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大事記:1976年

2020-11-23 中國網

「四五」天安門事件

天安門事件,亦稱四五運動,是1976年4月5日發生的以天安門事件為代表的反對「四人幫」的全國性的群眾強大抗議運動。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全國各族人民無限悲痛。但是,「四人幫」壓制廣大人民群眾悼念周恩來,誣陷鄧小平,加緊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激起人民群眾的強烈義憤。3月下旬至4月5日,全國各大城市的群眾,紛紛自發進行悼念周恩來,抗議「四人幫」的各種活動。清明節前後,北京市上百萬人民群眾,自發地聚集於天安門廣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花籃、送花圈、貼傳單、作詩詞,悼念周恩來,擁護鄧小平,聲討「四人幫」。

對於人民群眾的革命行動,「四人幫」極端仇視,並歪曲和捏造事實欺騙中央政治局和毛澤東。4月4日,華國鋒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會議,錯誤地認為群眾的革命行動屬於反革命性質,並在當晚開始清理天安門廣場的花圈和標語,抓走許多堅持在廣場進行悼念活動的群眾。當時,作為毛澤東同中央政治局之間的「聯絡員」毛遠新把中央政治局委員會議會議情況向毛澤東作了書面報告,毛澤東圈閱批准了這個報告。

4月5日,北京廣大人民群眾紛紛提出抗議,在「還我花圈,還我戰友」的口號下形成了天安門廣場大規模的群眾抗議運動,並同工人、民兵、警察和戰士發生嚴重的衝突,導致車輛和治安崗亭被燒。當晚7時半,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吳德在廣播講話中說,天安門廣場有壞人「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要認清這一政治事件的反動性」。九時半,出動1萬名民兵,3000名警察和5個營的衛戍部隊,帶著木棍,包圍天安門廣場,對留在廣場的群眾進行血腥鎮壓,並逮捕了一些人。

4月6日,中央政治局在京委員聽取北京市委的匯報,錯誤地肯定天安門事件是反革命暴亂,並要北京市委寫成材料通報全國。毛澤東又根據毛遠新的書面報告同意中央政治局的決定。

4月7日,毛澤東錯誤地同意發表吳德的廣播講話和《人民日報》記者關於天安門事件的「現場報導」。姚文元組織炮製的《人民日報》報導文章,顛倒是非,把群眾的革命行動說成是「反革命」活動,是「反革命」政治事件,並誣陷鄧小平為天安門事件的「總後臺」。中央政治局根據毛澤東的提議,於4月7日任命華國鋒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同時,錯誤地認定鄧小平問題的性質已經變為對抗性的矛盾,並作出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以觀後效的錯誤決議。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撤銷中央發出的有關「反擊右傾翻案風」和天安門事件的錯誤文件。四五運動是一場悼念周總理、反對『四人幫』的強大抗議運動,並波及到全國範圍內,形成強大的群眾革命運動。這個運動實質上是擁護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黨的正確領導,它為後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奠定了偉大的群眾基礎。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點42分,河北省唐山發生了7.8級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開平區越河鄉,即北緯39.6度,東經118.2度,震中烈度達11度,震源深度12公裡。唐山地震無明顯前震,餘震持續時間長,衰減過程起伏大。

強烈的地震使交通中斷,通訊癱瘓,城市停水、停電,搶修通訊、供水、供電、恢復交通等生命。唐山大地震事隔三年之後的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召開的地震學會成立大會,才首次披露唐山大地震的具體死亡人數。官方提供的死亡數字為242,769,其它數據或數倍於此。以官方人數計,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一。因唐山大地震而成為孤兒的人數有4204人,龐大的人數令災後重建更困難。另有16.4萬人重傷,7200個家庭全家在地震中死亡。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千米。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為中國有記錄至今第二多人死亡的地震。

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

毛澤東逝世前後,「四人幫」加緊了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他們暗地布置其在上海的親信突擊發放武器;撇開中央辦公廳值班室,在中南海另設值班室,企圖由他們指揮全國;還在報上公開誣衊和威脅華國鋒等中央領導人。「四人幫」篡黨奪權的活動,使葉劍英、李先念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深感憂慮。身為黨中央第一副主席的華國鋒,在「四人幫」咄咄逼人的進攻下,也認識到必須割除黨和國家肌體上的這個癰疽。1976年10月6日晚,以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採取斷然措施,對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幫派骨幹實行隔離審查,從而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同時,中央還還採取有力措施,控制了上海局勢,使江青集團骨幹分子妄圖武裝叛亂的陰謀未能得逞。

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宣告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至此結束,並從危難中挽救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為黨和國家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創造了政治前提。(石建國 武力)

