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拷問康美藥業,刨根究底12問!官媒發聲:"別拿信披當兒戲"

2021-01-13 每日經濟新聞

5月5日晚間,上交所下發了對康美藥業的問詢函,2238字,12個問題,刨根究底式詢問,要求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多計貨幣資金的存放方式、主要帳戶、限制性情況、是否存在違規資金使用及資金的主要去向等。針對康美藥業等事件,證券時報在5月5日晚間發表評論員文章《以雷霆手段,打擊信披違法財務造假行為》。新華社也在5日晚間發表了名為《康美藥業,別拿「信披」當兒戲》的評論文章。

圖片來源:攝圖網

300億元貨幣資金突然消失的康美藥業,在收到上交所監管函之後的5天後,又收到了更為詳細的問詢函!

5月5日晚間,上交所下發了對康美藥業的問詢函,2238字,12個問題,刨根究底式詢問,要求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多計貨幣資金的存放方式、主要帳戶、限制性情況、是否存在違規資金使用及資金的主要去向等。

上交所要求,康美藥業於2019年5月6日披露問詢函,並於2019年5月14日之前披露對問詢函的回覆。康美藥業表示將儘快組織相關人員就《問詢函》進行回復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此前,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表示,「財務差錯和財務造假是兩件事」,雖在5月1日凌晨發表了道歉信,但未涉及財務差錯出現的具體原因,被市場認為「道歉少了誠意」。

上交所12問拷問康美藥業

上交所最新下發的問詢函,共12個問題,劍指貨幣資金忽然消失一事。

一問:康美藥業前期差錯更正涉及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確認業務款項等環節的會計處理,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差錯調整整體情況。

二問:公司核算帳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一是多計貨幣資金的存放方式、主要帳戶、限制性情況、是否存在違規資金使用及資金的主要去向;二是貨幣資金核算出現重大差錯的具體原因、涉及的主要交易事項、交易安排、交易對手方及是否為關聯方等具體情況;三是結合公司近年的融資情況,說明是否存在募集資金違規使用的情形;四是公司資金管理制度及執行存在重大缺陷的具體情況;五是結合公司現存債務規模、現有貨幣資金的受限情況等,說明各項債務的後續資金償付安排,並充分提示風險。請會計師及相關保薦機構發表意見。

三問:其他應收款少計57.14億元。同時,根據年審會計師出具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及其他關聯資金往來情況的專項說明,其他應收款餘額中包括其自查的向關聯方提供資金餘額88.79億元。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其他應收款少計的具體原因及責任人等。

四問:由於採購付款等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存貨少計195.46億元。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分類列示少計存貨的具體項目、品種及金額;少計存貨涉及的主要事項、交易對手方及是否為關聯方等情況。

五問:由於工程款支付等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在建工程少計6.32億元。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少計在建工程的具體項目、預算數、各期投入額、累計投入額、工程進度、資金來源等具體信息等。

六問:公司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結合具體業務類型及相應的收入確認會計政策,說明收入確認及成本結轉出現差錯的具體原因等。

七問:年報顯示,公司對2016年的主要會計數據進行了調整,營業收入、扣非前後的淨利潤分別調減69.48億元和14.99億元,總資產、淨資產分別調減15.72億元和14.01億元。請公司補充披露2016年的具體調整事項、相關會計處理、調整原因及依據、對報表科目及其項目構成的影響等。

八問:針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事項,請年審會計師補充披露差錯更正所涉事項履行的審計程序、與前期相比存在的差異以及是否遵循相關職業準則的要求;結合前期審計工作,說明未及時發現前期差錯的具體原因及責任人。

九問:公司2018年財務報表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主要涉及立案調查事項、關聯方資金往來和在建工程項目。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無法提供關聯方資金往來、在建工程相關資料的具體原因等。

十問:針對財務報表審計保留意見,請年審會計師補充披露已實施審計程序但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具體原因,存在哪些需要獲取但無法獲取的主要審計證據,獲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礙,以及以前年度獲取情況及與本年獲取存在的差異情況等。

