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與喜鵲登梅,春節家裡有關於喜鵲梅花的畫嗎?

2021-01-08 初衣勝雪

年畫起源於中國的門神。

門神起源於最初上古闢邪的桃符。在上古,以桃木,可以驅鬼闢邪,家家戶戶過年的時候會在門口掛一個桃木板。桃木板上刻著繪畫者闢邪的兩位驅鬼的神仙。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達,人們精神娛樂的越來越多,桃符便被紙張代替,而門神在不同的朝代也有了不同的演繹。

而年畫的種類多種多樣,在驅鬼闢邪之外,還有吉利祝福的年畫,也不必要都放在門上,有的會掛在牆上。這就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年畫。

年畫起源於漢代,卻盛行於明清,雕版印刷的使用,套色,使畫面更加的細膩有質感,層次豐富。

而喜鵲登梅成了在門神之外,最應景的年畫。

我記得家家戶戶都有關於幾幅喜鵲登梅的畫,張貼在客廳或者臥室。

而喜鵲登梅也成了中國傳統的吉祥的圖案。梅花自古以來就是報春花。普通老百姓將梅花報春,和春節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各種各樣關於梅花的春聯。而喜鵲就是好運和福氣的象徵,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和春天一起都要到來。也往往預示著開年以後的五穀豐登。

而人們賦予喜鵲更加吉祥的含義。因為民間傳說的七夕沒有用麻雀,就是這春天的喜鵲一起架的鵲橋。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以喜鵲登梅這樣的圖景入畫,既高雅又通俗。

民俗裡通常將喜鵲稱為吉祥鳥。聽見喜鵲的叫聲,心情為之一爽,因為預示著會有好事來到。

喜鵲不同於麻雀,專門偷吃人類的糧食,它80%以上的食品都是危害農作物的昆蟲,比如那些蝗蟲,松毛蟲之類的。可以說喜鵲對於農民來講是一種益鳥,喜鵲多的地方意味著農作物茂盛。所以人們愛聽喜鵲的聲音,愛看喜鵲飛翔的姿態。愛它站在梅花樹間,和梅花一起報春的吉祥。

當代年畫已經演繹成各種各樣的掛曆,但傳統圖樣的掛曆,仍舊具有年畫吉利祝福的特質。

最偏愛傳統的人,喜歡那些有著年畫性質的掛曆,「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尤其是喜鵲登梅這樣的傳統的吉利的圖案,一年四季都不覺得過時。不過就是在新的一年,用心的喜鵲登梅等圖案,換掉過去的。

你翻翻你們家的掛曆,沒準就找到了喜鵲和梅花。祝你開春好運!

