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6處!「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司解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2021-01-09 澎湃新聞

來源:法務之家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1.將引言修改為:

「為了正確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2.將第二條修改為:

「當事人起訴符合本規定第一條所列情形,並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3.將第十九條修改為:

「企業出售中,出賣人實施的行為具有法律規定的撤銷情形,買受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4.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

「出售企業的行為具有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第五百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債權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5.刪除第三十二條。

6.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修訂後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59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覆〉等二十九件商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了正確審理與企業改制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一、案件受理

第一條人民法院受理以下平等民事主體間在企業產權制度改造中發生的民事糾紛案件:

(一)企業公司制改造中發生的民事糾紛;

(二)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中發生的民事糾紛;

(三)企業分立中發生的民事糾紛;

(四)企業債權轉股權糾紛;

(五)企業出售合同糾紛;

(六)企業兼併合同糾紛;

(七)與企業改制相關的其他民事糾紛。

第二條當事人起訴符合本規定第一條所列情形,並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第三條政府主管部門在對企業國有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劃轉過程中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企業公司制改造

第四條國有企業依公司法整體改造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原企業的債務,由改造後的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第五條企業通過增資擴股或者轉讓部分產權,實現他人對企業的參股,將企業整體改造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原企業債務由改造後的新設公司承擔。

第六條企業以其部分財產和相應債務與他人組建新公司,對所轉移的債務債權人認可的,由新組建的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對所轉移的債務未通知債權人或者雖通知債權人,而債權人不予認可的,由原企業承擔民事責任。原企業無力償還債務,債權人就此向新設公司主張債權的,新設公司在所接收的財產範圍內與原企業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第七條企業以其優質財產與他人組建新公司,而將債務留在原企業,債權人以新設公司和原企業作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主張債權的,新設公司應當在所接收的財產範圍內與原企業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三、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

第八條由企業職工買斷企業產權,將原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的,原企業的債務,由改造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承擔。

第九條企業向其職工轉讓部分產權,由企業與職工共同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原企業的債務由改造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承擔。

第十條企業通過其職工投資增資擴股,將原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原企業的債務由改造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承擔。

第十一條企業在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時,參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告通知了債權人。企業股份合作制改造後,債權人就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隱瞞或者遺漏的債務起訴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如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過該債權,股份合作制企業在承擔民事責任後,可再向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追償。如債權人在公告期內未申報過該債權,則股份合作制企業不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債權人另行起訴原企業資產管理人(出資人)。

四、企業分立

第十二條債權人向分立後的企業主張債權,企業分立時對原企業的債務承擔有約定,並經債權人認可的,按照當事人的約定處理;企業分立時對原企業債務承擔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或者雖然有約定但債權人不予認可的,分立後的企業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三條分立的企業在承擔連帶責任後,各分立的企業間對原企業債務承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根據企業分立時的資產比例分擔。

五、企業債權轉股權

第十四條債權人與債務人自願達成債權轉股權協議,且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在審理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中,應當確認債權轉股權協議有效。

政策性債權轉股權,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債務人以隱瞞企業資產或者虛列企業資產為手段,騙取債權人與其籤訂債權轉股權協議,債權人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撤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債權轉股權協議被撤銷後,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清償債務。

第十六條部分債權人進行債權轉股權的行為,不影響其他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債權。

六、國有小型企業出售

第十七條以協議轉讓形式出售企業,企業出售合同未經有審批權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職能部門審批的,人民法院在審理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時,應當確認該企業出售合同不生效。

第十八條企業出售中,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人民法院在審理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時,應當確認該企業出售行為無效。

第十九條企業出售中,出賣人實施的行為具有法律規定的撤銷情形,買受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二十條企業出售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合同,或者未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二十一條企業出售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一方當事人未完全履行合同義務,對方當事人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雙方當事人均未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根據當事人的過錯,確定各自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企業出售時,出賣人對所售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損益狀況等重大事項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影響企業出售價格,買受人就此向人民法院起訴主張補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條企業出售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的,企業售出後買受人經營企業期間發生的經營盈虧,由買受人享有或者承擔。

第二十四條企業售出後,買受人將所購企業資產納入本企業或者將所購企業變更為所屬分支機構的,所購企業的債務,由買受人承擔。但買賣雙方另有約定,並經債權人認可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企業售出後,買受人將所購企業資產作價入股與他人重新組建新公司,所購企業法人予以註銷的,對所購企業出售前的債務,買受人應當以其所有財產,包括在新組建公司中的股權承擔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企業售出後,買受人將所購企業重新註冊為新的企業法人,所購企業法人被註銷的,所購企業出售前的債務,應當由新註冊的企業法人承擔。但買賣雙方另有約定,並經債權人認可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企業售出後,應當辦理而未辦理企業法人註銷登記,債權人起訴該企業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企業資產轉讓後的具體情況,告知債權人追加責任主體,並判令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出售企業時,參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出賣人公告通知了債權人。企業售出後,債權人就出賣人隱瞞或者遺漏的原企業債務起訴買受人的,如債權人在公告期內申報過該債權,買受人在承擔民事責任後,可再行向出賣人追償。如債權人在公告期內未申報過該債權,則買受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債權人另行起訴出賣人。

第二十九條出售企業的行為具有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條、第五百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債權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七、企業兼併

第三十條企業兼併協議自當事人籤字蓋章之日起生效。需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的,兼併協議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未經批准的,企業兼併協議不生效。但當事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補辦報批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該兼併協議有效。

