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天命而用之」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哲學,這幾乎是科學界有識之士的公論。著名的科學史學者庫恩在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指出:「在公認的危機時期,科學家們必須轉向哲學分析,作為解開他們領域中的謎的工具,……牛頓物理學在17世紀出現以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20世紀出現,並不是意外的事件,兩者都是以研究傳統的哲學分析為先導。」應當指出的是,現代正是一個資源與環境危機日益加重、科學研究面臨突破當前困境的關鍵時期,哲學思想的指導自然就更為突出了。

  令人驚奇的是,我國古代學者在科學哲學的論述中有許多十分深刻而又符合現代情況的真知灼見,其中,《荀子·天論》是極其重要的一篇。

  由於《荀子·天論》中哲學思想論述的完善,本文將按原文依次介紹,只作了一些同現代大氣科學有關的注釋,以期表達其中的哲理。

  該文首先提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肯定了自然規律的客觀性,不受人世間治亂的影響。接著又寫道:「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指出吉兇完全決定於人類如何去應對這些客觀的規律性。如果順應客觀規律,就能造福人類,這就是吉;如果不顧客觀規律,倒行逆施,就能增加災害,這就是兇。

  回顧極「左」思潮泛濫時,盲目在我國中部推廣雙季稻,在北方擴大灌溉面積,所產生的種種災害,就能反襯出「應之以亂則兇」的深刻意義。

  重要的是荀子提出了三條正確應對自然規律的原則:「疆(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貪;養備而動時,則天下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則天下不能禍。」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條。「本」原指農業,而今,人類社會已越過農業社會、工業社會,進入到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那麼「本」就應當泛指全部生產與信息。也就是說,首先應當加強經濟基礎的建設。「節用」就是節約與提高效率的意思。應當認為,「節用」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消極措施,而是科學精神的積極表現。科學的目的在於提高效率,而效率的直接表現是少用人力,少用物力,少用資源,卻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據報載,我國是世界最缺水的13個國家之一。在中國,每生產1噸糧食所用的水量為發達國家的2至3倍,每生產單位GDP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10至105倍。可見我國科學技術的落後與資源的緊缺主要在浪費上。

  特別是引起嚴重環境汙染的「三廢」物質,無不都是可以再生利用的有用物資。變廢為寶是環境危機與資源危機的共同出路,也是「節用」的一種表現。

  「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說明只要有了貯備,又能抓住時機與季節,就不會有災害。「修道而不二,則天下不能禍。」指出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就不怕自然災害。這兩條都是「疆(強)本而節用」的進一步發揮。

  然後,該文作了一個結論:「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兇。」可以看出,荀子所說的天,主要內容指的就是變化無常的天氣和氣候。為了免除天氣與氣候的災害,除了以上的三個原則以外,荀子又提出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這個問題點出了荀子的自然觀的根本思想。意思是,你對天的讚頌,不如你開發自然界的潛力,為我而用。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中國古代的水利,至少有兩個方面領先當時世界。一個是宏觀上我國有夏禹治水,這是古代世界唯一的改造自然的巨大工程。這一工程為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最先進的農業生產基地奠定了基礎,為幾千年不間斷的文化做出了物質保證;另一個是微觀上我國建立了以精耕細作為基礎的生態農業,使我國農業哲學思想至今仍發出耀眼的光芒。

  第二個問題:「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即等待時機的到來,不如應用面臨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時時有,看你知不知和用不用。這裡蘊藏著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深刻哲理。

  第三個問題:「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就是說,不要拋棄過多的物資,可以開發多種用途,繁榮社會經濟。

  第四個問題:「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即想使物為我所有(物之),不如使之發揮作用,才是對它最好的擁有。

  這四個問題指導人們如何正確處理人與物的關係,達到「制天命而用之」的目的。在四個問題之後,荀子又作了一個結論:「願與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就是說,物之所以產生,在於它有自己的功用,如果忽視人的作用而只想到天,那麼就失去了物的價值和本意。

  荀子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學者,在人與天、人與物的關係上作出如此深刻的哲學思考,簡明深入地總結出人的重大作用,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無疑對於發揮資源的潛在價值和避免災害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人類發展到了現代,已經擁有了強大的科學技術力量,回頭再閱讀這篇文章時,覺得它非但沒有過時,反而更增加了新的智慧的光芒。應當說,荀子的三條原則和四個問題,正道出了現代各種危機的要害,指出了今後的出路。這就顯現出哲學思維的前瞻性與永久的魅力。

