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金壁:古路是有軌轍的

2021-01-08 古代小說研究

《說文·車部》:「軌,車徹也。」這樣看來,軌與轍(古字作徹,取通徹之義。今簡化為徹)是同義詞。今人皆理解為「車輪輾過的痕跡」(見《漢語大詞典·車部》「軌」條)。

但據典籍,「軌轍」本指車下兩輪之間。

段玉裁於《說文·車部》「軌」條注云:「徹者,通也。車徹者,謂輿之下兩輪之間空中可通,故謂之車徹,是謂之車軌。軌之名謂輿之下隋方空處,老子所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高誘注《呂氏春秋》曰:『兩輪之間曰軌。』毛公《匏有苦葉》傳曰:『由輈以下曰軌。』合此二語,知軌所在矣:上距輿,下距地,兩旁距輪,此之謂軌。」後來引申指古代正規道路的人造車轍或車輪碾過的痕跡。

《說文新附》:「轍,車跡也。從車徹省聲,本通用徹,後人所加。」已經是宋人的理解了。

古代正規道路的人造車轍——軌轍,在路面的石塊或石條上鑿成,其作用是使車輪不至深陷泥濘之中, 亦不易翻倒,車行輕快而平穩。

說古路有軌轍的理由、證據是:

1

一、《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管子·君臣》:「書同名,車同軌。」《史記·秦始皇本記》:「車同軌,書同文字。」

政治家把「車同軌」作為統一天下制度的重要政治措施、天下一統的重要標誌之一(車同軌是交通、經濟方面的,書同文是政令教化方面的,行同倫是道德規範方面的),且多冠於「書同文」之前,於當時必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全國車皆同軌,即可使全國車輛皆可通行於天下之道路,不至因軌轍寬窄不一而不能通行。

如果道路上並無軌轍,那麼各地車制不同又有何大礙?只有承認當時標準道路皆有軌轍,才能真正理解「車同軌」對一個統一國家的重要性。

宋朱熹《四書或問·中庸》曾詳說其理曰:「周之車軌書文,何以能若是其必同也?曰:古之有天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以新天下之耳目而一其心志。若三代之異尚,其見於書傳者詳矣。軌者,車之轍跡也。周人尚輿,而製作之法領於冬官。其輿之廣六尺六寸,故其轍軌之在地者相距之間廣狹如一,無有遠邇,莫不齊同。況為車者,必合乎此,然後可以行於方內而無不通。不合乎此,則不惟有司得以討之,而其行於道路自將偏倚阢隉,而跬步不前,亦不待禁而自不為矣。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杜預註:「言同軌,以別四夷之國。」

知「車同軌」非始於始皇。且天下一統則同軌,九州分裂則異轍,又知非唯始皇有「車同軌」之事——凡收拾分裂之局面者皆有此混一車書之事,始皇不過乃一結束長期分裂之局面者耳。

北魏便為統一全國軌轍嘗下特詔,《魏書·世宗記》載永平二年六月辛亥詔曰:「江海方同,車書宜一,諸州軌轍南北不等,今可申敕四方,使遠近無二。」

2

二、古書常有「爭道、爭途」之記載,如《漢書·霍光傳》記霍氏與御史大夫「兩家奴爭道,霍氏奴入御史府,欲躢大夫門」。

《陳書·高宗二十九王傳》:「初,叔堅與始興王叔陵並招聚賓客,各爭權寵,甚不平。每朝會,滷簿不肯為先後,必分道而趨,左右或爭道而鬥,至有死者。」

《元史·釋老列傳》:「(至大)二年,復有僧龔柯等十八人,與諸王合兒八剌妃忽禿赤的斤爭道,拉妃墮車毆之。」

所謂「爭道」,實際即是「爭軌」。《周禮·考工記·匠人》「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即指國都及周圍道路軌轍之數。

然而即使多軌之道,車入軌之後,如後車欲超越,或遇對面來車,則必有一車當出軌避讓,這是比較麻煩費力的,故易起糾紛。如車路無軌轍,則避讓是極容易的事,亦不易發生爭道之事。

