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意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四維規約

2021-01-09 中國社會科學網

  8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必須認真總結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經驗,積極探索改革創新的規律和方法,站穩、守牢高校思想陣地。

  一、重知:強化高校思政課的理論魅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科學認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思政課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如何客觀面對高校思政課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如何切實增強辦好思政課的信心以及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是開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研究的關鍵議題。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這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理論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方法,在近年的課程內容建設中卻稍顯遲緩,甚至成為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短板。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既是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方向,也是思政課創新的要求。我們需「重知」,為新時代的思政課程改革擦亮時代進步的思想武器、標記思想認識的高度共識、彰顯思想理論的經久魅力。

  二、講情:激發高校思政課的情感共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必須要為教育教學工作開闢新的著力點,努力探尋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為師之道和育人之法。其中,廣大思政課教師要想達到理論堂堂到位、對話面面相對、理想聲聲入耳、信念句句連心的教學效果,講情懷至關重要。講情懷的前提是要做到「明事」「知時」和「識勢」。「明事」就是要明國家事、社會事,更要明學生事;「知時」就是要知過去時、現在時,更要知將來時;「識勢」就是要識世界大勢、中國大勢,更要識人類大勢。有感於事,才能滋養情愫共鳴;有感於時,才能喚起情感共振;有感於勢,才能創建情懷共生。

  在教學改革中,思政課教師講情懷,就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環節的設計,直接關係到能否點燃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為此,教學設計既要以教材重點、難點為基礎,也要關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既要關注社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做到理論聯繫實際,也要切實了解學生的成長問題和思想困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作為青年學生的引路人,這批與青年朝夕相處、並肩成長的教師隊伍,只有「講情」,才能最正面、最直接、最充分地助力一批又一批青年去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三、求意:凝聚高校思政課的信仰力量

  讀懂一個時代需要讀懂時代的問題,同樣,要贏得青年,就要把準青年的問題。凝聚高校思政課的信仰力量,要求我們積極打造精準思政課堂,以問題為導向,用科學的思想理論為青年大學生答疑釋惑。教學設計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學生學會發問,教師勇敢答疑,鼓勵青年探求真相、明辨真理,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問題、抓住本質規律,及時準確地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貫穿工作、融入生活,讓學生在觀點交鋒中體會思想、理論和信仰的力量。

  與此同時,每個青年的成長,都開始於一場「模仿秀」,卻上演了形式不同的「真人秀」,起初源於榜樣的作用,後來都化為自我前行的力量。思政課要堅持自我教育與榜樣教育相結合,精準點染、適當留白。在教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中,既要激發青年自我教育的動機,也要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自我教育是理論教育的延伸,是青年基於自我認知,結合自身的人生經驗和閱歷,磨礪品格、錘鍊修養、完善心智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的「人生思考」適當留白,要給生活中的「先進典型」精準點染,以激發學生的自我認知,並鼓勵大學生釋放青春激情,燃續理想光芒。

  四、力行: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大學生思想的發展,思想教育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出現了若干新情況,產生了新變化。基礎課應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全力推動課程教學體系的創新。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積極促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現實轉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綜合運用教學方法,拓展高校思政課的踐行空間。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用原理來解釋現象、用事實來驗證理論的過程。理想的教學設計是講解的原理可以準確解釋現象,所選的事實可以充分驗證理論。但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往往不可規避一個事實,就是教師以為的「準確」和「充分」,學生卻不以為然,出現了教學對話中最大的脫節。思政課教學,沒有「最恰當」或「最有吸引力」的案例,教學中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時間不同、對象不同,案例的課堂效果也就不同。

  因此,思政課教師要力行於課外,深入了解青年學生的專業背景、學習任務、就業規劃、業餘生活等相關信息,在授課中有針對、有側重地設計教學內容,進行精準施教;要力行於課內,抓住「正在發生的」、同學們「正在遲疑的」、「對比最鮮明、反差最大」的教學案例,才能提高課堂吸引力,增強理論說服力。新時代廣大思政課教師要身體力行地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爭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和思想理論的真戰士!

