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空公司高管換班 分析稱行業重組緊接其後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三大航空公司高管換班 分析稱行業重組緊接其後


2008年12月15日 12:48 來源:北京晨報

發表評論

  巨額注資只是中國民航業解困方案的一個起點,一個「新藥方」——高管大換班接踵而至。

  南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南方航空股份公司董事長劉紹勇已重回「老東家」東航,全面接替李豐華的職務,從此身兼東航集團總經理和東航股份董事長二職。同時,國航集團副總裁馬須倫將接替曹建雄,擔任東航集團黨委副書記、東航股份公司總經理職務,曹建雄則調至國航集團任副總裁。目前,南航集團暫由黨組書記李文新主持工作。

  中組部12日公布了上述被外界公認為意在拯救東航的人事任命。今年以來,在油價波動及其他內外交困的市場性因素影響下,中國民航業一蹶不振,國資委旗下三大航空公司無一不被高負債率所困,其中尤以東航為最。東航三季報顯示,其今年前三季虧損22.9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49%。

  中國民用航空局 (簡稱 「民航局」)迅即展開救援行動。12月9日,民航局公布了幫助航空商應對嚴峻形勢的十條措施;次日,東航和南航各獲得30億元政府注資;幾天之後,三大航空公司高管團隊變動。

  高管大換班之後,分析師認為,行業大重組必定緊接其後,目前可期的是東航和上航的重組。事實上,以高層變動作為潤滑劑從而推動行業的併購重組,近年來已成為監管層屢試不爽的一劑藥方。而民航局救市措施中也明確表示了對航空企業聯合重組的支持,稱將引導和推進行業以聯合促發展,以整合聚能力,不斷優化市場結構。

  此次高管變動的核心人物——劉紹勇曾在4年之中率領南航扭虧,口碑頗佳,而今臨危受命、掌舵東航,自然被外界寄予厚望。傳聞稱現任南航總經理司獻民或現任交通運輸部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可能將接任劉紹勇南航的職位。而在 「新東戀」中悲情出鏡的東航集團總經理、東航股份董事長李豐華任職去向目前尚不明朗。(記者 李雋瓊)

