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八七會議」:因形勢緊迫只開一天 選舉出臨時中央政治局...

2020-11-25 人民網

編者按: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今鄱陽街139號)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由於白色恐怖,形勢緊迫,會議只開了一天就結束。經過討論,會議選舉出臨時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員9人,包括蘇兆徵、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候補委員7人,包括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8月9日,臨時中央政治局舉行了第一次會議,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徵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八七會議是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召開的,會議正式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並把領導農民進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任務。從而指明了今後革命鬥爭的方向,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二十多位會議代表進入會場花了三天

由於當時形勢非常緊張,交通異常困難,原定於7月28日舉行,並由瞿秋白、張太雷、李維漢和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一起籌備的中央緊急會議不得不延期召開。8月3日,中央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就時局和對策、召開緊急會議、中央領導機關改組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決定發動農民土地革命和武裝暴動,接受共產國際的指示。直到這時,緊急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才基本就緒,議程也得以確定。到了8月7日,通知到會的人員仍未到齊,中央委員尚不過半數。【詳細】

會議在李維漢的主持下完成四項議程

八七會議雖然會期短暫,主題卻是審查和糾正黨在大革命後期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路線和政策,討論和解決的都是關係黨和革命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會議在李維漢主持下,完成了四項議程。第一,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作《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第二,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會作工作報告;第三,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和關於農民鬥爭、職工運動、黨的組織問題的三個議決案;第四,選舉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詳細】

毛澤東發言時強調「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關於軍事工作,毛澤東尖銳地指出:「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他著重強調:「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是一個對中國革命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論斷。這個論斷是從大革命失敗的血的教訓中取得的,它指出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實際上提出了以軍事鬥爭作為黨的工作重心的問題。他建議「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詳細】

鄧小平第一次參加的中央級別的重要會議

 1927年夏,鄧小平作為黨中央秘書,籌備並參加了八七會議,他第一個來到開會的地方,接待代表,安排食宿,負責安全。他最早進入會場,最後一個離開。緊急會議只開了一天,他卻在那裡整整呆了六天,他所做的工作為會議順利召開和圓滿結束起了重要作用。八七會議是鄧小平參加的第一次中央級別的重要會議。【詳細】

(綜合《人民日報》、《湖北日報》、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歷史網等公開報導內容整理)

相關焦點

  • 1927年大革命
    年大革命失敗共產黨人慘遭殺戮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武器,捕殺工人和共產黨員。    7月15日,汪精衛召集武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作出了關於「分共」的決定,公開背叛了孫中山所決定的國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綱領。隨後不久,汪精衛等就和蔣介石一樣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實行大屠殺,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慘重失敗。中共中央臨時常委迅即決定實行武裝反抗,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27年
    大會通過的《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議決案》雖然指出,五卅運動以來,我們黨「只注意於反帝國主義及反軍閥的鬥爭,而忽略了與資產階級爭取革命領導權的鬥爭」,以致沒有能夠有效地防止蔣介石的叛變,但對於當時的形勢並沒有作出符合實際的具體分析。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1927.8至1937.7)
    大革命失敗後的統一戰線工作 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糾正右傾錯誤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建立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反革命政權
  • 會議紀要|2019年中央政治局會議
    【編者按】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開了12次政治局會議。在這12次會議中,都關注了什麼內容?又做出了哪些重大決議?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您梳理。 會議時間:2019年1月25日 會議內容: 審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和研究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的綜合情況報告》、《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什麼時間召開?會議主要說什麼?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4日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1994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一般在每年11月---12月舉行,開會時間一般不超過四天。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情況形勢,制定來年宏觀經濟發展規劃。
  • 1927年~1928年大革命低潮時期的中共領導機構的組成情況
    1927年在中國革命史上是值得深刻反思的一年。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一年及隨後幾年中,在應對複雜的國內外局勢之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犧牲了眾多優秀黨員。1927年年初,廣州國民政府遷都武漢。美英等列強加大對中國內政的幹涉,美國亞洲艦隊開到上海,美英戰艦製造「南京事件」,日本出兵佔領山東的青島和濟南,這些都旨在阻撓北伐軍繼續北上。
  • 中央政治局定調2019年經濟工作 釋放三大信號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周銳)在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中國經濟穩中有變,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13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9年經濟工作,傳遞出三大重要信號。
  • ...1983年 十二大 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27年-中國新聞-東方網
    會議還增選陳云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產生了以陳云為第一書記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我讀了三中全會的公報,聽了上級黨組織傳達的關於三中全會的討論情況後,感到十分興奮,深受鼓舞,決心在今後的本職工作中堅決貫徹執行。
  • 201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時間:開始時間、開幾天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夏賓)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2019年經濟工作後,備受關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於近期舉行。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在現階段中國經濟運行的大背景下,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看點?
  • 2019年,中央政治局8次集體學習關鍵詞
    2019年,習近平帶領中央政治局同志率先垂範,共進行集體學習8次,就不同領域的重點工作、緊迫問題聽取講解、進行討論,提出明確要求,釋放重要信號。黨建網微平臺緊扣習近平在集體學習講話中的重點「高頻詞」,歸納整理出一份要點筆記,供您學習參考。
  • 王明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十個月
    這些話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可反映出王明當時激動而紛亂的心境。  咄咄逼人  1937年12月9日至14日,在王明提議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王明作了題為《如何繼續全面抗戰與爭取抗戰勝利》的專題報告。王明口口聲聲表示,他所傳達的是共產國際和史達林的指示,言語咄咄逼人。
  • 關鍵時刻,中央開了一次非同尋常的會議,信息量很大!
    (一)對當前形勢的最新判斷中,中央說了這四個字,讓我們心中一擱楞的四個字。底線思維!昨晚的重要會議後,果然,朋友圈裡,最高領導人的這句話刷屏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什麼是底線思維?
  • 學習筆記|2019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
    【編者按】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一種重要學習形式。中央政治局在2019年的八次政治局集體學習中都學了什麼?怎麼學的?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您梳理。>學習形式: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把「課堂」設在了媒體融合發展的第一線,採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 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22日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