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頻繁變動不利穩步發展 陸金所上市風險暗藏

2021-01-09 中投顧問

  「鐵打的董事長,流水的總經理」,這句話是業內對陸金所高管團隊的戲稱。實際上,伴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調整和轉型,陸金所的高管團隊也經歷了多輪吐故納新的階段。

  對於高管的頻繁變動,陸金所方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中國金融市場和投資理財市場前所未有的新模式,因此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加入。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業務不斷調整和高管團隊變動將為陸金所穩步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

 

  4年換4任總經理

  繼今年6月底,前陸金所執委黃爽加盟百度後,陸金所前CRO李曉忠於近日正式離職。而在不久前的5月,陸金所原CTO翁明軍也加盟了其他網際網路金融企業。

  實際上,目前陸金所高管離職團隊中最大咖位的仍屬今年3月份出走的楊曉軍。在其加入陸金所之初,有業內人士曾表示,陸金所籌備上市,需要在內容進行大刀闊斧的合規化,楊曉軍的從業經歷,將會讓陸金所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更合規,同時也能為其品牌形象「背書」。「他過來可以幫助陸金所捋捋合規,平安在網際網路創新方面走在前列,必然有可能觸及合規紅線的地方。陸金所需要這樣的人才,一是使經營管理導向更加符合監管方向;二是監管溝通更暢順,準確把握監管方向。」

  公開資料顯示,從2009年到2015年,楊曉軍在銀監會創新部工作6年,2015年4月,楊曉軍任陸金所副董事長、黨委書記。從其履歷來看,楊曉軍歷任證監會和銀監會兩大監管機構。據銀監會公開資料顯示,楊曉軍於2009年起一直供職於銀監會創新部,在普惠金融部成立前,該部門曾是主導P2P行業規則制定的核心部門。

  從2011年9月成立以來,陸金所成立4年裡換過4任總經理,8名副總經理。然而,無論高管如何變動,計葵生從陸金所成立之後一直擔任董事長。

  對於高管頻繁離職後,空缺崗位安排情況,陸金所方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陸金所在經營過程中,不僅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加入,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而且隨著戰略及業務的轉型,人員也會自動地有所變化。隨著行業間人才流動,一方面為陸金所注入不斷的創新基因,另一方面陸金所經驗也隨之輸出到其他平臺,共同促進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發展。所以,並不存在崗位空缺的情況。

  針對高管頻繁變動的原因,陸金所稱,目前的商業模式中國金融市場和投資理財市場前所未有的新模式,因此陸金所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新、探索、調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陸金所的業務發生了轉型,從成立之初專注於P2P業務,轉型為現在的開放平臺,陸金所業務模式調整得很快,因此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加入。

  陸金所聯席董事長兼CEO計葵生也曾表示,之所以高管離職頻繁,在於平臺發展過快,但並不是所有高管都能跟上平臺的發展速度,所以需要引進新鮮的血液。

  此後,興業銀行前行長李仁傑加盟陸金所,擔任其中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和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兩個板塊的董事長。對於李仁傑的加盟,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平安力邀李仁傑加盟陸金所,可能並非只是為了兩個子板塊,而是有更多戰略選擇。

  據了解,李仁傑自2002年5月任興業銀行行長,執掌興業銀行長達13年。在其任職期間,興業銀行得到長足發展,從一家福建的類區域性銀行,成長為資產規模5.05萬億元的大型股份制銀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頻繁的高管流動勢必將對陸金所業務的穩步發展帶來一定衝擊。而深究其背後的原因,近一年陸金所業務模式不斷的調整或成為陸金所高管頻繁變動的最主要原因。

  「陸金所經歷了去年一年的動蕩發展,現在已經回歸到一種多元化發展的狀態,而純粹的P2P也不再是其主要發展方向。在此情況下,高管架構配備也就需要相應的進行調整,人員的流動變化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高管的頻繁變更,也將給其穩定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資深業內人士江瀚說。

  資料顯示,2015年3月,平安集團宣布將旗下平安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陸金所旗下的P2P業務和平安直通貸款業務整合為「平安普惠」。同年7月,平安普惠宣告整合完成,即P2P業務已經從以P2P起家的陸金所剝離。此後,平安成立陸金所控股,同時控制平安普惠和陸金所。

