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網際網路觀察系列之一:星鏈星座在軌衛星達到420顆(可下載)

2021-01-08 新浪VR

獲取《空天網際網路觀察系列之一:通導融合,從StarLink看北鬥與空天網際網路將大力發展》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網際網路2 」,該報告編號為20bg0076。 

中國聯通與華為在北京籤署空天地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攜手華為公司聯合搭建並演示了基於MEC的低軌衛星-5G融合業務演示平臺。在未來雙方將在低軌衛星與5G網絡融合技術和方案方面開展合作,探索基於空地聯合的衛星物聯網、衛星車聯組網等業務應用,共建產業生態。

2020 年 4 月 23 日,SpaceX 發射第七批共計 60 顆星鏈(Starlink)衛星,也使得星鏈星座在軌衛星達到 420 顆。截止 2020 年 4 月 30 日,Starlink 星座在軌衛星 417 顆。當前,已有 37%(155 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其餘 63%。

全球業務需求量在緯度帶上的分布如下圖,可看出在北緯 30 度附近業務量需求最大。其中,北緯 15-45 度之間總業務需求為 493.03Tbps,佔全球總業務需求量的 61.86%,這也是 Starlink 星座為什麼採用傾斜軌道(53 度傾角)而非極軌道的主要考慮,類似的還有 Telesat 星座(37.4 度傾角)。

