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姜陽陽,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原始宗教,制天命而用之,巫術。
講究「制天命而用之」的中國人,不像虔誠的宗教國民那樣聽任神義的安排,他們用巫術來在被動中尋求主動、在「解釋世界」時謀求「改造世界」。弗雷澤說巫術是原始科學而不是原始宗教,大體上是可以用來形容中國的巫術的,至少是可以啟發我們多從這個角度來打量巫術。恩斯特·卡西爾說:「對巫術的信仰是人的覺醒中的自我信賴的最早最鮮明的表現之一。在這裡他不再感到自己是聽憑自然力量或超自然力量的擺布了。他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形成成為自然場景中的一個活動者。每一種巫術的活動都是建立在這種信念上的」(《人論》中譯本118頁)。
在陰山巖畫、新疆類似的巖畫中都有一樣—再大而言之,像文明起源的中心似滿天星鬥一樣,佔卜和巫術也是到處流傳的,遍及草原文化圈、黃河文化圈、長江文化圈,起初說不上誰影響誰。《國語·楚語》載:觀射父答楚昭王問,說古代有專職巫現交通人神,後來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擷項帝命重黎絕地天通乃是禁絕巫職濫冒,恢復古制。現代研究者認為,他的解釋是為了達到自己說服昭王的目的而把古史解釋得顛倒了。事實上早期正是家為巫史,後來宗教事務日益繁重才出現了專職巫史。不管誰對誰錯,都說明了「家為巫史」是當年的普遍事實。而巫史是早期知識分子或者說是知識分子的原型,則已是學界的共識。他們是創造的少數,是推動精神生產的專業人員、職業力量。
原始宗教不僅是夏商周三代宗教的直接來源,而且影響到後來的儒教、道教、民間的雜牌道會門。儒教將其祖先崇拜轉化為系統的宗法倫理,道教將其巫術轉化成道術,各種雜牌的道會門則始終在禁忌、符咒的低層次上流行於廣大的鄉間村寨—祖輩傳流。
功能派大師馬林諾夫斯基說:「巫術永遠沒有起源,永遠不是誰發明的編造的。一切巫術簡單的說就是『存在』,古已有之的存在;」「在那時,巫術乃是他們的天然知識。高一等的社會,巫術常是得自靈與怪,然而靈與怪之於巫術也是習得來的,不是自行創造的。所以相信巫術是遠在荒古便已天然存在,乃是普遍的信仰。」上引《國語·楚語》所云:「民神雜揉」「家為巫史」正反映了巫術乃是當時的普遍信仰。
有巫術就會出現巫現。張光直認為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盆上常見的帶魚形的人面,就是巫師的形象。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巫師的法器,《山海經》中有許多關於巫師形象的描述,他們遍布「各國」,還記載了不少祭祀、通天、佔驗等巫術。巫術貫穿於任何祭祀場面,祭祀天地、日月、星辰、風雲雷電,求雨巫術從那時一直流傳到如今。對祖先神、農神、河神、財神更是禮拜最勤。最深入民間的是求雨巫術和喪葬巫術。的確是「滿天星鬥」、到處流傳。而且沒有出現領袖群倫的中心,從而無從說起大路線的「輻射」和「影響」。大概只有高級、低級、複雜、簡單的分野—王室和貴族的高級而複雜,但也沒有讓天下「趨同」吸附「滿天星鬥」的魔力。就是到後來王室分化出各種巫官,而民間的巫婆神漢還是照樣行術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