  與此同時,陸金所重新定位成一家開放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臺,專注提供個人及機構投資者與資產提供方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並以自身專業產品設計、風險控制能力保障投資安全。去年8月,陸金所高調宣布人民公社等開放戰略。目前,其銷售的產品主要包括基金及各種活期定期理財等。

  不過,根據平安發布的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目前陸金所業績尚未受到明顯影響。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陸金所平臺累計註冊用戶超2105萬,較年初增長275萬;同時活躍投資用戶超483萬,較年初增長120萬。成交量上,2016年第一季度總交易量為1.3萬億元,同比增長逾4倍,個人零售端交易量3055億元,同比增長逾5倍,其中P2P一二級市場交易量共計376億元,同比增長逾4倍;機構端交易量9954億元,同比增長逾3倍。

  高管頻繁變動不利穩步發展

  除了業務不斷調整造成高管出走之外,在江瀚看來,由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仍處發展階段,行業仍在不斷地創新,業務模式也隨之進行調整,專業性人才較為稀缺。特別是風控、法律等方面的專業性人才都不足,需求多,供給少,所以人才的成本高,價格相對貴。因此,行業中不乏以高薪和職位提升來吸引其他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高管。混戰、跑馬圈地還在繼續,行業格局遠沒有形成,也是高管離職率高的原因之一。

  「過去,陸金所是以網際網路+平安保險人才構成為主;現在,則逐漸到網際網路+綜合金融(包括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專業(律師和會計師),特別是來自於銀行的風控專業團隊。」 陸金所方面介紹稱,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無論是傳統金融還是網際網路金融等企業,都基於自身優勢,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相關業務。因此,行業對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尤其是高端人才更為緊缺。

  作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陸金所的上市計劃一直備受矚目。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頻繁的高管變動對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都會產生影響,高管團隊理念的變動、前後不一致,甚至可能導致員工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走向產生懷疑,自然容易出現員工軍心不穩,從而沒有心思做業務。頻繁變動組織架構和高管團隊,也被認為是陸金所上市暗藏隱患之一。

  對此,陸金所方面表示,行業人員流動是正常現象,陸金所不僅向行業輸出人才,同樣也在不斷地吸引優秀人才,另外更多的優秀人才則一直在陸金所。

  同時,陸金所方面還指出,雖然公司已經從1.0時代的P2P平臺轉到現在3.0開放平臺,但核心一直沒有變,即圍繞線上財富管理平臺,服務實體經濟。無論是P2P還是公募基金,陸金所都是在希望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和理念,從資產端及投資端兩個方向進行創新,為個人和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為普通投資者提供更多安全的投資理財選擇,實踐普惠金融;風控為核心競爭力不變。陸金所不僅僅是繼承了平安多年綜合金融經驗,更是延續了傳統金融行業金融理念和風控意識,一直將風控作為核心競爭力,堅持網際網路金融的金融本質。陸金所的商業模式以及業務、服務創新都是基於嚴格風控基礎之上的;充分利用先進網際網路技術優勢進行創新沒有變。即藉助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優化傳統金融業務流程,延展服務時間與空間。

  「在這些目標、核心競爭力和實現途徑都穩定的條件下,正常的人員調整不會對陸金所業務產生太大影響,而且正因為戰略目標和策略非常明確,陸金所能夠保持業績穩步發展並不斷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陸金所相關人士表示。

  對於公司的上市計劃最新進展,上述陸金所相關人士仍沿用此前官方口徑稱,最快不早於2016下半年啟動上市計劃。

  今年年初,計葵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啟動IPO。不過,此後則表示「由於市場動蕩和監管問題,陸金所IPO可能將推遲到明年。」

  實際上,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躍躍欲試準備通過各種途徑登陸資本市場。其中,也有不少企業通過海外或者借殼等方式最終如願。然而,對於絕大多數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而言,進入2016年,整個行業的政策風向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迎來史上最大規模和最嚴格的專項整治運動。

  同時,目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已被明確暫停掛牌地方股交所、新三板,該類企業登陸A股目前形勢也不太明朗。因此,在上述情況之下,業內人士認為,陸金所的上市之路將不會走得太輕鬆。

