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一艘艘朝貢船,從遙遠的日本駛來,在寧波港停泊靠岸,隨船而來的是島國的土產和「日本國王臣××」的恭順,隨船而去的是中國的絲綿、銅錢和大陸文明,可是來來往往的朝貢船頭上始終籠罩著一層烏云:海上的倭寇。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之亂更甚,到了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更是發生了一件令人舉世震驚的事情。
消息傳回北京所有都被震驚了,要知道南京是明朝的陪都,朱元璋時期作為首都使用,雖然後來遷都北京但是仍然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系統、高大的城牆和數以萬計的駐軍。周邊的衛所也有不少駐軍,可就是這樣這群暴走徒居然真的打到了南京城下。
一路下來,平均每個倭寇殺死將近一百個明軍士兵這夥倭寇個個都是絕頂武林高手殺人機器。所以明軍當然一觸即潰。
這股倭寇竄到南京後,就開始攻城了,根據史料記載:「賊遂直趨南京,其酋衣紅乘馬,張黃蓋整,眾犯大安德門,我兵自城上以火銃擊之,賊沿外城小安德、夾崗等門,往來窺覘會城中,獲其所,遣諜者,賊乃引眾由鋪崗趨秣陵關而去。」當時,南京城內的官兵就超過萬人,兵力對比極為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