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本奇書,很多大家族把它當作傳家寶,據說可以改變命運

2021-01-09 觀象齋主人

袁了凡名袁黃,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的一位思想家和佛教居士。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他的《了凡四訓》融會儒釋道理學,勸人積善改過,強調從治心入手的自我修養,提倡記功過格,在社會上流行一時。《了凡四訓》是袁了凡的傳世名作,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其中「立命之學」是他69歲晚年之作。在《了凡四訓》裡,袁了凡以其畢生的學問與修養,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了凡四訓》蘊涵著中國文化的深邃和智慧,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問世以來深受推崇,被佛教界稱讚為積德行善、改造命運的典範而廣為印行,流傳足有幾千萬冊。香港中華道德學會讚美袁了凡以「改造命運的精神,創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光明前途」,稱此書「是創造幸福的寶典」。

據《了凡四訓》所載:袁了凡年輕時曾遇到一位姓孔的奇人,為他推算了功名、壽數、和一生大事,自後每次考試名次、時間無不與推算吻合,袁了凡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註定的。而思想也就很安定,不作妄想追求名利了。一天到晚總是靜坐,並不看書,有一次袁了凡去訪問在棲霞山的雲谷禪師,和他對坐三晝夜。

禪師問:「凡夫所以不得成為聖人,只因為妄想纏繞,你坐了三天,不見你起了一個妄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袁了凡答道:「我被孔先生算定,榮辱死生都有定數,即使要妄想,也是沒有用處的。」

禪師笑著說:「我以為你是豪傑,原來也是個凡夫啊。」

袁了凡問:「這是什麼意思?」

禪師說:「人們不能達到無心的境界,就要被定數所束縛。那裡會沒有數呢?但是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數的。大善的人,數就拘不了他;大惡的人,數也是拘他不定的。你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不是凡夫嗎?」

袁了凡就問他這個數能逃得了嗎?他說:「詩書裡所說的,這命是我們自己所造作的,福報也是我們自己求取得來的,確是很明顯的教訓。我們佛教的經典裡說:『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貴的就得富貴,求男女的就得男女。求長壽的就得長壽。』要知道,妄語乃是釋迦佛的大戒,諸佛和菩薩是不會拿虛妄的假話來欺騙人的。」

袁了凡再問他:「孟子說過:求則得之。這是一切都可以由我求得的。但我以為道德和仁義是可以努力去求取的。那功名富貴,怎麼能夠求得來呢?」

禪師說:「孟子的話沒有錯,是你自己錯解了。你不知道,六祖說過:『一切的福田離不開自己的心,能從自己的心田去找它,是沒有得不到感通的。』要知道,求不求在於自己,如果專誠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義,還可以得到功名和富貴呢。內外雙得,那才算是有益得求,倘使不是認真地遵循正道去求,也就是說,不從心地上去求,不從積善去惡上去求,而徒然費盡精力向外追逐名利,那雖求之有道,不違犯法律道德,但所得的還是你業命中本來有的。若是由於不顧一切,過分貪求,不合道理的事去做了,那就把心裡本有的德性也失掉了,豈不是內外雙失嗎?所以是徒勞無益的。」

禪師又問袁了凡:「孔公算你終身怎麼樣?」

袁了凡照實告訴了他。他說:「你就不考慮應該登科第嗎?應該有兒子嗎?」

袁了凡考慮了很久,回答道:我想,我是都不應該得的。因為科第中人大抵都是有福相的。我生來福薄,又不能積功累德以培植增福;而且不耐劇煩,不能容納別人,有時還顯出自己的才智以凌蓋別人;率意行事,輕易發言。像這些都是薄福之相,怎麼配得上得科第功名呢?「汙穢的土地裡,容易滋生長物;而清澈的泉水裡,往往沒有魚類。」而我卻是有好潔之癖的。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一點。和氣能生長萬物,可是我卻很容易發怒。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二點。和愛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殘忍是不繁育的種因。我又愛惜自己的名節,不能舍己以救人。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三點。多言耗氣,而我喜發議論,信口開河,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四點,喜歡喝酒,損傷精神,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五點。通宵長坐,不知道保養元氣。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六點。僅就這幾點,我是不應該有兒子的了。其他的過惡還多著呢,不能一一都舉出來了。

雲谷禪師說:「不但是科第功名的問題啊!世界上凡是享受千金財產的人,那他一定是個千金的人物;應該餓死的,那他一定是個餓死的人物。天不過因他的操行厚薄,所做的善惡業輕重,而給他以應得的果報,何曾在應得份上,另外加上一毫的用意呢?現在你既然知道自己過去的缺點,就應該把向來不合登科第,不合有子的作風,盡情改刷。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寬恕人家原諒人家!一定要和愛!一定要愛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是義理再生之身啊,商朝的賢君太甲說過:『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孔先生算你不登科第,不生兒子,這是天作之孽,是可以違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盡力去作善事,多積陰德,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裡自己會得不到享受呢?《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你不相信嗎?

