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虎年掛曆登場銷量不及日曆

2020-11-30 中安在線網站

  年末歲尾,又到了掛曆上市的時節。在過去,掛曆是風光無限的家家必備品,既有裝飾效果又很實用。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如今掛曆風光不再。

  虎年掛曆登場

  雖然離2010年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不過,12月2日,記者在步行街看到,商家已經將虎年掛曆早早掛了出來,以虎年送福為主題的掛曆佔據著掛曆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山水風景掛曆、家居飾品掛曆等品種也十分繁多。

  記者還發現,由於今年正好趕上新中國成立60周年,掛曆也搭上了這一「順風車」,反映大閱兵的主題掛曆也非常搶眼。小商品市場一家文具店的老闆告訴記者,每年掛曆的圖案和樣式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不過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60周年,商家看準商機,選用大閱兵的照片作為掛曆素材,也算順應民意。

  掛曆銷售低迷

  臨近歲末本該是掛曆銷售的黃金季節,但採訪中,經營攤主均稱,掛曆市場現在很冷清。一掛曆銷售攤攤主告訴記者,他做了很多年的掛曆生意,今年的掛曆種類很多價格也便宜,基本15元左右一本,但銷量一直不好。

  走進小商品市場,記者發現基本沒有專售掛曆的店,大多是在銷售文具的同時順帶賣些。「今年我就進了很少的掛曆,現在日曆比較好賣。」一家文具店的店主告訴記者。「日曆分成好多個型號,最小的只要2元,最大的也只需10元,上面還標註了二十四節氣、傳統佳節、生活小竅門等市民感興趣的實用信息,買的人還挺多。」

  這位店主表示,隨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豐富,電腦、手機等產品都具有電子萬年曆的功能,而且市民又捨不得在裝修精美的家裡釘釘子掛掛曆,如今的掛曆早已是實用性不再、裝飾性減弱,銷售自然冷清了。 (銅都晨刊—盧璇潔)