第三十一條企業吸收合併後,被兼併企業的債務應當由兼併方承擔。

第三十二條企業新設合併後,被兼併企業的債務由新設合併後的企業法人承擔。

第三十三條企業吸收合併或新設合併後,被兼併企業應當辦理而未辦理工商註銷登記,債權人起訴被兼併企業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企業兼併後的具體情況,告知債權人追加責任主體,並判令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以收購方式實現對企業控股的,被控股企業的債務,仍由其自行承擔。但因控股企業抽逃資金、逃避債務,致被控股企業無力償還債務的,被控股企業的債務則由控股企業承擔。

八、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規定自二〇〇三年二月一日起施行。在本規定施行前,本院制定的有關企業改制方面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牴觸的,不再適用。

相關焦點

  • 修改17處!「票據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將第六條修改為:「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6.將第三十八條修改為:「失票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向人民法院說明曾經持有票據及喪失票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當事人是否應當提供擔保以及擔保的數額。」
  • 這些已做修改!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修改27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3.將第十二條修改為: 「鐵路旅客運送期間發生旅客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一條、第八百二十二條、第八百二十三條等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責任及責任的大小;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有關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賠償責任及責任的大小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二、修改第二級案由13個4.增加第二級案由「三十、獨立保函糾紛」。5.變更第二級案由「三十三、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為「三十四、認定自然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6.增加第二級案由「三十五、指定遺產管理人案件」。
  • 民法典要點熱點速遞(附全文)
    (第一百二十七條)6.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百八十三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最高法修改的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上)
    第三人在執行過程中對執行標的物提出異議的,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處理。」  6.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二、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1.將第六十八條修改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有獨立財產的村民小組為當事人。」
  • 最高法院:新修訂「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規定34條全文發布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1.將引言修改為:「為保障和方便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民事審判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 學習民法典 | 關於人格權編修改要點整理
    今天我們推出  《民法典》  人格權編修改要點整理  希望能幫助大家  了解《民法典》這本「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以下為《民法典》人格權編修改要點整理的調整對照表:  01  明示人格權編的開放式保護範圍  《民法典》人格權編
  • 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 微信號可以改幾次 附微信號圖文修改教程
    在6月5日這天,微信安卓版本已經正式支持修改微信號了,很多人都想要改掉之前的微信號,有的人還不清楚微信號能改幾次,下面就來為大家一一來解答一下,並且還有微信號的修改教程。
  • 《新華字典》新版推出半年銷量1500萬冊,一個「打卡」就修改10多次
    歷經5年精心打磨,今年6月問世的第12版《新華字典》,半年銷售量已經超過1500萬冊,近日入選了中國社科院年度重大科研成果。新版《新華字典》共收單字13000多個,爆紅、初心、打卡、點讚、粉絲、刷臉、秒殺、反腐倡廉、自媒體等新詞語都出現在字典中。而且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方便讀者使用。
  • 2021修訂版:借條範本(附:2021年起民間借貸利息計算大全)
    ▌新版司法解釋修改條款+修改後全文1.將引言部分修改為:「為正確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2.刪除第十條。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決定(附目錄)
    )為切實實施民法典,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際,現決定廢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等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目錄附後)。
  • 最高檢工作報告"修身有道":挑燈夜戰三天修改44處
    3月15日,最高檢工作報告修改情況的說明和工作報告修改稿標註版呈送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承載著代表委員對檢察工作的關切和期許,滿懷著檢察機關的誓言和承諾,再次接受人民檢閱。  連日來,最高檢工作報告(下稱報告)是怎樣融匯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再次被修改完善出爐的?記者獨家採訪了報告起草組(下稱起草組)成員,回顧他們夜以繼日修改過程的點點滴滴。
  • 新修訂的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全文)
    2015年制定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有限制條件地承認了企業之間借貸合同的效力,從價值取向和處理思路上來講是積極的,效果也是好的。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對於利益相關企業之間基於友好合作、戰略發展需要等目的,以自有閒置資金開展的非經常性、非經營性借貸,因有利於企業自身經營和市場經濟發展,亦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金融秩序,還是應當確認其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 最高法發布:1月1日起施行!《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552條全文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目錄一、管轄  二、迴避  三、訴訟參加人  四、證據
  • "消法"頒布十五年迎重大修改 買房或將有"冷靜期"
    去年10月,修改「消法」列入了全國人大常委會5年立法規劃,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俊海教授透露,「消法」修改將進一步拓寬「消法」適用範圍,囊括各類物質商品和精神商品;建議建立產品召回制度和對「網上交易」等三類產品建立消費者「冷靜期」制度;建議政府公權預防審查格式合同。
  • 發放首張新版外商投資企業營業執照
    本報訊(通訊員焦強)3月1日,北京麥當勞有限公司石家莊京廣西街餐廳負責人馬優從石家莊市市場監管局外資企業開辦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該市首張2019橫版營業執照,標誌著在石外資企業新版營業執照換發工作全面展開。
  • 【解讀】法官熱點解讀新《民事證據規定》
    2019年12月,最高院公布修改決定,將2002版證據規定(舊規)進行了首次、全面的修改。施行了十餘年的舊規歷經民訴法三次修改和民訴法解釋的出臺,部分規定已落後於司法審判實踐。為此,最高院根據「四五改革綱要」關於「貫徹證據裁判規則、完善民事訴訟證明規則」的要求,歷時四年,對舊規進行了修改。新規全文共計100條,在體例和結構上延續了舊規。
  • 快手如何修改個人資料 快手怎麼修改個人簡介
    隨著快手的人氣越來越高,也有很多人在快手上賺到錢了,這也吸引了很多人來快手平臺,有很多人在問,快手如何修改個人資料?快手怎麼修改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