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是怎麼嫁給姑父皇太極的?為何又牽出另有所愛的多爾袞?

2021-01-09 騰訊網

向敬之

1

《孝莊秘史》雖是一部現代電視劇,不乏虛構的戲份,但也有很多情節是與歷史相吻合的。

如第一集努爾哈赤死時,身邊只有大妃阿巴亥,未立遺詔而導致四貝勒的所謂陰謀篡位,最後以阿巴亥被逼殉葬、皇太極獲勝繼位,完成了後金王朝向第二代君王交接的場景。

電視劇特地安排,努爾哈赤遺言多爾袞繼位,阿巴亥主動要推皇太極承繼,給兒子們換平安。皇太極太自負,不接受阿巴亥的轉贈,故而有了阿敏和莽古爾泰鼓搗皇太極替代多爾袞,偽造努爾哈赤遺言用弓勒死阿巴亥。

誰是努爾哈赤生前選定的接班人?這一直是個謎!

《大清風雲》張豐毅版多爾袞與許晴版孝莊

電視劇凸顯「秘史」詞眼,凸顯皇太極、多爾袞和那位大玉兒的情感糾葛與權力爭鬥,自然宣示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理想的後繼之君,安排多爾袞和大玉兒屬於青梅竹馬的愛戀。

藝術創造的魅力是非凡的。電視劇設計,大玉兒有超級的貴相,將嫁一國之君,母儀天下。皇太極之所以要娶她,是想不讓潛在的汗位競爭者出現。

安排大玉兒嫁給皇太極,而不是嫁給多爾袞,潛臺詞即多爾袞有機會而且幾經雀躍,但最終還是沒有當國君的命!

2

在歷史上,大玉兒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

她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博爾濟吉特·寨桑之次女。她的姑姑哲哲是皇太極的元妃,即後來的孝端文皇后,在《孝莊秘史》是一個賢妻良母式的關鍵性人物。就連情痴多爾袞、莽夫多鐸也對她恭敬服帖。

電視劇安排,努爾哈赤駕崩前後,大玉兒同多爾袞,相情相悅,互相傾心。多爾袞還說自己當了大汗,馬上迎娶大玉兒。

電視劇並沒有給多爾袞這個機會!歷史也沒有給多爾袞這個機會!

《清史稿·后妃傳》中寫得很明白:「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貝勒寨桑女,孝端文皇后侄也。天命十年二月,來歸。」

後金天命十年二月,十三歲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吳克善護送到盛京,嫁給姑父皇太極,為其側福晉。其姑哲哲為大福晉。

年輕孝莊

也就是說,在天命十一年八月努爾哈赤駕崩之前,布木布泰已經給皇太極做了一年半的小老婆。

而在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的前一年,努爾哈赤也從科爾沁給十三歲的多爾袞娶回了吉桑阿爾寨臺吉的女兒,作為大福晉。此女比多爾袞大兩歲,大布木布泰三歲,其祖父與布木布泰的祖父是兄弟,即她是布木布泰的堂姐。

歷史記載,雖然多爾袞在她之後娶了上十位側妃,但和她相濡以沫,很是恩愛,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她在順治六年十二月病逝,多爾袞私諡「敬孝忠恭元妃」。一年後,多爾袞圍獵受傷病卒,被順治帝尊為義皇帝,這位博爾濟吉特氏也被追封為敬孝忠恭義皇后,次年隨多爾袞一同追封被奪。此二人,也算得上一對難夫難妻了。

3

《孝莊秘史》中,也給多爾袞設計了一個對他愛得瘋狂的女人,即小玉兒。人們因為她長得有幾分像大玉兒,故被稱為小玉兒。還是有很多觀眾,包括百度百科,都顧名思義地弄作為大玉兒布的妹妹。電視劇為了強化多爾袞與大玉兒愛得瘋狂的熱戀,故而讓大、小玉兒的情鬥愈演愈烈。

而事實上,在布木布泰的堂姐夫多爾袞的妻妾體系中,也確有兩個側妃是布木布泰的妹妹——族妹——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從侄兒豪格那裡搶來的老婆。

