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零的突破」與一座城的崛起

2021-01-19 澎湃新聞

又一個「零的突破」!

不久前,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簡稱「生物城」)

傳來好消息:

園區企業在研的

全國首個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類似突破,

過去一年在生物城還有許多

������

誕生西南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發出全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首張保稅庫註冊登記證

產生成都市首個產業功能區法庭

成立成都市首個產業功能區政務服務中心

實現專項債發行「零」突破

……

目前生物城已形成起步區9平方公裡城市框架,城市已開發面積達5.5平方公裡。圖為正在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據不完全統計,

生物城這一年中

「從0到1」的突破超過10個。

每一個突破都來之不易,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不平凡之年;每一個突破都意蘊深遠,尤其是對這個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承載地。

在一系列突破的背後,是生物城44平方公裡土地上熱火朝天的汗水,是成都乃至四川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版圖上尋求突圍的努力。追隨行業技術創新新格局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機遇,過去這一年,生物城正堅定朝著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策源地的方向邁進。

突破之不易

迎接疫情挑戰、改善營商環境,

以制度創新為全年各項「零的突破」

奠定堅實基礎

時間回到去年1月1日,生物城在《致生物城人及家人的一封家書》中提到,「展望2020年……我們又將共同攜手,實現生物城生產規模零的突破。」

然而疫情很快肆虐開來,

一個又一個嚴峻的挑戰接踵而至。

面對挑戰,李傑和同事們迅速實現了新突破。這位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負責人和團隊只花了大約兩周時間突擊攻關,就讓傳統核酸檢測裝置的效率從日檢數千到日檢兩萬份樣本,一舉推出世界首款超大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裝置。這個研發速度讓李傑自己也覺著「有點不可思議」。

這是怎麼做到的?

在李傑看來,直接原因是公司擁有大通量檢測相關技術基礎,團隊只需針對新冠病毒檢測特點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造。除此之外,還有個「隱蔽的理由」: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去年2月上旬,公司團隊就已率先復工,在辦公室裡通宵達旦加班了。

去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企業、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超大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裝置。

特殊時期辦公室還亮著燈的,在生物城不止這一家。事實上早在去年2月4日,園區就迎來了首家復工企業;2月11日,首個在建項目實現復工……到去年3月初,生物城企業復工率已達100%。

敢於復工,因為有底氣↓↓↓

園區企業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復工前一天,公司負責人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個由醫療專家等組成的企業復工核查專家組,專程趕來指導核查企業疫情防控和生產組織準備情況。

生物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為企業復工提供「一企一組」精細化服務,一旦企業開工要件具備,相關部門可即刻審查、當日批覆。此外園區還創新實施「三張表通氣」「兩批次入區」「健康管理一體化保障」「春風行動」專車接送返崗農民工等一系列舉措,實現疫情防控和企業恢復生產「兩不誤」,為全年各項「零的突破」奠定堅實基礎。

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是應對疫情衝擊、確保全年發展「基本盤」的基礎;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則是打造世界一流生物產業園區的前提。實現這兩個目標,都離不開制度創新。而制度創新,恰是貫穿生物城全年工作的一條主線。

去年6月,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中首個政務服務中心在生物城正式揭牌。在寬敞明亮的大廳中,園區企業可一窗式辦理工商註冊、項目服務等直辦事項62項,轉辦事項60餘項。

為什麼能率先揭牌?

看似簡單的結果背後,是對體制機制的革新。「生物城政務服務中心積極對上爭取審批權限下放,縮短辦理時限、優化辦理流程,力爭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作為共建雙方,雙流區將49項行政審批權、成都高新區將13項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以協議授權和自助設備延伸等方式下放生物城辦理,通過「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模式,實現園區企業和群眾辦事「即來即辦」「僅跑一次」,來件辦結率達100%。

過去一年來,生物城堅持「刀刃向內」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一年間園區項目快速審批機制固化成型,通過推行「一站式服務+預審查模式」,將供地審查、並聯審批等工作與項目開工建設安排統一協調,按照「全流程、不間斷」的模式,有效縮短從拿地到辦理施工許可證時間,初步實現「拿地即開工」,助力項目「加速跑」。

數字,是最好的說明。

2020年生物城引進項目42個,協議總投資超170億元。目前,生物城已形成起步區9平方公裡城市框架,城市已開發面積達5.5平方公裡。

突破的內涵

緊緊圍繞滿足人力資源生命周期需求

和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要,

一年間生物城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該如何看待這些「零的突破」?

