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預警】本文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出國旅行是很多人期盼的事情,因為可以體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然而怎麼去也是很多人要考慮的問題,目前部分人選擇跟團,部分人選擇自助行,跟團屬於打卡籤到,另外多半被誘導為購物團,雖然出國不少目的也是買買買,但不想被誘導和趕羊,筆者選擇的是另一種方式——自由行。一切消費自己掌握。接下來筆者就來說說怎麼用2萬元進行了13天的日本關西之旅。
出國旅行的消費大頭就是機酒和交通,機酒要想低價,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錯峰旅行,避開寒暑假和節假日,選擇廉價航空,提前訂好民宿。而筆者這次去的時間比較久,又涉及多地,眾所周知日本的交通費不便宜,所以合理利用交通券就能最大限度降低費用。筆者的交通大頭主要購買了日本關西JR PASS,關西週遊券和大阪週遊券,然後在這13天裡,最大限度使用其有效範圍。最終筆者的行程如下:【神戶】有馬—六甲山—北野異人街—南京町—神戶港—【京都】嵐山—伏見稻荷神社—錦市場—銀閣寺—平安神宮—晴明神社—【大阪】—白濱海鮮市場—三段壁—姬路城—姬路動物園—和歌山—貴志站—舞子公園—明石大橋—孫文紀念館—長居植物園—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館—上方浮世繪館—心齋橋—大阪歷史博物館—國際鮮花競放館—天空美術館。
自助行筆者攜帶了上面的設備。筆者選擇了索尼黑卡5作為掃街裝備,對焦快而準又易攜,此外,手持穩定器是必須的,目前大部分人愛用手機拍,多半用的是手機穩定器,筆者這臺WewowA1是手機、運動相機、微單三合一均支持的,筆者這次專用它來搭配索尼黑卡使用,這次旅行視頻基本都出自這二者的配合。另一個自助遊神器就是準兒go翻譯器。筆者出國行的對話翻譯基本就靠它了。
因天氣原因無法直飛關西機場,改籤東京,再從東京轉日本國內航班到伊丹機場,雖然多花了一些銀子,但好歹最大損失減少了。只不過在東京機場要待一晚,原本打算眯會兒撐到天亮,沒想到機場裡遇到一群去韓國的日本大媽,說好的素質呢,一群人在嘰嘰喳喳用日語聊韓劇,結果一晚無眠,最後盯著黑眼圈上了飛機。
神戶
在神戶存好行李箱後沒休息,直奔有馬和六甲山方向而去,夏秋交接之季日本還是很熱的,溫泉就不去泡了,在有馬隨便逛小巷子,路上遇到一隻睡覺的喵星人,主人很有創意的還給它的簡陋貓窩寫了提示文字——俺叫路飛,俺是男孩子。
從有馬可以一直走到六甲山站去坐纜車上山,從六甲山頂可以一覽神戶港的全貌,用穩定器搭配相機拍幾張全景圖留念。這裡比較知名的是夜晚看神戶夜景,筆者行程安排得緊,晚上另有打算。
在上山之前可以爬爬有馬稻荷神社,可惜筆者胖,膝蓋在爬了很聳的幾段階梯後敗下陣來,最後坐纜車上了六甲山。在天覽臺上看完風景後可以選擇坐六甲山小火車下山,小火車是斜著下山的,倒是很有情趣。
神戶的第一天就開啟了暴走模式,主要因為看錯了路,走錯了盤山路,憑空多走了好幾公裡,比平時在國內走的路都多。晚上自然不能虧待自己,找一家日本館子好好犒勞下自己。
筆者愛人最喜歡的就是日本烤雞肉串和天婦羅等炸物了,這些美食和國內大不同,國內烤串注重佐料的搭配,日式對於醬汁的使用更講究。當然,煮內臟也是必點的,入口軟糯,燉煮入味。
來到神戶,神戶牛肉當然要嘗嘗了,筆者這次窮遊,預算有限,高檔飯店去不起,去了一家神戶牛肉專門店,消費水平還算過得去,也不用預約,去了就能吃到。