相關焦點

  • 掛曆、檯曆銷量銳減 牛年的日曆銷售不太牛
    昨天,林先生接到領導安排的任務——去市場上訂購100份掛曆。林先生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再次向領導確認份數,得到的還是100份的量,這個數字只有去年三分之一的量。領導明確表示,只要100份送送客戶,內部員工今年不發掛曆了。  「單位縮減開銷了,連掛曆也不例外,賣掛曆的老闆日子不太好過。」
  • 英皇群星拍虎年日曆 Twins6月合體(圖)
    點擊進入組圖   據香港媒體報導,英皇公司群星早前在香港盛裝拍攝2010年日曆,容祖兒樂在其中,鍾欣桐及蔡卓妍則一起拍,一同成為6月之星。張致恆則坐爆玻璃臺,幸老闆未有責怪。  容祖兒、謝霆鋒、古巨基、Twins、張家輝、陳偉霆(William)及張致恆(Steven)等早前在老闆楊受成的大宅拍攝《英皇娛樂十周年 群星慶虎年日曆》,眾星工作繁忙,英皇費盡心思才能齊集眾人。難得與好友聚首一堂,容祖兒興奮莫名:「拍攝之前,我們大玩特玩,可惜我要趕飛機,拍完自己的部分就要走。」而鍾欣桐及蔡卓妍則一起拍,一同成為6月之星。
  • 關於日曆、年曆卡和掛曆的記憶
    日曆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紀年工具,每個人都通過日曆來了解日期,可以使日常生活變得井然有序。我出生在1970年代,成長於改革開放時期。記得小時候,一般家庭多使用掛在牆上或置於案頭的日曆。隨著一頁頁日曆越撕越薄,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大家又長大了一歲。小孩子們尤其感到高興,因為元旦一過,離過年也就不遠了。
  • "解夢""忌宜"充斥 市場新掛曆日曆成"迷信全書"
    連日來,有讀者反映,市場上新出的掛曆、日曆中,封建迷信以及黃色信息等糟粕充斥其中。昨日,記者在漢正街日曆批發市場暗訪證實後進行了舉報,工商部門聞訊展開了查處。    日曆變成「迷信全書」    昨日下午,記者在漢正街東富商城外一些攤點上見到,多家商戶擺出新出的掛曆、日曆,通篇都是「忌宜大全」、「吉兇方位」和「解夢」等內容。
  • 日曆的記憶,見證濟寧四十年時代變遷
    以往每到年關,各式各樣的日曆、掛曆伴隨著各類年貨紛紛上架,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物件。近幾年,隨著手機電子日曆和文創日曆的興起,傳統的舊掛曆、老懷歷銷量下滑,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作為曾經的必備物品,日曆的變遷也見證了祖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
  • 今年與1986年日曆"撞臉" 聊城引發日曆懷舊風
    原標題:今年與1986年日曆"撞臉" 聊城引發日曆懷舊風  市民在家中找到的1986年的掛曆。 梁營營 攝  每到跨年之時,掛曆、檯曆都會集中進入我們的眼帘。碰巧,2014年公曆日曆和1986年的神奇地「撞臉」,這也讓很多人對舊掛曆、檯曆掀起一股懷舊熱潮。掛曆、檯曆,作為記錄時間的紙質工具,曾經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如今一些企業和商家也印製非常精美的掛曆、檯曆。隨著歲月的流逝,掛曆、檯曆從形式到內容以及用途都發生了改變,反映著時代的變遷,隱藏著我們共同的歲月。
  • 文創日曆還能火多久?
    題圖為故宮日曆作者:何意,新零售商業評論特約評論員「撕日曆有種拆盲盒的感覺。」前不久,「北京最後一家掛曆店」登上熱搜,承載了很多人兒時新年記憶的年畫、掛曆,隨著新技術、信息流包裹的「無紙化」生活,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蛇年掛曆提前開賣不見蛇 模樣太不受待見
    城市晚報訊 還有兩個多月,我們就將迎來農曆蛇年,新一年的掛曆也陸續粉墨登場,而記者在走訪長春文化用品市場時發現,可能是因為蛇給人陰冷的感覺,形象看上去並不討喜歡,因此不同於龍虎年的掛曆充滿各種龍虎元素,蛇年掛曆反倒難覓蛇蹤,倒是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等中國風色彩較強的元素在掛曆題材中佔了極大的比例。
  • 72歲的他賣了30多年掛曆:如今掛曆少了,買的人也老了
    早晨8點多出門,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一路打聽著,他終於從六環摸進二環,找到了西黃城根北街上的這家掛曆店。雖不起眼,可這小店還的確是個稀罕物。現如今,掛曆正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賣掛曆的地方越來越少,專門賣掛曆的店更是屈指可數,西黃城根北街這家掛曆小店被很多網友稱為「北京最後的掛曆店」。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年終歲末網紅檯曆走起"傳統風" 中老年更鍾情"老黃曆"-檯曆,日曆...
