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泰姬陵外圍實拍:餐館用中文菜單攬客,露天的廁所毫無遮攔

2021-01-08 老酒環遊世界

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數不盡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資源大國。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被稱作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泰姬陵,是一處可以比擬中國長城的世界級旅遊景點,每天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數萬人前去參觀。

作為印度的象徵之一,泰姬陵應該算是印度最為吸金的景點,連其所在的阿格拉這座城市也因為泰姬陵的存在而被人們所熟知。不過,雖然每天都能有數萬人前來參觀,可是泰姬陵的四周卻並沒有發展成想像中的配套完善的旅遊集散地,而依然保持著原來的村莊模樣。

泰姬陵的正面算是一條旅遊街,售票處外圍是眾多售賣旅遊紀念品的商店。同時也是一些導遊和各種商販的聚集地,從這條街上走過,會有不少人圍上前來招攬生意,售賣貨物。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雖然現在還不及中國人口多,但是很有望會在未來的兩三年時間內超越中國人口。這也是印度一直被人詬病的髒亂差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泰姬陵周圍的城中村也正是如此,擁擠與混亂盡顯了印度特色。

印度的十三多億人口之中有超過十億人信仰印度教,同時也有一億多的人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而泰姬陵作為一個清真寺廟,在穆斯林世界中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所以其周圍的城中村之中居住著眾多的伊斯蘭教徒。

印度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在信仰人數最多的印度教之中,牛一直被當做是神靈一樣的對待,所以在印度的除了孟買、德裡等幾個大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之中,都能在大街上看到牛。任由它們在街上晃悠,即使阻礙了交通,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也沒有人會驅趕它們,這樣的場景在泰姬陵周圍也是時常能夠看到的。

印度整個國家幾乎都找不到一個超市,別說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大型超市,就是7-11這樣的便利超市在印度也找不到一家,當地人的購買生活用品要麼去一些集市之中,要麼就只能在一些街頭小店購買,完全沒有一個現代國家應有的生活便利。

小巷之中總能看到推著車售賣各種貨物的商販,蔬菜水果各種食物最為常見。除此之外,竟然還能看到一些賣衣服鞋子等服裝的商販。

交通的混亂也是印度髒亂差的體現之一,泰姬陵外圍的村莊的主幹道上就完全可以體驗到。馬路上的行人、自行車、摩託車、突突車、汽車擠成一堆,沒有紅綠燈也沒有任何的規則可言,就是看誰能搶到路,時不時的還有些牛羊來湊熱鬧,場面好不熱鬧。

印度是個旅遊資源大國,中國是個遊客大國,可是到印度旅遊的中國遊客卻並不多。不過衝著泰姬陵的名頭也還是能有不少的中國遊客前來,但比起其他國家還是差的很遠。一些餐館的老闆也已經嗅到了中國人強大購買力的商機,特意做了中文菜單,看到東亞面孔就直接拎著菜單出門來攬客。

路邊的廁所也是令人震驚的存在,後面沒有任何的遮擋,完全是半開放式的露天廁所,印度人在人來人往的馬路邊方便竟然毫無壓力,甚至還談笑風生。這樣的廁所也不用標記男女,顯然只有男性才可以上。而在印度的大街上想要找到一間女性廁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個國家的男女不平等現象的嚴重程度,從廁所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