十一問:公司2018年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主要涉及資金管理、關聯交易管理、財務核算等問題。同時,公司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也存在重大缺陷。請公司核實並補充披露上述內控缺陷的具體情況、產生原因、相關責任主體的認定和追責安排等。

十二問:請公司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前述會計差錯、內部控制缺陷事項,全面自查涉及的規範運作及信息披露問題,就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進行詳細說明,同時結合自身具體職責履行情況,就是否勤勉盡責、是否存在主觀故意、是否存在管理層舞弊行為明確發表意見。

上述問詢專業詳盡,刨根究底式詢問試圖找出康美藥業所謂「財務差錯」出現的具體原因。事實上,就在4月30日,康美藥業剛曝出300億貨幣資金突然消失的消息時,上交所閃電下發監管函,關注其會計差錯的原因以及涉及的具體事項。

上交所表示,上述事項反映出公司在財務管理、信息披露、內部控制等方面可能存在重大疑問,上交所予以高度關注。根據規定,要求公司認真自查和核實有關情況,充分披露相關信息,明確投資者預期。

康美藥業300億一夜蒸發

4月29日晚間,A股昔日醫藥類白馬股康美藥業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同時發布公告更正其2017年報中出現的會計差錯。公告表示,公司從2018年12月28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對此進行了自查,在2018年之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帳實不符的情況。

對於2017年的年報,「財務錯誤」主要包括了:

由於公司採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應收帳款少計6.41億元,存貨少計195.46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2億元;由於核算帳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在核算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存在錯誤,造成銷售費用少計4.97億元,財務費用少計2.28億元。另外,還有由於「會計處理存在錯誤」而多計的諸多類別的現金項目,其中,單個項目最高多計了103億元。

「核算帳戶資金」可以多算出近300億,「營業收入」多計近90億元……一份年報中14個會計錯誤」,引起市場一片譁然。不少人士調侃「300億資金可不是小數,想一想要是用卡車去拉現鈔,這得拉多少車?」

4月29日,康美藥業還發布了董秘辭職及變更證券事務代表的公告——公告顯示,邱錫偉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一般來講,「會計差錯」及更正早已成為上市公司慣用伎倆,每年都會有很多A股上市公司披露類似公告,對前期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在「會計差錯」的背後,往往存在財務造假的可能,最典型的案例是上海物貿。2008年至2011年間,上海物貿通過「連續造假」的方式,累計虛增利潤2.66億元,並將這4年隱瞞的所有虧損集中體現在2012年年報中,導致上海物貿出現「連續5年財務造假」的狀況。但如果上海物貿在2008年至2011年期間客觀真實地披露年報,該上市公司將因「連續四年虧損」而被強制退市。靠造假,上海物貿成功規避了退市風險。

康美藥業的299.44億元貨幣資金「不翼而飛」,面對上交所詳盡的問詢函,如何回應將決定著事態的進展。

缺乏誠意的道歉信

就在上交所上一輪監管函下達的7個多小時後,康美藥業發表了董事長馬興田署名的道歉信。

馬興田在《致康美藥業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2018年,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嚴峻,國內經濟面臨困難和下行壓力,民營經濟遭遇了衝擊,醫藥行業在調整和動蕩中跌宕起伏,康美藥業也遇到了極大挑戰。但是,公司堅持發展以中藥飲片為核心的中醫藥產業,積極培育公司發展新動能。同時,「對於公司治理不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規範等問題帶來的困擾,我們向所有股東朋友們致以最誠懇的歉意,同時也感謝股東對康美藥業一直以來的支持!」

下一步,公司將加快實施「發展實業、聚焦主業、瘦身健體、固本強基」的基本戰略,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公司財務管理能力,改進公司內部管理,強化公司內部管控,聚焦中藥飲片核心業務,以智慧藥房為抓手,形成高粘性C端商業模式,實現由傳統型中醫藥製造企業向精準服務型中醫藥大健康企業轉型。

