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先生以色彩分明,線條簡單的漫畫而聞名,但是你知道嗎?他有一部作品非常特殊,是專門為了表達對弘一法師李叔同的悼念之情所作。豐子愷說:「護生者,護心也。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事。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這是一本奇書,呼籲大家愛護生靈,常懷慈悲之心。
這部書就是《護生畫集》,裡面的作品秉承了豐子愷畫作的一貫風格,不同的是,這部書裡的作品只用線條簡單勾勒形象,而並不為其上色。而本書圍繞的主旨正是這本書的名字裡寫的那樣:護生。所以裡面的形象自然大多都是動物植物。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特意推出《護生畫集》珍藏版,希望讀者能走進《護生畫集》的世界,走進弘一法師和豐子愷、葉恭綽、朱幼蘭、虞愚、馬一浮、夏丏尊等諸位文藝界大師的世界,深刻體悟他們的「護生即護心」的愛生敬養思想。
以悲憫處世,豐子愷在弘一法師的影響下萌生創作想法
《護生畫集》是豐子愷先生漫畫風格的代表作品。遵弘一法師囑,從1929年弘一法師50歲起,每十年作一集,各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與弘一法師年齡同長。這部畫集從開始作畫到全部完成,長達46年。
弘一法師對人和物,都有特別的慈悲之心,有一次,他到豐子愷家。豐子愷請他藤椅裡坐,他把藤椅輕輕搖動,然後慢慢坐下去。每必如此,多次之後,豐乃垂問。弘一答曰:「這椅子裡頭,兩根藤之間,也許有小蟲伏著……先搖動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讓它們走避。」直到他西逝之前,還念念不忘讓人們在焚化遺骸時不要損害螞蟻生命。
豐子愷
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曾說:今日與諸君相見,先問諸君:「一、欲延壽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難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願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護生畫集》這部奇書,就緣起於一九二七年。當年的某一天,29歲的豐子愷在上海江灣的家裡正接待著一位特殊的客人——弘一法師,也就是著名的李叔同先生。隨後,就在11月9日生日這一天,豐子愷正式拜弘一法師為師,皈依佛法。也正是在這個時間裡,擅長繪畫的豐子愷在弘一法師的佛法影響下開始萌生出《護生畫集》!
之後,豐子愷為祝賀恩師李叔同50壽辰,寄去了自己精心繪製的50幅《護生畫集》,李叔同非常高興,很快為畫集配上了文字,並回信囑咐豐子愷:護生即護心,慈悲在心,隨處皆可作畫,希望他能將此畫集續下去。此後,豐子愷謹記李叔同的囑託,為報師恩而發奮而作。
弘一法師在世的時候,豐先生先是把它看成送給弘一法師的壽禮;弘一法師圓寂之後,豐先生又把它看成是對弘一法師的懷念。當然,它亦是愛護生靈與心靈的呼籲。
珍藏版收錄了從未完整面世的18幅彩色護生畫
《護生畫集》共450幅作品。由豐子愷先生作畫,第一、二集的文字為弘一法師書寫,第三集為葉恭綽書寫,朱幼蘭書寫第四和第六集、虞愚書寫第五集。畫集除了採用古文、古詩詞中的句子、弘一大師所撰的詩文之外,其餘為子愷先生所作。
《護生畫集》是佛教界、文藝界諸位先賢、大師們絕世合作的結晶,堪稱藝術文化之精品,其意義早已超出佛學,在詩、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藝術地位。
此次,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護生畫集》珍藏版特意收錄了豐子愷先生從未完整面世的18幅彩色護生畫,單獨設計成風琴型折頁。並且制一紀念手冊,高度還原了《護生畫集》原初分六集出版時的封面,找尋到弘一和豐子愷兩位大師在《護生畫集》創作期間的部分通信,再現兩位大師的才情和為《護生畫集》創製付出的心血,更是特別收錄馬一浮親筆書寫的推薦序言,徐悲鴻、豐子愷兩位大師為弘一法師繪製的畫像等,呈現原初面貌,薈萃名家之作。
另外,珍藏版為了讓讀者感受護生彩色畫的魅力,特意挑選出筆觸簡單、富有趣味的6幅作品以淺灰色勾勒,讀者可以親自以水彩筆描繪,向文藝先賢學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
來源:揚子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