店裡烤肉師傅的精湛手藝是不少人慕名而來必拍的,筆者也不能免俗,親眼看著大廚在自己面前將手中鏟子玩得如燕翻飛,也挺賞心悅目的。雖然這家店在神戶牛排店中算平價了,但其實這家店可是獲過獎的。神戶牛和國內牛肉的確從外觀和口感相差挺大,油脂多,嫩而多汁是其最大特點,雖然筆者吃的這份沒有到入口即化的程度,但也算是筆者吃過的牛排中算不錯的了。
神戶的異人街如果有時間可以一逛,這裡匯集了以前很多來到日本的外國人的建築,至今也是各個國家種族在日的一個匯居點。喜歡拜拜的也可以去生田神社拜一下,神社不大,很快就可以逛完。如果喜歡華人街的可以去逛逛南京町,那裡可以嘗到很多中華料理。注意,筆者說的是中華料理而不是中國美食,因為其實日本好多中華料理是改良版或者壓根和我國無關的菜,不過,雖然沒法和我國美食相比,嘗一下感受下不同也是可以的。
神戶的最後一餐依然是牛肉,中午沒吃飽晚上補回來,晚上選擇的是烤肉,可以品嘗牛肉的不同部位,又是一種獨特的美食體驗。肥肥的油脂配合滋滋的聲音,入口就是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京都
到京都後最大化利用手中的交通券,先坐JR去嵐山,可惜因為天氣原因坐不了嵐山小火車,但逛逛渡月橋、天龍寺,看看日式寺廟獨特的庭院和風景也是可以放鬆心情的。筆者比較在意的是一塊位於嵐山站附近公園橋畔的日中不再戰石碑,這應該也是中日人民一致的想法。
筆者嵐山一行的目的地其實是伏見稻荷神社,這是很多遊人到京都的必到打卡之處,不過,來之前新聞說受颱風影響部分地方受損,開的時候還看到了路邊有倒地的設施。
好在筆者來時大部分已經恢復,長長的數不過來的看不到頭的千本鳥居前拍照遊客依舊很多,不過,靚麗的顏色和那種敬畏之情還是讓很多人滿心拜服。
京都到處可以看到穿和服的小姐姐,不過,不要以為穿和服的就是日本小姐姐哦,因為某個你指指點點討論的妹子,可能和你來自同一國喲。
逛久了自然需要補充能量,筆者進了一家拉麵店點了豬骨拉麵,雖然不是國內熟悉的像一蘭似的網紅拉麵,但熱熱濃濃的骨湯和大大的肉片,加上實惠的價格,這碗很補能量的碳水化合物算是筆者在日本以來吃的拉麵中最好吃的一頓。
京都的錦市場也是值得一逛的地方,日本的大阪黑門市場,黑潮市場,京都的錦市場也都值得一逛,這裡有很多食材,也有很多料理,一切都看你的飲食喜好和荷包薄厚了。
晚飯吃一頓炸豬排,配上爽口的圓白菜絲和酸酸的鮮檸檬汁,再蘸點店家特製的醬汁,滿口汁水充盈,外表酥脆,內裡鮮嫩,再來碗白飯就完美了。
京都有金閣寺和銀閣寺,筆者因為交通票和住宿的緣故選擇了去逛銀閣寺,隨門票給的御守護製作的倒是不錯,話說上面的字筆者每一個都認識——本來就是漢字嘛。筆者回國後直接找地方貼了起來,
銀閣寺沒有金閣寺那麼大,可以說是一個日式庭院小公園的範本,小橋,流水,人家,池塘,植被,日式建築構成了整體,的確給人一種安寧靜謐的修行氛圍。
比起這種氛圍,筆者倒是更喜歡寺廟周邊一些店家的獨特的招攬生意的創意。幾個酒瓶,搭配京都到處可見的和服,創造出了一種很獨特的廣告效果。
回程時經過了平安神宮,這天剛好趕上了這裡有文化祭,筆者實地體驗了一把日本的COSPLAY表演文化,著實過了眼癮飽了眼福。文化祭旁邊還有美食攤位,和影視劇中常見的場景一模一樣。
看過文化祭後進神宮逛了一圈,筆者對參拜不感冒,所以基本是不能免俗的拍照留念,不過,也正是這一拍,拍到了一組日本傳統婚禮新娘子的白無垢和服扮相。也是和影視劇中一模一樣。
晴明神社原本不在行程內,是應愛人要求強行加上的。她愛玩網遊遊戲出品的《陰陽師》,心心念念要去那裡看看,去了後果然看到了不少遊戲中的元素,當下她還特地去拜了一下,期盼當場能抽一張SSR,可惜,這位晴明SAMA太不給面子,她只抽到一張爛大街的R式神,被筆者嘲笑半天。
大阪