相關焦點

  • 在軌數量最多的星鏈星座實際進展如何?
    原標題:在軌數量最多的星鏈星座實際進展如何?丨億歐航天觀察   美國東部時間2月17日上午10時05分,SpaceX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成功發射了第五批60顆星鏈衛星,這是它在2020年的第三次星鏈發射任務。
  • 星鏈計劃所有在役地面站和全部在軌衛星詳情
    第四,星鏈計劃目前在軌全部117顆衛星的具體情況。 星鏈計劃關口站天線的具體型號為科巴姆Mk3 系列的NB-1。 這個系列的天線,比較NB,11.7GHz頻率下的增益為39.3dB,14.25GHz頻率下的增益為40.1dB。 SpaceX公司把星鏈計劃巨型星座的#1關口站選址在華盛頓州的北本德。
  • 美軍開始測試SpeceX「星鏈」系統 未來或有數萬顆衛星支持作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RT新聞5月27日報導,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近日與美國軍方達成協議,使用SpaceX的「星鏈」衛星群為美國陸軍進行通信測試。報導稱,SpaceX已經同意美國陸軍對該公司的「星鏈」低軌寬帶星座進行通信測試,該星座未來將由數千乃至上萬顆衛星組成,此次測試是為了將其整合到美軍現有的系統之中。一名消息人士在5月26日告訴「太空新聞」,美國軍方已經與SpaceX公司達成一項協議,將在未來三年內對「星鏈」進行測試,以評估其是否符合美軍的數據傳輸需求。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 」要來了?
    目前 SpaceX 已經成功發射了 15 批星鏈衛星,入軌衛星數量達到 893 顆,SpaceX 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衛星運營商。 而網絡測速平臺 Ookla 的最新數據顯示,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下載速度最高突破 160Mbps,超過美國 95% 的寬帶水平。蒙大拿州農村一位用戶甚至測到了 174Mbps 的下載速度。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終於能用了,顛覆 5G 的「全球 WiFi」要來了?
    目前 SpaceX 已經成功發射了 15 批星鏈衛星,入軌衛星數量達到 893 顆,SpaceX 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衛星運營商。而網絡測速平臺 Ookla 的最新數據顯示,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下載速度最高突破 160Mbps,超過美國 95% 的寬帶水平。蒙大拿州農村一位用戶甚至測到了 174Mbps 的下載速度。
  • 4.2萬顆?巨型低軌星座不僅是「跑馬圈地」這麼簡單
    來源 | 中國航天報 作者 | 李洪波 前不久,美國SpaceX公司「星鏈」計劃的第九批58顆衛星成功發射。至此,自2019年5月星鏈計劃第一批60顆衛星發射進入550公裡的近地軌道以來,SpaceX公司已在太空部署了538顆網際網路衛星。
  • 衛星網際網路和5G,哪個更便宜?我們算了一筆帳
    此前「甲子光年」曾在《4.2萬顆衛星背後,一場被忽視的資源競爭》一文介紹了SpaceX的星鏈計劃,其將4.2萬顆衛星送上太空並組網,實現覆蓋全球且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通信。截至目前,星鏈已經向太空發送了第八批一箭60星的衛星,其在軌衛星數量已達482顆,今年共計將發射1400顆衛星,馬斯克由此也成為目前私人在太空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人。
  • 低軌網際網路星座成競爭焦點
    低軌道能容納的衛星數量有限,從國家層面看,頻率和軌位都是戰略資源。正因如此,各國及各大商業巨頭近年來紛紛發力衛星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領域風起雲湧。據外媒消息,9月初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最新報告顯示,該公司計劃每月定期發射120顆星鏈衛星。
  • 從「星鏈」計劃看低軌星座的優勢與風險
    多顆低軌衛星以一定排列方式共同協作,可實現對全球(或一定區域)的連續無縫覆蓋。「星鏈」是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2014年提出的低軌星座計劃,其目標是建設一個全球覆蓋、高速度、大容量和低時延的天基全球通信系統,提供面向全球的高速寬帶接入服務。「星鏈」計劃共規劃3期星座系統,總計4.2萬顆衛星,將提供可比擬地面光纖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時延低至50毫秒。
  • 衛星網際網路:萬億級規模「新型基礎設施」
    衛星網際網路以日益凸顯的國家戰略地位、潛在的市場經濟價值、稀缺的空間頻軌資源成為全球各國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國紛紛將衛星網際網路視為重要發展戰略,相繼發布衛星通信網絡建設計劃。當前國際規則中對軌道和頻率的主要分配形式為「先申報就可優先使用」,各國亦借衛星網際網路建設的契機對空天資源的高地進行搶佔。
  • 齊魯一號、齊魯四號遙感衛星計劃10月發射
    各衛星之間採用雷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多顆衛星的遙感數據相互補充,直接在空間融合處理,從而向地面提供高精度的商用衛星數據,不受霧霾和雲層影響,預期解析度可達0.5米,實現對地面車輛等物體的清晰分辨,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城市管理、環境治理等重要領域。為何要發展「星座計劃」?因為未來網絡的發展趨勢,必然是萬物互聯的陸海空天一體化立體通信。
  • 中國打造「鴻雁星座」,中國版「星鏈」系統
    一期工程先發射60 餘顆距地1100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衛星,完成全球覆蓋,一期工程帶寬有限,優先支持全球電話業務,並支持重點地區的移動寬帶網際網路接入;二期工程再發射300 餘顆衛星,將大大擴展網絡容量,完成全球移動寬帶網際網路業務支持。
  • 新研究表明:SpaceX星鏈衛星變暗後仍會干擾天文研究
    1月18日 消息:SpaceX降低星鏈衛星反射率的嘗試正在進行,但還沒有達到天文學家所要求的程度。此前,天文學家一致表示,星鏈衛星太亮會影響天文觀測,後來SpaceX決定為星鏈衛星裝「遮陽傘」,降低衛星亮度,以減小對天文觀測的幹擾。
  • SpaceX第16次發射星鏈衛星,一箭60星
    北京時間 2020 年 11 月 25 日上午 10 時 13 分,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 Cape Canaveral 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成功進入太空後將 60 顆 Starlink(星鏈計劃)衛星放入軌道,並在放置衛星的任務結束後返回地球,降落在了 SpaceX
  • 報告稱SpaceX公司的星鏈等衛星星座將 「從根本上改變 」天文學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們表示,像SpaceX的星鏈(Starlink)這樣不斷增長的超大型衛星星座將不可避免地改變天文學
  • 天文研討會表示類似於星鏈這樣的超大型衛星星座將改變夜空外觀
    天文學家們表示,類似於 Space X 星鏈(Starlink)這樣不斷增長的超大型衛星星座將不可避免地改變天文學,甚至可能改變全球地面上的普通觀測者看到的夜空外觀。這是周二發布的一份新報告的核心觀點,該報告還概述了一些減少對科學影響的策略,因為未來幾年將有數千顆甚至可能是數萬顆新衛星發射。
  •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格隆匯10月27日丨衛星網際網路板塊走強,菲利華大漲7%,全信股份漲超6%,振芯科技、亞光科技、中海達等紛紛跟漲。 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絲路天圖」衛星星座具備哪三大特徵?
    2019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未來宇航共同發起「絲路天圖」衛星星座計劃,星座由高光譜衛星、SAR衛星等30顆衛星組成。具有高分辨的特點,具備在軌智能處理、在線重構組網及資源動態分配能力,是國內首顆面向任務的軟體定義衛星大科學平臺,實現從信源、網絡到傳輸一體化設計的智能信息處理與分發。服務秦嶺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需求,服務我國「衛星網際網路」高速發展需求。
  • 山東:從「齊魯星座」到「天羅地網」
    各衛星之間採用雷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多顆衛星的遙感數據相互補充,直接在空間融合處理,從而向地面提供高精度的商用衛星數據,不受霧霾和雲層影響,預期解析度可達0.5米,實現對地面車輛等物體的清晰分辨,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城市管理、環境治理等重要領域。 為何要發展「星座計劃」?
  • 理上網來|山東:從「齊魯星座」到「天羅地網」
    何為「齊魯星座」齊魯星座屬於低軌遙感星座,未來將由包括光學衛星、雷達衛星在內的多種衛星組成。各衛星之間採用雷射通信鏈路進行連接,多顆衛星的遙感數據相互補充,直接在空間融合處理,從而向地面提供高精度的商用衛星數據,不受霧霾和雲層影響,預期解析度可達0.5米,實現對地面車輛等物體的清晰分辨,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城市管理、環境治理等重要領域。為何要發展「星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