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四次破產的他,教上萬個農民畫畫,還幫他們發財致富!

2021-01-08 小眾藝術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這個故事送給正在奮鬥的你

人人都是藝術家

Everybody's an artist.

這位身材消瘦、個頭不高、長相普通,

雖才四十七八歲,但眼裡卻閃爍著溫和與智慧。

他是名地地道道的福建莆田人

哲學家,經濟學家,還是名「藝術家」

林正碌

從2008年到現在

他教會了近10000多個人畫畫

但卻不收一分學費

連場地、畫材都免費提供。

他的畫室裡,有殘疾人、街頭乞丐、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也有三四歲的小孩子、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七八十歲的老人。有些村民甚至因他走上了職業繪畫道路,靠畫畫養家餬口。

零基礎學員不到一個月的作品

殘疾人啊輝的作品

蔥鬱的稻田,開花的老樹,明亮的老房子

顏色鮮豔,畫出了自己理想的世界

雙溪古鎮 沈明輝作品

很多學員畫了一年後,

根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畫完後都會被自己嚇到

「天啊!這是我畫的嗎?」

漈下古村 才讓作品

劉昌發作品

王珍鳳作品,價格200元,已被收藏

王輝作品

從零基礎到大神,只要一年時間

這些優秀的學員的作品,

遠遠甩掉藝術家幾條街

林正碌打著「人人都可以繪畫,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理念

鼓勵並支持學員參與學習繪畫

感受繪畫帶來的樂趣

他決定自行掏腰包

在寧德屏南縣雙溪這個偏僻小鎮上

辦了一所公益藝術教育中心

1971年出生福建省莆田的大叔

他說自己是一名「會讀書」但「讀不好書」的學生。

高考那年卻名落孫山,

因為當年的命題作文是《論近墨者黑》,

而他寫的是《近墨者未必黑》結果得了0分。

「很多人都說我是個怪人,為了寫一篇反對命題人觀點的文章,最終上不了大學。」談起往事,林正碌說自己從不後悔。

林正碌去過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找同學蹭課,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活,他還在同學宿舍住宿,參加同學的班級聚會。輾轉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半年後,林正碌說「自己已經將大學那一套摸得門兒清」,去過很多大學體驗,發現百分之九十的大學生都在虛度光陰。那樣的大學,沒什麼好羨慕的。」

漈下古村學員作品

緊接著,林正碌出來打工

那時恰逢中國的行畫生意正火

於是他一腳踏入滾滾紅塵

2003年左右,林正碌開始投入行畫做生意

一幹就是十年

巔峰時期,創造年進出口額1.5億的商界傳奇

他跑深圳、跑香港、跑廣交會

生意越做越大,連杜拜、沙特都有他的倉庫

很快成為中國這一行業的巨頭之一

其間,一次因受騙破產

再爬,再破又爬再破

四次破產

讓他開始沉靜下來思考人生

最終他痛定沉思後遠離商業

決心把自己後半輩子的時光

希望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兒

—— 創辦畫室

林正碌沒有拜師學藝,繪畫知識全靠自學,

他從第一張畫之後便一可不發收,

一口氣又連續創作了眾多作品。

期間還一邊梳理藝術發展史,

一邊研究教學技法流程,

決心免費教人畫畫。

「人人都是藝術家」

這句口號當時被眾人看作是笑話

很多人包括藝術家都說:我自己的畫還有學生們的畫都不能被稱為藝術畫作,這一點我不在乎的,我在乎的是,他們通過這種藝術行為感動了自己,讓生命更加有意義。」談到畫畫時,林正碌絲毫不迴避網上批評他的言論。

從2008年起,林正碌在江蘇、上海、

福建、山東等地

就已經免費教人學畫,這一教便是10餘年

他的學生達到上萬人

畫具、畫架、所有繪畫材料

場地全部是免費提供學員使用

有學員交學費給他,林正碌一分錢都不收

因為他深刻理解百姓生活的艱辛

學員所拍賣的作品全部交給畫作本人

當地的村民無論男女老少

只要能拿筆,喜歡畫畫都可以成為他的學員

乞丐和企業家相鄰而坐,探討畫畫技巧: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竟可以畫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鄉村炊煙圖;曾經想過輕生的殘疾人,笑語盈盈對未來充滿希望……

