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財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
文 | 郭 文
編 | 尹佳琴
從滬市主板到深市中小板,三度衝刺A股IPO的微生物藥物生產商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宇藥業」)的招股書目前正處於被受理的狀態,其上市道路可謂命途多舛。
從2017年提交IPO申請未通過到2019年6月再次申請IPO,又因保薦機構之一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財務被爆出造假事件而被迫中止,如今第三次啟航。
通過招股說明書《今日財富》雜誌發現,新宇藥業目前仍存在業績下滑、產品單一、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和人事變動頻繁等問題。《今日財富》雜誌就相關問題向新宇藥業發函求證,但遺憾的是,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復。
1 經營業績下滑,財務指標亮紅燈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新宇藥業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14%、33.91%和28.46%,呈現逐年下滑的態勢;公司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4.63億元、5.41億元和4.76億元,存在一定波動。
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1.59%、淨利潤同比下降79.97%,業績出現大幅下滑。但據新宇藥業在招股書中對行業的分析及前景預測,當前我國醫藥產業增長速度較快,新宇藥業主要產品所處的原料藥行業也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
在向好的環境下,新宇藥業為何還是出現了明顯的業績下滑?市場認為,或與其產品單一、產業鏈過於集中有較大關係。
2 產品單一,對上下遊依賴度高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新宇藥業主要營收來源於鹽酸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磷酸酯兩種原料藥的銷售收入,三年中合計銷售收入佔總營收比分別為:94.99%、90.40%和87.32%。
過高的單一產品依賴導致了新宇藥業對市場轉變的機動性較差,並在面對市場變化時容易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公司上下遊供應商與客戶的集中度也比較高。
2017-2019年,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佔比分別為58.15%、66.31%和68.00%,呈逐年攀升的趨勢。其中浙江海翔川南藥業有限公司、浙江海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其第一大客戶,銷售收入佔同期主營業務收入比分別為:27.24%、28.72%、29.06%,也是不斷增長的情況。
供應商方面,第一大供應商安徽金玉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佔總採購額比例分別為:44.39%、42.10%、44.32%,同樣佔比過高。如果主要客戶或供應商調整生產與採購政策的話,這樣的情況將使得產品銷售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3 高管更換頻繁,研發能力有限
除了產品單一,過於依賴上下遊產業鏈外,頻繁的人事變動同樣是新宇藥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據公開數據顯示,新宇藥業的董事會秘書在三年時間內四次變動,財務總監也在三年內經歷了三次更換。
(圖片來源:新宇藥業招股說明書)
與此同時,新宇醫藥作為一家注重技術研究的微生物醫藥業公司,在員工專業結構中,研發技術人員佔比竟然僅有14.71%,佔比最高的是生產人員,為69.73%,且員工受教育程度中專及以下佔比高達65.63%。
截至招股書出具之日,新宇藥業的發明公開專利權為8項,其中最近一項專利是2018年4月申請,其後沒有突破。
目前的人員結構和能力能否支撐產品研發有待商榷。新宇藥業作為有過兩次申請IPO經驗的「老江湖」,如何應對當下結構和未來問題,仍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