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5日訊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許多企業的生產銷售都出現下滑。而在濟寧高新區,有一家生產門窗的企業,3月份以來銷售額出現爆發式增長,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自3月初復工復產後,這家企業就一直滿負荷運轉。眼下,正在打包裝車的1000件產品即將發往外地。
山東三度門窗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峰對記者說:「現在的訂單量大約一萬平米左右,排產已經排到七月底了。」
李玉峰說,暴增的訂單緣於疫情期間受抑制的消費潛力正不斷釋放出來,而他們新研發的氣密窗正符合消費者當前的需求。
據該公司市場部經理王虎介紹,受疫情影響,現在不少消費者裝修都選擇新風系統,對門窗的密閉要求比較高,氣密性節能門窗正好符合消費者需求。
而在幾年前,當時在一家地產公司任採購經理的李玉峰,卻因市場上買不到符合標準的門窗,讓企業精心打造的「恆溫恆溼」節能小區縮了水。
「當時瑞士專家提出的節能係數,要求K值必須做到1.6以下,當時我們國家的標準2.4,沒法滿足節能住宅的要求。」李玉峰迴憶道。
「在中國,目前不可能建成真正意義上的節能住宅」。瑞士專家的這句話,讓李玉峰從一扇窗,看到了國內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為了做好這一扇窗,李玉峰自主創業,引進德國的精密裝備,組織30多名技術人員到德國培訓,「一釘一鉚」學習德國「原汁原味」的技術工藝。
「德國的工藝要求在門窗關閉時,膠條與型材的搭接量必須控制在8毫米以內,才能達到良好的密封性。我們根據不同的型材自主設計了近30款膠條磨具,要求膠條廠嚴格按照標準來生產。」該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張磊表示。
產業鏈上下協同,企業研發出12個系列、30多個花色品種的功能門窗,先後取得專利11項,成功將門窗節能係數控制到1.4,被德國授予中國大陸區內門窗標準化加工指定合作單位,並與全國20多家企業合作推廣「恆溫恆溼」節能住宅。
近年來,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升級,供給側如何發力?從這家門窗生產企業的「逆勢突圍」中,提高製造業水平,增加高端消費品有效供給,解決低端消費品過剩、高端消費品不足的供需結構性矛盾,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