  應當說,現代有了先進的技術,為技術而學,為技術而用,幾乎成為知識分子常見的人生歷程,但這絕不會帶來真正的發展。我們要發揮技術的作用,就要想到「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從哲學的角度駕馭現代技術,突破視野的局限,才能真正走上創新之路。(來源於2004年6月26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張家誠)

相關焦點

  • 古代原始宗教,制天命而用之,巫術
    大家好,我是姜陽陽,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原始宗教,制天命而用之,巫術。講究「制天命而用之」的中國人,不像虔誠的宗教國民那樣聽任神義的安排,他們用巫術來在被動中尋求主動、在「解釋世界」時謀求「改造世界」。高一等的社會,巫術常是得自靈與怪,然而靈與怪之於巫術也是習得來的,不是自行創造的。所以相信巫術是遠在荒古便已天然存在,乃是普遍的信仰。」上引《國語·楚語》所云:「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正反映了巫術乃是當時的普遍信仰。有巫術就會出現巫現。張光直認為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盆上常見的帶魚形的人面,就是巫師的形象。
  • 「制天命而用之」,這曾是中國歷史上石破天驚的進步
    在荀子看來,天只是自然之天,不知不識,只按自身的法則生成消長。荀子進一步認為,天沒有賞善罰惡的意志,不會降禍福於人,人間的禍福出於人為而不是出自天意,故需明於天人之分。林教授指出,荀子的這一觀點,在迷信之風盛的春秋時代是一種石破天驚的進步,對後期中國哲學發展乃至今日都有革命性的影響。「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天道觀的深刻內涵,天無可取法,故「怨天者無志」。
  • 主張人性有惡,制天命而用之,法學大家的儒家導師非他莫屬
    主張人性有惡,制天命而用之,法學大家的儒家導師非他莫屬一位培養了兩位法學大家的儒家學者,提到這個人,可以算是人們多年來探討爭論的人物——什麼樣的人可以既修習儒家學派,又在教學過程中耳濡目染的影響他的兩位學生,成為了法學的代表人物。
  •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8)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區分開來。 這就是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 他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
  • 論制煞 化煞與神煞制伏之法!
    未年之納音之金制之也。午未方殺遁。得庚午辛未土。用戊或己巳月合納音。木亦可制。餘仿此推。其怨殺。仇殺。報殺。禁殺。暗刃。飛廉。小耗。流射天命。地輔帝車。白虎殺。喪門陰中煞。天地官符。炙退。羊刃。牛皇七殺。破碎殺。皆仿此制之。皆能生效。無不應驗。制炙退法:如甲子年炙退在卯。以五虎遁得卯。殺屬丁卯火。宜用水年月日時制之。餘仿此法便通。炙退乃馬前一位。宜用三合。六合。年月日時扶馬。
  • 《我的俠客》天命之人角色卡作用升級介紹 天命之人角色卡作用是什麼
    導 讀 我的俠客天命之人角色卡的作用是專門提升角色的道具哦,其作用還是很大的,但是缺點就是提高了招募難度,想要獲取其他角色的話難度變高了呢,下面就給各位帶來具體使用及獲取內容吧
  • 《元氣眾生錄》天命之人pv首曝 帶你揭曉天命之人的背後故事
    《元氣眾生錄》天命之人pv首曝,帶你揭曉天命之人的背後故事!《元氣眾生錄》已開啟全平臺公測!「萬仙來朝」新服現已開啟,安卓、iOS雙平臺均可登錄!可前往官網和AppStore進行下載!今日《元氣眾生錄》天命之人PV首曝,邀您一起揭曉天命之人背後的故事。
  • 《我的俠客》天命之人心願任務怎麼做 天命之人心願任務完成方法介紹
    導 讀 我的俠客天命之人心願任務其實非常的簡單,需要跟相關NPC進行互動交流才行哦,具體完成方法現在就來告訴給各位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哦,快來看看詳細攻略內容吧
  • 《天命奇御》是如何打響自己名號的?
    不過就在最近,一家由建設公司投資、後起之秀的「甲山林娛樂」,在武俠單機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勇敢地推出了他們的首款單機武俠遊戲《天命奇御》。儘管遊戲曝光度不高、畫面也並不突出,但本作卻以優秀的遊戲性,突破國產武俠傳統的戰鬥模式,廣獲眾多玩家好評。  究竟這款乍看之下並不起眼的作品,是如何打響自己名號的呢?一起來看看這款一鳴驚人的武俠 RPG 遊戲《天命奇御》吧!
  • 分宮制之整宮制
    現有的分宮制其實種類很繁多。有時間我也不知道為啥搞出來那麼多算法。
