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空臺」,白巖松連線專家解讀→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新聞聯播】;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聯播」

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等災害。24日至25日,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持續炎熱,北京、天津也將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昨晚《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

今年異常的天氣狀況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形勢非常複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梅雨開始早,持續時間長。今年江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的入梅時間分別比常年同期偏早了7天、5天和11天。入汛以來經歷了9次強降雨過程,全國64%的縣都出現了暴雨天氣。

雨量大。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超6成,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降水強度大。南方多個縣市日降雨量突破歷史紀錄,部分地區單日雨量達到一年總雨量的20%到30%。

異常氣候是怎麼形成的?

賈小龍表示,造成今年南方持續性強降雨,有兩個方面成因:

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我國處於氣候變化的敏感區,1961年以來,暴雨發生頻率明顯增加,暴雨天數每十年增加3.9%。

冷暖空氣對峙。去年秋季開始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副熱帶高壓顯著偏強,氣流把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斷輸送到我國南方地區;北方強冷空氣活躍,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遊交匯,使梅雨鋒偏強,降雨明顯偏多。

以後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

賈小龍表示,今年6月以來,江南南部和華南地區平均氣溫創歷史同期最高,部分地區高溫日數比常年同期多了5到20天。根據目前預測,8月份,隨著副高的北抬,我國的雨帶會向北抬,南方大部地區可能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將出現持續晴熱高溫少雨氣候。

全球變暖對我國影響明顯。過去60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每10年增加0.5天。如果不加控制,高溫發生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將明顯增長。

今年或現1949年來首次7月「空臺」

7月份都快結束了,颱風還沒來,颱風去哪兒了?

賈小龍表示,一般年份,在南海西太平洋地區會生成26至27個颱風,其中6至7個會登陸我國。今年到目前為止生成的颱風只有2個,7月還沒有颱風生成。

今年入夏以來,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偏南,使得颱風生成源地——熱帶西太平洋地區對流活動受到極大抑制,使其缺少最關鍵的環境條件,擠壓了颱風生存空間。

今年副熱帶高壓長期偏強,不僅使得其控制中心颱風少,也使得江南等地入梅偏早和梅雨「暴力」。

後期要關注北方汛情影響

賈小龍表示,未來可能除了要防範長江上遊和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降水,北方地區海河流域、黃河上中遊以及松花江流域、遼河流域可能有比較嚴重的汛情,後期也要關注北方汛情對各方面造成的影響。

中國為何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各個氣候帶可能出現的災害天氣都會在我國出現,起碼有30多種主要氣象和次生災害會在我國不同的季節發生。

災難和極端天氣越來越多,該怎樣應對?

朱定真表示,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國有很多對氣候極端性的暴露度和敏感度都較高的地區,對氣候的少許變化,反應或反饋會比較明顯,這個特別要當心。

農業生產最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科學應對。

未來防汛,哪些地區要格外注意?

朱定真表示,隨著雨帶的北移,江南地區、長江中下遊已經「出梅」,華北雨季開始了。我國東北地區、淮河流域和其他偏北的地區,往往防澇準備不足,所以在極端天氣情況出現的時候,要特別關注防汛準備。