從內容上看,它們既有制度創新、又有項目進展,既有政府工作、也有企業成就……如何將這一個個的「點」串起來,形成理解生物城發展的線索?

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提供了一種思路↓↓↓

在他看來,一年間的突破都緊緊圍繞兩個目標:滿足人力資源生命周期需求、滿足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要。這是生物城推動一切工作的底色,也是所有世界一流生物產業園區的共性追求。

圍繞滿足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需要

生物城有著清晰的思路

������

打造「四鏈一社區一體系」全生命周期生物產業生態圈。過去一年,生物城在這方面實現了全方位同步推進。

黃奉康對此感受很深。這位四川艾邁思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和他的團隊於去年正式進入園區內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成為首家入駐企業,「加速器這一『設定』,能幫助企業減少前期投入成本,讓我們專注自身產業創新,持續研發新產品。」生物城相關負責人補充介紹道,以1平方公裡孵化園和加速器為核心抓手,一年來園區加速構建匯聚科創服務網絡要素的科創空間。現已引進42家科創企業及項目,入駐10餘家醫藥健康科創型企業。

不僅是打造科創空間。

聚焦產業鏈布局,

過去一年生物城瞄準

「天府疫苗谷」、抗體藥物、

醫療器械、IVD及基因測序

和大分子藥物等重點

建設西南地區首個

大分子藥物早期藥效/藥理學初步評價

共享實驗平臺

聚焦創新鏈完善,以重大新藥創製示範基地為抓手,在初步構建「一站式」生物醫藥創新服務體系的同時,與省藥監局合作共同搭建專業服務平臺,實現專業幹部互派和優勢資源捷達;

聚焦供應鏈打造,加快建設成都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初步完成進出口服務功能體系搭建,實現四川首例醫療器械保稅加工項目順利落地;

聚焦金融鏈壯大,「股權投資+債權投資+金融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雛形已現,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實現專項債發行「零」突破。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和多方一起推動建設「天府疫苗谷」,攜手打造全鏈條疫苗產業,助力生物城打造疫苗研發與生產的高地。

圍繞滿足人力資源生命周期需求,生物城明確提出建設國際宜居品質公園城市示範區,一年間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森林魔法學院、天空之境、舟釣路亞城市公開賽、航模精英賽……從「網紅地」到水上運動專業賽事,2020年開園的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美景,在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吸引了一波打卡熱度。趁著這些機會,不少市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生物城最新的建設進展。「發展好快!現在醫院、學校、便利店、咖啡店都有了,住在這兒肯定安逸。」市民張明驚訝於生物城的改變。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間生物城1.1萬平方米孵化園商業街已累計招商超1800平方米,包括各類餐飲店、超市、診所等業態;園區內孵化園576套青年公寓入住率達100%;

人才公寓(天府菁萃裡)首批次500套房源可對園區人才正式發售,京東方健康示範社區共計約2400套商品房將陸續達到預售條件;

建成10公裡永安湖綠道示範段、26.5萬平方米條條河溼地公園;

新開工綠葉血脂康、華西腫瘤醫院、鄰裡中心等項目22個,完工京東方數字醫學中心等項目6個;

天府國際生物城永安血制項目已進入試生產……

對生物城這一年的變化,李進有著直接的感受。2020年上市敲鐘儀式過後,這位西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談及公司的後續計劃,「我們願意留在生物城,繼續發展。」在李進看來,生物城發展變化快,產業聚集效率高,給企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支持與巨大的發展空間。

突破的意義

不斷追求「從0到1」的突破,

生物城將為示範帶動西部內陸

乃至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化提供樣本

越來越多的人,正通過各種渠道認識生物城。「生物城就像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的一張名片,現在,在美國波士頓、德國法蘭克福,當地研究者都知道中國西部有這麼個BIO-TOWN(生物城)。」說起生物城的變化,中科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耀很有感觸。