聽了雲谷禪師的一番議論,袁了凡拜謝並接受了他的教導。就把往日之罪,在佛前盡情發露懺悔,寫了一篇疏文,先求登科,誓行三千件善事以贖罪。雲谷禪師取出一本《功過格》給袁了凡,教他把所做的事,逐日登記起來,善則記數,惡就退除。還教他持誦《準提咒》,以期必驗,凡祈禱立命,創立新的命運,都要從無思無慮處去感格。修身以等待之,那才是積德祈禱的正規行法。說到修,所有身口意的過惡,都應當把它除去。說到等待,是靜候時機的自然成熟,不存一毫的非分僥倖,一毫的期待思想。如有預期或將迎的心,都應當斬盡殺絕。到這地位,直造無念無求,失天之境,即此便是真實的學問。

袁了凡的號原叫學海,從這一天起就改號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願再落「凡」夫的窠臼了。從此以後,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約束著自己,一切心念行動就和以前不同了。從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勵的景象。雖在暗室屋漏處,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別人憎恨我,或是毀謗我,自能安然容受了。

到了次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預算的應該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他的話就不應驗了。而秋闈開始就中了舉人。但是袁了凡檢討自身,還是有許多的錯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猶豫不決,或身勉強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能操持而醉後便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從己巳歲開始發願直至己卯歲,經過十餘年,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完成以後,就發起求子的願,也許願行三千善事。僅過了一年,就生了個男孩,取名叫天啟。

袁了凡每次行善事,就用筆記上。他妻子不會寫,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鵝毛管印一個朱圈在日曆本上面。或布施貧人,或買放生命,所做種種善事,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圈。到了癸未年八月,三千之數已經圓滿。九月十三日,再發求中進士的願,許行善事一萬條。

袁了凡備空格一冊,名叫《治心篇》,放在案上,所行善惡事,就是微小的也把它登記起來,夜裡在庭前擺了一張桌子,焚香告天。

孔公算袁了凡五十三歲要死,他雖不曾祈禱求壽,這一年居然無恙。而且也改變了自己無子嗣的命運。 袁了凡常教導自己的兒子(袁天啟)說:「你的命運前途,現在還不知道是怎樣的,但不論如何,即使命裡應該榮耀顯達的,也要常作冷落寂寞想;即使別人時運亨通順利的,也要常作拂意逆境想;即使眼前衣食豐足的,也要常作貧窮想;即使別人對我敬愛的,也要常作謙和不驕傲想;即使門第高名望重的,也要常作卑下低微想;即使學問很優良的,也要常作淺陋想。從遠一點來說,要發揚祖先的遺德,近一點來說,要彌補父母的過失,對上要報答國家恩惠,對下要創造家庭的幸福,對外要救濟別人的急難,對內要約束克制自己的私心雜念。天天要檢查自己的不是,要改過自新。倘使一天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那就是一天安於自是,一天無過可改,就是一天沒有進步。天下聰明俊秀的人不少,他們為什麼德不加修,業不加廣呢?只是為因循二字耽誤了一生。

從某種程度上說,袁了凡的功過格是一種有格式的日記,以此工具持之以恆的監督鞭策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造化唯心,成敗在己。」

請在雖然袁了凡的思想在當時受到一些著名學者的批評,以為他所謂「功過格」不過與鬼神做交易而已。但是《了凡四訓》在民間傳播甚廣,引導民眾行善積德以求福報,在社會上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於這本勸人為善的書,您有什麼看法呢?請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吧。

