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皮膚黝黑、不受皇帝待見的宮廷醜女,突然有一天變得膚嫩白皙、楚楚動人,並因此受到寵幸,誕下皇子,成為皇帝寵妃,丈夫去世後又成為號令天下的皇太后。
這種烏鴉變鳳凰、醜小鴨化身白天鵝的傳奇際遇,降臨到任何人身上,是不是都會覺得幸運而驚喜、滿足而幸福?
這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幕,就發生在一千多年前遼國宮廷的一位宮女身上。
遺憾的是,雖然她的人生充滿了幸運,實現了由宮女到太后的華麗轉身,但她卻感覺不到幸福和滿足,一生糾纏在與丈夫、皇后、兒子的恩怨情仇中,將內心的怨恨轉化為對權力欲望的瘋狂追求,專權亂政,為大遼王朝由盛而衰埋下了禍患。而她自己,也落得個眾叛親離、鬱鬱而終的結局。
這位幸運而又不幸的女人,名叫蕭耨(nòu)斤,是遼國第六位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之妃,史稱欽哀皇后。
她的一生都經歷了些什麼呢?
1、貴族出身,進宮侍君,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蕭耨斤出身契丹貴族世家,其五世祖是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皇后述律平之弟蕭阿古只,官至遼國北府宰相,是遼太祖21開國功臣之一。但隨著帝王更替,到了遼朝第六代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時期,蕭耨斤家族已經不是皇室近親了,因此,蕭耨斤長大後,父母雖然將她送進了皇宮,但只是個一般的宮妃侍女,並沒有什麼地位。
上天似乎對蕭耨斤不太公平,在美女如雲、爭風吃醋的皇室後宮,她不但失去了曾經顯赫的家族背景,而且沒有嬌豔的美貌,史載其"黝面狠視"—— 膚色黝黑,看人的時候目光惡狠狠地,一幅兇神惡煞的樣子。
又黑又醜又兇,這樣的形象,自然引不起遼聖宗的興趣。於是,他就把蕭耨斤派到了母親蕭太后身邊,做了一名侍女。
沒有背景、沒有地位、沒有姿色,曾經家族顯赫的蕭耨斤就這樣開始了她平淡無奇卻又無可奈何的人生。
但蕭耨斤不甘心。她雖然相貌醜陋,但聰明機靈,父母從小就對她另眼相看,寄予厚望。
她至今記得小時候母親做過的一個夢:母親夢到一隻大金柱,直衝雲霄,幾個兒子都想順著金柱往上爬,但都摔了下來。後來女兒耨斤過來,也想試一試,結果,不但她爬了上去,連她身邊的侍從也爬了上去。當母親把這個夢說給家人聽的時候,家人都很吃驚,覺得這個女兒異於常人。
"母嘗夢金柱擎天,諸子欲上不能;後後至,與僕從皆升,異之。"(《遼史》)
眼下,自己雖然只是一個侍奉太后的宮女,但名義上也是皇帝的嬪妃,身處後宮,蕭太后和聖宗不就是母親夢中的大金柱嗎?
想到這裡,蕭耨斤忽然覺得充滿了希望。從此,她像變了一個人,盡力收斂兇狠的目光,小心翼翼、盡心盡力地侍奉太后的衣食起居,慢慢博得了蕭太后的好感。
一次,她在為蕭太后收拾房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金雞形狀的廢棄藥丸。她猜想這可能是美容養顏之類的藥物。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她壯著膽子,偷偷將小金雞吞了下去。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此後,蕭耨斤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黝黑的皮膚開始變白,而且柔嫩光滑。幾天後,蕭耨斤就像變了一個人,肌膚如玉,光彩照人,宛若一個楚楚動人的靚麗少女。
蕭太后看到蕭耨斤的變化,非常吃驚。等問明原由,她非但沒有責罰蕭耨斤的偷吃之罪,反而驚奇地說:"這真是天意啊,你以後一定會生下奇子!"