相關焦點

  • 流年不利的陸金所短期前景如何?
    背靠中國平安(02318-HK, 601318-CN)的陸金所(LU-US),似乎一直處於風眼之中。早在2014年已經盛傳陸金所會在香港上市,然而由於盈利問題而受阻。2017年又傳陸金所已啟動IPO工作,以在年中完成香港上市,後來又因為監管政策的變化而擱置。為了順應政策的變化,陸金所多次修正業務模式,按監管要求和其自身策略轉換業務運作。
  • 太平基金高管頻繁變動,規模依賴機構投資者
    該公司總經理尤象都不僅代任督察長,還兼任首席信息官《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2020年已進入下半程,公募基金髮行規模遠超去年同期,但高管「穩定性」問題仍困擾著行業發展。中小型基金公司高管變動尤為頻繁。8月1日,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太平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督察長嶽衝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尤象都代任督察長。
  • 「一語道破」流年不利的陸金所,短期前景如何?
    來源:財華網背靠中國平安(02318-HK, 601318-CN)的陸金所(LU-US),似乎一直處於風眼之中。早在2014年已經盛傳陸金所會在香港上市,然而由於盈利問題而受阻。2017年又傳陸金所已啟動IPO工作,以在年中完成香港上市,後來又因為監管政策的變化而擱置。
  • 從外媒爆料陸金所說起:12歲的網貸遭遇「本命劫」?
    該條新聞援引了不具名的知情人士稱,「中國最大在線財富管理平臺之一的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而P2P業務曾是陸金所的核心業務」。一時間人心惶惶。無論是行業規模還是品牌知名度都堪稱巨頭的陸金所的動態,似乎一下子衝淡了不久前京東、希望金融入局P2P網貸的利好消息。陸金所爆料這一消息背後的隱藏含義如何?P2P網貸行業是否正在遭遇「本命劫」?
  • 麥格理:頻繁人事變動不利產品創新推進 下調麗珠醫藥(01513)「跑贏...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麥格理發表研究報告表示,麗珠醫藥(01513)近年研發部門頻繁出現人事變動,或將影響產品上市進度,將其投資評級由「跑贏大市」降至「中性」,以反映其中期前景發展未明。該行表示,頻繁的人事變動將令公司研究工作難度增加,預計要到2024年才可推出創新產品,這將大大落後同業。該行稱,麗珠醫藥首季表現符合預期,核心盈利增長22.6%,季度內收入則同比跌4%。預計在公共衛生事件下,公司的診斷業務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將額外為全年銷售額貢獻7.5億元人民幣。
  • 陸金所五行缺啥
    美東時間10月7日下午16時,陸金所控股(以下簡稱「陸金所」)向美國SEC提交了招股文件(F-1表格),申請在紐交所上市,代碼LU。陸金所定位科技驅動的金融服務平臺,滿足廣大小企業主及工薪族未被滿足的借貸需求並為中產階層和富裕人群提供量身定製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 城商行上市失意者:東莞銀行沉淪三年 管理層更替頻繁
    但如今,錦州銀行已經在H股IPO,而東莞銀行的上市之路依然不見終點。  東莞銀行亦在2015年年報中坦承,其自身內部經營管理水平仍不足以更好應對形勢變化。「金融混業經營趨勢對銀行自身治理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公司當前的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內部控制、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
  • 交易規則頻繁變動不利股市
    這個風險不屬於系統性風險,也不屬於非系統性風險,而是制度風險。就在最近,退市制度突然增加了不足面值的說法,結果害了一大批B股投資者;同時,上交所推出的非對稱漲跌停板制度一出,ST股連續跌停,又坑了太多ST股票的股東。幾天之後,這些規矩又全變了,管理層鼓勵純B股公司縮股免於股價低於面值;又宣布有可能修改非對稱漲跌幅。結果是,投資者平白挨了嘴巴還損失資金。
  • 德邦股份上市一年流年不利 1.6億理財產品踩雷
    原標題:德邦股份(603056.SH):上市一年流年不利,1.6億理財產品踩雷  7月15日晚間,德邦股份(603056.SH)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寧波德邦基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基業」)1.6億元投資理財產品存延期兌付風險。
  • 房地產公司的600次人事變動 45歲房企總裁託人尋找新職業機會
    Wind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僅A股上市房企的離職高管就多達101位。另據《國際金融報》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超過90家房企的高管職務發生變動,多達213起。近日,有自媒體梳理發現,截至2020年12月28日,當年發生職務變動的房企高管共662名。更不樂觀的是,這種動蕩還在加劇。儘管從官方口徑看,這些職務變動既有離職,也有內部升遷;既有主動求變,也有被動告別。