《孝莊秘史》多爾袞與嫡福晉小玉兒劇照

重返歷史現場,多爾袞初婚,年紀尚小,雖因常年食肉而性早熟,但很容易和原配有著初戀的感情。這個時候,他未必還有心思打妻家其他女孩的主意。

即便他想,但沒有他父親努爾哈赤的指婚,科爾沁貝勒是不會同意的。在科爾沁貝勒的心裡,他們不擅打仗,在強敵環立的情勢下,他們的格格都有政治聯姻的使命。雖然滿蒙通婚成了一種政治需要和外交傳統,但也絕對不會容許後金一個尚無軍功和實權的阿哥,剛娶了一個與肩負聯姻使命的女子,又和其他女子上演熱戀戲。

科爾沁貝勒在哲哲嫁給皇太極第十二年後,又把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未必不是看中了皇太極的希望。當時的皇太極,雖因年齡居於執政的四大貝勒之末,但他的威望和能力無疑是四大貝勒之首。

4

布木布泰後來成為了著名的孝莊太后,在大清王朝的發展史上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但她初嫁時,只是一個外交工具,很具有悲劇性。她十三歲嫁給三十六歲的姑父後,並未得到皇太極的寵愛。隨著皇太極登基後女人越來越多,隨著寡居的姐姐海蘭珠和從林丹汗那裡奪來的兩個寡婦先後加入,她一步步地屈居下位。

政治聯姻,她的使命,是融通器。

妻妾成群,她的隱忍,是犧牲品。

民族矛盾,她的強大,成了攻擊的對象。

故順治七年,明遺民張煌言以《建夷宮詞》十首為宣傳書,其中寫道:「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將她汙作為了保住兒子順治的帝位,而下嫁給多爾袞。

當時的滿人叔嫂再婚,司空見慣。努爾哈赤的繼室大福晉富察氏,初嫁與努爾哈赤三伯祖索長阿的孫子戚準,並生有一個兒子昂阿拉,她就是努爾哈赤的堂嫂子。

張煌言

張煌言官至南明兵部尚書。順治二年,南京失守後,寧波士子張煌言投筆從戎,與刑部員外郎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後,張煌言奉魯王,聯絡十三家農民軍,並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二十餘城,堅持抗清鬥爭近二十年。他並不了解私密的清宮內幕和滿人尊年長為父的習俗,卻因聞知多爾袞稱「皇父攝政王」,遂認為順治生母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故而成就了多爾袞的皇父之稱,於是,已是東南沿海抗清將領的張煌言,以詩文作為一種武器,捏造宮闈醜聞,來進行攻心戰,不免有污衊不實之詞。

像他稱慈寧宮為太后下嫁的洞房,純粹拿前明皇貴妃所居的慈寧宮來說事,指代作為先帝貴妃的孝莊母憑子貴,成為太后,卻仍改變不了其非皇后晉升太后的事實。而在清朝,慈寧宮作為太后的寢宮,則在張煌言寫完這一組諷刺詩的三年後。《清世祖實錄》卷七十六,有明確的記載,即順治十年六月庚申,「慈寧宮成,遣官祭司工之神」,次月即閏六月甲戌,「以皇太后移居慈寧宮,遣官祭告太廟」,第二日孝莊太后正式移居慈寧宮。

這可說明,在順治十年閏六月前,孝莊並沒有在慈寧宮居住過,更不可能張燈結彩地表演徐娘再嫁的活劇。

這更說明,張煌言對於入主前明舊宮紫禁城的清帝皇家生活起居與宮廷密事,並不了解。

孟森在《太后下嫁考實》中說:張煌言為明之遺臣,堅持抗清,其中「自必有成見」,含謗書性質。寫詩時人在南方,故遠道之傳聞,鄰敵之口語,難以作為定論,「且詩之為物,尤可以興到揮灑,不負傳信之責」。日本史家稻葉君山《清朝全史》曾援引朝鮮史料,對多爾袞懷有好感,但對太后下嫁一說,認為「此系出當時南人,究難保無誤傳之處。」

孰料幾百年過去,還是有人喜歡用這種子虛的舊聞造戲,愈演愈烈,還索性給他們安排了一場青梅竹馬的虐戀,結果被上臺的皇太極不知情地橫刀奪愛。

其實,皇太極和布木布泰的婚姻,應該是皇太極與多爾袞的老爸努爾哈赤指定的!《清史稿·太祖本紀》專門記載:天命十年「二月,科爾沁貝勒寨桑以女來歸四貝勒皇太極為妃,大宴成禮。」

