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又搞什麼?安塔瑞斯火箭成功向空間站發射40隻老鼠!

2020-12-01 前瞻網

星期三(4月17日)下午,安塔瑞斯號運載火箭在維吉尼亞州上空成功升空,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數噸美國宇航局的補給物資,其中還包括有40隻勇敢無畏的老鼠。

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點46分(格林尼治時間2046),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安塔瑞斯」火箭和它的「天鵝座」無人飛船從位於美國宇航局沃勒普斯飛行基地的中大西洋地區航天港發射升空,開始了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兩天旅程。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飛船將於周五(4月19日)早些時候抵達軌道實驗室,為國際空間站的六名太空人運送7600磅(3447公斤)的科學裝備和補給。這次任務被稱為NG-11任務,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為美國宇航局進行的第11次貨運飛行,也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時長最長的一次。

NASA空間站科學經理皮特·哈斯布魯克(Pete Hasbrook)在發射前的簡報會上說:「天鵝座太空飛行器搭載的貨物大約有一半都將會用於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研究,」他還補充說,該裝備將支持軌道實驗室至少30項的科學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將近300項)。

天鵝座上的「大科學」

天鵝座上的老鼠是其中一項科學研究的核心,該研究旨在測試一種抗破傷風疫苗的有效性。這些齧齒動物被分成兩組,每組20隻;其中一組將會在太空接受疫苗,另外一組則不會。在回到地球之後,科學家們將會對這些老鼠進行研究,以觀察它們對疫苗的反應如何。

其他關於天鵝座的野生科學實驗包括測試兩個機器人系統:Seeker和Astrobee,Seeker旨在幫助太空人尋找空間站中的氣體洩漏,而Astrobee則旨在幫助空間站的工作人員完成庫存和維護等任務。此次運送的裝備中還有可以在太空中建造原始ZBLAN光纖電纜的設備,以及一個新型空氣淨化器的原型,該淨化器可以從空間站的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

天鵝座的外部是一系列微型衛星,這些微型衛星將在今年夏天飛船離開空間站後進行部署。這60顆所謂的ThinSats(微型衛星)是由小學生和高中生製造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官員稱,美國宇航局的一顆立方體衛星就是由印第安納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建造的。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副總裁庫爾特·埃伯利(Kurt Eberly)在發射前的簡報會中說:「這些微型衛星是由位於9個州,70所學校的學生製造的小型STEM衛星,在微型衛星部署完畢後,學生們將會在大約5天的時間內收集和分析衛星傳輸的數據,然後這些衛星將會脫離軌道,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

來自製造微型衛星學校的近250名學生預計將會出席今天的發射過程。(事實上,沃勒普斯飛行設施的官員預計,由於發射時間在下午3點左右,天氣預報也顯示有95%的機率出現適合發射的天氣,所以到時候將會有創紀錄的數千人。)

  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抗破傷風疫苗實驗期間,這三個盒子將組成天鵝座NG-11的老鼠棲息地。它們從左到右分別是:齧齒動物棲息地、齧齒動物轉運箱、動物操作單元。(圖片:©NASA)

天鵝座的馬拉松式飛行

昨天發射到軌道的天鵝座搭載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打算在這次飛行中測試的一系列升級,這些升級是為了擴大飛船在未來任務中的通用性。

首先,這次升級包括一個「Pop-Top」鼻錐,那是安塔瑞斯火箭有效載荷整流罩上的一個可拆卸頂端,這個拆卸頂端將允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工程師在火箭發射之前進入太空飛行器內部並添加任何遲來的貨物。而在這次任務中,遲來的貨物就是那些老鼠,它們在發射前24小時才裝上飛船。

然後還有飛船本身,它將在這次飛行中執行前所未有的馬拉松任務。

一般情況下,天鵝座飛船通常會在空間站停留幾個月,與空間站分離後落入地球大氣層中燃燒。而在這次任務中,天鵝座將於6月與空間站分離,然後再在軌道上停留長達7個月的時間,以測試其承受超長太空任務的能力。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太空系統副總裁和總經理Frank DeMauro在簡報會上說:「我們將會開始讓天鵝座執行歷時較長的任務,這個任務將演示天鵝座在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的能力,同時它還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實驗測試床,在這次任務中我們還可以測試深空探索的新技術,我們想展示天鵝座將提供的真正原始微重力環境。」

這艘天鵝座飛船配備了一個新的控制力矩陀螺儀,它可以讓飛船在不使用推進器提供的重要燃料的情況下在太空中保持自己的方位和位置。DeMauro說,為了長途飛行,這艘太空飛行器還配備了改進過的航空電子設備。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希望這艘天鵝座飛船能夠在軌道上至少待到秋天,屆時另一艘「天鵝座」飛船將會搭載貨運任務發射到空間站。