幾年前還不是這樣。生物醫藥產業,是繼汽車、機械製造業之後的第三大產業。國內生物醫藥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從2015年開始進入爆發增長階段。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呈現出集中化趨勢,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園區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僅江蘇、山東、廣東三地,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累計數量達40家,佔全國比重超過20%。

在此情況下,生物城一步一個腳印,用一個又一個「零的突破」實現強勢崛起,進入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TOP10,成為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在西南地區的突圍者。

2020年6月賽迪顧問發布的《2020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百強榜》顯示,以生物城為核心發展的成都高新區在生物要素支撐和集聚效果上分別排名全國第3和第4位;在科創投入和科創產出上分別排名第8和第9位,各方面名列國內前茅。

業界普遍認為,未來我國生物醫藥區域集中化、行業產業化的趨勢將繼續維持,各大園區和產業集群在行業結構中的地位更加顯著。

如何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

圍繞以生態圈理念引領產業集群、要素集聚,力求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是生物城的答案。

不久前,一場簡單的儀式在生物城舉行——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供應鏈公司獲得四川省在生物醫藥領域發出的首張保稅庫註冊登記證,實現我省生物醫藥在該領域零的突破。所謂保稅庫,是指在保稅區外申請設立的、由企業直接管理的保稅倉庫,相比於綜保區操作更靈活。在這種新模式下,一批原產於愛爾蘭的心臟介入產品,僅用一天就在成都完成了機場海關清關手續,順利放行。

以1平方公裡孵化園和加速器為核心抓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正加速構建匯聚科創服務網絡要素的科創空間。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平臺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煒認為,類似的創新突破,將推動成都成為全國繼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之後又一個生物醫藥全球供應鏈樞紐節點城市。「從戰略意義看,這有利於體現成都在『一帶一路』橋頭堡功能上的戰略地位,為示範帶動西部內陸乃至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化提供『成都樣本』。」

一個直觀的現象,是越來越多國際化頂尖人才在生物城聚集。截至目前,園區已吸引到諾獎團隊5個、院士級團隊4個、高層次人才團隊51個、各類專業人才3000人。參觀過生物城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畢曉普說,他在這兒看到了包容和開放,「這裡和(美國生物醫藥產業誕生地)舊金山灣區,有很多相似之處。」

五大關鍵詞

回顧生物城的這5年

自2016年成都高新區、雙流區籤署合作共建協議以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堅持「優勢互補、封閉管理、專業運營、共建共享」合作路徑,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相關決策部署,緊扣高質量建設「獨立成市」生物產業功能區的部署要求,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產業功能區。

5個關鍵詞,

可以簡要回顧生物城走過的這5年。

1

總體規劃

5年來,生物城產業功能區總體規劃構建成型,以「四鏈一社區一體系」全生命周期生物產業生態圈、建設國際宜居品質公園城市示範區為實施路徑,為生物城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及規劃保障。

2

項目集聚

5年來,生物城優質項目、創新團隊不斷集聚,累計落戶項目150個,總投資超1100億元,包含國藥中生、綠葉生命等一批重磅產業化項目,賽默飛共享實驗平臺、川大生物醫學材料創新中心等一批多領域功能項目。這些行業頂尖及具有突破創新價值和商業發展潛力的「龍頭」「獨角獸」企業將使生物醫藥產業生態不斷壯大、業態不斷完善。

3

城市建設

5年來,生物城生活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區域內學校、醫院、社區綜合體、人才公寓、便利店等生活配套陸續投入運營,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園、條條河溼地公園已成居民日常健身休閒打卡地,一個功能複合、職住平衡、服務完善、宜業宜居的城市新型功能區正逐漸成型。

4

共建優勢

5年來,生物城合作共建優勢逐步體現,相關部門精誠合作、氛圍融洽,各自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推動區域建設發展快速見效,成立了首個產業功能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一門式服務+預審查模式」,全面實施並聯審批,初步實現建設工程「拿地即開工」。