  • 我就是天命
    世界冠軍Liquid命懸一線 墓園內戰AC無敵 女槍不出誰與爭鋒 最後一秒血量29 VS 26 誰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
  • 天命存在嗎,究竟什麼是天命?
    因為,我認為天命就是死亡,無論你出生如何,都要面對死亡,只不過天命分兩種,一種是明明白白的死,一種是不明不白的死!這樣說,或許太簡單些,有的人理解不了,為什麼天命就是死亡呢?大家以為的天命或許就像古代人所說的,帝王命、富貴命、貧窮命等等吧?
  • 《天命奇御》身世之謎怎麼觸發 觸發最低條件分析
    導 讀 天命奇御中身世之謎最低觸發條件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天命奇御中身世之謎觸發最低條件,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是「命」,何為「天命」,孔子是如何看待「天命」的?
    「天」的含義首先,「天」字在《論語》中代表「天空」之意的用法也出現過多次,比如:「有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裡的「天」指天空,是自然之天的概念。此外,「天」還有信仰層面的意義,比如: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天命、遊牧和西方閱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便是我很久很久前從書展撿回的特價書。是哪一年哪個書展和什麼人同往,仿佛和眼前的舊書一樣成了往事。  舊書重翻,實有恍恍然,如眼前這本書是10年前出版,爾後於2004和2008年重刷,我又於10年後因整理書櫥才拿在手上翻讀,歲月過去,好像已不是閱讀此種書類的年紀。這種說法固然有點小問題。
  • 八字格局法之無日主強弱制
    先簡單舉一個例子,如食神格帶殺印,它的日主強與弱,與八字的行運有完全不同的取捨,也就是以日主的強弱不決定大運的喜忌,唯一例外的情形,是食神格帶殺印,又見財星,如此就是認為不論日主是強是弱,一入財運,俱皆論敗,因此以這一個財運的範圍而言,就是屬於日主強弱制的範圍。財格配印,本來是日主強弱制,即是身弱—行印旺之運,身強—行官旺之運。
  • 易經智慧:天命是什麼?孔子為何強調要「畏天命」?
    俗話說「天命難違」,關於「天命」這個話題,在《論語》中至少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為政》篇中,「五十而知天命」,另一次是在《季氏》篇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那麼什麼是天命呢?
  • 中國歷史上號稱「天命之子」的人是誰?
    「天命之子」這四個字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能稱得上是天命之子,可都是有大氣運,受天道眷顧的人,其中運氣最好的應該應該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劉邦的九世孫,漢朝的延續者要說起劉秀來,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後裔,雖然已經屬於遠之旁庶,但是和東漢末年輩分差著不知道多遠的劉備劉玄德還不一樣。劉秀是西漢景帝的兒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就是長沙王劉發的兄弟。劉秀出生後,正趕上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可能是因為王莽的新政太過於激進,導致倒行逆施,天下大亂。
  • 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什么元始會說李靖是天命之人,看看他做了啥
    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經典之作,可謂是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國漫風格啊,但也不得不說是深受廣大漫迷們的熱愛啊,上映才短短的三天就快要突破十億的票房,看來這部創新之作,不僅風格獨特其劇情也是讓漫迷們十分的熱愛啊,
  • 你的天命是什麼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羅·柯艾略的作品中最受歡迎的其中一步,這部作品打破了目前在世作家的作品譯本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最近的枕邊書就是這本已經泛黃的書,昨晚最後一夜讀完合上書本久久不能入睡。在思考,我的天命是什麼。有沒有什麼能讓我放下現有的一切,排除萬難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