相關焦點

  • 這樣的石頭,才是最好的傳家寶!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偉大民族,有著很多優秀的文化和傳統。中華民族,又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親情的民族,為了家族的和諧團結,發揚光大家族事業,傳承家族精神文脈,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蘊的人家,往往會有一件,祖上傳承下來的,獨一無二的寶貝-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寄託祖輩們,對後輩的無限期望,延續良好的家風家訓,使自己的家族能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家族事業永遠興旺發達,惠及子孫萬代。傳家寶,既傳承了財富,又延續了家族對後輩的期望。
  • 中國4大奇書,至今無人能看懂,要能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中國4大奇書,至今無人能看懂,要能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與書結伴,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我們都能在書中學到很多的知識,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所以說書對我們有很重要的意義,就算有的人老了之後還是會讀書。
  • 天下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難道學了它真的會孤獨終老?
    01:《魯班書》是一本怎樣的天下奇書,它到底有何奇特之處?《魯班書》是魯班創作的一本關於土木建築類的奇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講的是道術,下冊講的是解法、醫療技術和咒語等,可以說《魯班書》凝聚了魯班一生的成果。《魯班書》劃分了普通工匠與匠師的級別。
  • 千古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都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易小道,上期講的是古代奇書《推背圖》,那麼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婦孺皆知的古代禁書《魯班書》。相傳它是古代的奇書之一,是一本中國古代建築構造和機械製造的聖經,同時又是一項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技術,比如說:如果學習《魯班書》會帶走你身上的某樣東西,從而導致殘疾,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本千古奇書。
  • 7旬老人把2個老物件當作傳家寶,3萬不賣留給兒子,看看是個啥
    姚大叔兩口子現在住的是自家的老院子,院子的前半部分已經蓋上了新房子,平時就住在新房的門房裡,後半部分是2孔土窯洞,裡邊的生活用品還保留著從前的樣子,現在他們把這裡當作了廚房。影友李老師是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他發現了老人放在地上的一小鐵盆,好奇的向老人詢問用途。
  • 黃石公到底給他一本什麼樣的奇書
    其實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張良的價值——戰略家,舉幾個例子說明張良的價值。求封漢中:鴻門宴之後,張良將劉邦贈送給他的財寶,都送給了項伯,請他出面說服項羽,將漢中地區封給劉邦。這件事很不起眼,其實意義重大。假如劉邦得不到漢中,而是被困在西蜀,請問他還會有機會「暗度陳倉」嗎?翻翻中國歷史,從來沒有人從蜀地出發,完成統一全國的事例。
  • 楊振寧不談科學談玄學,傳說能改變命運的《易經》蘊藏了什麼秘密
    一身榮耀加身的他可以說是當時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物理學家界的大家,卻在某次高峰文化高峰論壇的演講中,提到了一部來自中國的玄學奇書——《易經》。這篇講述關於《易經》對中國文化影響的演講,後來被刊登了著名科學雜誌《自然》上,在當時的文化界和科技界引起了重大轟動。那麼楊振寧作為一位科學家,卻為何要選擇與科學背道而馳,毫不相干的玄學著作上?
  • 古代術數十大奇書
    三、《周易參同契》是運用易學理論,來闡述黃老內養方術和燒煉外丹方術的理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煉丹術著作。集中了我國古代養生家、神仙家、方技術數的科學成果。是一部有貢獻、有價值的術數奇數。我國的喪葬文化一直較為發達,相地文獻也較為豐富,而其中則首推青烏子的《葬經》、《葬經》的思想內容為後來的風水書所承襲和發揮。青烏子的《葬經》可謂風水之宗,要了解中國風水文化,不得不從青烏子《葬經》始。
  • 你知道星座的起源嗎,它有什麼作用嗎?據說可以預測未來
    導語:你知道星座的起源嗎,它有什麼作用嗎?據說可以預測未來星座,星座是從哪裡起源得呢?這個是不得而知的。每個國家對星座起源的解釋都是不一樣的。在西方,星座是佔星術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最早的星座是用來指路的。