5

總體規劃

5年來,生物城業界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被德勤、生物谷、生物探索、華西封面新聞等機構評為「中國生物醫藥最佳園區」「中國生物醫藥最具潛力園區」「生命科學領域最具亮點十大園區」「四川十大產業園區」,得到了生物醫藥企業、行業專家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注。

▶ 來源 | 四川日報

原標題:《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零的突破」與一座城的崛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成馬」四年,給成都帶來了什麼?
    2017年,成都城區主幹道上開啟「第一次奔跑」,也是這一年,「三城三都」走進成都人的生活;四年之後,今年「成馬」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杜甫草堂、青羊宮、寬窄巷子、人民公園、天府廣場等城市地標中穿越古今,這些,恰恰是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最好解讀。
  • 成都,一家獨大,其GDP突破1.7萬億,這裡是「天府之國」
    成都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這裡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這裡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成都也是我國著名的科教之城。成都市作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這裡有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國家級研發平臺67個,高校56所,各類人才約389萬人;世界500強企業落戶285家,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優秀的人才,這裡是一個夢想之城。正是憑藉著強大的人才優勢,成都這座城市才能迸發出無限的活力,這樣才可以繼續創造出新的輝煌。
  • 探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神鳥之翼」內部構造
    鳥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A指廊。 張鼎 攝鳥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A指廊一側。 張鼎 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施工人員進行L2層到達廊GRG面層無機塗料施工。 張鼎 攝施工人員正在A指廊4層為超大天花吊頂燈帶安裝防火膜。
  • 天府總部商務區 | 即將呈現 | 從全域空間格局到區域布局形態 瞰瞰「天府望山廊」
    從圖中可以看到,成都市中心城區所處的城市發展適宜區與龍門山生態保護帶之間由北至南分別形成都彭生態區、崇溫生態區、邛蒲生態區,併集聚布局核心原生灌區、農業灌區和擴展灌區「三大灌區」,這裡與龍門山生態保護帶共同構成成都「天府之國」、「休閒之都」的生態本底,是「千年立城」的基礎和永續發展的根本,也成為成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
  • 大運會給成都帶來了什麼變化?
    公園城市體驗新場景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舉辦重大國際賽事對一座城市意味著什麼?在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于再清看來:「對成都而言,辦好大運會這場大型綜合性國際運動會是考驗、也是契機,為這座城市提供了各方面提檔升級的好機會。」
  • 14國都能在蓉辦籤證 成都越來越國際
    核心提示成都的「國際範」國際友好城市 29個友好合作關係城市 39個外國領事館 15家受理籤證國家 14個世界500強企業 268家國際(地區)航線 85條蓉歐快鐵今年將超 360列1月29日,瑞士在成都的籤證受理中心啟動。
  • 成都金牛區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的謀與定
    乘勢 金牛的場域與能級站在「十四五」的起點,作為傳統的經濟強區,金牛自覺擔當使命,提出清晰定位:建設「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為成都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貢獻力量。從區位勢能看,成都仍將處於戰略機遇疊加期、高質量發展攻堅期和城市能級躍升期。
  • 謀賽營城 擁抱世界——2021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記
    新華社成都8月18日電 題:謀賽營城 擁抱世界——2021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記新華社記者陳地 董小紅2021年8月1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開幕。這將是繼2001年北京大運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之後,中國大陸第三次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也是中國西部第一次舉辦世界性綜合運動會。
  • 天府南,這座約3000畝大盤讓你坐享其城
    回顧成都的城市格局演變,會發現成都一直在「攤大餅」。從秦朝開始,成都的城市格局就形成了一個「圈」,從秦朝的一套城牆,到唐代的兩重城,到明清的三重城的套城。再到現在的一環、二環、三環、一繞和二繞......成都一直在單中心同心圓式呈圈層演進。成都的發展中心一直在天府廣場。