3

三、宋文學家蘇洵有《名二子說》,述己名子軾、轍之用意:

輪、輻、蓋、軫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福禍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可見轍為實物,既有功於車,而又游離於車之外,故蘇洵謂其「善處乎福禍之間」,而以名其子。如轍僅為「車輪輾過的痕跡」,時或有而可無,於車無用,則蘇洵不會有上述議論,亦不會以名子。

4

四、歷代典籍關於路有軌轍之事多有記述。

《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張衡《西京賦》:「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參塗夷庭,方軌十二,街衢相經。」

劉熈《釋名·釋水》:「側出曰氿泉。氿,軌也,流狹而長如車軌也。」

魏曹植《贈白馬王彪》:「中逵絶無軌,改轍登髙岡。」謂「中逵無軌」,正說中逵本當有軌。

晉陶潛《讀山海經》:「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以詩人所居乃偏僻窮巷,與通衢之深轍相隔,故頗回故人造訪之車矣。

晉張載《敘行賦》:「脂輕車而秣馬,循路軌以西徂。」

唐聶夷中《樂府》:「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張載詩之「路軌」即聶夷中詩之「兩條轍」也。如「轍」僅指輪跡,則實無強調之必要;如喻指路,又豈必曰「兩條」?

南朝宋謝惠連《詠冬》:「墀瑣有凝冱,逵衢無通轍。」正謂逵衢之通轍已為積雪所掩。

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暢轂埋轔轔之轍,緌旌卷悠悠之斾。」言「埋」,足見其深;聲「轔轔」,知非泥路(杜牧《阿房宮賦》「雷霆乍驚,宮車過也」,恐亦指此)。

唐白居易《賣炭翁》:「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冰轍者,一般理解為結冰之道路,實際當指結冰之軌轍。如無軌轍,行於泥路,「一車炭,千餘斤」,是相當困難的。

宋趙汝楳《周易輯聞》卷三「大畜」釋「九三……閒輿衛,利有攸往」:「閒習於車與儀衛之節,則鸞路鏘鏘,安行軌道,是為利有攸往。」

《朱子語類·雜類》:「古之王城有三途:左男行,右女行,中車行。天下路中有車軌道。」唐劉禹錫文《觀市》「肇下令之日,布市籍者鹹至,夾軌道而分次焉」,蓋亦指此。因軌轍乃常見重要之物,故古人亦常取以為喻。

《左傳·隱公五年》:「吾將納民於軌物者也。」

齊劉晝《新論·法術》:「執轡者欲馬之遵軌也,明法者欲人之循治也。」

《顏氏家訓·序致》:「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王利器註:「盧文弨曰:『車有軌轍,器有模範,喻可為世人儀型也。』」「軌轍」與「模範」對文,亦當為實物。

蘇軾詩《贈眼醫王彥若》:「如行九軌道,並驅無擊轂。」謂眼醫王彥若自述技藝精熟,運針撥瞖自如而不傷目,如車輛並行於九軌之道,雖彼此距離極近,而因皆循軌道而行,則互不擊轂。

又《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一引唐張鷟《朝野僉載》「彭博通」條,載此人力大無比之種種奇事,其一為「橫拔車轍深二尺,皆縱橫破裂」,此「車轍」如非石鑿之路軌轍,更為何物?如為泥轍,則人盡能為,無足道矣。

又《新唐書·外戚傳·李翛》:「太后崩,詔翛為橋道置頓使,嗇官費,物物裁損為可喜者。梓宮至灞橋,從官多不得食。始議更造渭城門,計錢三萬,翛以為勞,不聽,使鑿軌道深之,柱危不支,方過喪而門壞,轀輬僅免,徹門乃得行。」

按,此說李翛任負責莊憲太后靈柩下葬時沿途通過的「橋道置頓使」,處處吝惜官費,以顯示自己為國儉省。因靈車太高,過不了渭城門,原準備拆了門重修,李翛嫌費錢費事,「使鑿軌道深之」,以降低靈車高度,結果鑿深軌道,卻危及門柱,喪車將過時而城門倒塌,險些砸著靈車,還是拆了壞門才過去。