林正碌在畫室指導小朋友的作品

2009年,江蘇海安縣523藝術區聘請他去做藝術總監

甚至德國畫家邀其現場「對畫」

他在雙溪古鎮設立了殘疾公益藝術學堂

很欣慰的是,他教的學生很多都成為骨幹

並跟他一起推行公益藝術教學

老人、農民、小孩、殘疾人、企業家

拿著畫筆作畫時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也有人聘請他去城裡教學

但他只想一頭扎進農村

他深知百姓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欠缺

於是開闢了農村免費繪畫教學的先河

而他的資金都是他通過各種渠道

嘔心瀝血去籌足

免費繪畫教學到至今

可是他過得很清貧

村民見他教學太累

會熱情做飯做菜給他吃

在教學過程中,他時不時都會冒出一些頗有哲理的話來——

「你下的每一筆,都是你的選擇。人生也一樣,為什麼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都不好好選擇呢?如果你將就了,那你就會將就整個人生。」

藝術人生遠比藝術作品有價值

這個男人就像一顆種子一般撒在每個人心裡的角落

開始生根發芽,直到開花結果。

相關焦點

  • 5旬農民種地1年賺500萬 他3次用計度過難關迅速發財 方法簡單易學
    當前農村土地棄耕已經是普遍現象,在許多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眼中,農村土地通過農業種植產出的價值簡直不堪一提,一年的收益抵不過打工一個月的工資,為了它而留在家鄉絕對是得不償失;然而一窮二白欠債纍纍的5旬農民宋喜卻通過在農村種地,3次使用巧計,度過難關迅速發財致富,最終發展到1年純賺500萬,他是怎樣辦到的呢
  • 農村信用會破產嗎?如果破產農民存款怎麼辦?
    從理論上來說,農村信用社確實是有可能倒閉的,因為目前我國允許銀行破產,假如未來某一家銀行經營迅速惡化,資不抵債,而且沒有人願意接手,那它是有可能走破產程序的。 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到目前為止,我國確實有三家銀行出現破產了,比如海南發展銀行,還有河北尚村信用社,而最近一家破產的銀行是包商銀行。
  • 農民購房經歷了低谷期,今年是否會逆勢下跌?老農民說了四個理由
    農民購房經歷了低谷期,今年是否會逆勢下跌?老農民說了四個理由前言:以現在農村人結婚的習俗來看,對女方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城市要有房、車是必須的,所以在城市房價不漲就很難,在農村人進城就趨之若鶩。但今年情況特殊,不少農民雖然有購房需求,但觀望氣氛濃厚。
  • 破產的地產富豪和他們的黃金年代
    他和他的朋友們去世界各地旅遊,每天下午四點就聯繫去哪裡吃飯(友誼地久天長)。直到2014年,還有個身家數億的朋友向他保證,「再窮不能窮孩子」,意思是,孩子的問題,他來承擔。後來葛偉二次創業失敗,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孩子的幾萬塊學費沒著落了,葛偉求那位朋友兌現承諾,哪怕是借呢,但對方反倒讓他在生活上多節約。 還有一些變化是悄然發生的。
  • 他經歷四次聖戰,實力強大,堪稱歷代最強黃金聖鬥士
    在當初我們看聖鬥士星矢的時候都知道天秤座的童虎是上一代倖存的黃金聖鬥士,被女神雅典娜賜予了假死能力,常年在五老峰監視冥王動向,因此他真正的年齡已經超過了二百歲了,他的一生參加了兩次的聖戰,那麼他是黃金聖鬥士中參加聖戰次數最多的黃金聖鬥士嗎?答案是否定的。
  • 《青春紀錄》樸寶劍經歷過的低潮你難以想像!20歲就宣告破產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現實中的樸寶劍其實和《青春紀錄》的「史彗峻」有著高度相似的人生境遇,他們都經歷過親人幾乎破產、背債的生活,也曾經到處參加試鏡選秀結果碰壁,一路走來真的比外界想像的更辛苦!以下這十件關於樸寶劍的事,身為粉絲的你不可不知! 樸寶劍今天正式入伍!
