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的「假途滅虢」,李處耘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兒?

2021-01-15 寫乎

作者:陳二虎

(趙匡胤)

一、給我一個南下的理由

趙匡胤經心複製了一幕黃袍加身,奪了孤兒寡母的後周天下,當上皇帝,也讓「點檢作天子」成為現實。

趙匡胤當上了皇帝,自然有許多人不服,老趙某日坐御輦,身邊文武百官簇擁,眾目睽睽之下就射來一支冷箭,讓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看來這反對他的人很多。

而公開跳出來反對趙匡胤的,並不是人們以為的淮南道節度使李重進,而是昭義節度使李筠,好吧,那就先拿李筠小試牛刀,一舉攻破澤州,逼李筠投火自殺。隨後又收拾了李重進,便瀟灑地玩了一把「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高懷德等人的兵權,然後長出了一口氣,打量了一番天下,都說五代十國,其實當時亂世,不止五代十國,還有割據一方的「小國家」,比如荊南與湖南。

湖南最早是馬殷佔領的,從最初的潭、邵二州,逐漸擴展為七州之地。後來一個叫周行逢的取而代之。

公元962年,周行逢死了,他十一歲的兒子周保權即位,於是,周行逢的手下張文表起兵反叛,想取而代之。這一下讓周保權這個小娃娃慌了神,他手下這些臣僚們也慌了神,一面派出大將楊師璠平叛,一面向趙匡胤求援(這周家一直向北方稱臣,無論是過去的周還是現在的宋,都承認彼此間臣屬關係)。

消息一傳來,令北宋大臣們心花怒放,這是天賜良機呀,一個個把眼睛睜大冒火,出兵,立馬出兵,這是把湖南歸入版圖的絕佳時候。

然而,然而令所有人有點失望,老趙似乎不太感興趣,打發求救的使者先到客棧休息。

老趙表面平靜,其實他比誰都清楚,師出有名是王道,這個小毛孩周保權是自亂方寸,更感謝張文表呀,給了老趙驅虎吞狼的理由,這到嘴的一塊肥肉,一定要吃的。

老趙的胃口更大,所以不急,因為這之前他派出了使者,去哪了?去荊南,去荊南幹什麼?弔唁。這個荊南的割據者姓高,起家的人叫高季興,原來是那位「豬上樹」的陰謀家朱溫手下,官拜荊南節度使,這就讓高季興以江陵為根據地,擁有了三州之地,被封為南平節度使,成了一個半獨立的小王國,老趙當了皇帝,荊南的主人高保勖對老趙「一歲之間三入貢」表現的十分順從,但他在湖南的主子周行逢未死之前,他先歸西了,荊南的大權交給了長子高繼衝。

老趙對於這位恭順的臣子去世,表現出仁慈與悲傷便專門派了弔唁的使者。

老趙波瀾不驚地等去荊南的使者回來,他算計也就是這一兩天的事,所以安排湖南求援的使者先休息,老趙是下一盤大棋。

果然,去荊南的使者回來了,給老趙帶回重要信息:「荊南甲兵雖整,而控弦不過三萬。年穀雖登,但民困於暴政」,「取之易耳!」

原來,老趙派出的是間諜呀!

老趙聽了匯報,心情大好,是不是爽朗的笑了,鬼知道,但他的眼前出現了畫面:從汴梁出發,要到達周保權的湖南,中間隔著的便是高繼衝的荊南,並且處於長江以南,這是一個好地方呀,重要的是可以聯接南唐呀,將來,不久的將來……

二、假途滅虢拿下荊南

於是,老趙決定出兵,假途滅虢,佔領荊南與湖南。

於是,以救援周保權,討伐張文表為名,令手下鎮守襄陽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派了自己的親信,時為樞密副使的李處耘(此人是老趙黃袍加身的重要成員)為監軍,率十州兵馬借道荊南入湖南令戶部滕白為南面軍前水陸轉運使,保證慕容延釗的軍需物資。

