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的后妃中絕大部分都是滿族女子,只有2名蒙古女子,同時努爾哈赤的妻妾中大部分是政治婚姻,有的是為了加強部落之間的聯盟,有的是為了出於對本部落的切身利益的維護被迫為之,今天湘妹子要和您講的這個奇女子,她生前是努爾哈赤的第三位大妃,在努爾哈赤稱帝後被追封為皇后,是天命朝唯一有皇后稱號的女人,她就是我們要講的孟古哲哲,孝慈武皇后,後改諡為孝慈高皇后,她盡享了清代二百七十多年的供祀火,稱得上是一位生前富貴,身後昭彰的宮幃女性。
孟古,生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出身名門,是海西女真勢力強大的的葉赫部貝勒爺楊吉努的二女兒,說起楊吉努,作為部落首領,其識人眼光總比常人要高出一等,在萬曆十一年(1583年)未有建樹的努爾哈赤來到了葉赫部,楊吉努並沒有認為他人單勢孤、力量薄弱而瞧不起他,反而認為努爾哈赤是個難得的人才,不僅熱情的接待了他,還將自己年僅9歲的小女兒許配給努爾哈赤為妻,事實也確實證明了楊吉努獨到的識人眼光且獨到的智慧,他深知努爾哈赤天資不凡,故想與之結親,但又知道努爾哈赤在短期內無法有大成就,故以9歲小女兒為依託,等長到十四歲再出嫁,此時努爾哈赤的成就大家都有目共賭。
在萬曆十六年(1588年)九月的一天,十四歲的孟古在哥哥的護送下與努爾哈赤完婚,努爾哈赤對於這個曾經給予了幫助的家族也深表感激,親自率領從貝勒爺、大臣們出城迎接,並舉行了盛大且隆重的婚禮儀式,孟古在這一天無疑也是最漂亮的日子,在《太祖實錄》中有對孟古容貌的記載:「儀範端淑,器度寬和,莊敬聰慧,不預外事。詞氣婉順,譽之不喜,縱聞惡言而愉悅之色弗渝其常,不好諂媚,不信讒言……」由此可知孟古的形象是十分正派且受人尊重的。
孟古嫁給努爾哈赤也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雖說孟古的形象端淑,並於第四年給努爾哈赤生下一名皇子,這位皇子排行第八,也就是後來建立大清國的開國第一帝清太宗皇太極,然而即便如此,努爾哈赤與娘家之間的政治衝突時有發生,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孟古兄長納林布祿因向努爾哈赤提出領土被拒而向建州發起進攻,在此戰爭中孟古兄長大敗,且布寨被殺死,努爾哈赤還將其屍體分為兩半,這讓孟古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心力交瘁,一邊是兄長,一邊是夫君,孟古每日情緒低落憂傷,雖然在後來取代了富察氏坐上大妃寶座,但因為憂思過度,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病重,努爾哈赤見嬌妻病得如此之重前來探望,為滿足孟古見母之願,特意安排,可誰知娘家的兄長並未答應,兩家勢同水火,孟古既惱心又傷心,病情一度加重。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孟古帶著無限的哀思離開了人世,此時的皇太極年僅十歲,孟古也只有29歲,天命四年(1619年)八月,努爾哈赤見軍隊日漸強盛,於是親率大兵討伐葉赫部,很快斬殺了葉赫貝勒金臺石和費揚古,葉赫遂滅,天命九年(1624年)三月東京陵建成,四月初一,努爾哈赤將妻子孟古、富察氏及兒子褚英以及伯父禮敦、弟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等人遺骨遷到東京陵安葬,兩年後,努爾哈赤離開人世,皇太極繼位,他在瀋陽城東郊的石嘴頭山為父親營建福陵,天聰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將母親孟古與父親努爾哈赤一起葬入福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