行程最多的地方還是集中在大阪,因為去年來過大阪一次,部分景點已經玩過。今年主要利用JR PASS和各種週遊券發揮優勢,以此為中轉,最後兩天市內玩玩然後從關西機場回國。
中轉後先去白浜(白濱),其實之前的的神戶之行是定在白濱的,但因為天氣關係取消了民宿,但因為還在JR PASS票範圍內。且車票超值,所以還是補上了。不是旅遊高峰期的白濱遊客沒那麼多,可以趕海戲浪看泳裝美女。丹月島看起來像兩個鼻子系在一起的大象,三段壁則可以體驗一下崖壁下驚濤拍岸的壯景。
其實到白濱的初始目的景點並不是首要的,逛白濱海鮮市場才是最大動機,這裡匯集了很多鮮美的海鮮食材,可以現場看金槍魚解體秀,可以試吃小菜,更重要的是可以買完海鮮直接在市場外的燒烤部烤來吃。
遊客只需購買燒烤攤位費就可以提供醬料和烤網,然後自己開烤即可。筆者買了四五條說不上名來的海魚,扇貝,生蠔,還購買了海鮮壽司和刺身,原本以為自己胃口夠大,結果最後吃撐了,剩下的打包回去晚上又吃了一遍。
白濱是JR PASS關西部分可到範圍的東南端,最大化利用JR PASS票的選擇後下一站選擇了位於該範圍內西北端的姬路城,為什麼選擇這裡,因為愛人一定要乘坐山陽新幹線HELLOKITTY主題列車,為此不惜延遲出門時間,因為坐這趟車要掐點計算時間。女王大人這個要求肯定要滿足啦。從外觀到內飾,從座位到布置,到處都是HELLOKITTY元素,喜歡它的人一定不要錯過。
新幹線姬路城站出站後遠遠就能看到姬路城的身影,日本城給國人的感覺大同小異,大阪城也好,姬路城也好,如果不是顏色上有所不同,估計很多國人會搞混。與大阪城綠色的頂部顏色不同,姬路城城頂和城身均為白色,姬路城也叫白鷺城,倒是很形象。
拖延出門時間後到姬路又一路吃吃逛逛,結果到姬路城裡打算上樓看時票已經售完了,只能城內遊遊逛逛,拍照留影了。從一草一木,一城一石,依稀仍能感覺到當初的輝煌。
所幸姬路城旁邊的市立動物園還有兩小時閉館,也不白來一趟,雖然沒有大阪動物園大,但也見到了一些可愛的動物,比如曬太陽的烏龜,原地跳舞的大象,不願意和人合影的斑馬,見人就露出水面的海獅。還有一隻逃出圍欄的鷺鷥樣子的鳥,倒也不虛此行。
和歌山附近的貴志站也是這次出行的一大目的地,一來,可以又一次最大化利用交通券,二來,這裡有很多鏟屎官喜歡的喵主子——貓站長。只需在和歌山換乘專門的貴志線小火車就可以到。
到貴志站有三輛主題小火車可以搭乘,但發車時間不同,如果合理安排,其實可以把這三趟都坐到。筆者去時搭乘的是草莓號,如圖所示,從外觀到內飾的設計全都是草莓元素,喜歡萌物的妹子當然不能錯過了。
如果選擇在中途去四玉站長的站參觀,可以中途再換一輛車,梅星號也是其中一趟,不過,梅星號看上去更古樸,和激萌的其他兩輛又有不一樣的風情。
最受歡迎的自然是玉子號貓站長電車了,因為它有貴志站貓站長的元素,人氣最高,好多妹子在這裡拍照。
一隻貓挽救了一條列車線的故事想必好多人知道,當時的貓站長是大玉,現已登極樂淨土,目前繼位的是二代目二玉。仔細看的話,貴志站的造型也是一隻貓,站不大,周邊有貓站長博物館——就是一咖啡屋,可以休息吃點零食。旁邊有紀念品商店,有不少貓站長周邊。
筆者來時並沒有遇到二玉,二玉有事不能上朝,代班的其實是四代目四玉。四玉站長偶爾橫臥休憩,偶爾起身伸個懶腰,對於這些眼前的過客早已波瀾不驚,想必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JR PASS的期限要到,筆者還是決定往遠處去,於是選擇了相對較遠的舞子公園站附近的明石大橋,明石大橋是一座跨海大橋,去的那天下著中雨,雨下得霧蒙蒙一片,大橋的一段感覺伸到了雲中不見了蹤影,筆者買了明石大橋和孫文紀念館的通票,雨中也要逛一逛。明石大橋還是建議一逛,可以體驗高空下看大海的感覺,其中還有段底部透明的通道讓人行走,雖然沒有國內玻璃棧道那麼長只是兩三米的樣子,照樣讓人戰戰兢兢。從橋上即可看到孫文紀念館,下橋後直奔那裡。裡面陳列了孫中山在日本時的一些照片、物件、影像等紀念品,從側面也反映了當時日本對他的影響。