DeMauro說:「我們還將展示天鵝座同時攜帶兩架飛行器在太空飛行的能力。」

NG-11天鵝座是天鵝座太空飛行器為美國宇航局進行的第11次飛行,也是第九次從瓦勒普斯0A發射臺升空的任務。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前身為軌道科學公司和軌道ATK公司)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了三枚聯合發射聯盟的Atlas V火箭。2014年,一枚安塔瑞斯(Antares)火箭從0A發射臺升空不久後發生爆炸,摧毀了它搭載的天鵝座太空飛行器。

這次NG -11任務也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NASA商業再補給服務項目下為NASA執行的最後一次貨運任務。為了紀念這一次任務,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將NG -11天鵝座飛船命名為「羅傑·查菲」號,以紀念在阿波羅1號大火中與隊友格斯·格裡森姆和小埃德·懷特一起遇難的美國宇航局太空人羅傑·查菲。

2008年,美國宇航局選擇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以其軌道科學公司之名)和SpaceX作為其第一批商業貨運公司。2016年,根據美國宇航局的商業補給服務計劃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獲得了一份新的合同,合同表明該公司將至少再執行6次貨運任務。SpaceX和 Sierra Nevada太空系統公司也獲得了美國宇航局的商業補給服務計劃二合同。

目前是貨運任務到達空間站的繁忙時段。除了天鵝座的補給飛行任務之外,SpaceX將於下周向空間站發射自己的運載任務。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和無人駕駛龍飛船定於4月26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為美國宇航局發射CRS-17貨運飛船任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炸火箭:成功測試飛船逃生能力
    又經過大約1分鐘,四隻Mark3主降落傘打開。據稱,SpaceX已經成功測試這套太空降落傘系統達80多次。發射任務執行9分鐘左右,返回艙成功落入大西洋,這比原先預計的稍快一些。據美國宇航局監察長稱,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向俄羅斯政府支付了39億美元,用於向太空站提供機組人員運輸服務。為此,美國宇航局分別委託波音和SpaceX公司研製載人飛船。SpaceX公司在飛行中演示了乘員的發射逃生能力,目的是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有價值的數據,以證明太空飛行器可以開始向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
  •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在文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我國將於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今年春季將首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
  • 多款新型號火箭迎首飛!2020年我國航天發射計劃將超過40次
    央視網消息:昨天(17日)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藍皮書從世界航天發展態勢、中國航天發射活動、航天國際合作、商業航天進展等方面對我國航天科技活動進行全面梳理。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我國航天發射計劃將超過40次,多款新型號火箭迎來首飛。我國當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的首個改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在今年迎來首次飛行試驗。長徵五號B火箭是以發射空間站艙段任務為目標進行設計的大型近地軌道液體運載火箭。
  • 中國這次又火了!國際空間站建設已敲定,美國:能帶我一起嗎?
    如果說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航天技術發展最迅速的國家,那就必然有中國、印度以及美國這多個國家,就中國而言,航天技術不斷的進行突破,各系列的長徵火箭針對各種情況,不斷的發射衛星對全球進行布局,形成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等等。
  • 箭向蒼穹啟天宮——「天宮二號」發射側記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新社甘肅酒泉9月15日電 題:箭向蒼穹啟天宮——「天宮二號」發射側記  中新社記者 張素  15日22時04分,從2010年開始待命的長徵二號F T2火箭,託舉「天宮二號」直上雲霄。當火箭尾焰「掠」過一輪中秋明月時,現場觀眾發出陣陣驚呼。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在運載能力為王的太空時代,誰擁有更強的火箭,誰就掌握更大的主動權。那這次成功執行任務的火箭有何特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人送綽號「胖五」。運載力最大本次承擔任務的火箭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因為體型比其他長徵火箭更加寬大,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呼為「胖五」。
  • 美國新載人火箭「戰神一號」即將升空(圖)
    明年美國將停止使用太空梭,而「戰神一號」火箭就是為了代替太空梭而開發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它造價4.45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火箭,高度超過了美國自由女神像,工程師為把它從飛機棚拖到了四公裡外的發射臺,用了整整一夜的時間。  「戰神一號」推力大、可靠性高,是美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的發射任務火箭,同時具備發射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能力。
  • 我國擬2年完成空間站11次發射,明年上半年發空間站核心艙
    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啟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我國將在明年上半年用長五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周建平表示,明年發射核心艙後,我國會相繼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乘組將在太空駐留幾個月。