據說李處耘來到襄州(今湖北襄陽)時,慕容延釗正得病挺厲害,只好坐由兩個人抬著的肩輿出徵。

此次假途滅虢,真正的主角不是久經沙場的慕容老將軍,而是這位出自老趙幕僚,看上去柔弱的像個文人的李處耘,並且讓人有點不敢相信,此君竟然做出了人類歷史上最殘忍狠毒的事情,是此次宋軍真正的「統帥」。

老趙任命高繼衝為荊南節度使(這成了合法的繼任了!),令其發水師三千協助宋軍討伐張文表。

高繼衝一時間沒有思想準備,他湖南的那事,與我荊南沒半毛錢關係,這是哪到哪呀?

高繼衝手下一下就識破了老趙的詭計,這是玩假途滅虢呀!

這可是一千多年以前晉國玩剩下的(春秋時,虞國與虢國相鄰,彼此同姓相親,如兩家聯手,當時晉國也沒辦法。於是,晉國想了一個陰損的招子,先送給虞公大量的金銀寶貝,然後借了一條道,去攻打虢國。幹掉虢國後,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就滅了虞國)。

但是,面對強大的宋朝,高繼衝可不敢來硬的,就以「民眾恐懼」為由,可以儘量滿足軍需物資,送到江陵城百裡之外,意思是宋朝軍隊不能進入江陵城中。當時高繼衝手下荊南兵馬副使李景威就提出在荊門險要之處設伏兵,襲擊宋軍。但更多的官員認為不能與宋軍對抗,接受借道要求。

於是,高繼衝派了叔父高保寅帶人到荊門去犒軍,並偵探宋軍的企圖。

高保寅帶著好酒好肉,監軍李處耘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笑呵呵地告訴:宋軍就是借個道,你們就派人報個平安,然後在營中休息一下,我們的主帥病了,晚上設宴接待你們。

高保寅放心了,立刻派人回江陵告訴高繼衝放心。

入夜,宋軍主帥慕容老將軍親自設宴接風,令高保寅等人很感動呀,有點受寵若驚,不知為什麼,那位監軍李大人沒有出席,略感意外。

此時的李處耘率幾千騎兵星夜直撲江陵。

太陽升起來了,晨光中依稀望見江陵城,令李處耘感到意外的是,遇到一伙人,是誰?

是剛剛二十出頭的荊南小主人高繼衝率人在大道上等著他。

李處耘不解地打量著這位少東家:「你在這兒幹什麼?」

高繼衝懵逼地回答:「迎候王師!」

難道你讓我關門拒敵?聽說過假途滅虢,那也要借道消滅了敵人才順手牽羊,你們也太不講究了,不按套路出牌呀!

李處耘讓他原地等候慕容大人,自己率兵迅速從北門入城,接管了江陵。

等到高繼衝隨慕容延釗返城,城已經不是高繼衝的城,無力回天的高繼衝獻上一切投降。

李處耘就這樣兵不血刃將荊南三州收入囊中,這一點都不刺激。

三、殺俘煮肉失人性

下一個目標,湖南,然而湖南方面派人來了:周保權已經搞定張文表叛亂,攻入潭州城,擒殺了張文表,對宋軍的及時來援表示萬分感謝,請你們班師。

請神容易送神難,開什麼玩笑,這次宋軍就是奔著湖南來的,堂堂宋軍不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箭在弦上由不得你個小娃娃。

面對宋軍,湖南周保權手下將領張從富等人率軍嚴守關隘,破壞路橋,沉船塞河,阻止宋軍的進攻。

宋太祖趙匡胤遣使對周保權說:「汝本請王師來救援,所以朕發大軍前來救汝急難。今叛逆既滅,是我有大功於汝,汝為何反拒王師,自取滅亡,並連累百姓遭殃?」這分明就是強盜邏輯呀!