編輯:藍玉貴】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2007年12月24日):阿里高管換班
    2007年1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八大高管集體換班。據悉,阿里巴巴集團COO李琪、CTO吳炯、淘寶網總裁孫彤宇、集團資深副總裁李旭暉紛紛調離當時崗位。
  • 哪家航空公司準點率高?
    【新華社微特稿】航空數據分析機構「飛行國際」網站依據航班準點率,3日給全球多家航空公司排出榜單,美國達美航空公司在主流航空公司中拔得頭籌。飛行國際網站匯總全球2018年至少90%定期航班的飛行數據,分析每日超過12萬次航班的起降信息和實時飛行狀態,評選出「準時性能服務獎」。
  • 泰禾債務重組再現曙光?消息稱與三家機構達成共識 已介入項目層面
    近期,據相關媒體報導,泰禾已與興業銀行就債務重組問題籤訂備忘錄,同時和另一家重要債權人東方資產就債務重組問題達成一致,並已介入到項目層面。該報導稱,在項目處置中,經過與債權人達成一致,泰禾提出了「封閉管理」的方法,即項目層面的融資、銷售等資金流動,完全用於項目本身的自運轉,而不必受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的影響。   記者向相關知情人士求證,稱上述消息基本屬實。
  • 大隱於水|致敬傳奇(下集):水泥行業重組與防水行業整合
    中國建材揮舞著資本大棒,抓住了水泥行業最黑暗的時期介入重組整合,且優先從缺乏龍頭企業的區域入手,這都是成功的關鍵策略。但如果沒有混合所有制模式的推出,從資金、團隊、利益分配和情感接納等方面來看,要完成對近千家水泥企業的驚天大整合,恐怕是天方夜譚。在重組混改過程中,考慮到中國人的面子觀,宋先生用「聯合重組」代替了「併購」。
  • CARNOC研究所 | 「隨心飛」狂想曲——一家沒有飛機的航空公司
    機場:「隨心飛」帶動旅客出行頻次提升,航空公司基地所在機場無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2019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6.9%。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22.4%。
  • 2020年中國高速公路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企業合併重組趨勢...
    1、中國高速公路行業發展歷程分析我國高速公路建設起步相對較晚,整體發展較快。2、中國高速公路行業發展政策匯總2010年以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關於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的政策法規,主要聚焦在提升公司公路停車收費管理、公路建設和路網規劃等方面,有效促進高速公路行業的規範化
  • 這個國家第二大航空公司轟然倒下 全球航空業悽風慘雨
    這個國家第二大航空公司轟然倒下,全球航空業悽風慘雨...當地時間周二(4月21日)上午,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宣布啟動自願託管程序,象徵著公司來到了破產的邊緣。該公司可能成為受疫情影響,第一個破產的大型航空公司。維珍澳航直接僱傭員工達10000人,間接僱傭員工達6000人。
  • 副總裁補缺總裁 三部門總晉升高管序列!東莞證券高管大調整 坎坷...
    根據該公告,潘海標已通過券商高管資質測試,符合券商高管任職條件;也已通過中共東莞市委組織部認可,可以正式履職。東莞證券於10月22日向廣東證監局報送潘海標擔任公司總經理的任職情況備案報告,暫未收到廣東證監局回復。事實上,今年8月東莞證券高管團隊已發生變動。
  • 2月1日起,船員在該港口換班須每人交20美元
    近日,印度蒙德拉港發布通知稱,2月1日起,將對船員換班收取每人20美元的費用。 自疫情爆發以來,印度蒙德拉港一直充當著促進船舶船員換班的關鍵角色,也是開展此類活動的首選目的港,該港擁有一個全面運作的入境檢查站。
  • 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宣布破產管理 全球航空業「悽風慘雨」
    (財經天下)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宣布破產管理 全球航空業「悽風慘雨」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王慶凱)當地時間4月20日晚間,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航空(Virgin Australia)宣布進入破產管理程序。
  • 中國菸草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
    **-**年我國捲菸銷量走勢圖  《中國菸草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版)》對菸草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菸草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菸草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菸草技術標準、菸草市場規模、菸草行業潛在問題與菸草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菸草行業投資價值、菸草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菸草行業投資決策者和菸草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行業分析:木地板行業需求上升 機遇與挑戰並存
    讓我們共同來分析10月份地板行業的整體情況。一、10月份地板行業熱搜TOP10分析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實木地板、強化地板、膠地板等地板主力產品市場景氣度不減,市場銷量漲幅環比提升明顯。而膠地板、靜電地板、拼裝地板等產品依舊備受買家追捧,也得益於國內家裝市場的回升。
  • 不惜牢獄之災他也要拼死舉報,北京文化高管內鬥劇情堪比大片
    一出粉墨登場的資本棋局在2017年參與出品的《戰狼2》霸屏當年暑期檔銀幕之前,非影視行業的公眾對北京文化仍然陌生。1998年,北京文化的前身「京西旅遊」就登陸了深交所主板市場。但經營情況一直不佳,京西旅遊嘗試了四次重組。
  • 新力金融違規董事集體辭職鋪路重組
    >重組順利推進仍存四大障礙 金證券記者 陶煒   公司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才剛剛一周,新力金融(600318)受罰的所有董事就同時宣布辭職。根據相關規定,這批受罰董事的辭職有利於新力金融繼續推進重組。但是,即便是新力金融沒有發生違規事件,公司定增收購海科融通的事情也談不上順利。違規高管出局並不意味著重組近在眼前。
  • 飛馬國際經歷14天黑暗旅程重組失敗債務違約市值蒸發65%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難挽大廈將傾的局面,連高管都不再有堅守的信心。自從公司宣布終止重組之後,飛馬國際就倒了黴運。重組流產股價瀑布跌回顧飛馬國際成立於1998年,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管理服務,此後,2016年,公司轉型環保。2017年8月,飛馬國際擬以不超過5億元收購惠州TCL環保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環保」)100%股權。
  • Cirium執行長Jeremy Bowen分析行業準點率和未來主要趨勢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去年同期,Cirium公布了2019年準點率最高的航空公司和機場。Cirium的準點率模型受到密切關注和廣泛報導,成為業界黃金標準。Cirium的團隊潛心分析600多個來源的數據,並對全球的航空公司進行評價。
  • 高管頻繁變動不利穩步發展 陸金所上市風險暗藏
    對於高管頻繁離職後,空缺崗位安排情況,陸金所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陸金所在經營過程中,不僅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加入,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而且隨著戰略及業務的轉型,人員也會自動地有所變化。隨著行業間人才流動,一方面為陸金所注入不斷的創新基因,另一方面陸金所經驗也隨之輸出到其他平臺,共同促進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所以,並不存在崗位空缺的情況。
  • 法拉第未來高管稱蔚來NIO Eve抄襲FF91設計
    蓋世汽車訊 據法拉第未來高管在推特上發布一條動態稱:模仿是最好的讚賞,而簡單的克隆卻適得其反,我們提倡的是個性。該動態聲稱蔚來汽車推出的NIO Eve的設計是簡單的克隆FF91。
  • 11月底股價創歷史新高,12月初完成一次減持 石大勝華6名高管欲再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公司股價於11月25日創下歷史新高后,石大勝華高管團隊已在12月上旬完成一次減持。如今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石大勝華高管再次拋出減持計劃。視覺中國圖公司股價半年漲近兩倍12月10日,石大勝華就發布公告稱,郭天明等6名高管的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合計減持107.5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