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晚報記者葉禎
秋冬季氣溫變化大,天氣逐漸變冷,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據中國疾控中心統計,自9月份以來,全國已報告超過30起諾如病毒暴發,涉及病例約1500例。近期,南寧及廣西其他市縣亦有部分幼兒園和小區出現諾如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正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期,昨日下午,南寧市疾控中心發出提示,提醒廣大市民重視諾如病毒的防控。
寒冷季節諾如病毒感染高發
10月21日,大化曦龍灣幼兒園16名幼兒相繼出現嘔吐、腹痛症狀,家長連夜將孩子送醫治療。
經該縣疾控中心檢測,在小孩嘔吐物中檢測出諾如病毒,初步分析因感染諾如病毒引起。據統計,病發的幼兒患者中,符合感染諾如病毒的病例共10例。目前,當地疾控中心已要求事發幼兒園停課3天,並對幼兒園進行全面消毒。
諾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能夠引起人類急性胃腸炎。諾如病毒對環境抵抗力強,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在寒冷季節呈現高發,所有的非細菌性腹瀉暴發中,60%~90%由諾如病毒引起,是一類自限性疾病。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潛伏期多在24~48小時,最短12小時,最長72小時,感染者發病突然,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部痙攣等胃腸炎症狀,以及頭痛、發熱、寒戰、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狀,嚴重時可因腹瀉脫水致死。
目前,諾如病毒感染的治療暫無特效藥物,以對症或支持治療為主,大多數人一周內可以康復,易脫水人群如幼兒、老人需格外關注。
一些人感染諾如病毒後,容易誤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胃腸型感冒」。事實上,任何食物未經過煮熟或處理都有可能被諾如病毒汙染。
糞口途徑是主要傳播方式
諾如病毒的傳播途徑廣泛,糞口途徑是主要傳播方式,也可以通過被諾如病毒汙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由於病人的嘔吐物和糞便可形成氣溶膠,與病人接觸即可能傳染,隱性感染者及健康攜帶者均可為傳染源。
通常通過三種途徑獲得感染: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染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吸入或攝入混有病毒顆粒的氣溶膠、間接暴露於汙染物或接觸其表面,是大部分諾如病毒暴發流行的主要傳播途徑。食源性傳播指以受汙染的食物為病毒載體,從而導致人群感染。水源性傳播以水為病毒載體,若水源被汙染,容易造成暴發流行。
諾如病毒傳染性強,所有人群均易感染,其中以兒童多見,常容易導致學校、託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暴發。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該病毒在全球廣泛分布,資料顯示,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
注意衛生出現症狀儘早就診
南寧市疾控中心提醒,如果市民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症狀,應儘早到各醫院的腸道門診就診,切勿上班(課)。已確診諾如病毒感染的孩子,請家長不要帶孩子上學和到公共場所,以免引起其他孩子的交叉感染。患病孩子症狀消失後72小時(3天)後方可返校。
預防諾如病毒,可從以下幾點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和飲食習慣,食堂從業人員要注重健康檢查,餐飲具清洗消毒要徹底,後廚和就餐場所要保持清潔衛生,集中配餐行為要規範。
疾控部門工作人員提醒,秋冬季節是諾如病毒傳播的高發季,幼兒園應做好通風、消毒工作,食堂食物要煮熟煮透,並做好生熟分離,幼兒少吃生冷水果,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