"(蕭耨斤)嘗拂承天太后榻,獲金雞,吞之,膚色光澤勝常。太后驚異曰:"是必有奇子!"(《遼史》)
蕭耨斤黑醜變美白、能生奇子的消息傳出後,轟動了整個後宮。遼聖宗時年已45歲,卻仍然無子。聽聞這一消息,又親眼看到出落得楚楚動人、含苞待放的蕭耨斤,馬上將其召來侍寢。
不久,蕭耨斤果然懷孕,當年就誕下一子。聖宗極為高興,為其取名耶律宗真,從此對蕭耨斤大加寵愛,冊封為元妃。
黑醜變美白,宮女升貴妃,生下皇長子,這一切像是在夢中,卻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蕭耨斤似乎看到了自己出頭的日子。
2、心懷怨恨,殘忍無情,假太后害死真太后
蕭耨斤高興地有點早。遼聖宗雖然老來得子,異常高興,對蕭耨斤也很寵愛,但新鮮勁兒一過,對她又開始疏遠了。
為什麼?因為遼聖宗有一位深愛的妻子——皇后蕭菩薩哥。
蕭菩薩哥同樣身世顯赫,她的父親叫蕭隗因,是當朝國舅;她的姑姑就是臨朝執政近30年、把遼國帶入鼎盛時期的蕭太后。
蕭菩薩哥12歲就因貌美多才而被選入宮廷。其時,遼聖宗剛剛即位,其母親蕭太后臨朝攝政。既有顯赫的背景,又貌美多才,公元1001年,18歲的菩薩哥被封為齊天皇后。
菩薩哥性格開朗,心靈手巧,很討聖宗喜愛。她曾用草莖設計成宮殿式樣,有關部門比照她的設計,建造了三座精巧、華麗的宮殿,深受聖宗誇讚。
她乘坐的車輦也是自己親手設計的,龍首鴟尾,車身以黃金裝飾。她還設計製造了九龍輅、諸子車,以白金做傘頂,構思巧妙,輕便靈活。外出遊巡,車輛、服飾花色相交,相映生輝,觀者無不嘆服。
遼聖宗比菩薩哥大11歲,從小生活在母親蕭太后的強勢陰影下,他對漂亮開朗、多才多藝的菩薩哥極為寵愛。唯一遺憾的是,菩薩哥先後為聖宗生下兩子,都早早夭亡。這也成了聖宗和皇后菩薩哥的一塊心病。
蕭耨斤生下皇長子耶律宗真後,遼聖宗雖然時常臨幸蕭耨斤,但對菩薩哥的感情卻有增無減,夫妻二人依然恩愛有加。
生子有功,仍不如皇后受寵,蕭耨斤不免暗生妒意。
有了兒子,卻非嫡子,伉麗情深的遼聖宗和皇后也略感遺憾。
為了彌補缺憾,夫妻二人經過商議,決定將皇子耶律宗真交由皇后菩薩哥撫養。
這樣一來,聖宗對蕭耨斤的寵幸就更加少了,這自然引起了蕭耨斤的不滿和怨恨。
"仁德皇后無子,取而養之如己出。後以興宗侍仁德皇后謹,不悅。"(《遼史》)
她既怨恨丈夫貪圖美色、薄情寡義;更對菩薩哥強奪人子的行為充滿怨恨、耿耿於懷。她暗下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奪回自己的孩子,並讓菩薩哥付出代價。
但菩薩哥卻並沒有多想,也許在她看來,歷朝歷代,皇后無子,抱養嬪妃之子的事例並不鮮見。再加上先後兩次的喪子之痛、身為正宮皇后卻無子嗣,使她對孩子的渴求更加強烈。
因此,從抱過孩子的那一刻起,她就將小皇子視為自出,極為寵愛,把全部的母愛傾注到了孩子身上,並將孩子的生日定為"順天節"。
小皇子耶律宗真在皇后的精心撫養下,健康成長。3歲就被封梁王,6歲立為皇太子,15歲晉升為判北南院樞密使事。耶律宗真天姿聰穎,愛好廣泛,懂音律儒學,善騎馬射箭,多才多藝。
這期間,被奪走愛子的蕭耨斤又先後生下了一子二女。她把皇后奪子的痛恨壓在心底,全心撫養次子耶律重元和兩個女兒。
在聖宗的后妃中,蕭耨斤生育的子女最多。看著兒女一天天長大,蕭耨斤對抗皇后的底氣日益增長。雖然聖宗對菩薩哥的感情一如既往,但蕭耨斤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對皇后恭恭敬敬、忍氣吞聲了,她開始發起反擊,並有意籠絡宮廷朝臣,培植自己的勢力。
私下裡她曾多次向聖宗說皇后的壞話,甚至誣陷菩薩哥和宮中製作琵琶的工匠私通,但聖宗拒聽讒言,事情不了了之。
公元1031年,遼聖宗病危,菩薩哥和蕭耨斤一同在病榻前服侍。蕭耨斤知道聖宗時日不多,皇后受寵的日子快到頭了,就當著聖宗的面大罵菩薩哥:"你這個老東西不是受寵嗎?總有寵愛到頭受罪的一天!"左右侍從見狀,忙將蕭耨斤扶了出去。
"帝大漸,耨斤詈後曰:'老物寵亦有既耶!'左右扶後出。"(《遼史》)
聖宗早就知道蕭耨斤怨恨菩薩哥,擔心自己死後,蕭耨斤會報復皇后,臨終前特意叮囑太子耶律宗真:"皇后侍奉我40年,因為無子,所以才收養了你,我死後,你們母子一定不要傷害她!"