相關焦點

  • 為何孝莊的靈柩在暫安奉殿停留了37年,卻沒按常規與皇太極合葬?
    孝莊文皇后出身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本名布木布泰,她是清太宗皇太極的莊妃,她生於明朝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她在後金天命十年即明天啟五年(1625年)以13歲的年紀嫁給了姑父皇太極,因為皇太極之前已經娶了她的親姑姑孝端文皇后,所以皇太極即是孝莊的姑父也是她的老公。孝莊是清代非常傳奇的女人,也是清代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
  • 孝莊一生歷經四朝,盡心輔佐兩代君王,為何不效仿武則天稱帝?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孝莊太后和武則天都可以稱得上是有作為的政治家,不同的是,武則天是皇帝,孝莊則是作為皇帝背後的支持者,而武則天能稱帝與她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聽聞武則天容貌絕美,便招其進宮,封為五品才人,並且賜"武媚"之稱,然而唐太宗在位期間,武則天並未得到過多的寵幸,她便將目光放到了儲君高宗李治的身上。
  • 明軍用紅衣大炮炸得皇太極人仰馬翻,皇太極回去不久就死了,留下...
    皇太極的老婆也就是孝莊皇后,據說是後金裡面最美的女人,而且這個孝莊在沒嫁給皇太極以前與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有糾纏不清的曖昧關係,正所謂哥哥搶了弟弟的女人,這在多爾袞心裡是留下了多麼痛的傷疤呀。皇太極繼承努爾哈赤的皇位之後,不斷對明朝發動猛烈進攻。皇太極甚至親自帶著八旗兵從山西邊境突入中原,一直攻打到山東境內。令明朝朝野震動,萬曆皇帝也不得不重視起來這個後金的王上。
  • 孝莊死後,抬棺材途中發生「怪事」,此後她的屍體被放置了37年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嫁給了皇太極,以保證兩族的通婚增強實力。 按理來說,姑姑出嫁應該跟這個小姑娘沒有任何關係,但可惜的是,當時的婚俗習慣與我們不同,布木布泰必須要隨著姑姑一起陪嫁過去。正是因為這一次陪嫁之旅,結果改變了這個女子的人生。
  • 孝莊皇后死後,抬棺材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讓她的屍體被放置了37年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她到底經歷了什麼?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關於她的故事,還得從頭說起。 孝莊皇太后生於1613年3月28日,死於1688年1月27日,享年75歲,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代,她的功績斐然,一生都充滿了神秘色彩。
  • 姑侄三人同嫁皇太極,但是,皇太極為何只對海蘭珠情有獨鍾?
    她又是憑藉著什麼讓皇太極對自己如此迷戀、喜愛的呢?海蘭珠之前有過一段婚姻,嫁的丈夫是蒙古貴族。不過,後來丈夫死了,她便回了自己的娘家。大玉兒嫁給皇太極之後,多年都沒有生出男孩,所以,便讓海蘭珠改嫁給了皇太極。由此可見,從哲哲到大玉兒再到海蘭珠,她們的皇室婚姻基本上都與政治掛鈎,是家族式的包辦婚姻,而非始於愛情的結合。
  • 皇太極駕崩後,他的大兒子已經34歲,為何還是6歲的順治當皇帝
    這很有可能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命運,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事情是,繼承皇位的,並非皇太極已經34歲的長子豪格,而是年僅6歲的順治,為何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難道是豪格太過於昏庸了嗎?在皇太極死後,豪格當仁不讓的成為了繼承皇位最理想的人選,但是他卻面臨著兩個重要的困難,首先就是在女真人的傳統觀念中,並不一定要以嫡長子為尊,而豪格的母親,又出身平凡,並無太大的背景。至於第二個阻力,便是來自於皇太極的二哥,多爾袞,當時的多爾袞勢力,比起豪格更加的龐大,而且支持他的人也不再少數。因此就劃分成為了多爾袞和豪格兩派競爭皇位。
  • 孝莊死後,埋葬途中發生了一件怪事,從此她的屍體被放置了37年
    但是,哲哲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孝莊作為陪嫁也被帶了過來,當時,她才年滿13歲。一年之後,在姑姑哲哲的幫助下,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與皇太極成親。就這樣,姑侄二人都成為了皇太極身邊的女人。而這,也是孝莊正式進入清代王朝的開始。 不久後,布木布泰被冊封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