此為城門路有軌道之確證。以此知《孟子·盡心下》「城門之軌,兩馬之力與」,「軌」亦為軌道。

清杜臻《粵閩廵視紀略》:「五龍廟……多奇石,秀膩巧琢,如青玉。或中裂一罅如甬巷,或平展如田,或鍥入如車軌,或陷下如履武蹄涔。」言及車軌則曰「鍥入」,言及「履武蹄涔」(人馬之足跡水窩)則曰「陷下」,亦有所據而云然。

5

五、筆者三十餘年前,步行由山西永固關入陝。

關設於山頂,上山之古石路,系長方石條砌成,路面已磨得十分平滑,上面即有兩道各約兩三寸寬、兩寸餘深的軌轍。因其深而規整,故不可能為自然輾壓而成。如系自然輾壓形成,其邊緣必平滑漫衍,而兩轍又不致平行整齊如此。

從這一段險峻山路,更可見軌轍之重要:如無軌轍,重車極易滑出路面,上下山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有了軌轍,車輪受到控制,不易「出軌」,且便於使用撬棍,重車上下山才有可能。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八劉迎《晚到八達嶺下達旦乃上》「推前挽復後,進寸退還咫……徐趨自循轍,躁進應覆軌」,正生動描述了重車循軌上山的艱險情景。

北齊劉晝《新論·法術》:「立法者譬如善御,察馬之力,揣途之數,齊其銜轡,以從其勢。故能登阪赴險,無覆轍之敗;乘危渉遠,無越軌之患。」「執轡者欲馬之遵軌也,明法者欲人之循治也。」

只有親歷險路,方知軌轍之之於古車之重要:凡行險越軌(即輪出軌),必覆轍無疑:覆轍者,覆於轍也。

6

六、筆者十五年前,曾在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拍得出圖商代出土軌轍照片,惜已遺失。果其為真,則軌轍之由來遠矣!

正規道路有軌轍之狀況,可能沿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直到西方鐵路傳入中國,清人遂稱之為「鐵轍」,如嚴復《原強》:「加以電郵、汽舟、鐵轍三者,其能事足以收六合之大,歸之一二人掌握而有餘。」後遂稱 「鐵軌」矣。