既然不能不戰屈人,那就亮傢伙,宋軍水陸並進,水師從江陵沿著長江東下嶽州(今湖南岳陽),在三江口大敗湖南兵,繳獲戰船七百餘艘,殲敵四千,乘勝拿下嶽州。

陸路,監軍李處耘率先鋒開路,慕容大人統大軍隨後,出澧州(今湖南澧縣)直撲朗州。周保權的將領張從富率軍在澧州城南阻截,但尚未交戰,湖南兵已經聞風而潰了。

李處耘率軍緊追不捨,殺俘甚眾,此刻,李處耘心跳有點異常,為了恐嚇敵人,就挑選了數十個年輕力壯的俘虜,架起大鍋,點起了火,把他們扔進鍋裡煮熟,當著俘虜的面,讓自己的士兵吃了。

行文至此,感覺這個李處耘是千百年來最恐怖的人!

李處耘又把餘下的俘虜臉上刺字,全部放了。

李處耘的目的達到了,這些俘虜進入朗州,將所聞所見一說,守城將士大駭,縱火焚城後逃跑了,大將張從富被擒殺,小主子周保權躲入佛寺,被搜了出來,乖乖當了俘虜,於是,湖南周氏政權遂亡,老趙又得十四州。

然而,李處耘勝之不武,勝得很卑鄙,打仗,就要殺人,但是,起碼要有底線!

或許水土有關,這個李處耘一過長江就變成惡魔,不僅對外兇殘,對自己的軍隊也是嚴刑峻法,沒有一點人情。

李處耘眼中已經沒有了誰是主帥,他是監軍,監管一切了,任何事都不再請示慕容延釗,本來慕容延釗出徵時就有病,這下病情加重,回師不久就去世了。

老趙是仁義之人,知道是李處耘把一切搞壞了,為了善後,下詔大赦荊南、湖南,免除當年各種稅收,把李處耘黜為淄州刺史。據說「處耘懼,不敢自明」,不過三年就死了,看來抬頭有神明呀!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看《大秦賦》背後的歷史真相:史家為什麼要妖魔化的五代秦王?

