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928年大革命低潮時期的中共領導機構的組成情況

2021-01-21 吾悅吾曰

1927年在中國革命史上是值得深刻反思的一年。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一年及隨後幾年中,在應對複雜的國內外局勢之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犧牲了眾多優秀黨員。

1927年年初,廣州國民政府遷都武漢。美英等列強加大對中國內政的幹涉,美國亞洲艦隊開到上海,美英戰艦製造「南京事件」,日本出兵佔領山東的青島和濟南,這些都旨在阻撓北伐軍繼續北上。

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新老右派公開背棄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加緊與美英列強的合作,同北方的北洋派軍閥暗中勾結,達成分贓協議。共同對付中共和國民黨左派領導的國民革命運動。

蔣介石先後製造了贛州慘案、九江慘案、安慶慘案,並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李濟深在廣州製造「四一五」慘案;張作霖在北京將李大釗(1889~1927,河北樂亭人)等20位革命者秘密殺害;許克祥在長沙製造「馬日事變」;夏鬥寅、劉佐龍、楊森聯合進攻武漢政府;汪精衛與馮玉祥舉行鄭州會議,計劃反共;蔣介石與馮玉祥舉行徐州會議,討論「寧漢合作」、共同反共;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上述這些行為導致國共合作最終破裂,第一次大革命失敗。

中共方面組織了反擊,陳獨秀被停職,中共中央的領導層重新改組,決心發動武裝起義,開展武裝鬥爭。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海陸豐起義、黃麻起義、廣州起義、戈橫起義、湘南起義、渭華起義、閩西起義、平江起義;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組建了工農革命軍,後改稱工農紅軍。

1927年「八七會議」後,中共中央機關全部轉入地下從事秘密工作。

當時的中央機關在組織上還是比較健全的,人數也不少,下設秘書廳、組織部、宣傳部、軍事部(周恩來任部長)、婦女部(楊之華任部長,她是瞿秋白的夫人,1900~1973,浙江蕭山人)、職工運動委員會、農民運動委員會(瞿秋白任書記)、政治紀律委員會、特委、出版局、交通局等機構。

秘書廳由秘書長李維漢負責,會計:龔飲冰下設秘書處(鄧小平負責,瞿景白任秘書)、油印處(李宇超負責)。秘書廳的職責很重要,是中央負責同志最得力的助手。

組織部由部長羅亦農、副部長陳喬年(陳獨秀的小兒子,1902~1928,安徽懷寧人)負責,秘書有5人,分別是:楊匏安、陳佑魁、葉文龍、莊文恭、王若飛(1896~1946,貴州安順人)。

宣傳部由瞿秋白負責,鄭超麟任秘書。

組織部、宣傳部是黨的核心部門,也是力量配備最為強大的部門。

職工運動委員會由蘇兆徵(1885~1929,廣東珠海人)負責,戴卓民任秘書,成員有:陳壽昌、李震瀛、李滌生、鄭復他、項英、黃平、李立三。工委是黨的重要執行部門,推動工人運動不斷向前發展,一直是中共重要目標,尤其在早期,更顯重要。

政治紀律委員會由任弼時負責,成員有李立三、鄧中夏、張太雷(1898~1927,江蘇武進人)、李維漢。由於當時形勢十分惡劣,黨的生存面臨嚴重挑戰,嚴肅黨紀,成為當務之急。

特委由顧順章負責,成員有:李維漢、羅亦農(1902~1928,湖南湘潭人)、李強。特委是一個特殊部門,既是保衛部門,又是情報部門,還是鋤奸部門。

出版局由鄭超麟、汪原放負責,成員有:彭禮和、毛澤民(1896~1943,湖南湘潭人)、倪憂天。

交通局由顧順章負責,總交通:張寶泉,外交主任:王凱、戴琨,交通員:石瓊、顧玉良。地下交通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聯結中央與地方的重要生命線。

中共方面對軍事工作和地方工作開始重視起來,以適應革命形勢的新發展。

成立以周恩來(1898~1976,江蘇淮安人)為主任的軍事委員會,成員有:張太雷(1898~1927,江蘇武進人)、黃平、趙自勝、黃錦輝、楊殷(1892~1929,廣東中山人),秘書:潘兆鑾。主要負責在全國各地發動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武裝。

