年,人們認為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後,第2位被評為最偉大的科學家。所以從這樣的評價當中,大家也可以看出霍金的國際科學地位相對而言還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