  • 天宮一號成功發射 浩瀚太空迎來第一座"中國宮"
    長徵,是火箭測試發射指揮員周曉明的代號。    「點火時間設置為21時16分00秒。」零號指揮員宣布。    「長徵報告,點火時間設置好!」——由天文臺授時、誤差在毫秒級的火箭點火時間,已經裝訂到火箭的飛行程序上,當到達這個時間時,火箭將自動點火起飛。    裝修一新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實時顯示著各個畫面。
  • 最強火箭來了?美國將發射超重型運載火箭,與土星五號非常相近
    美國宇航局官方表示,新的空發射系統一旦發射成功,便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其液體燃料發動機堪稱野獸,而具體的發射時間暫定於1月17號。可能大家有所不知,這個太空發射系統其實就是從普通太空梭衍生出來的一種超重型運載火箭,並根據不同時期的任務需求制定了幾個極端,其中就包括載人任務,整體上與之前的土星五號比較接近。
  • ...探測器」、「空間站」——助攻「天問一號」的「胖五」身懷...
    絕技一:發射高軌大衛星——「毫無壓力」「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第一個立項研製的型號,它以大幅提升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為研製目標,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之一。隨著衛星平臺的不斷發展,更大重量的衛星平臺相繼問世,對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的實踐二十號衛星,工作軌道為地球同步軌道,重量達到了8噸,是之前高軌道衛星重量的近1.5倍。更大的衛星平臺意味著可以攜帶更多更先進的有效載荷,衛星的功能更多、能力更強,也需要更大規模的運載火箭實施發射。
  • ...全球周報第24期:長三乙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衛星 全球星座部署完畢
    55顆北鬥衛星 全球星座部署完畢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SpaceX公司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稱,「我們取消原定於今天的星鏈衛星發射,需要額外時間進行發射前的檢測,獵鷹9火箭和衛星狀況都正常」。
  • 長徵十一號火箭海上發射成功,中國海上發射常態化時代到來
    在談及此次發射任務與第一次海上發射有何不同時,長徵十一號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說,執行此次任務的火箭是直接在東方航天港完成火箭總裝測試和星箭對接後,由「德渤3號」從海陽港運輸至黃海預定海域實施發射,徹底打破以往火箭生產與發射場分離的格局,減少了分解和總裝次數及長距離鐵路運輸環節,首次實現火箭總裝測試發射一體化,大幅縮短發射鏈條,提高發射效率和效益
  • 「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
    「運力擔當」:發射高軌大衛星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中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之一。長徵五號火箭總長約57米,起飛質量約87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
  • SpaceX完成今年首次火箭發射,也是二手火箭第50次發射
    1月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晚上,SpaceX公司旗下一枚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成功發射升空,將一顆土耳其通訊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從地球到火星:人類向積極開發太陽系的時代前行
    烏瓦羅夫認為,「安加拉-5」號重型火箭成功試射是俄羅斯2020年的重要航天領域成就。「安加拉-A5」重型火箭12月14日攜載有效載荷模型從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俄航天集團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指出,新型「安加拉」火箭將成為深空研究的通用工具。
  • 火箭復工了!長二丁一箭破蒼穹,攜四星發射成功
    人民網上海2月20日電 (唐小麗、張昱欣、張錦、朱利軍)今日凌晨5時07分,由上海航天局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四顆新技術試驗衛星送入太空。這是長徵二號丁火箭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任務。
  • 上午時分,文昌發射中心傳出好消息,長徵五號火箭已經抵達發射場
    據媒體最新消息,3月20日上午時分,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一則好消息,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已完成總裝測試,隨後抵達發射場。目前火箭正在發射場有序進行合練任務,為之後的發射任務做前期的準備工作。而且,較之前一代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的運載能力更強,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5噸,可攜帶更大的太空飛行器進入地球軌道,如若獲得成功,無疑會開創中國航天新局面,停滯多年的空間站項目與載人登月也可以進入快車道。某種程度上,美俄歐能夠在航天發射領域佔據領先優勢,與其大推力運載火箭的提前問世脫不開關係。
  • 波音又栽了:新飛船第1次發射徹底失敗!一個小時鐘,要了它的命
    由於這艘「星際班機」無法抵達國際空間站,波音公司將嘗試將其安全帶回地面,至少可以驗證這一飛船能在未來的任務中有效、安全的起飛和著陸。在未來48小時內,它有可能返回地球並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飛彈靶場。然而,這還不是官方消息,波音公司表示將提供團隊決定的最新消息。20日的發射失敗,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波音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們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實現這次商業載人飛船的測試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