  • 成都天府新區這座美術館,要靚了
    成都天府新區這座美術館,要靚了 2020-06-18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1號塔臺成功封頂
    效果圖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 王眉靈 攝影 何海洋5月18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1號塔臺正式封頂——1號塔臺外形酷似太陽神鳥盤旋上升,與航站樓太陽神鳥立意設計相呼應,為天府國際機場標誌性建築。兩個塔臺的順利封頂,標誌著西南空管局和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二建築工程公司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工程土建主體結構全部完工,為後期天府機場的試飛及按時投用,扣上了關鍵性一環。
  • 年度時尚重磅|10月25日,2020成都國際時尚周即將開幕!
    成都,有著作為中國一線時尚城市的巨大潛力。時尚產業是國際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活力窗口,由成都市國際時尚聯合會發起主辦的2020成都國際時尚周將於10月25日正式拉開帷幕,不僅是致力於「時尚+」的中國城市級IP盛事,更是匯聚全球個性化時尚力量的賦能平臺!屆時成都將星光熠熠,大咖雲集,世界目光都將聚焦於成都。
  • 成都將再添一三甲醫院,被「中央」特別重視,規模為西南地區之最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相應提高,在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基礎上,人們現在非常關注生活質量,比如現在很多人非常注重家附近有沒有學校、商場、醫院,城市生活的舒適度往往與這些因素密切相關,比如雖然醫院不是人人想去的,但醫院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要講的是成都將再添一所三甲醫院
  • 成都買房:天府新區買房的人,孩子能讀那所學校?
    A學區(華陽北片區)學校:成都天府新區錦江小學、成都市華陽中學附屬小學、成都天府新區第三中學附屬小學、成都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區重點小學)、成都天府新區南湖小學、成都天府新區第四小學、成都天府新區美岸小學周邊樓盤:遠大中央公園、藍潤春風嶼湖、奧園公園府邸、
  • 時來運至,天地攜力:成都正式進入大運年
    其中,本次大運會主場館所在的東安湖體育公園,新建了4萬座的綜合運動場、1.8萬座的多功能體育館、5000座的遊泳跳水館和綜合小球館;鳳凰山體育公園新建了一座滿足國際足聯標準的6萬座專業球場,以及一座滿足美職籃標準的1.8萬座綜合體育館,工程也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
  • 保利天空之城泊院價格,周邊交通配套測評,保利天空之城泊院優劣勢...
    綜合評分4.12分/5分保利天空之城泊院22266元/平方米起。物業費:4元/㎡·月。保利天空之城泊院位於:成都市天府新區寧安西一路1201號。容積率1.5。主力戶型為172平-225平4居。價格3.99分/5分新取證房源地段交通4.19分/5分樓盤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區寧安西一路1201號三橫兩縱一地鐵,天府大道、紅星路南延線,成都二大南北城市主軸,北到天府廣場、春熙路,南達成都科學城以及文創城;武漢路、五環路、天府一環路橫向交通,可快速到達錦江生態帶、興隆湖科學城;軌道方面緊鄰6號線昌公堰站,兩站抵達西部博覽城交通樞紐中心,可換乘1號線和18號機場快線
  • 天府新區,集合多少優勢才能撐起一個樓市「爆款」
    可以說,中海·錦江城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它背後所倚靠的,正是天府新區,這個巨大的「引力場」。 區域拔尖丨每個人都有一個高端夢 ▲天府新區效果圖成都,一座自帶流量的「網紅」城市,自然也有高流量板塊,一如天府新區,其發展流量依託於強大的城市潛力。
  • 〔讀城〕成都地標產品之七:成都人的消夏慢生活,從天府龍芽開始
    成都人的消夏慢生活,從一杯天府龍芽開始文/Jamie「編者按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成都地理標識產品是具有鮮明本土特質、傳統底蘊,取得廣泛認同的優質產品。這些品牌產品是成都地區重要的活態根塊,湧動著當代脈動,生發出川派之魅。」
  • 投票結束 將從20位入圍者中評選出「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
    、彭輝梁平、張新泉、流沙河樊建川、譚繼和、林戈爾馬識途、許燎源「天府成都·十大文化名人」評選專家評委組名單譚平(成都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舒大剛(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天府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彭邦本(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 獨家:揭秘成都天府廣場「風水」玄機
    今天2娃就給大家先講一個成都著名的鎮邪驅兇造福萬代的風水好地:天府廣場。而中國古時就有正南北中軸線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府廣場就是成都的「龍穴」所在,也就是最好的風水之地。「天府廣場布局」有何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