  • 孝莊曾經輔助過兩代君王,她為什麼不像武則天一樣做皇帝?
    皇太極時期,後金逐漸與蒙古結盟,公元1614年,蒙古成吉思汗氏族的哲哲(孝莊的姑姑)嫁給了清朝皇帝皇太極為妃,1625年,哲哲的侄女,也就是孝莊也嫁給了皇太極,很顯然,這是屬於政治聯婚。孝莊嫁給皇太極後,雖然後宮地位不及親姑哲哲,並不是特別受皇太極寵愛,但好歹也是養尊處優的皇妃,沒吃過什麼苦頭。
  • 有3個女兒的孝莊,為什麼還要收義女,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
    孝莊嫁給黃太極之後,先後生下3女一男,身份僅次於姑姑哲哲。黃太極駕鶴歸去之後,更是在多爾袞的支持下,自己榮登太后寶座。盡享尊華的孝莊,為什麼還要再收孔四貞為義女呢,這中間有什麼隱情呢?孔四貞的父親,孔有德曾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深得皇太極的器重。
  • 多爾袞真被順治帝鞭屍砍頭、挫骨揚灰?或許,歷史真相併非如此
    01 多爾袞的罪過,夠不夠「鞭屍」懲罰按照民間傳聞和野史記載,順治皇帝對於多爾袞的仇恨,可以達到「鞭屍」程度的仇恨主要來自其和自己生母孝莊太后之間的感情糾葛甚至下嫁醜事。對於孝莊太后到底有沒有下嫁給多爾袞,個人認為,並不可能。
  • 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是誰 深愛入骨可惜紅顏命薄
    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是誰?《獨步天下》中的皇太極和東哥是表姐弟,但是最終和東哥互相心生愛慕。那麼歷史上的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是誰呢?這個女人,和皇太極的愛情,可以說是一段真實的傳說佳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有什麼依據嗎?
    到了孝莊嫁給皇太極的時候,蘇麻喇就成為孝莊的貼身丫環一起跟隨孝莊去到皇太極宮中,這個時候努爾哈赤都尚且活著,所以皇太極還沒有掌權,後來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才掌權,並且正式把後金的國號改成大清,也就是這個時候,清朝才算正式出現。
  • 順治帝只活了24歲,一生獨寵董鄂妃,為何能生下17個孩子?
    清朝初期,還是出了兩位很痴情的皇帝的,一位是皇太極對海蘭珠,另一位是順治皇帝對董鄂妃。這兩位帝王對心愛嬪妃的深情,刷新了我們對帝王情感的認識。順治帝對董鄂妃的千古絕戀堪稱六宮無色 ,專寵一身。堪稱恩愛典範。
  • 孝莊皇后姑侄三人共侍一夫,同是一家人,卻同宮不同命!
    古往今來,皇帝都是三宮六院,後宮佳麗成群,然而在清朝初年,卻有姑侄三人共同為一個皇帝服務,這就很稀奇了。同是一家的這三個人,在後宮中的命運卻截然不同,有與皇帝相敬如賓敬愛一生的,有被皇帝寵愛到骨子裡的,也有被皇帝冷淡對待不受寵的,這三人就是孝莊皇后姑侄三人。
  • 「一指通天」的多爾袞,為什麼不做皇帝擁立順治?
    他留給後人的,有崇敬,也有詛咒,更有深切的遺憾,和數不清的謎團。直到今天,他的英雄傳奇,他的人生故事,他的功過是非,他的愛恨情仇,還在被無數人談論和褒貶,還在令無數人讚嘆或悲傷。多爾袞,在滿語裡是「熊」的意思。熊很兇猛,力量也大,但身肥體胖,行動不太敏捷,因此它們的捕獵方式很獨特。每到鮭魚洄遊的季節,總會有大批的北美棕熊在湍急的瀑布邊摩拳擦掌,等待逆流而上的鮭魚自投羅網。
  • 皇太極給崇禎的一封信,解開了他的真面貌,學者:真是罕見的無恥
    《清史稿》中,認為皇太極對待明朝的「交鄰之道」非常善良仁義,仁義到「湯事葛」、「文王事昆夷」的地步,與聖人無異。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皇太極給崇禎的一封信,解開了他的真面貌,以至有學者感慨,皇太極真是罕見的無恥暴君!
  • 清朝第一例廢后始末:順治皇帝與孝莊太后親侄女的愛情糾結關係
    清朝剛入關的時候,婚姻政策依然延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作風,完全是為了清政權的壯大的政治目的服務的。清政權需要壯大,除了進行戰爭之外,聯姻也是一件重要的政策,身為滿洲女真部族,要想侵略明朝,首先就要穩住與其相鄰的蒙古部落。因此,從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就確立了與蒙古部落聯姻,團結蒙古部落,共同對付明朝的基本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