  • 新宇藥業三衝IPO,上市道路命途多舛
    今日財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郭 文 編 | 尹佳琴從滬市主板到深市中小板,三度衝刺A股IPO的微生物藥物生產商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宇藥業」)的招股書目前正處於被受理的狀態,其上市道路可謂命途多舛
  • 羊毛黨大戰陸金所:一哥也被擼羊毛?
    網際網路理財界的「一哥」、頭頂中國平安信用背書的陸金所不僅深受投資者歡迎,自然也進入羊毛黨的視野。陸金所的「外圍服務商們」那麼,陸金所和羊毛黨究竟是如何發生關係的?一個側面可見一斑,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P2P業內採訪有關羊毛黨的話題時,一位P2P高管建議本報在淘寶上搜索「陸金所」三個字,搜到的結果會「非常有意思」。
  • ...三大上市險企1月壽險保費增速為個位數;2018壽險業淨利潤流年不利
    中國平安等3家上市險企1月份壽險保費增速僅達個位數  目前,已有3家上市險企披露了1月份保費數據,其中壽險板塊增速都為個位數。  從成立多家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開始,到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保險行業,再到保險科技公司迎來一輪又一輪風投融資,都標誌著科技推動保險業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科技也被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是未來推動保險業新一輪發展高潮的「加速器」。(金融時報)
  • 布局香港財富管理市場的陸金所在下一盤什麼棋?
    陸金所香港業務部負責人蔡華表示。布局香港財富管理市場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成熟度的監管架構、完善公開的交易市場,及金融產品的豐富性等方面,均處於國際金融市場前列。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公司的迅速崛起,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有意鼓勵數字金融行業加快發展,讓傳統金融行業向數位化、網際網路方向轉型,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
  • 睿創微納流年不利?家屬誤減持兩高管請辭 交易所監管函也來了
    來源:券商中國流年不利?家屬誤減持,這家科創板公司兩高管同時請辭,交易所監管工作函也來了短短幾天,已有兩位高層相繼因家屬誤操作減持辭職,還因此收到交易所監管工作函,睿創微納真可謂流年不利。10月9日,睿創微納董秘趙芳彥、監事會主席陳文祥相繼宣布辭職。這兩名高管的辭職原因,竟都是家屬誤操作致違規減持該公司股票!
  • 生豬期貨上市助力對衝風險 6大龍頭股積極布局
    生豬期貨上市助力對衝風險 行業龍頭積極布局今日,生豬期貨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這也是我國期貨市場中的首個活體交割品種。基於期貨市場價值發現、套期保值的功能屬性,生豬期貨上市後,將有望協助行業企業判斷產能布局節奏,對衝周期波動風險,從而改善此前生豬市場價格震蕩頻率,平滑企業盈利水平。
  • 副總裁補缺總裁 三部門總晉升高管序列!東莞證券高管大調整 坎坷...
    除潘海標職務有變動以外,今年還有4名人員被新任命為高管,其中3名為部門總經理,分別來自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自營業務。因各種原因,東莞證券衝刺A股IPO多年卻屢陷困局。這家中小券商在淨資本補充問題上仍有掣肘。東莞證券計劃推動建立多渠道的淨資本補充機制,淨資本規模目標達到100億以上;主要經營指標力爭進入全國前30名。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上市後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上市首日,Snowflake的收盤價為253.93美元,而截至美股研究社發稿的報價為336.99美元,總市值約為965億美元。中概股融資額創近年新高,遭遇做空和監管風險依然正面前行今年雖說美股歷經大跌大漲的巨大波動,但絲毫也未影響到中概股的上市熱情。根據富途報導:截至2020年12月8日,今年已經累計有31家中國企業成功登陸美國股市。
  • 2018風險投資大豐收,開局不利的2019又將如何
    不僅如此,自2014年以來,風險投資支持的上市、私募股權支持的對風險投資企業的收購以及戰略收購的退出規模中值翻倍。這可能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已完成募資的風投基金中值自2014年來增長了近2倍(8200萬美元)。大量可用資金的注入無疑為產業資助創新帶來了有利地位,這些趨勢同樣對有限合伙人、風險投資人和企業家提出了問題:這種情況的可持續性如何?它如何影響資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