初衣勝雪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首發於百家號平臺,文史領域春節特輯徵稿。

相關焦點

  • 那同樣是春節符號的窗花、年畫呢?
    央視網消息:吟誦春節的詩詞與窗花、年畫、春聯、鞭炮、年糕一樣,是地地道道的春節符號。「1號線上」原創系列動畫《六月說過年》按日子分別說「送灶神」「做面祭」「除夕夜」「拜大年」「轉丈人」「祭財神」時,既講了一些六月對年俗文化的理解和對生命價值的感悟,還給出了眾多的春節符號,上次說了春聯,今天就集中說說窗花、年畫。
  • 春節到想念老北京木版年畫 換上新年畫才算是過年
    有著千年歷史的木版年畫,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幾乎成為春節的象徵,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幾張,換上新年畫才算是過年。「北京人做北京年畫的,我只知道我一個。」楊梅竹斜街的老北京人張闊,做木版年畫已經十多年,不少熟人都愛叫他「前門老闊」。老闊重新拾起的這門老技藝,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原來咱北京也有自己的年畫。老闊創作的鼠年生肖年畫《望長壽》,上圖為底板,下圖為年畫。
  • 《年畫重回春節》小遊戲邀您一起過大年!
    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始於古代的「門神畫」,蘊含著「表吉祥、誌喜慶」的寓意,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值此新春佳節,為助力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的「年畫重回春節」系列活動,活動承辦方中國手藝網與騰訊公司微信事業群市場部聯合策劃推出「年畫重回春節」微信小遊戲,通過趣味的年畫拼圖玩法,讓玩家可以享受一場包含祥瑞吉慶色彩的文創視覺盛宴,了解全國不同地域的年畫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寓意。
  • 最美年畫:《年》|年畫|楊柳青年畫|連年有餘|牡丹|吹簫引鳳
    年畫背後的寓意《 童子抱喜》《百年好合》蜜多時,兩個可愛娃娃乘龍飛翔,以百合,荷花,盒子寓意百年好合。此年畫既可贈予新婚夫婦,也可贈予老夫老妻,祝其健康長壽,美滿和諧。《春牛圖》楊柳青年畫新創作品,以牛利市旺市,象徵一年好光景。春風拂柳,燕兒翻飛,肥壯耕牛,嬉笑孩童坐在牛背上神情悠閒自得。彩繪中弱化傳統著色濃豔,加入鮮明靚麗色彩,富有現代氣息;運用「渲染」技法,畫出娃娃表情豐富,皮膚稚嫩,牛兒肥壯,畫面動感很強。《大發財源 》此吉語在舊時使用非常普遍,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互相道賀大多用此吉語。
  • 傲雪梅花方寸香
    隆冬時節,百花凋謝時,唯獨梅花蒼勁挺秀,凌寒怒放,散發著幽幽的清香。它那高潔品質,確實令人讚嘆。在新中國發行的郵票中,也多次展現過梅花的美好形象。大雪紛飛,品賞方寸之間的梅花,不僅是消閒躲寒的好方式,也會讓您的心中充盈著梅花的清香。
  • 楊家埠木版年畫軼事-才子趙執信傳畫顏神鎮
    年畫《三星高照》淄博博山才子趙執信做客楊家埠,走時畫店掌柜送了他四張楊家埠年畫。回家鄉後,家鄉父老讓他給瓷器上畫畫。他靈機一動,將帶回的年畫拿出,雖然被雨打溼殘缺不全,但他用四張湊了一幅《四喜齊來》,楊家埠年畫以這種方式出現在了顏神瓷上。
  • 傳統年畫受青睞 牛年畫牛祝福到
    西安新聞網訊 「我畫的是秦川牛,代表著一種吃苦耐勞、勇敢奉獻精神,也寓意著牛年牛氣沖天。」1月11日,在書院門步行街,街頭畫師「扇子哥」演莊正在為遊客繪製傳統新春年畫,他邊作畫邊講解,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演莊今年48歲,是西安美院的科班畢業生。
  • 春節的吉祥圖案
    於是李隆基令將吳道子所畫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連同此圖由來因果,廣頒天下。讓大家都在歲暮除夕時貼在家門上,「以祛邪魅,益靜妖氛」。自「鍾馗捉鬼」後,還衍生「鍾馗接福」、「鍾馗斬妖」、「鍾馗出行」、「鍾馗嫁妹」等其他多種「鍾馗系列圖畫」也一概作驅邪禳解用場。喜報春光:圖案為喜鵲、梅花。
  • 年畫尋訪③|上海小校場年畫裡的海派年味
    也正是這班人馬,日後跟隨吳友如轉戰《飛影閣畫報》,並成立了畫坊性質的飛影閣,時間在1890年前後。在近代上海眾多的年畫作坊中,飛影閣是知名度最大的畫鋪之一,以出品多、畫作精而聞名,而前述這些畫家幾乎都參與過年畫的創作,其中周慕橋、何明甫等還是上海年畫的創作主力,他們創作的不少畫作都成為了小校場年畫的經典之作,屢被翻印,廣泛流傳。
  • 蘋果推出2017雞年春節專屬年畫壁紙附下載
    為了慶祝2017年中國新年,蘋果在中國、香港、臺灣和新加坡推出了專門的網頁,並邀請了5位年輕中國藝術家創造年畫牆紙。這5位藝術家包括:倪傳婧、陳純虹、周範、葉紅杏和江杉。所有創作的年畫壁紙都有Mac、iPhone和iPad版可以下載。
  • 天津年畫「年年有餘」的寓意和內涵
    在中國,年畫是春節年俗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用於新年時張帖裝飾環境,故名年畫。我國有四個地方以盛產年畫所著稱: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以及天津的楊柳青鎮。每逢過年,我國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張貼這樣一幅畫:一個大胖小子,面帶笑容,臉蛋紅撲撲地抱著一條大鯉魚。這樣的年畫,被大家稱作「年年有餘」。要知道,這幅「年年有餘」就是天津楊柳青的代表之作,是我國年畫之中的精品之作。天津楊柳青的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和四川綿竹的年畫齊名,是我國四大年畫產地之一。