    傳統掛曆、檯曆仍有市場  東方網記者程琦11月29日報導:說起掛曆、檯曆、日曆,在我國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最火的時候是在上世紀80、90年代,尤其是逢年過節,掛曆更成了人們送禮的首選。在經歷了禁止公款購買低迷期後,年終歲末,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傳統日曆、檯曆市場儘管落寞,但仍有老年市場;而各種被賦予了文化創意色彩和DIY的紙質日曆產品走紅網絡,加入了銷售大軍,颳起了一股「傳統風」,日曆再受青睞。
  • 日本兔年掛曆:星期日作為每周開始
    兔年掛曆   可能日子越不好過就越想存錢吧,這兩年,有一種可以「儲蓄」的月曆,在日本很受歡迎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兔年快要來了。在日本,兔年比中國來得快,1月1日就開始了。因為日本自明治以後,改行公曆,屬相也一塊兒改成按公曆計算了。
  • 曲陽縣公版掛曆印刷廠推薦
    曲陽縣公版掛曆印刷廠推薦 2020年鼠年日曆創意小清新卡通可愛貓咪加油鴨檯曆DIY桌面擺件工作計劃本打卡月曆ins簡約記事本辦公日程定製2020年鼠年創意小清新卡通記事本 植物日曆卡片版2020原創創意文藝裝飾畫 ART白手繪 ZHIBAIzhibai art執白手繪植物2020裝飾畫 塑料。
  • 推薦之二:曲周縣公版掛曆印刷價格
    曲周縣公版掛曆印刷價格 檯曆2021年創意桌面日曆擺件定製中國風鏤空燙金牛年月曆訂製新年日曆本計劃本自律打卡本定做記事本廣告日曆2021年創意桌面日曆擺件定製記事本 少女心創意2020年卡通檯曆學生可愛迷你記事日曆本卡通桌面計劃本少女心創意2020年卡通學生迷你檯曆 數字。
  • 《故宮日曆》賣脫銷 如今「老黃曆」受年輕人追捧
    果殼網推出的物種日曆。  一天一天撕下一張日曆,就像進行一種神聖的時間儀式,紙張撕扯時清脆的微響,喚起我們對每個明天的美好期待。  如今銷量最高的日曆,不再是過去相對廉價、設計簡單的檯曆或者單位印製的掛曆,而是設計裝幀精美、主題內容豐富的日曆書。
  • 手繪掛曆迎新春——東城兒童服務站開展元旦特別活動
    【點擊藍字一起歡度元旦】12月26日上午,和仁社工在東城兒童之家/東城兒童服務站開展「手繪掛曆迎新春」元旦特別活動。日曆是一種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於記載時間。每頁顯示一日的叫日曆,每頁顯示一個月的叫月曆,每頁顯示全年的叫年曆。有多種形式,如掛曆、座檯曆、年曆卡等。
  • 1988年掛曆今年也能用? 專家稱「撞臉」不罕見
    近日有細心的市民發現,2016年掛曆的日期和星期與1988年一致,網上1988年老掛曆受到青睞,被賣到幾十上百元。不過,昨日福州收藏業內人士表示,不同年份掛曆「撞臉」常見,「撞臉」的老掛曆不具有特別收藏價值。據了解,所謂「猴年馬月」就是猴年的農曆五月,而上一次 「猴年馬月」出現在2004年。2016年「猴年馬月」是今年6月5日至7月3日,共29天。
  • 「老掛曆」收藏展在光明區文化館開展
    100本(張)掛曆吸引市民駐足翻閱欣賞。本次展覽共展出100本(張)1966年-1999年的掛曆,內容形式多樣,有名家書畫、風景名勝、電影明星等,極具藝術性與觀賞性。據悉,本次展覽的掛曆均由惜物博物館收藏,該館是深圳市首家以民俗老物件為主題的非國有博物館,特色鮮明,深受市民群眾喜愛。本次展出的掛曆,均為管強多年來在全國各地輾轉收藏所得。
  • 1986年公曆與2014年相同 舊掛曆網上可買還可定製
    農曆節日對不上可別錯過  「如果你碰巧翻出一本1986年的舊日曆,那麼撣撣灰塵就可以用了,因為它與2014年的日曆日期幾乎一模一樣。」生於1986年的網友小悅翻開1986年的日曆,對比2014年的日曆,被這個巧合所吸引:1986年1月1日是星期三,今年元旦也是周三。
  • 69歲的許涿和他的21本生肖掛曆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本看上去太接地氣的生肖掛曆在京城文藝圈裡的口碑,也不曾想到這本掛曆製作需要耗時一年之久卻是自費印刷且僅售3元,更不會想到一本小掛曆背後居然會牽連著藝術圈裡那麼多的名人名家。再過三年,這生肖掛曆就將走完24年整整兩輪的生肖輪迴。帶著雞年的掛曆,我找到了位於紅廟路口北的人民日報宿舍樓,在一間不到80平方米的屋子裡見到了掛曆的「主人」,69歲的許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