相關焦點

  • 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
    包荷花和蓮蓬的外面那層荷葉也不要丟掉,家裡面有小朋友的可以剪成一件小衣裳、小裙子,不少小朋友乾脆舉在手上當傘玩,或者,你還可以洗洗乾淨做一道夏日限定美食:荷葉粉蒸肉。三伏天裡,不妨買一束好看又好玩的鮮切荷花加蓮蓬。記者 孫蒨異常!今年七月有個奇怪的天氣現象!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等災害。
  • 七月的颱風去哪兒了?天氣頻繁「變臉」到底為何?聽專家詳解!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而今年的天氣還有一個「異常」的地方,就是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至今還沒出現。這樣的「異常」到底正不正常?《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解答讓人牽腸掛肚的天氣狀況。
  • 八月颱風接踵至,今日初一,農曆七月後天氣會怎樣?看完有數了!
    我覺得今天我們老家出現多雲的天氣,應該是天氣要變化的徵兆,昨天晚上就聽見轟隆隆的聲音了,而且炎熱也持續了大半個月。因為天氣預報並沒有說明我們這邊要下雨,所以我們也一直在等待。但是從中央氣象臺的最新預報情況來看,近期形成的7號颱風「海高斯」已經於今天早上六點鐘前後在我們的廣東珠海附近登陸,最大風力有12級。
  • 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氣候專家這樣說 原標題: 今年汛期,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內澇、山洪等災害,多地群眾和財產受災。24、25日兩天高溫範圍擴展,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炎熱持續。一邊是汛情,一邊則是高溫。
  • 明天入七月,為何今年的農曆六月只有29天?七月後天氣會涼快嗎?
    進入7月後,天氣會變得涼爽嗎?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農曆6月只有29天。「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這句童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句童謠的意思是,公曆的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有31天,除了2月有28天或29天以外,其他幾個月份都是30天。其實不僅是公曆分大小月,農曆同樣也分大小月。
  •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今日進七,今年農曆六月為什麼沒有三十?七月之後天氣會涼快嗎?
    大家有發現沒有,昨天是8月18號,農曆的六月二十九,今天是8月19號,卻是農曆七月初一,今天進農曆七月了,怎麼農曆六月沒有三十呢?還真奇怪了。農曆算法就有很大不一樣。農曆也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平年是12個月,閏年是13個月。農曆平年一年只有354天,而閏年的一年時間有384天。農曆也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2.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3.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4.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5.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6.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7.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
  • 七月快結束了,未見颱風 咋回事?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
    一邊是汛情,一邊是高溫,而今年的天氣還有一個「異常」的地方,就是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至今還沒出現。一、汛情持續△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今天早上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在四川中東部、重慶、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等地都會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 7月暴雨高溫天氣跟颱風沒來有關嗎?
    今年7月以來,強降雨導致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內澇、山洪;7月24日之後,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持續炎熱,北京、天津也加入高溫行列,最高氣溫超35℃;更異常的是,以往7月經常登陸我國的颱風,今年罕見缺席。這兩者有何關聯?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的相關專家。
  • 「秋老虎」和閏七月無關
    晨報訊已是處暑,天氣卻酷熱似夏,不少市民疑問:是不是今年兩個七月讓高溫延長了?對此,氣象專家表示,今夏熱閏月並非禍首,更不意味著熱天會變多。  今夏以來南京18個高溫日  處暑過後,就在人們紛紛以為天氣會清涼下來,告別酷暑時,未料到,秋老虎卻殺了回馬槍,一下子把南京從初秋的清涼重新拉回到盛夏酷暑中。
  • 農曆閏七月 今年將有兩個「中國情人節」 - CCTV.com
    農曆閏七月 今年將有兩個「中國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之稱的「七夕節」,但與往年不同的是,由於隨後還有農曆閏七月,今年將出現兩個「七夕節」。
  • 今日進農曆七月,今年農曆六月怎麼只有29天呢
    大家有發現沒有,昨天是8月18號,農曆的六月二十九,今天是8月19號,卻是農曆七月初一,今天進農曆七月了,怎麼農曆六月沒有三十呢?還真奇怪了。在這裡,還真要普及一下陽曆和農曆的區別,在很多時候,農村老人都習慣用農曆,老人們叫它為老黃曆,已經用上幾千年的歷史了,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所以關於農俗裡面涉及到時間的,都是以農曆來理解。陽曆與農曆怎麼區別?
  • 閏七月就會多熱一個月嗎?專家:天熱與閏月無關
    今年的「三伏」都過去好幾天了,可目前的合肥仍是悶熱得很,連續幾天的最高氣溫都在34℃以上。於是不少人說是「秋老虎」「下山」了,還有人說因為今年農曆閏七月,因此就會多熱一個月。這些說法有道理嗎?今天上午,記者向氣象專家進行諮詢。
  • 專家:瑪雅曆法沒說世界末日 中小學應開天文課
    中新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張中江) 「瑪雅曆法裡確實有個特殊的日子,但並沒有說那天是世界末日。」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19日如是說。  天文專家:瑪雅曆法中沒說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  隨著12月21日的臨近,有關「世界末日」的傳言日漸升溫。
  • 一起聽聽專家分析
    天氣好,那麼收成就好,天氣不好,那麼農民也就賺不到什麼錢。一位老農問:2019年立春是什麼時候?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嗎?對此,專家給出了回應。一、 今年天氣如何對於哈爾濱人來說,今年的天氣自然是沒有往年那麼冷的,從下雪的時間來看也看得出。但是對於廣東人來說,他們卻認為今年的天氣比以往冷的多,就連從不下雪的廣東都下起了雪。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2.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3.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4.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5.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
  • 氣候專家:今年成都天氣,「情緒」起伏波動大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2專家聊成都天氣, 今年氣溫起伏波動大據成都日報消息,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副臺長張葵表示,「今年剛開始就有點異常。」今年以來(1月1日-3月17日),成都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0℃,降水較常年偏少34%,2月23日更是高調地拉開了春天的序幕,入春時間較歷史同期提前半個月。預計2020年成都年平均氣溫仍以偏高為主,降水量總體偏多約1成,但是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春季(3-4月)、初夏(5-6月)降水以偏少為主,有春旱和夏旱,而盛夏及秋季降水以偏多為主。
  • 白巖松對話國家衛健委專家:危重病人佔比?治療周期多長?重症救治有...
    白巖松:近十天重症病例數不斷減少隨著住院患者增多,重症比例一直在高位運行。但過去兩天有好消息,前天和昨天重症減少超過300例,其中不幸去世的佔比很低,更多轉成了輕症,這當然是好消息。但在重症裡多大的比例是危重症?現在面臨的挑戰是什麼?怎麼能讓他變成輕症?
  • 閏七月會拖長夏天嗎?
    今年閏七月,也就是農曆將會出現兩個七月。  許多市民認為,今年閏七月,夏天肯定長,熱天還在後面呢。記者在各大商場看到,每年這個時候,賣服裝的業主已經開始籌備進秋裝了,可是今年,許多吊帶背心、短裙等夏裝還在熱賣中,一位業主告訴記者,她打算過兩天再進一批夏裝,今年閏七月,熱天肯定長,看現在的天氣趨勢這麼熱,夏裝不愁賣。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生成?會造成極寒天氣嗎?
    關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早在NOAA宣布之前,日本氣象廳已經說明過有60%的概率發展出來,而世界氣象組織也是同樣的概率,在8月27日表示今年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而概率說得最高的就是澳大利亞氣象局為70%。 所以綜合情況來看,拉尼娜的到來是確鑿無疑了!這也就意味著極端氣候將對糧食生產的幹擾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