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這個故事送給正在奮鬥的你
人人都是藝術家
Everybody's an artist.
這位身材消瘦、個頭不高、長相普通,
雖才四十七八歲,但眼裡卻閃爍著溫和與智慧。
他是名地地道道的福建莆田人
哲學家,經濟學家,還是名「藝術家」
林正碌
從2008年到現在
他教會了近10000多個人畫畫
但卻不收一分學費
連場地、畫材都免費提供。
他的畫室裡,有殘疾人、街頭乞丐、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也有三四歲的小孩子、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七八十歲的老人。有些村民甚至因他走上了職業繪畫道路,靠畫畫養家餬口。
零基礎學員不到一個月的作品
▼
殘疾人啊輝的作品
蔥鬱的稻田,開花的老樹,明亮的老房子
顏色鮮豔,畫出了自己理想的世界
雙溪古鎮 沈明輝作品
很多學員畫了一年後,
根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畫完後都會被自己嚇到
「天啊!這是我畫的嗎?」
漈下古村 才讓作品
劉昌發作品
王珍鳳作品,價格200元,已被收藏
王輝作品
從零基礎到大神,只要一年時間
這些優秀的學員的作品,
遠遠甩掉藝術家幾條街
林正碌打著「人人都可以繪畫,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理念
鼓勵並支持學員參與學習繪畫
感受繪畫帶來的樂趣
他決定自行掏腰包
在寧德屏南縣雙溪這個偏僻小鎮上
辦了一所公益藝術教育中心
1971年出生福建省莆田的大叔
他說自己是一名「會讀書」但「讀不好書」的學生。
高考那年卻名落孫山,
因為當年的命題作文是《論近墨者黑》,
而他寫的是《近墨者未必黑》結果得了0分。
「很多人都說我是個怪人,為了寫一篇反對命題人觀點的文章,最終上不了大學。」談起往事,林正碌說自己從不後悔。
林正碌去過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找同學蹭課,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活,他還在同學宿舍住宿,參加同學的班級聚會。輾轉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半年後,林正碌說「自己已經將大學那一套摸得門兒清」,去過很多大學體驗,發現百分之九十的大學生都在虛度光陰。那樣的大學,沒什麼好羨慕的。」
漈下古村學員作品
緊接著,林正碌出來打工
那時恰逢中國的行畫生意正火
於是他一腳踏入滾滾紅塵
2003年左右,林正碌開始投入行畫做生意
一幹就是十年
巔峰時期,創造年進出口額1.5億的商界傳奇
他跑深圳、跑香港、跑廣交會
生意越做越大,連杜拜、沙特都有他的倉庫
很快成為中國這一行業的巨頭之一
其間,一次因受騙破產
再爬,再破又爬再破
四次破產
讓他開始沉靜下來思考人生
最終他痛定沉思後遠離商業
決心把自己後半輩子的時光
希望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兒
—— 創辦畫室
林正碌沒有拜師學藝,繪畫知識全靠自學,
他從第一張畫之後便一可不發收,
一口氣又連續創作了眾多作品。
期間還一邊梳理藝術發展史,
一邊研究教學技法流程,
決心免費教人畫畫。
「人人都是藝術家」
這句口號當時被眾人看作是笑話
很多人包括藝術家都說:我自己的畫還有學生們的畫都不能被稱為藝術畫作,這一點我不在乎的,我在乎的是,他們通過這種藝術行為感動了自己,讓生命更加有意義。」談到畫畫時,林正碌絲毫不迴避網上批評他的言論。
從2008年起,林正碌在江蘇、上海、
福建、山東等地
就已經免費教人學畫,這一教便是10餘年
他的學生達到上萬人
畫具、畫架、所有繪畫材料
場地全部是免費提供學員使用
有學員交學費給他,林正碌一分錢都不收
因為他深刻理解百姓生活的艱辛
學員所拍賣的作品全部交給畫作本人
當地的村民無論男女老少
只要能拿筆,喜歡畫畫都可以成為他的學員
乞丐和企業家相鄰而坐,探討畫畫技巧: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竟可以畫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鄉村炊煙圖;曾經想過輕生的殘疾人,笑語盈盈對未來充滿希望……
林正碌在畫室指導小朋友的作品
2009年,江蘇海安縣523藝術區聘請他去做藝術總監
甚至德國畫家邀其現場「對畫」
他在雙溪古鎮設立了殘疾公益藝術學堂
很欣慰的是,他教的學生很多都成為骨幹
並跟他一起推行公益藝術教學
老人、農民、小孩、殘疾人、企業家
拿著畫筆作畫時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也有人聘請他去城裡教學
但他只想一頭扎進農村
他深知百姓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欠缺
於是開闢了農村免費繪畫教學的先河
而他的資金都是他通過各種渠道
嘔心瀝血去籌足
免費繪畫教學到至今
可是他過得很清貧
村民見他教學太累
會熱情做飯做菜給他吃
在教學過程中,他時不時都會冒出一些頗有哲理的話來——
「你下的每一筆,都是你的選擇。人生也一樣,為什麼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都不好好選擇呢?如果你將就了,那你就會將就整個人生。」
藝術人生遠比藝術作品有價值
這個男人就像一顆種子一般撒在每個人心裡的角落
開始生根發芽,直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