把全國分為三大地區,在北方設立北方局,由王荷波(任書記兼組織)、蔡和森(常委、秘書長、宣傳)、張昆弟(常委、職工)、彭述之、劉伯莊(軍事)、楊善南六人組成。在南方設立南方局,由張太雷(書記)、周恩來、惲代英、黃平、楊殷、彭湃(1896~1929,廣東海豐人)六人組成。在中部設立長江局,由羅亦農(書記、軍事特派員)、陳喬年、任旭、王一飛、毛澤東(1893~1976,湖南湘潭人)、易禮容(秘書長)六人組成,蔡振德為秘書,歐陽欽(1900~1978,湖南寧鄉人)負責軍事技術(教官)。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由瞿秋白(1899~1935,江蘇常州人)主持。出席會議的有:蘇兆徵、李維漢、羅亦農、顧順章、任弼時(1904~1950,湖南汩羅人)、鄧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周恩來、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1899~1967,湖南醴陵人)、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鄉人)、彭述之、項英(1898~1941,湖北黃陂人)、賀昌(1906~1935,山西離石人)、任旭、鄧恩銘(1901~1931,貴州荔波人)、張景曾、李子芬、羅明納茲。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後的工作。

當時蔣介石政府對共產黨採取了「趕盡殺絕」的政策,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共產黨,大批黨員被殺,不少黨的高級幹部也犧牲了。黨的各級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黨內復仇心理十分強烈。重新組織隊伍,完善領導機構,成為當務之急。

在這次會議上,重新產生新的政治局常委:瞿秋白(負總責)、蘇兆徵、李維漢(秘書長)、周恩來、羅亦農、項英(後來增加的)。

領導機構做了調整,新設了組織局,作為黨的核心領導機構。由羅亦農、周恩來、李維漢負責,鄧小平(1904~1997,四川廣安人)為秘書。熊瑾玎為會計。張寶泉、張人亞為內交主任,王凱、吳德峰為外交主任。下設文書科(陳馨負責)、交通科(戴琨負責)、會計科(龔飲冰負責)、組織科(汪澤楷負責)、調查科(柳直荀負責,1898~1932,湖南長沙人)、出版發行科(鄭超麟負責)、宣傳科(尹寬、華崗負責)、軍事科(李鳴珂、周恩來負責)、特務科(顧順章負責)、油印處(李宇超負責)。

對工委的成員也做了調整和加強。成員有:蘇兆徵(主任)、向忠發、鄭復他、王藻文、陳鬱、項英、胡景鄂、萬興、黃五一、李立三、黃平、郭亮、許白昊、周文雍、張昆弟,羅章龍為秘書。

加強了黨刊《布爾什維克》雜誌的編輯力量。黨的大多數負責同志出任編委。編委有:瞿秋白、鄭超麟、羅亦農、蔡和森、鄧中夏、任旭、張太雷、任卓宣、黃平、毛澤東、周以慄、惲代英(1895~1931,湖北武昌人)、王一飛、陸定一、周恩來、尹寬、王若飛、羅綺園、李立三、夏之栩(女)、劉昌群、李富春(1900~1975,湖南長沙人)、羅章龍、任弼時、劉伯莊、夏曦。曹典琦、張採真為編輯。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瞿秋白、張國燾,秘書李震瀛,赴蘇出席會議的中國工會代表團成員:蘇兆徵、向忠發、何武光、夏文法、陳國梁、張之鈺、趙武、糜文元、鄭耀華、儲志強、王寶堂、顧幹發、邢紅珠(女)、劉群先(女)以及從國內趕來的周恩來、蔡和森、楊殷、李立三等同志一起參與了六大的籌備工作。

周恩來是大會秘書長,並在大會上作組織工作報告,蔡和森、楊殷、蘇兆徵、李立三分別就宣傳黨報、軍事、工委、農委等方面的工作向大會作了說明。

六大後的中央機關又做了新的調整。

組織部由周恩來(六大常委)、羅登賢(六大政治局候補委員,1905~1933,廣東順德人)負責,餘澤鴻、惲代英、陳潭秋(1896~1943,湖北黃岡人)任秘書。組織科工作人員較多,武胡景、黃文容、彭硯耕、劉亞雄(女)、楊慶蘭(女)、徐全直(女)都是其中一員。