為了保護菩薩哥,安撫蕭耨斤,聖宗還專門留下遺詔,封菩薩哥為齊天皇太后,破例晉封蕭耨斤為皇太妃。
當年六月,遼聖宗病逝。不滿16歲的太子耶律宗真即位,是為遼興宗。
聖宗一死,蕭耨斤就扣下遺詔,剝奪了菩薩哥的太后稱號,自立為法天皇太后,並將自己的生日改為"應聖節",臨朝攝政。
總攬了朝廷的軍政大權後,蕭耨斤開始了瘋狂的復仇計劃。
她指使親信羅織罪名,先以謀反罪將菩薩哥的兩個弟弟蕭浞卜和蕭匹敵逮捕處死;接著,又誣陷菩薩哥參與謀反,要將其治罪。
遼興聖不忍心看到養母無故受牽連,就替菩薩哥求情:"皇后侍奉先帝40年,還全心撫養我長大,本來應該封為太后,如今太后沒當上,反而成了罪人,怎麼能這樣對待她呢?"
蕭耨斤說:"她要是留著,後患無窮。"
遼興宗繼續求情:"皇后已經老了,還沒有兒子,就是活著,也不能做什麼了。"
但蕭耨斤根本不聽,將菩薩哥押往上京看管起來。
為了防止遼興宗感念養育之恩、暗中釋放菩薩哥,第二年春天,趁遼興宗外出遊獵之機,蕭耨斤派人趕到上京,下詣賜死了菩薩哥。
"聖宗崩,令馮家奴等誣仁德皇后與蕭浞卜、蕭匹敵等謀亂,徙上京,害之。"(《遼史》)
為了徹底清除菩薩哥的勢力,蕭耨斤還大搞牽連,將與菩薩哥親近的100多名親信隨從、40多名貴族大臣全部殺害,抄沒家產。
3、專權亂政,母子結怨,廢親子反被親子囚
蕭耨斤忍氣吞聲30多年,現在終於成了至高無上的皇太后,清除了一直被她視為"眼中釘"的皇后菩薩哥一族。她心中的怨恨該消除了吧?
沒有。她把心中的怨恨、多年的壓抑化作了對權力的肆意支配和專權濫用。
先帝遼聖宗是一代盛主,在位49年,勵精圖治,推行改革,整頓吏治,將遼王朝帶入前所未有的興盛時期。
蕭耨斤攝政後,很快就廢除了聖宗時期的大部分改革措施,又提拔了一大批之前被罷免的貪官汙吏。
為了培植自己的勢力,她專權亂政,任人唯親,肆意提拔家族親人和身邊親信,她的幾個弟弟全部封王,還給娘家的40多個奴僕封了官職,搞得朝廷烏煙瘴氣,為遼王朝由盛轉衰埋下了隱患。
她還把對菩薩哥的怨恨,轉移到了兒子遼興宗身上。遼興宗雖然是她的親生兒子,但畢竟是在仇人的身邊長大,與自己的感情並不深厚。恨屋及烏,每當看到興宗感念菩薩哥的養育之恩,她的心裡就充滿了怨憤之情。
她更擔心興宗親政後,自己夢寐以求的權力將化為烏有。苦心積慮幾十年,剛剛嘗到權力帶來的甜頭,她不甘心這麼快就放手。
而遼興宗雖然貪圖享樂,也越來越不能忍受母親的專橫亂政。他想親政,母親卻攥著權力不放,母子二人的矛盾逐漸加深。
1034年,蕭耨斤與身居要職的幾個弟弟密謀,想廢掉興宗,另立自己的小兒子耶律重元為帝。耶律重元年少,對廢除立之事似懂非懂,就跑去告訴了哥哥遼興宗。
遼興宗聽後大吃一驚,決定先下手為強。他以帶母親外出巡遊為名,暗中布置親兵,先將留在都城的國舅蕭奉先等人扣押。逼其招供後,又迅速將母親扣押囚禁,第二天下詔廢蕭耨斤為庶人,將謀反團夥一網打盡。
蕭耨斤被囚後不久,朝臣們曾建議將其接回,但興宗怒氣未消,一直沒有應允。
直到1047年(一說為1039年),遼興宗聽報恩經時受到感悟,才親自將母親接回身邊,恭敬奉養。但年近七旬的蕭耨斤仍對興宗深懷怨恨,母子間的積怨越來越深。兩人互相提防,有時一起外出,都要相隔幾十裡遠。
1055年,遼興宗病逝,蕭耨斤沒有絲毫悲傷。不僅如此,看到兒媳、皇后蕭撻禮悲痛涕泣,她還冷嘲熱諷地說:"你還年輕,何必這麼悲傷哭泣!"
"帝崩,殊無戚容。見崇聖皇后悲泣如禮,謂曰:'汝年尚幼,何哀痛如是!'"(《遼史》)
1057年底,蕭耨斤病逝,年約77歲。其孫遼道宗為其上諡號為欽哀皇后。
德之不建曰哀,這個諡號是否準確概括了蕭耨斤的一生呢?
(參考史料:《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