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檸檬心氧
說到」夫妻相「可能很多人很想到典型的一對夫婦,孫中山和宋慶齡先生---孫中山是標準的漢字臉,前顴下面的肉更加突出,眼睛很深;宋慶齡是一張豐滿的蛋臉,鼻子高而結實。從兩者的照片來看,它們的面部特徵,形狀和外觀堅直是無比完美的匹配。
「婚姻」中的」夫妻相「不區分種族和國界。甲殼蟲樂隊的歌手約翰·雷(John Lei)和日本藝術家小野洋子(Yoko Ono)是最典型的夫婦。儘管他們一全是西方人,一個是東方人,但他們不僅非常親切,而且非常相似。他們都有一雙充滿啟發和感的眼睛,高鼻梁和尖下巴..
當人類選擇配偶時,是否存在「夫妻相」的潛在標準?
美國大學的一位認知科學家Perret曾經進行過一項實驗,他讓30個男孩和30個女孩從異性戀照片組中選出最親熱的人之一。實際上,在顯示照片之前,他已經做過一些工作,將男孩的照片處理成女孩,然後將女孩的照片處理成男孩。最後,實驗者選擇的大多數「異性戀」照片實際上都是他們自己。
這組實驗似乎顛覆了「異性互相吸引」的概念。根據測試,實際情況是「同質吸引」。我們可能真的會使用「喜歡我們自己」作為選擇異性的重要標準。這種現象表明,當人們選擇配偶時,他們會選擇與自己具有相同遺傳品質的人。實際上,這是人類保護其基因的本能。當然,當男人和女人第一次見面時,他們不能立即測試該基因。
那麼如何判斷該基因是否相似?看外觀是一種簡單的方法。
有人認為「夫妻相」只是一種心理暗示。一位朋友給您看一張戀人或配偶的照片,並暗示「我們非常親切,非常適合」。您通常會下意識的認為他們很有「夫妻相」。 但是,如果他隨便給您一堆照片,並故意削弱甚至移動目標,您通常會「亂點鴛鴦」。有時,當您看到一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時,他們自然會說出「孩子真的很像您」之類的話,然後意識到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人們大腦中的「夫妻」概念可能與此類似。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某種聯繫後,例如誰是愛人,是誰的配偶,兩個人的面孔會自動識別並出在我們的大腦。一提到A,它自然就會使人想起B。兩個面孔和洞總是同時出現,自然,他們會感覺他們是一對很有」夫妻相「的「夫婦」。
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可能看起來越來越相似,夫妻相處時間越長,他們看起來就越相。可以推測,相同的生活經歷可能對夫妻的外表產生微妙的影響。臉是我們表達情感的平臺,夫妻經常不自覺地互相模仿,例如皺著眉頭和眨眼。隨著時間的流逝,面部肌肉的運動規則逐漸「靠近」對方,並在其臉上「書寫」類似的情緒表情。這種感情已經形成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夫婦」之夫」夫妻相。
圖均來自網絡,只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如有不妥,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