《紅樓夢》告訴我們:被溺愛的孩子,最能傷大人的心

相關焦點

  • 宋史:趙匡胤決定重施「假途滅虢」之計,以奪取荊南之地
    周保權乞師平叛,使趙匡胤終於找到了出師的藉口。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初七,趙匡胤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侍中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派使者11人發安、夏、郢、陳、澶孟、宋、毫、潁、光等州兵馬會師襄州開始了對張文表的討伐。在平叛大軍出發之前,趙匡胤曾派一間諜去了荊南,刺探「人情去就,山川向背」。此人叫盧懷忠,任內酒坊副使。
  • 趙普說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話,宋太祖趙匡胤才下決心「杯酒釋兵權」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利用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當上皇帝。年末,昭義軍李筠義軍節度使及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先後舉旗反叛。宋太祖趙匡胤領軍,經過一番波折終於平定後。有一天召集自己的心腹謀士,宰相趙普問道「在唐朝滅亡以後這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裡,朝代頻更迭繁,戰爭沒完沒了,百姓苦不堪言,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現在想平息天下戰亂,建立長治久安的國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有什麼好辦法嗎。」趙普不愧是宋太祖手下謀士之首,對這些問題早就有謀劃。當即說道:「唐朝的滅亡的根源是各地藩鎮節度使的權力太大,導致中央君主弱地方藩鎮強,自然就會產生各種叛亂。
  • 宋太祖趙匡胤的發家史,歷盡艱辛成正果,網友:真是個「暴發戶」
    宋太祖趙匡胤的發家史,歷盡艱辛成正果,網友:真是個「暴發戶」在中國的浩瀚歷史上,以平民起家成為一代帝王的,總是為人津津樂道。景甜小編就帶你們來看一下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發家史,來看一看,他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的!說到這裡就得先說一下趙匡胤的父親了,他的父親是後唐皇帝的將領,在軍隊中可是赫赫有名啊,誰都得給他老爸幾分面子,這樣一來,趙匡胤也算是一個軍二代了吧,亂世之中,軍人的身份和地位十分重要。趙匡胤非常的喜歡武術,每天出了舞蹈弄棒就是鑽研兵書!
  • 宋太祖趙匡胤並沒有一統全國,那他為什麼能夠贏得了後人的好評?
    作為五代十國的終結者和大宋王朝的開拓者,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趙匡胤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927-976),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祖籍涿州(今屬河北)。
  •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是如何對部下論功行賞的
    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範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 宋太祖千裡送京娘,為什麼卻不娶她,致使一個痴情女子香消玉殞
    誰知,一身俠氣的趙匡胤不願被別人看做是施恩圖報的世俗之徒,亦不願被江湖中人視為貪戀美色之輩,故而嚴辭拒絕,並仍以兄妹之禮照顧京娘。終於,京娘平安到家。看到女兒安然無恙,京娘的父母喜出望外。他們見京娘對趙匡胤含情脈脈,已知女兒心意,又見小趙一表人才,甚是難得,加上孤男寡女千裡同行,不可能不發生點什麼事,遂決定將女兒許配給趙匡胤。
  • 後周柴榮與趙匡胤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柴榮是趙匡胤最崇拜的人?
    後周世宗柴榮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開國皇帝,在悅史君看來,這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複雜,需要深入分析。柴榮,是後漢樞密使郭威的義子,十五歲時便隨著郭威徵戰殺場。趙匡胤,洛陽的軍人家庭出身,二十一歲離家,尋求建功立業之路。
  • 宋史~燭影斧聲·趙匡胤的死因
    宋太祖傍晚時分,都城上空突然狂風大作,雨雪不止,太祖趙匡胤駕崩,太祖猝死,猶如晴天霹靂,宋朝百姓,宋朝百姓不願相信這位耳聰目明、春秋鼎盛的的開國皇帝,竟然在一夜之間一命嗚呼,暴死而終,很快關於太祖生死的傳聞散步到全國各地
  • 為何趙匡胤如此崇拜他?
    相比而言,宋太祖趙匡胤的出身要比後周世宗柴榮的出身正牌得多。趙匡胤是涿郡人,正牌的官宦家庭出身,高祖父趙朓曾經是唐朝的幽都縣令,曾祖父趙珽一度官至唐朝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是營州、薊州、涿州三地的刺史。少年時代的趙匡胤過著衣食無憂、四處遊玩的公子哥生活。傳說,有一次趙匡胤出遊襄陽迷路,一直沒找到旅店住所,只好在一間坡寺廟暫居一晚。
  • 落第書生在皇宮門外喊冤,驚動趙匡胤,影響中國古代歷史