印度的髒亂差的環境,沒有人去清理的垃圾倒也使得印度的動物們可以在人類社會之中奪得一席生存之地,所以在印度的很多城市都能看到猴子等野生動物棲息於城市之中。

相關焦點

  • 印度泰姬陵,兩個小時坐等雲霧散去揭開這首大理石上的詩
    從新德裡到阿哥拉用了近6個小時到車程,雖然印度到路口的確一般,不過行進到全場還算順利,沒有體驗到火車到神奇,倒也體驗到包車到愜意。很可惜抵達阿格拉的第二天大霧,瀰漫著整個看到了泰姬陵,原本等待日出,到最後等待著霧氣消散,能夠看到泰姬陵的全景已經很感激了。
  • 印度何敢挑釁,印度經濟實力如何,之前發生的事你可能不知道
    在這個疫情肆略,全球經濟隨時面臨崩潰的危險背景下,美國作為所謂的世界第一強國,可笑的是建立了一個「露天醫院」,讓疫情恐怖蔓延,美國總統想著自己不好過,也別想別人好過,所以我們遭殃了,前幾天印度軍隊不知吃了什麼槍藥,居然主動敢對我們動手,結果被打回去了,但是印度問題又成了新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 印度背包深度遊(原創-50000字附240張圖片記錄27天的平民生活)
    ,裡面有金制欄杆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所以現今進入陵園只能攜帶隨身的小包.但不管怎樣,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 榆林活動各國概況之印度
    因為它是印度次大陸的第一座花園陵墓。它引起重要的建築領域創新。這種創新在泰姬陵的建築中達到頂峰。  批准標準: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 (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  建於1632年至1654年的泰姬陵表達了一個國王對他親愛的妻子無與倫比和刻骨銘心的紀念。
  • 泰姬陵背後的故事:王妃19年連生14胎,泰姬死後國王性情大變
    今天,我們要回溯的便是世界奇蹟之一的泰姬陵,同樣作為陵墓,相比粗狂雄偉的金字塔,而言,泰姬陵明顯偏於優雅和貴氣,就像一位絕美的女子,靜靜佇立在世界的一角。泰姬的愛情泰姬陵的歷史要從17世紀的莫臥兒王朝說起。莫臥兒王朝是由波斯人所建立的,在那個時代,也算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全盛時期,帝國的疆域曾一度覆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地區,震懾著周邊每一個國家。
  • 印度一皇后,18年生14子,被國王寵愛一生,38歲油盡燈枯倒在產房
    人們都說帝王薄情寡義,但其實並不全是,印度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專情帝王,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並且對她始終如一,他就是印度莫臥兒王國的第五代帝王——沙賈汗。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這位備受寵愛的皇后,她的名字叫做阿姬曼·芭奴,也就是印度泰姬陵的主人。
  • 官方發布2158道中餐飯菜英文譯名-菜單分類篇
    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市越來越多的餐館開始提供英文或中英文對照菜單。但中餐菜名一直沒有規範的翻譯方法,很多餐館老闆將中文菜名直譯成英文,鬧出不少笑話。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辦公室聯合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基本涵蓋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從家常菜到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並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
  • 印度人為什麼不喜歡建廁所?
    說起印度的特產,除了神一樣的摩託車隊、火車掛票和充滿各種元素的恆河水,印度的廁所也是非常出名。對於印度人喜歡在自然中方便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他們非常熱愛自然,所以他們在大自然中進行壓力釋放是一種天然的快樂;第二點是他們的基礎設施不行,印度無法支撐起這樣的基礎設施。
  • 《廁所英雄》女主為愛情假扮六指姑娘,婚後「革命」因家中無廁所
    《廁所英雄》原名叫做《廁所,一個愛的故事》,印度寶萊塢喜劇,改編自真人真事。這部電影也深受觀眾們的喜歡,也是阿米爾汗的又一部巨作,講述了印度傳統觀念導致家中無廁所,婦女們必須大清早去野外如廁的現象。成功的騙過父親的傳統觀念,與女主結婚嫁入傳統觀念極強的家庭並不是像想像的那樣幸福,不是因為夫妻的合不來,而是因為家中無廁所。女主一大早就被一大群婦女加入「尿壺婦女隊」,當然一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是無法忍受露天上廁所的,與男主鬧離婚。於是就發動一場革命只為建廁所,男主不顧父親反對,執意為自己心愛的女主在家裡建個廁所。
