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12日電(記者 陳地)記者12日從成都市環保局獲悉,截至11日最新統計顯示,今年成都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已達到239天,超過今年235天的「藍天目標」。
記者12日從成都市環保局獲悉,2017年成都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35天,年優良天數增幅位居全國重點城市前列。統計顯示,截至本月7日達到235個「藍天目標」,成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同比上升2.7個百分點,重汙染天數4天,同比減少12天。
據成都市大氣辦副主任、市環保局副局長曠良介紹,「鐵腕治霾」是成都市改善空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經核查驗收,成都已完成建材、冶金、造紙、化工等行業49戶落後產能的關停和拆除,淘汰頁巖磚產能10.11億匹、造紙產能14.5萬噸、鋼材17萬噸,預計節約標準煤25.51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195.34噸。2018年共動態處置「散亂汙」工業企業1953戶,其中依法關閉830戶,整改規範1056戶,調遷入園67戶。
要打贏「藍天保衛戰」,科技的力量必不可少。記者從成都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兩年來成都共投入科技財政資金5000萬元,在「源頭治理—監測管控—空域幹預」3個方面,重點實施了12項技術的研發、引進,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開展科技應用示範,為全市大氣汙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