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90年代初期,壺界評選出紫砂「四天王」,潘持平就是「四天王」之一的方器天王。在業內有句話「一方抵十圓」意為相比較圓器,方器的製作難度更大,耗費的時間精力更多,稍有缺陷,便無所遁形。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做紫砂壺的老師,做圓器的多,而真正擅長做方器的甚少。
潘持平醉心方器,不僅僅是因為對於方器製作的熟悉,更主要是因為方器涵蓋了他的創作理念,其實愛壺之人和壺作者都是一樣的,喜愛方器的人必然有他們的共通之處。
方,是規矩、框架,是做人之本。線條減到不能再減,仍然給人無限想像的空間,至簡至潔的形狀,蘊含至深至切的道義。愛方器的人在為人處事的思維方式上也會喜歡從簡。
成熟的方器藝人的性格往往也是愛憎分明,不轉彎抹角的。就連潘持平自己也說不清究竟是他這種性格而成就了自己的方器還是因為做方器而更激活了他剛正桀驁的氣質。其實,做壺亦做人,正如這把《黑虎》壺般,氣勢不俗。
「虎」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是正義、勇猛、威嚴的象徵。本壺以財神趙公明的坐騎黑虎入壺,作品獨樹一格,於古拙中見新意。
原礦老黑泥作胎,粗製砂粒,似黑夜浩瀚天際,深不可測,肅穆莊嚴。壺嘴雕飾猛虎吞天之勢;執把是虎尾巴的化形;巧妙設計的壺底四足同樣精雕細琢成虎足形態,不僅放置穩重更凸顯威猛勢氣;壺鈕也採用虎形圖案。
此壺每個組成部分皆以「虎」為造型,材質黝黑潤澤,遠遠望去恰似黑虎下山,王者風範,氣勢非凡!
壺因虎而得勢,虎因壺而揚威。整體造型具有簡潔明快、挺秀高雅的神韻,無論正視或側視都充滿了力度和氣勢,代表著紫砂造型藝術傳承與創新的傑出水平。
因為專一,所以精緻;因為喜歡,所以能夠堅持不懈。即使時代的腳步再快,保留一份驕傲與風骨,心有猛虎亦能細嗅薔薇。
匠人志
潘持平,1945年生於宜興,2005年研高,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師從名藝人徐盤大、陳福淵學藝,後得顧景舟大師指導,195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尤擅長紫砂壺方器造型,有「當今紫砂方壺佼佼者」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