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河南鄉下,這些天經常看到出嫁的閨女給母親買鞋子給娘家兄弟送雞蛋這樣的事。一打聽,原來今年是閏四月啊!每次閏月,出嫁的姑娘都要給娘家人送些禮物。但送的禮品和對象大多是不一樣的,今年送的是鞋子和雞蛋,以前也有送油條、碗、衣服之類的。有送給娘家爹的,有送給娘家兄弟的,也有送給娘家侄兒的,但每次都少不了的是娘家媽那一份。我心裏面不得不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閏月要送禮物給娘家人呢?
咱先說說為什麼會有閏月?
世界上的曆法共有三類:一是陽曆,二是陰曆,三是陰陽曆,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曆,實質上它準確地應叫漢歷。農曆的一年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0.875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會出現季節倒置。使用這樣的曆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陽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如果改按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歸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規定製定曆法,就會出現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的怪現象。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每隔2到3年,在農曆計算中就會增加一個月,而增加的這個月就是為閏月,因此農曆的閏年為13個月;不過在農曆中並沒有這第十三月的稱謂,所以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把二月到十月過後的重複同一個月稱之為閏月;這樣就保證了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臘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
今年為什麼會閏四月呢?
當2020年的時候,剛好農曆的四月就是重複月,這就是2020年會有閏四月的原因。
閏月送禮物又有什麼講究呢?
其實出嫁的姑娘給娘家父母送禮物,就是祝願父母福壽安康,這是一份美好的祝願。父母把他們養大成人,他們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然有的時候給娘家侄兒或娘家兄弟送禮物說是免災,其實說白了,這也是出嫁的姑娘對娘家親人真誠的祝福。這也讓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機,市場上也就專門出現了閏月鞋這樣的商品。每到這個時候,他們還打出了各種各樣的吸引人眼球的廣告。在我們這兒較為流傳的一句廣告語。我們這兒就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廣告語:閏月鞋,閏月穿,潤月老人活一千。所以說送鞋送健康就要在閏月之前把鞋子送過去,讓老人在閏月的第一天把鞋子穿上,給她送上美好的祝願,平平安安的過好每一天。
我們這兒的習俗還有的說 閏年都是不吉利的。為了讓自己親近的人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年,所以都要給他們買些禮物來免災。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給娘家兄弟買雞蛋,給娘家侄兒買 油條、碗筷兒等,都是這個原因。當然在閏月裡還有其他的講究,比如說,結婚和遷墳等都有忌諱的,現在看來這些終歸還是有些迷信的,新社會新風尚這些不說也罷。
你們那兒的閏月風俗有什麼呢?能不能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