  • 惜春如此擅長畫畫,為何顏料只有四樣?畫筆只有兩支?
    《紅樓夢》中賈母吩咐惜春畫大觀園,眾姐妹幫她一起規劃,仔細一盤點才發現惜春的情況很「悽慘」,堪稱「要什麼沒什麼、想什麼缺什麼」。作為大觀園中最有名的畫畫能力者,惜春所擁有的繪畫工具,居然只有四樣顏料、兩支畫筆。書中原話「筆不過就那麼兩支」,惜春此處所說的兩支未必是實指、更可能是虛指,表示少,類似我們常說的「不過就那麼兩樣」。
  • 有個大仙,九次幫過唐僧師徒,他是誰?
    不管這個人跟他有沒有關係,他都會幫忙。有時候可能不方便,他甚至會變個模樣給別人報信兒,而且還不止一次。金星一共做過多少次好事兒呢?統計如下。第一次,招安孫悟空。孫悟空到龍宮借了兵器,又大鬧閻羅殿,強銷生死簿,惹得龍王和閻王上天狀告孫悟空。玉帝的意思,就是派天兵天將去捉拿孫悟空,但是太白金星則覺得孫悟空修仙有道,又很有本事,所以提出招安。
  • 經歷17次截肢手術的「地震女孩」:天塌地陷也有縫隙透光亮
    魏玲住了3年多的醫院,經歷了30多次大小手術,其中17次截肢手術,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做截肢手術最多的人。她在病房裡學畫畫,還在病房裡舉辦了自己的個人畫展,被畫家周春芽譽為「中國的弗裡達」。時間表2008年5月14日地震發生後,漢旺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魏玲在廢墟下整整48個小時後被救出,隨後三年時間,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術,包括17次截肢手術。
  • 那個愛畫畫的城口聾啞女孩來九龍坡啦 一天經歷N個「第一次」
    第1次進畫室打開新世界的大門6月17日下午,五六個小時的車程,讓這個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女孩有些疲憊。「辦理殘疾證的時候她去過一次城口縣城,來到主城,還是第一次。」萍萍的姐夫楊成青說,妹妹還從來沒這樣坐過車,一路上的暈車讓她胃部有些不適。看起來有些疲憊的萍萍見到張鳳琴二人的時候,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對這兩個每天都會微信聊天的朋友揮手問好。
  • 中國農民的生活正在經曆日新月異的變化
    今天是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中國,每5個人當中,就有2人生活在農村,可以說,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中國農民的生活正在經曆日新月異的變化。
  • 鼓勵兒子畫畫去賺錢,結果老母親被套路了!看我與娃四次過招
    可5個鋼鏰到手的喜悅,瞬間被畫作收走衝淡。聽聞圖畫歸我所有,許小諾立馬急得紅了眼,他立馬退回款項,收回了自己的作品。「我以為只是借給你拍拍照片就好了,如果知道是給你,我一定不答應!」只拍照,就要5塊錢一次?!這不使打劫是什麼?老母親以身示範,拿自己寫稿投稿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好說歹說,經過一陣商討,許小諾同學只願意出讓使用權,而把版權牢牢攥在自己手裡。
  • 宋江偽善的3個細節,說他不仁不義也不為過,曹操面前他不堪一擊
    宋江在梁山上打的旗號是替天行道,他也經常標榜自己是扶危濟困的好漢。在打下祝家莊之後,本來他們已經收穫了無數的金銀財寶、糧食牲畜,可以讓梁山好好的過個年了。但是,宋江卻不滿足於此,他還和吳用商量,想要「把這祝家莊村坊洗蕩」。所謂洗蕩村坊,如果我們經常看一些影視劇,不難發現,這個做法和所謂的「替天行道」根本就是背道而馳。
  • 1977年,20歲河北農民睡著後,3次瞬移千裡之外,至今科學無解