  • 3位神秘高人,留下一本「奇書」,一本「神書」,一本「天書」
    即使幾千年來,它也從未停止對歷史的影響。為了紀念他們,他們寫了三部畢生所學的著作,分別被人稱為是《奇書》、《神書》、《天書》。一是鬼谷子·捭闔策鬼谷子,真名王詡。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很少,但他的弟子們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墨跡,如孫臏與龐涓、蘇秦與張儀、韓非與商鞅等。他的徒弟都能夠擁有如此大的才能,所以根本很難想像鬼谷子他的實力能有多大,常人也是根本猜測不出來的。
  • 什麼方法可以改變命運?
    這句話真的太形象了,如果能趕上某個風口,那麼,可能你能力普普通通,但是,風口依然能把你吹起來,你一次機會可能就能讓自己實現財務自由,改變自己的命運,走上人生巔峰。人的一生都會有幾次大的機遇,每個人都是這樣子的。關鍵是你有沒有眼光去發現這個機遇,有些機遇稍縱即逝,只有極少數的人能發現並且抓住它。
  • 《周易》是一本怎樣的書,它是如何演變的?
    那麼這麼一本傳統文化基石著作,所謂包含了一切規律、可應用與萬事萬物、從一大堆偶然中找出了必然的奇書,到底寫了些什麼呢?於是我們想把這本神一般的書找出來看看,看了兩段你卻發現這本奇書枯燥無聊,就算是看翻譯成白話的版本也完全不知所云。
  •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
    中國第一部集中記錄神話片段和原始思維的奇書曰《山海經》,是極其富有象徵意味的。它以山海之所經,歷述怪獸異人的地域分布和由此產生的神話和巫術的幻想,進而成為百世神異思維的經典。它呼喚著山川湖海的精靈和魂魄,使中國神話幻想在滋生和筆錄的早期,就粘附著泥土和方域。
  • 積極看待佔星結果,改變命運就是這麼簡單
    命運可以改變嗎?答案是肯定的。 簡單說兩個原因你就可以理解: 命運的組成不光光只有這個星盤,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 中國三大奇書,至今無人真正讀懂,只要讀懂一本,不是天才就是鬼才
    中國古代有三大奇書,都是一些驚才豔豔的天才鬼才集畢生心血寫成的。可惜的是,現在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讀懂。如果讀懂了,那麼說明這個人不是天才就是鬼才。第一本:《易經》《易經》一共分為三部,分別是《連山》、《歸藏》、《周易》。《易經》中涉及的很多領域,包括政治、哲學、文學、藝術、科學等。是群經之首。
  • 修心,可以改變面相,改變命運
    這是麻衣先生的話,我還有很多不足,現在似乎已修行至中途,所以還要繼續修行。」努力奮鬥能不能改變命運?他回答:「不信就試試看,窮人能成為富翁嗎?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天生不是美男子的人能成為美男子嗎?這是很顯然的事實,天生的醜女能改變成美女嗎?」
  • 魔獸世界:小號升級必備的經驗裝備 沒有傳家寶戒指的替代品
    一般來講,說道經驗戒指都是指這種傳家寶戒指:傳家寶戒指有三個,兩個是要塞建立船塢刷出來的,都標有「幽靈海盜」標記,裝備唯一,所以說即使你像我一樣有上圖這兩個要塞傳家寶戒指,也只能選擇一個戴上,而另一個是荊棘谷釣魚大賽獎勵的「海狼戒指」,這個和要塞的「幽靈海盜」名字不一樣,所以如果有的話,你可以同時裝備「幽靈海盜」和「海狼戒指」,享受10%經驗值加成。
  • 一本《護生畫集》,感受書畫之美!這部奇書的誕生原來和這兩位大師...
    他有一部作品非常特殊,是專門為了表達對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悼念之情所作。豐子愷說:「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事。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這是一本奇書,呼籲大家愛護生靈,常懷慈悲之心。這部書就是《護生畫集》,裡面的作品秉承了豐子愷畫作的一貫風格,不同的是,這部書裡的作品只用線條簡單勾勒形象,而並不為其上色。而本書圍繞的主旨正是這本書的名字裡寫的那樣:護生。
  • 三生三世書,解讀你今生來世的婚姻命運與榮華富貴!
    有多少人遇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又有多少人在暢想自己的前世有著怎樣的故事?前世對今生來世又產生了什麼影響呢?早在三國的時候,傳說諸葛亮寫過一本《三世書》,說這是一本可以看到你前世,今生和後世的書,據說是起源於佛教的《三世因果經》,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演化。根據個人的八字信息。
  • 有一本書讀了,據說對自己不好。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為什麼歷朝都把它列為「禁書」呢?一、《魯班書》的主要內容是圍繞土木建築,其中還有道術和咒語,以及解法。如果有不良用心的工匠使壞,那不是被威脅到了嗎全書分三卷,內容主要涉及到土木建築,如「五架房子格」「裝修祠堂式」「豬欄樣式」「大床」等;還講到一些建造房屋等的擇日;道術和咒語也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