  (作者系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蘭州大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湖南省屬高校思政教師配備率達90%
    華聲在線1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鄭展翅 董飛)2020年,我省新增思政課專職教師977名,省屬高校專職教師配備率從65%提升到90%;通過各種形式的專題培訓,培訓一線專職教師2000餘人次;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發力,一大批網絡優質課程資源點擊量破百萬……這是記者從今天在湖南師範大學召開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會
  • 北大書記朱善璐:世界上沒有哪一所高校沒有思政課
    和合共生 思政課要為新世界培養新人  在談到杜曉勤教授的《封建論》時,朱善璐書記表示,這門「名家領讀經典」思政課的設計是改革創新的一種有益探索。像今天這種採用中華民族古代的經典名章,運用名家領讀授課的方式正在北京各大高校內展開,北大也有幸參與其中。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很多高校重業務輕思政的現象十分突出,「一切以教學為中心」,其結果往往是思政工作流於形式甚至邊緣化,教學工作也未得到有效提升。  2.思政課教學面臨弱化問題,顯性和隱性教育融合不充分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涵蓋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多樣、緊跟時代發展的多學科課程體系。課程性質對授課內容、授課教師、授課方式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陝西教育戰線探討思政課新模式
    陝西省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優秀成果交流會現場。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聚焦思政課「有意思」才能更加「有意義」,今天(4月30日),陝西省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優秀成果交流會暨火炬獎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辦,全省120多家大中小學相關負責人、思政課教師匯聚一堂分享、討論思政課怎麼教、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怎麼開展更有效果。
  •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打鐵必須自身硬」
    這就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宣傳,自己要真學、真信、真踐行。 思政課教師在培育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引領學生學習成才、幫助學生排解思想心理困惑等方面承擔著無可替代的職能。
  • 他的思政課,學生來晚了「站票」都沒了
    2020全國教書育人楷模⑩他是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在他的課堂上「座無虛席」「掌聲起伏」「營養有味」是主旋律他用內心的真正熱愛讓思政課往心裡走、往深裡走他就是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教育小微帶你走近
  • 是思政課精英教師,科學研究中的超能手
    馮婷這位課堂教學中的百變者、科學研究中的超能手,就是擁有著神奇屬性的思政課精英教師,帶領著學生們一步步走進了思政課奇妙的殿堂。2、「善思考」構成神妙特點一路走來, 馮婷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率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成為了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改革的帶頭人。「如何做好新時代的思政課老師?」馮婷始終思考著這個問題。
  • 20年,那些值得銘記的課改大事
    7 高考引入綜合素質評價,成為高校錄取依據2007年,廣東、山東、海南和寧夏4省份率先完成首批高中新課改,當年高考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記入檔案,供高校招生錄取參考。隨著改革範圍的擴大,又有天津、福建、安徽、遼寧和浙江5省份在制訂高考方案時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重要的錄取依據。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而我卻對思政課情有獨鍾
    一直以來,我也在思考思政課的意義。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的評價都不同,但我卻對思政課情有獨鍾 。告訴我們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怎樣的人生追求才有價值,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打下紮實的思想道德基礎和法律基礎,提高自我修養,促進自己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郝老師來用互動教學方式,它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互動的方式帶動學生思者與回答問題,便我們能夠更好地在課堂上獲得知次,增強自身獲得感。
  • 「知情意行」涵養思政課入腦入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又是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既強調科學知識的傳導,又強調意識形態的矯正教育。相比其他教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肩負更加特殊與光榮的職業使命,體現在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授、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方面。
  • 思政課在文化長廊裡延伸
    當下的思政課如何從學校文化中汲取力量,實現更好的育人效果?近年來,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依託省級課程基地和重大項目建設,打造了校園廊道系列主題文化,成為學校顯性文化的亮麗風景線和展示學校精神氣度的窗口。而用好文化長廊,也成為學校改革創新思政課,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育人轉型的新機遇。
  • 復旦大學繼續教育智慧教學與金課建設研修班招生簡章
    在非學歷教育培訓方面,始終秉持規範、服務、專業的理念,緊密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陸續開發了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建設、創新與改革、精準扶貧、長三角經濟發展、新時期黨建等主題培訓,廣受好評。2018年共舉辦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198個,累計培訓學員12017人次。
  • 周洪宇: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深化新時代...
    教育評價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指揮棒」,是現代教育治理的重要環節。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
  • 11月28日,12所高校聲樂教師將唱響「湘南紅」
    湘南學院音樂學院將於11月28日晚在該校音樂廳舉辦唱響「湘南紅」——音樂廳裡的思政課·湖南省高校聲樂教師第三場學術交流音樂會。紅網時刻11月15日訊(通訊員 肖舞)為把大學生思政課搬進音樂廳與促進高校學術交流,湘南學院音樂學院將於11月28日晚在該校音樂廳舉辦唱響「湘南紅」——音樂廳裡的思政課·湖南省高校聲樂教師第三場學術交流音樂會。
  • 廣鐵一中思政課:知情意行相統一,立德鑄魂潤心田,培育鐵一般的...
    ▲謝曉丹為廣鐵一中師生代表講授思想政治課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各地區各部門負責同志要積極到學校去講思政課」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市委統一部署,10月13日下午,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謝曉丹到廣州市鐵一中學(白雲校區),以「明史見微
  • 每周改革快訊(7月20日至7月26日)
    每周改革快訊(7月20日至7月26日) 2020-07-28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華大學獲全國高校外語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
    南華大學獲全國高校外語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紅網時刻衡陽12月23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 李蒲姣)12月18-20日,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決賽在北京舉行,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盧佳老師團隊(盧佳、何固佳、胡鴻雁、易蕊英、歐敏、蔣天平)獲得本科英語專業組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