相關焦點

  •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1949—1976) 2013年12月27日 13: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2月27日第542期 作者:武雪彬/摘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決定1949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10月2日蘇聯政府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3日,周恩來復電錶示熱忱歡迎,並互派大使。
  • 1967-1976年大事記
    1967年1月1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發表經毛澤東審定的,題為《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社論,宣布「1967年將是全國全面展開階級鬥爭的一年」,號召「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社會上的牛鬼蛇神,展開總攻擊」。至1976年的這十年間,政協基本停止了活動。
  • 歷史上的今天: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13年進天津南開中學學習。1917年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組織覺悟社,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1920~1924年先後去法國和德國勤工儉學,在旅歐的中國學生和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
  • 歷史上9月22日發生的大事記
    歷史上9月22日發生的大事記 >1---1999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 2---1998年9月22日-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成立 3---1997年9月22日-蔣緯國在臺北病逝 4---1995年9月22日-《巴塞爾公約》修正案獲通過 5---1994年9月22
  • 1976年7月14日 坦贊鐵路通車
    1976年7月14日 坦贊鐵路通車  1976年7月14日,中國援建的坦贊鐵路全線正式通車。  1967年9月5日,中國與坦尚尼亞、尚比亞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政府、尚比亞共和國政府關於修建坦尚尼亞——尚比亞鐵路的協定》,決定由三國合建鐵路。1970年10月開工,1975年6月完成全線的鋪軌任務。
  •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圖)
    原標題: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圖)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澤東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 共和國聲音日曆: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建成開放
    共和國聲音日曆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建成開放,成為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
  • 1959——196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編者按: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編輯特別摘編部分1949——201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素材主要來源於全國政協官網,並有傾向性突顯全國政協對外交往、聯絡等外事活動內容。除全體會議外,全國政協的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常規會議和活動並未全部摘錄。謹供參閱,更詳細資料可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下載議庫查看。
  • 【今日歷史】3月26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3月26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一、國內大事記 ♦ 1142年3月26日 南宋遣曹勳赴金「報謝」紹興和議 876年前,1142年3月26日(朱紹興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宋高宗運派遣曹勳為「報謝副使」前往金國,向宗弼面陳:來準紹興和議,請金國儘快送回徽宗靈樞及韋後。
  • 大事記(1976年「四人幫」落網至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閉幕)
    1976年  10月6日晚8時,華國鋒、葉劍英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知姚文元列席,在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先後到達時,宣布對他們隔離審查;同時派人在中南海江青住所宣布同樣的決定。
  • 共和國大事記:1963年
    「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民家裡。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入學讀書。參加工作後,多次當選為勞動模範。1960年參軍入伍。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先後立功三次,還被評為模範共青團員和節約標兵。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
  • 共和國大事記:1961年
    1960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批轉國家計委黨組《關於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在此之前,李富春於8月中下旬對1961年國民經濟計劃控制數字進行研究時,根據上海會議和北戴河會議精神,特別是根據周恩來的意見,提出應以「調整、鞏固、提高」的方針安排經濟工作的意見。
  • 共和國大事記:1957年
    「反右」運動早在1956年11月,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就提出準備在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1957年 4 月27日,中共中央公布《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党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發動群眾向黨提出批評建議。
  • 共和國大事記:1952年
    「三反」「五反」運動「三反」、「五反」運動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的「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和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開展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鬥爭的統稱。
  • 共和國大事記:1985年
    裁軍百萬,推進軍隊體制改革1985年,基於對形勢的正確判斷,中央軍委調整了軍事戰略方針,即由臨戰狀態轉入以現代化為中心的相對和平時期的建設軌道上來。到1987年,軍隊的總員額由423.8萬減少到323.5萬。其次,把陸軍軍改編為集團軍,並充實擴編了通信、防化、運輸分隊,增編了電子對抗分隊。此外,至1988年,完成籌備並推行軍銜制、軍隊文職幹部制度和軍官服役條例。中國大裁軍和軍隊體制改革對推動國防現代化建設和維護世界和平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 共和國大事記:1953年
    過渡時期總路線1953年8月25日,毛澤東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由《人民日報》正式公布。內容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基本上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五」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3年到1957年國民經濟的發展計劃。它是在蘇聯的幫助和指導下,我國制定和實施的第一個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它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5個五年計劃中最成功的一個中長期計劃。 「一五」計劃時期也是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經濟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時期。
  • 2012年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大事記
    8.2012年9月18日,科技部公布《中國雲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加快推進雲計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9.2012年政務微博發展快速。2012年10月底,新浪微博認證的政務微博數量達60064個,較2011年同期增長231%;11月11日,騰訊微博認證政務微博達70084個。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1月25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1月25日大事記 2019-11-25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