相關焦點

  • ZD6型電動轉轍機測試項目、技術標準及方法
    ZD6型電動轉轍機測試項目、技術標準及方法 2018-02-26 17:59 來源: 鐵道信號 一、測試項目1. 動作電流、工作電壓。2.
  • 在《聖鬥士星矢》中一輝師傅古路迪的真實身份是誰?
    在《聖鬥士星矢》中,師傅古路迪的身份一直是個謎,直到現在,很多粉絲對他的身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他假裝死了艾奧洛斯,還有人說他是童虎的一部分,事實上他們不是,事實上古路迪沒有解釋他在原著中是誰?但是在手工木的《冥王神話》中,古路迪的面具已經被解釋了。
  • 上海松江有軌電車2號線乘車指南(購票+時刻表)
    松江有軌電車試行無人售檢票模式,全線配備自動售票機、自動檢票機,功能與地鐵的自動售票機和閘機是一樣的,自動售票機上張貼有購票指引,如需諮詢,可撥打松江有軌電車服務熱線021-37869988。  有軌電車每個站點均設有自動售票機,開通初期支持現金(1元硬幣、5元紙幣、10元紙幣)購票,上海交通卡(實體卡及手機交通卡)購票。
  • 有軌電車大數據:載客121萬人次 今年建延長線
    城陽有軌電車青島新聞網1月3日訊(記者 任俊峰)近日,記者從城陽區交通運輸局獲悉,自2016年3月5日有軌電車示範線試運營以來,截至2017年11月底,已累計安全運送乘客121萬人次,行駛裡程49萬公裡
  • 他把衛星定軌精度精確到釐米
    每一顆衛星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軌道,每一位衛星測控專家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軌道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是個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國家的核心機密。李濟生一生都在尋找各種最佳的計算方法,把衛星定軌精度從2公裡提高到100米、1米,乃至目前的釐米級,為中國衛星鋪設了一條最精密的軌道。1970年4月24日,巴丹吉林沙漠深處,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即將升空。
  •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C星在軌交付
    7月11日,國防科工局在京組織舉行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C星在軌交付儀式。衛星由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交付給用戶國家民政部和環境保護部,正式投入使用。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張建華出席儀式並講話。
  • 「金牛座小衛星」中秋升空 攜「離軌帆」將測太空垃圾分類
    「離軌帆」效果圖。上海航天 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2日電(鄭瑩瑩 郭超凱)臨近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國12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三顆衛星。其中,金牛座納星是離軌帆技術試驗驗證星,它搭載「離軌帆」,試驗衛星如何進行太空「垃圾分類」。
  • 市域線究竟是個什麼"軌"?
    來源: 地鐵俠 舉報   市域線是近期軌道交通行業內比較熱門的話題,其名字也被稱為"市域快軌"
  • 蜜蜂在軌交站內築巢 車站和消防聯手除隱患
    圖說:消防隊員摘除蜂巢 軌交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近日,軌交9號線兩座車站的工作人員在巡視時,發現軌交車站區域內有蜜蜂築巢的情況。考慮到軌交車站為人員流動較大的場所,車站工作人員通過與消防和相關部門聯動,最終消除隱患,確保了市民們的出行安全。
  • 星鏈計劃所有在役地面站和全部在軌衛星詳情
    星鏈計劃#2關口站,到最近的鎮子,距離也足足有5公裡,而且這個鎮子只有2571人。 不過這也正好契合星鏈計劃全球覆蓋的照顧其他30億不能便利上網的人的需求。 準備到星鏈計劃#2關口站工作的工程師,需要做好長時期遠離塵囂的心理準備了。
  • 探營上海軌交18號線:無人駕駛、人性化服務、全線智慧運維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可看隧道內景致 上海軌交18號線一期南段開通在即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 (王子濤 康玉湛)列車無人駕駛、車內亮度自我調節、配備無線充電平臺、全線智慧運維……12月18日,記者探營了即將於近日開通的上海軌交18號線
  • 空天網際網路觀察系列之一:星鏈星座在軌衛星達到420顆(可下載)
    2020 年 4 月 23 日,SpaceX 發射第七批共計 60 顆星鏈(Starlink)衛星,也使得星鏈星座在軌衛星達到 420 顆。截止 2020 年 4 月 30 日,Starlink 星座在軌衛星 417 顆。當前,已有 37%(155 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其餘 63%。全球業務需求量在緯度帶上的分布如下圖,可看出在北緯 30 度附近業務量需求最大。
  •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天啟6號組網後,天啟星座在軌業務衛星將達到八顆,共同服務於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
  • 俄格洛納斯系統在軌星座將缺額運行一個月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中央機械製造科研所(TsNIIMash)坐標、時間和導航保障信息研究中心消息,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在軌星座將在
  •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6號組網後,天啟星座在軌業務衛星將達到八顆,共同服務於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
  • 12條地鐵12宮星座 網友另類眼光評析上海軌交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4月13日報導:自1995年4月10日全長16公裡的軌交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以來,短短15年間,特別是近5年來,上海軌道交通路網迅速擴容至11條運營線路運營裡程約420公裡,車站數282座,位於世界前列。
  • 北鬥最後一星太空直播入軌,26年成世界最大導航系統!
    在這次發射之前,北鬥-3網絡已經有29顆運行衛星。而整個北鬥導航星座總共在軌50顆衛星,包括20枚北鬥-2型和30枚北鬥-3型衛星,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龐大的衛星導航星座。根據報導,與北鬥-2相比,北鬥-3系統的衛星具有「更高的帶寬,增強了通信能力,攜帶了更精確的…原子鐘,以提高定時和導航服務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