    這些離我們遠去的功夫無法考量,但1977年時我國有一個20歲河北農民,在睡著後3次瞬移千裡之外,至今科學無解! 突然消失 黃延秋,1957年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舊店鄉東北高村,同許多孩子一樣,平平無奇的度過童年,長大成為一個老實憨厚的人。在20歲那年,父母為他安排上結婚的日子,為他成家,一切都極普通,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 電視劇《老農民》:為農民立傳,功德無量
    農民始終不能擺脫的命運,就是「求」。一求,則氣短,則矮人三分。求天求地求人,無非就是求吃飽肚子。求天,風調雨順,求地,五穀豐登,求人,求制定政策的人,求管種地管戶口管收錢的人。難哪!農民呱呱落地,就有繩在身,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繩索,讓你不得動彈。不動不要緊,但是餓啊,馬仁禮的兒子名叫公社,吃生雞蛋都香,這是餓的。  我有個親身經歷,說來不怕笑話。
  • 他們在立倉的經歷,被鳳凰衛視用38分鐘報導……
    衛焦戰鬥隊:立倉我來了薛松鶴:"他們就帶著理想,帶著抱負,滿腔青春熱血到農村去,建設農村,改變農村。跟69屆後來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以後,有些是無奈下鄉的,這個下鄉的目的不同,他追求的目標也不一樣。"在上海白橋中學,一些衛焦成員把想法和物理老師曹揆昕和盤託出。沒想到比他們大十歲的曹老師不但熱情支持,還自告奮勇,要跟著學生們一塊兒下鄉。
  • 「幫了她一個忙,我背上了18萬債」:他的真實經歷,讓我不寒而慄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個月前曾有一個熱搜:老師幫學生借貸18萬後,被拉黑。說的是63歲的李中隨,臨沂的一位退休老教師。他在農村辛辛苦苦教了一輩子書,本來退了休,正準備安享晚年。誰知,卻被自己的一個女學生坑慘了。這個學生,叫禹傳珍,讀書時非常優秀。3年前,她去拜訪了多年未見的李中隨老師。
  • 過去十年,農民從身份到職業經歷了什麼?
    而在長三角地區,年輕人已經成為了大閘蟹行業的接班人,他們從不被父母理解到帶動百億電商市場,憑的全是一種希望打破傳統產業困局的執著。 傳統農民對於新事物的熱情,從來不比年輕人少,他們有時候需要的只是一道橋梁,通向更廣闊的世界。網際網路企業,很多時候需要扮演的只是一道橋的角色,連接農業源頭、生產、銷售流通及擴大再生產環節,真正給予普通人機會。
  • 農民為什麼要盲目崇拜汽車?
    這看起來很不錯,一對64歲的農民老兩口發家致富,住上了樓房,還開上了小轎車。可是悲催的在後邊:這是一輛電動汽車。並且,我父母都不會開車。我弟弟有次驗證了下,發現這車不開暖風和音響,最多跑120公裡。這意味著,這輛汽車最多可以跑下30多公裡外的內鄉縣城,要是去50多公裡外的鄧州城區,估計得讓家裡預備臺拖拉機,隨時準備去半路拖它回來。這輛汽車的活動半徑,還不如一輛摩託車。因為靠電力驅動,在夏天要是開空調的話,估計只能去附近的兩三個鎮子轉轉了。過了兩三年,電池電力再一衰減,換套電池又得兩三萬元,到時候換還是不換?
  • 小農束縛、災難頻發、貴族剝削,明朝中後期為何農民「被榨乾」?
    經歷人間疾苦從磨難中走出來的朱元璋痛恨各階層對農民的壓迫盤剝,深知百姓疾苦,所以最初採取了多種措施打壓其他階層,確保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可農民階層由於本身先天不足的小農經濟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弱勢,在明中後期不斷發展的商品經濟裡淪為被分化打壓的對象,繼而在頻發的自然災害與流寇侵襲裡走向貧困破產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