    當時的皇帝正是宋太祖趙匡胤,他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召見了徐士廉。面對皇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徐士廉將矛頭直指本次會試的主考官李昉,「訴昉用情,取捨非當」。也就是說,李昉錄取方面沒有秉公辦理,存在私情。 二、皇帝調查 徐士廉的控告,加劇了趙匡胤的猜疑。
  • 毛主席評價趙匡胤:陳橋兵變明明是篡權,卻被說成是正義行為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趙匡胤】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提到了四位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皇帝,即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四位非常有作為的代表性帝王。不過,縱觀毛主席對這四位皇帝的詳細評價,其實他對宋太祖趙匡胤的看法,遠遠比不上秦始皇、漢武帝和唐太宗。
  •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收官 殷桃「以死相諫」
    殷桃飾演皇后王月虹  搜狐娛樂訊 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實力派演員陳建斌、殷桃領銜主演的大型歷史人物傳記《大宋傳奇之趙匡胤在之前的大結局中,殷桃飾演的花蕊夫人一顆冰心終於在趙匡胤(陳建斌飾演)的關懷和呵護下逐漸融化,卻在趙匡胤和親弟弟趙光義的情感糾葛中難以自立。為了報答趙匡胤多年深情,也為了大宋江山社稷,花蕊夫人最終選擇自刎於趙匡胤身前,以死相諫。而花蕊夫人的死也間接也成為了「斧聲燭影」的導火索,圍繞在兄弟之間的權力鬥爭自此拉開終極對決。  在這場重頭戲中,殷桃與陳建斌之間的對戲也是精彩十足。
  • 宋太祖設「封樁庫」真的是想花錢贖回來嗎?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可不懂什麼「華夷之辯」類的大道理,所求的不過是個溫飽和富足生活,對於誰當家做主其實看得並非那麼重,因此到北宋初年時,遼國對於燕雲十四州的統治已經極為穩固,此地的百姓也已經開始接受了遼國的統治,要說百姓對於宋朝這個新生國家到底有多少歸屬感,恐怕並不樂觀。
  • 看看這個白羊座皇帝幹的事兒就知道了
    趙匡胤臉譜譜式為「紅整臉」。「整臉」是指用一種顏色作為主色,不勾出任何花紋,不歪不破。趙匡胤的臉譜為什麼是紅整臉呢?因為在京劇臉譜中用紅色作為主色表示「忠勇」,也代表著熱情奔放、坦率真誠、勇猛莽撞、性格耿直、豪放大度、寬厚有量……這些都是白羊座人的特點。而,趙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又恰恰是白羊座。
  • 趙匡胤奪了周家的天下,周世宗柴榮七個兒子結局如何?
    陳橋兵變的時候才7歲,當了一年皇帝就被迫禪位給了趙匡胤。當時趙匡胤是以柴榮結社兄弟的名義登基的,而且柴榮生前待趙匡胤也不薄,故而趙匡胤沒有對其下黑手。降封柴宗訓為鄭王,遷往房州居住,當個逍遙王爺。趙匡胤還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
  • 趙匡胤曾在皇宮發現柴榮幼子,群臣勸他斬草除根,駁回!
    宋太祖趙匡胤從柴家人手中奪得江山,沒有發生流血事件,一夜之間黃袍加身成為北宋開國之君。他從前深受郭威、柴榮父子的信賴,十餘年間被委以重任,直到柴榮英年早逝,契丹和北漢聯軍來勢洶洶,才發動陳橋兵變,可以算作是時勢造英雄。若非如此,趙匡胤應該還是忠心耿耿的臣子。
  • 趙匡胤駕崩後,兩個兒子相繼死於非命,年輕的妻子命運如何?
    宋太祖趙匡胤是在陳橋兵變中,通過黃袍加身當上的大宋第一任皇帝的。但讓趙匡胤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死,至今都是未解之謎,讓後人一直迷惑不已。「金匱預盟」「燭影斧聲」「兄終弟及」三個歷史名詞,成為趙匡胤之死、其弟趙光義繼位的專用詞彙,裡面包含了多少秘密,至今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 柴榮和趙匡胤都認為要平定契丹,但先後順序卻不同,誰更有遠慮?
    但是,宋太祖趙匡胤卻覺得,先平定南方,再解決契丹,兩者的想法完全相反。其實,這兩人的想法都是對的,因為兩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後周、南宋建立之前,契丹就已經成立了,到了柴榮時期,契丹的國力完全不是後周能抗衡的,趙匡胤也不行。所以,這兩人可能也知道,因此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先拿下幽雲十六州,再對契丹徐徐圖之。
  • 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們下場如何?
    總體來說,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對周世宗柴榮的子嗣眷屬待遇還是不錯的,並沒有恩斷義絕或趕盡殺絕。歷代趙官家的對柴氏後人也都不薄,柴氏世襲王位也相安一隅,從未謀反。
  • 排除英年早逝,郭威、柴榮和趙匡胤誰統一全國的可能性更大?
    導讀:其實宋太祖趙匡胤已經算統一了全國,當然如果柴榮沒有早逝的話也輪不到趙匡胤稱帝。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看,郭威因為稱帝時年事已高基本屬於守成派;而柴榮表現出來的格局、能力和強硬程度來看,也許柴榮才是統一全國建立一個比兩宋強硬國家的最佳人選。所以說三位帝王按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來說柴榮>趙匡胤>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