宣傳部由蔡和森(六大常委)、李立三(六大候補常委)負責,羅綺園是副部長,惲代英、陳原道、潘文玉任秘書,編輯科(曹典琦、趙毅敏負責)、審查科(聶洪鈞負責)、書報發行科(嚴重負責)。還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員會,由潘漢年(1906~1977,江蘇宜興人)負責,成員有:朱鏡我、吳亮平、馮乃超、李一氓、王學文、杜國庠、楊賢江、彭康、彭苪生。

工委由蘇兆徵(六大常委)、項英(六大常委)負責,成員有:羅登賢、徐錫根、周秀珠(女)、王克全,羅章龍為秘書。

農委由李立三、彭湃(六大政治局候補委員)負責,羅綺園、聶洪鈞為秘書。

軍事部由周恩來、楊殷(六大候補常委)負責。設立武漢軍事委員會由鄧乾元負責,成員有:柯慶施、石仲偉,負責武漢周邊各省的軍事工作。

秘密工作委員會由周恩來負責,成員有:向忠發、餘澤鴻。

特科由顧順章負責,成員有:向忠發、周恩來,吳克堅為秘書。下設總務科(洪揚生負責)、情報科(陳賡負責,1903~1961,湖南湘鄉人)、行動科(顧順章、陳賡、夏採曦負責)、通迅聯絡科(李強、陳壽昌負責)、外埠交通科(吳德峰、方英、阮錦雲、謝輝、嚴重、楊劍英、李沛群)、內埠交通科(張人亞、顧玉良)。