  • 海底撈美國水土不服只獲2.5星差評 無英文菜單
    當然企業家們是清醒的,他們知道不是每個用在中國甚至亞洲市場備受歡迎的方法,都會在美國適用。   無英文菜單被吐槽   但最讓美國食客無法理解的是,海底撈居然沒有英文菜單和英文電話預訂服務。要知道火鍋在美國可並不陌生,尤其是在加州這種全世界各大民族都喜愛的地方,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可就是沒有哪家店不寫英文菜單的。
  • 盤點亞洲主題餐廳:廁所餐廳餐點外形"不可描述"
    西媒稱,在亞洲很多餐館和咖啡館的理念中,美好的一餐可不僅僅是填飽肚子,他們通過各種帶有主題元素的美食為顧客們帶來了很多「舌尖上的滋味」以外的體驗。
  • 西媒盤點亞洲主題餐廳:廁所餐廳餐點外形「不可描述」
    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導 西媒稱,在亞洲很多餐館和咖啡館的理念中,美好的一餐可不僅僅是填飽肚子,他們通過各種帶有主題元素的美食為顧客們帶來了很多「舌尖上的滋味」以外的體驗。據埃菲社8月24日報導,印尼德波有一家名為「Hospitalis」的醫院主題餐館,其菜單上的菜名都是受醫療術語啟發而來的,廚師和服務生穿的都是醫生或護士的制服。打開這家餐館的菜單,一下映入眼帘的就是「墨西哥血漿」,實際上這是帶有拉美傳統風味的草莓糖漿,可以淋在一道名為「外科手術冰激凌」的甜點上增加風味。
  • 【印度灑紅節】追尋灑紅節的瘋狂與色彩!
    泰姬陵,阿格拉的泰姬陵代表了印度一半的浪漫與富饒。談起印度沒人能跳過泰姬陵,可儘管阿格拉除了泰姬陵之外只剩幾家世界級的連鎖酒店,就是混亂的印度本色,可混亂也絲毫不會降低泰姬陵的浪漫。
  • 為什麼看不懂西餐菜單?因為他們不像中餐那樣配圖片!
    據說很多朋友上西餐廳,看一眼菜單就放下,然後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烤科羅拉多羊排配蒜香炸鮮奶和小西蘭花牛肉卷配布蘭登堡州蔬菜三樣和土豆泥香烤巴爾莫勒爾鹿裡脊配馬德拉紅酒松露汁……一位機智的中國漫畫家在Boredpanda上用兩幅圖對比了中餐菜單和西餐菜單的區別……
  • 中式英語讓外國遊客愛恨交加 英文菜單最受關注
    網絡上給這種「中式英語」下的定義是,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隨著大量外國人到中國工作、生活和旅遊,「中式英語」也逐漸引起了外國人興趣,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公共場所指示牌和餐館中的英文菜單。機場內的「神翻譯」機場作為一個國家或城市的「大門」,每天都在迎接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 歐洲公廁奇缺:一次收費1歐元 餐館廁所需刷消費碼
    您還真別小瞧它,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每人每天上廁所6-8次,一年約2500次,算下來人的一生約有3年時間在廁所裡度過。廁所環境怎麼樣,絕對影響您的生活質量。咱們中國古人說"吃喝拉撒",廁所一下就佔了倆。  儘管廁所這麼重要,但咱們還是經常會遇到想"方便"時不方便的事兒。比如說,有位姓王的朋友最近在某銀行辦理業務,排了半個多小時隊後,感覺內急,向管理人員詢問是否可借廁所一用。
  • 夜店廁所女上男下打野炮 網友傳3分鐘視頻(圖)
    據傳影片是在蘭桂坊一家夜店廁所拍的。翻攝畫面  原標題:香港瘋傳直擊蘭桂坊廁所野炮  最近在香港社群網路中遭到瘋狂轉載的,非影片《LKF廁所實拍》(蘭桂坊廁所實拍)了。影片拍攝者據說是在香港中環蘭桂坊一家夜店的廁所裡,拿著手機居高臨下地偷拍,影片中清楚看到一名年約30歲、斯文白淨的「白色襯衫哥」,和一年約20多歲、濃妝豔抹的「黑色背心妹」,兩人全程赤裸下半身,並變換多個女上男下姿勢做愛。
  • 印度為什麼如此崇拜牛?
    印度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有著非常多的奇葩生活習俗。比如用手抓飯吃、火車上哪裡都坐滿人 、大部分地方的廁所是露天的 、上廁所竟然不用手紙而用水和手、習慣飲用生水、不分男女露天洗澡、道路沒有紅綠燈、身上有種天然刺激性香料味、不吃牛肉,但喝牛奶等等。另據不完全統計,現在世界上有12億頭牛,其中1/6在印度。如果按印度人口平均,每3人有一頭牛。
  • 春節小心消化不良:印度的廁所革命與中國的廁神紫姑
    其實,廁所很重要。在我們的文化中,廁所又被叫做溷藩、茅廁等。 如廁問題很重要,特別是春節、過節期間,吃的好東西太多,消化不良問題每年都出現。因此,廁所就很重要了。古代也會如此,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共廁所就出現了。當然,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廁所出現在印度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等地區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