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想必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活潑,見到人會主動打招呼,不害羞。通常這樣的孩子很招人喜歡,但是孩子也可能因為「自來熟」,不害怕陌生人,容易被壞人拐騙走。
01孩子「自來熟」好不好?容易被人騙走
在《孩子成長公開課》裡,主持人月亮姐姐聊起自己的育兒煩惱,她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教導孩子對人友善。比如進電梯的時候,孩子會有禮貌地跟人打招呼「叔叔阿姨好」;如果有人來送快遞,孩子就會主動跑到家門口說:「快遞叔叔好,媽媽有快遞!」
但發生了「杭州失聯女孩」的事件之後,孩子自來熟的性格,也令月亮很擔憂:孩子跟誰都能玩得來,別人一對他好,留下一句「拜拜,媽媽,我去玩一會兒。」就跟著別人去玩了,如果遇上壞人可怎麼辦?
作為家長,這樣的擔心是合理的,孩子的安全問題值得重視。
對此,李玫瑾教授認為:「有些家庭給孩子的教育是文明、禮貌、克制和自律的,就像大家閨秀一般,可是如果當她長大了,遇到粗暴、野蠻的人,一點自我保護能力都沒有。」
因此,父母除了要保證家庭內部是溫暖、和諧的,還要考慮到孩子將來離開家、走出去。因為社會上什麼人都有,所以在孩子走進社會的過程中,父母教育孩子對人友善,不傷害別人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懂得如何應付壞人,保護好自己。
02父母怎樣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呢?
李玫瑾教授說自己經常會接一些電話的案件詢問,並且從不避諱女兒。有一次,女兒告訴她說:「媽媽,因為我老聽你談案件,我覺得我在班裡比同學們都懂得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這令李玫瑾感到很驚訝,因為很少有家長會在孩子面前談及社會或者新聞事件。通常,家長擔心孩子過早接觸到社會的陰暗面,可能會學壞。但是,孩子不可能永遠活在父母打造的童話世界裡,要明確告訴孩子:「這個社會就是會存在壞人。」
父母和孩子談社會的真實一面是很有必要的,李玫瑾建議應該從孩子六、七歲就開始講社會的故事。通常,學校在一年級,或者每逢開學的時候會做一個安全教育,但在學校之外,父母也要負起自己教育孩子的責任。
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最近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例如「一個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父母可以借著這件事問孩子:「如果你遇到這種事情會怎麼辦?」這樣一來,不但提高了孩子的安全意識,並且讓他學會思考解決辦法。
父母還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安全教育的宣傳短片,購買一些兒童安全教育相關的繪本。比如這套《寶寶自我保護自我管理繪本》,不少寶媽都買來給孩子看,尤其是要給那些上幼兒園、一年級的孩子進行安全啟蒙。
這套繪本共有8個主題,比如防止身體受侵害、學會愛自己和拒絕、兒童防拐防騙,遠離校園暴力等等。
故事形象生動,貼近生活場景,讓孩子有代入感。大字拼音幫助孩子識字,有聲伴讀給孩子輕鬆的閱讀體驗,全彩大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有親子小遊戲,讓父母可以一邊和孩子互動,一邊進行安全啟蒙。
全套書8本只需要24.8元,相當於幾包零食的價格,零食會吃完,但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習慣,能儘可能地避免各種意外和人身傷害。安全教育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課!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是自來熟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