中共六大後,中央領導集體得到加強,各級組織相繼重建,黨員隊伍相對穩定,士氣逐漸高漲,信心恢復,以全新的面貌,投入下一個徵程。

相關焦點

  • 1927年大革命
    年大革命失敗共產黨人慘遭殺戮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武器,捕殺工人和共產黨員。隨後不久,汪精衛等就和蔣介石一樣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實行大屠殺,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遭到慘重失敗。中共中央臨時常委迅即決定實行武裝反抗,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黨所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等武裝2萬餘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佔領了南昌。
  • 何亮亮:中國真正革命不是辛亥革命 是1927年大革命
    為什麼1927年這個年份非常重要,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認為,中國真正的革命其實既不是辛亥革命,也不是五四運動,而是1927年那一場席捲全中國的,由南向北的那場大革命。何亮亮:今天的傳播焦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新書《中國1927:誰主沉浮》。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1927.8至1937.7)
    大革命失敗後的統一戰線工作 中國共產黨召開「八七」會議,糾正右傾錯誤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建立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反革命政權
  • 1927年大革命失敗,茅盾陷入痛苦與迷惘。反映了他這一時期矛
    1927年大革命失敗,茅盾陷入痛苦與迷惘。反映了他這一時期矛盾複雜情緒的論文是( )。 A.《幻滅》 B.《動搖》 C.《追求》 D.《從軲嶺到東京》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927年大革命失敗,茅盾曾陷人過痛苦與迷惘之中。他此時期寫作的《從軲嶺到東京》等論文以及小說《蝕》三部曲,典型地表現了他的矛盾複雜心態。參見教材P92。
  • 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大事記(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
    1921年    7月  中國共產黨誕生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開。王盡美、鄧恩銘作為濟南共產主義組織的代表出席了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黨綱,組成了中央局。從此,在中國出現了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和基礎的無產階級政黨。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27年
    3月21日 上海工人在陳獨秀、羅亦農、趙世炎、汪壽華、尹寬、彭述之、周恩來、蕭子璋參加的中央特別委員會領導下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經過三十個小時激戰,打敗軍閥部隊,佔領上海(外國控制的租界除外)。這是大革命時期中國工人運動的一次壯舉。  3月24日 共產黨員參加領導的北伐軍第六軍、第二軍擊敗敵軍,佔領南京。英美帝國主義的軍艦炮轟南京,發出了加緊幹涉中國革命的信號。
  • 傳說中的民國「十年黃金時期」:1927年-1937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一直以來,關於民國時期,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黃金十年」,這指的是1927年-1937年這段時期,有一種說法是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水準比較高的一個時期。但對於這段歷史該如何評價,這在網上一直是兩極分化,一派將其捧到天上,認為這是中國強盛的開始,按這個套路發展中國將完成強國偉業;另一派則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所謂「黃金十年」一文不值,完全是為反動統治洗白。
  • 分野與統一:中共話語中「蘇維埃區域」的出現
    【《中國現狀與黨的任務決議案》(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第459-460頁。】簡言之,蘇維埃是在暴動完成並勝利後,行動者計劃在某區域內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而建立的,已佔領的一定空間範圍是其基礎。同時,在城市和農村都是如此。城市中的蘇維埃是由工人群眾的鬥爭組織來組成,而農村則是由農民協會來組成。
  • 1928年後的國民黨新軍閥
    民國時期的軍閥分為兩個時期,1912-1928年的北洋軍閥時代和1928年後的國民黨新軍閥時代,今天為大家簡單介紹下1928年東北易幟後到中原大戰前的軍閥勢力。北伐戰爭,廣東國民政府的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 1925年中共四大誕生14項文件 開創歷史新局
    那時,維經斯基擔任著共產國際與中共聯絡的責任,他謹慎執行著莫斯科的指示,與中國的同志從未發生政策上的嚴重爭執。他的到來,讓陳獨秀深為振奮。他們之間雖有十來歲的年齡差距,但自1920年的初次見面後,雙方便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維經斯基未敢懈怠,立刻開始了第一項工作,他與陳獨秀、彭述之組成了起草委員會,負責起草中共四大的所有提案。
  • 中共建黨90年9大歷史事件追問
    為了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我軍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建立了一整套基本制度和措施。為什麼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  1938年4月,正當全國人民戮力同心與日本侵略者作殊死鬥爭時,中共內部發生了中共一大代表、時任陝甘寧邊區副主席的張國燾叛逃事件。  耐人尋味的是,張國燾叛逃,連貼身警衛員都沒能帶走。
  • ...1980年 1970年 韶山灌區 1975年 中共 生平 文化大革命-中國...
    1940年2月,他受組織委派回家鄉交城縣開展工作,先後任交城縣犧盟會秘書,縣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兼分區農民部部長,中共交城縣委宣傳部部長兼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他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廣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群眾組織,領導群眾減租減息,開展大生產運動,組織抗日武裝,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敵後抗戰,為發展壯大當地抗日武裝力量和開展黨的工作作出了貢獻。
  • 1921年至193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上海虹口絲廠女工運動
    [8]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虹口絲廠女工積極響應由中共直接領導的三次工人武裝起義。1927年3月下旬,虹口區工會聯合會成立,何大同為主任。4月7日,在上海總工會的領導下,又成立了包括絲廠在內的紡織業總工會。虹口絲廠女工運動在黨的組織領導下迅速發展。(二)雙重壓力下的艱苦鬥爭(1927年4月—1931年)。
  •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事記(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1927年    8月7日 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結束了陳獨秀右派投降主義在黨中央的領導,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總方針,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議作為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會上,毛澤東強調指出:「今後黨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 1928-1936,中華民國時期的黃金十年?
    最近看了好多關於民國時期的帖子,好多都提到了「黃金十年」,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後來查了一下資料才明白,所謂的黃金十年就是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政府於1928年名義上統一了中國,南京國民政府也獲得了國際承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國民黨政府宣布,根據孫中山革命理論的三步驟——軍政、訓政、憲政——中國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轉到經濟建設為主。
  • 1976年1月8日 周恩來逝世
    1924年8月從巴黎回國,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兩廣區委委員長、常委兼軍事部部長,主持建立黨直接領導的革命武裝葉挺獨立團。1925年2月、10月,領導進行了第一、二次東徵,為鞏固和發展廣東革命根據地和進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貢獻。1926年曾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講授軍事課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兼中共江浙區委軍委書記。
  • 毛澤東一首詩 造就最倒黴國民黨將領[圖]-張輝瓚 北洋時期 1927年...
    北洋時期,就數湖南軍閥的派系多,有趙(恆惕)派、程(潛)派和譚(延ND064)派,後來趙派中又分裂出唐(生智)派,湘西還自成一個系統,誰也不理。張輝瓚就屬於勢力最弱的譚派的一個小小的師長。那個年月,軍長、師長、司令遍地都是,有兩枝槍就可以充司令,一枝手槍自己拿,另一枝長槍衛兵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