大阪最後兩天的行程基本就是市內玩了,主要逛大阪週遊券上的免費景點,去年在大阪玩了大部分熱門景點,今年就去一些偏門的。長居植物園倒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別看門很普通,進去大有洞天,別致的植被和有創意的設計,是個很適合家人放鬆的地方。
日本可能因為天氣原因,到處都能看到各種濃度的綠色植物,從個人庭院到公園景點,各處都是如此,這也是當地空氣品質好的一大因素。
趁著剩下的時間不多,抓緊時間拍拍拍,這次帶Wewow A1來是個不錯的決定,用它配合索尼微單拍了好多美圖和視頻,筆者的手抖問題終於不再影響留念了。筆者剪了部分視頻會放在文中,有興趣的可以一看。
長居植物園旁邊的自然史博物館也建議一遊,反正是通票,可以了解自然史演進與發展。
從天上飛的到地下的跑的,從史前到現在,從自然到生活,各種我們能接觸的不能接觸的生物展現在眼前,增長知識,最適合親子家庭遊了。
位於心齋橋附近的上方浮世繪館雖然館子不大,但作為一個了解日本浮世繪文化的地方,值得順路一遊,畢竟是週遊券上免費可以看的,不看白不看。
餓了可以在心齋橋附近隨便找家店解決口腹之慾,這裡無他,唯飯館子多矣,隨便一家就能讓你樂此不疲。筆者挑了一家館子,兩人一頓飯,既吃到了鰻魚飯、天婦羅,也吃到了刺身和烏龍麵,價格還不太貴。身心俱歡。
去年沒坐的遊覽船今年因為天氣緣故沒什麼遊客,筆者坐的前兩艘船基本成了包船,爽死了,把心齋橋那幾座橋都遊了個遍。
坐船順便去了大阪歷史博物館,從這裡可以一覽大阪城的歷史變化,也能從高臺窗戶看到如今的大阪城,古今一對比,讓人不勝感慨。出來才發現,原來大阪歷史博物館和NHK大樓居然是挨著的。
回程已經華燈初上,筆者趕著最後一艘遊覽觀光船又體驗了一把夜航,別是另一種韻致。
國際鮮花競放館原本筆者不抱啥盼頭,沒想到去了反而拍了不少照片,也集了不少印章。忘記說了,如果你是印章收集愛好者,來日本一定要準備好一個本子,專門蓋章用,日本在地鐵站、景點、部分飯店、觀光案內所部分設有蓋章的地方,值得一探。
美景當前一定不要吝惜快門,狂按就是了,穩定器架個三角支架,可以來張美美的自拍,回國以後不留遺憾。
這麼多漂亮新奇的花卉面前,連筆者這種三腳貓的水平也可以拍出很多漂亮的照片,回去列印出來可以製作照片牆啦。
最後一個要逛的是絹谷幸二天空美術館,位於梅田大廈的高層。不得不說,這裡的畫作天馬行空,筆者此前沒有逛過美術館,一來就被震撼到了。天空美術館還有絹谷幸二的畫作的3D動態電影,著實讓人驚嘆,可惜電影不允許拍攝,推薦有興趣的一定要親自體驗一把。
收尾階段的美食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肚子,此時筆者選擇了晚上去當地比較熱鬧的大館子,席地而坐,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直到吃不下為止。
結語
這次日本關西之旅,歷時13天,總計花費人民幣2萬元左右,比起去年花費雖然多了一倍,但畢竟時間也多,去的也多,玩的也多,吃的也多,買的幾種週遊券和票更得到了超出票價好幾倍的超值體驗,再加上好的拍照設備的加持,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可謂超值。如果有想交流的朋友,歡迎評論留言收藏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