  • 年畫緣何被視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史和觀念史的重要見證
    四季平安,天津楊柳青木板年畫,清康熙,中國美術館藏  鐵馬行走,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套板彩繪,清末,李文墨藏李明潔  年畫是適應歡慶春節需要的風俗節令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直到如今,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都在大門上貼上福字,這就是「貼年畫」這一古老年俗的遺存。作為首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年畫不但在中國民間美術史上傲居龍頭,也是中國人世俗生活史和觀念史的重要見證。中國從南到北,年畫的產地眾多,風格多樣,但是在內容上,卻是大同小異,表現的都是驅邪納福之意。
  • 春節真的起源於「年獸」嗎?
    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每當這時,別井離鄉的人們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那麼你了解春節嗎?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它有什麼傳說故事?接下來小編就跟你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春節吧。
  • 《五牛圖·牛裡牛氣過牛年》手工木版年畫上線
    (通訊員 周玉意)1月15日,由隆回縣灘頭鎮高臘梅年畫作坊和茶顏悅色聯名推出的2021年手工木版年畫《五牛圖·牛裡牛氣過牛年》在高臘梅作坊及茶顏悅色各大遊園會門店共同上線。這次2021生肖年畫《五牛圖》共有兩種配色。五頭牛分別為健康牛、發財牛、錦鯉牛、愛情牛、博士牛。
  • 「隆回民藝濃如酒,灘頭年畫豔如花」——隆回灘頭年畫的前世今生
    灘頭年畫約有20餘種,可歸納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吉祥如意、闢邪祝福題材,其中吉祥如意一類有《和氣致祥》、《子孫萬代》、《吉祥如意、萬福崇來》、《麒麟送子》、《一品當朝》等,他們表達了廣大農民希冀幸福、富足、多子、長壽的美好願望。而闢邪祝福一類題材中,品種對多、流傳最廣的首推《秦叔寶、》、《尉遲恭》的門神畫。第二部分是歷史故事、神話及民間傳說題材。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天津楊柳青年畫水平就非常高:其畫面富有故事性,構圖飽滿,線條細膩流暢,同時套色複雜且有層次。▌ 天津楊柳青年畫《百花公主》清代木版年畫的使用場景大多是年節裝飾,題材極為廣泛,有吉祥喜慶類、驅兇闢邪的寓意,不同的題材共同表達著人們對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嚮往,寄託了他們的美好願望與獨特的審美理想,體現出一種熱烈、濃厚、質樸、鮮明的藝術風格特徵。
  • 2012新年對聯 龍年春節對聯大全
    紫燕飛來尋玉兔黃鸝唱起戲金龍華夏大地春常在文明古國盡朝暉上聯:金龍賀喜出東海下聯:玉兔辭歲回月宮橫披:龍踞福地上聯:喜謝玉兔留寶在下聯:笑迎金龍常春來橫披:恭賀新禧上聯:玉龍吐寶千重瑞下聯:金鶯報喜四時寧橫披:龍年吉祥龍年龍裔看龍舞龍飛天上春節春風送春光春滿人間
  • 春節觀展指南丨不僅有年畫與生肖藝術,更有學術文物「大餐」
    本期觀展指南中,澎湃新聞還整理了全國主要博物館春節假日的開放時間,以供讀者在春節假日裡合理安排自己的博物館之旅。說「年」品「畫」:己亥年春節「南桃北柳」 古版年畫展展期:2019年1月15日—2月24日地點:蘇州美術館春節無休,正常開放展覽呈現了清康乾時期至近現代蘇州桃花塢年畫和天津楊柳青年畫共計71件展品,展覽以「過年」為脈絡,從小年(臘月廿三、廿四)掛「神軸」開始
  • 這9張年畫背後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綁卡方法:打開今日頭條APP,在「我的」—「春節紅包」裡,就能發起提現。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領紅包,今年的春節活動還為用戶提供了可定製姓名的「高顏值」拜年卡片,可以第一時間給親朋好友送上新春祝福。頭條的定製拜年卡片共有9款可供選擇,卡片上有「鵬程萬裡」、「松鶴延年」、「年年有魚」等傳統年畫圖案。
  • 紀念幣上的「春節」,長啥樣?
    其實除了賀歲幣,還有很多關於春節的紀念幣 在今天這個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裡 小編送上一組紀念幣上的春節~與您共享!背面圖案中,1997年紀念幣與1999年彩銀幣的圖案相同,將春節期間孩子們的玩鬧活動描繪得惟妙惟肖,此外圖案上還有一盆盛開的梅花,兩隻飛翔的燕子,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的景象。1998年迎春圖則相對簡化,為三個小孩放風箏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