可以看出,道歉信並沒有直面回應財務差錯的具體原因,只是將300億貨幣基金的不翼而飛歸結於內控不健全、信披不規範。

官媒發聲,康美藥業股價何去何從

在康美藥業發布高達近300億「會計差錯」後,4月30日,股價一字跌停,按照這一態勢,未來的跌停或難以避免。

目前,康美藥業市值為475億元,較最高時跌去了62%;「15康美債」跌20%後臨停,後被拉升縮窄跌勢。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對「15康美債」、「18康美01」和「18康美04」債項信用等級由AAA下調至AA+,並將康美藥業的主體信用等級及債項信用等級繼續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針對康美藥業等事件,證券時報在5月5日晚間發表評論員文章《以雷霆手段,打擊信披違法財務造假行為》。文章指出,當前,有必要針對市場反應強烈、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和財務造假情節惡劣的重點公司,抓緊立案調查。對於調查發現屬實的,應果斷採取雷霆手段,全面依法從嚴追責,徹底斷絕違法者「賠錢消災」的念想。

新華社也在5日晚間發表了名為《康美藥業,別拿「信披」當兒戲》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在資本市場,這樣的公司並不少。有「扇貝說跑就跑」的獐子島,更有「1001項議案」的慧球……從「白馬」「明星」到「垃圾股」,有時只隔著一份「摻水」的公告、「美顏」的財報。此類公司破壞的是信披的基本制度。證券法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然而長期以來,財報「打補丁」、信披避重就輕等市場亂象迭出,嚴重破壞了市場運行秩序。不準確的財報信息必然誤導投資者,誘使投資者做出錯誤決策,最終有可能損失重大。

文章提到,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是資本市場的底線之一。堅守底線需要上市公司打心底裡尊重投資者、尊重市場;需要中介機構切實勤勉盡責、為每一份籤字公告負責;更需要監管層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管到造假的疼了、耍花招的怕了,才算到位!康美藥業的「雷」已經爆了,相信監管層會拿出一個市場認可、中小投資者拍手稱快的懲戒措施,期待上市公司能真正對股東負責、為股東創造價值。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康美藥業有投資者22.06萬,不少投資者認為「造假應嚴懲」。

相關焦點

  • 康美數據造假,上交所刨根究底12問!
    針對康美藥業等事件,證券時報在5月5日晚間發表評論員文章《以雷霆手段,打擊信披違法財務造假行為》。新華社也在5日晚間發表了名為《康美藥業,別拿「信披」當兒戲》的評論文章。來源/券商中國300億元貨幣資金突然消失的康美藥業,在收到上交所監管函之後的5天後,又收到了更為詳細的問詢函!
  • 康美藥業再跌停 財務醜聞遭上交所刨根究底式質詢
    康美藥業(滬:600518)日前出現財務醜聞,由於公司核算帳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2017年年度貨幣資金多計299億元(人民幣。下同),而營業收入多計約89億元,營業成本多計約76.7億元,財務費用少計近2.3億元。
  • ST康美控股股東擬變更為易林投資,股票9月3日復牌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2日電 深陷300億財務造假風波的康美藥業迎來了新的轉機。2日晚間,ST康美(原康美藥業)發布《關於公司控股股東表決權讓渡暨控制權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稱,為妥善、有序推進、化解目前面臨的債務風險及生產經營不穩定等問題,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擬將其持有的29.9%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等權利,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讓渡給託管實施主體揭陽易林藥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易林投資」)行使。
  • 康美藥業:控股股東持股比例變化系可交債換股所致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康美藥業(600518)6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發生變化,原因系康美實業2017年非公開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換股所致。截至當日,康美實業第一期可交債累計換股38.60萬股,第二期可交債累計換股1129.28萬股,合計換股1167.8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23%。
  • 康美和CNMB
    所以作為央視官媒,這樣公開支持是不是有點飢不擇食呢?2近期我還注意到,有一批人在特意的帶節奏,目的就是黑化李+成。個人覺得,這些人的用心不能說陽光。這種煽動仇富,和清算的情緒,可以說歷史上我們已經經歷過幾次了。如果因此再成功煽動起什麼運動的話,後果真的不敢想像。
  • 2020年最後一天ST康美自我救贖
    ST康美(原簡稱康美藥業)在跨年前解決第一階段的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款問題。2020年12月31日,ST康美公告稱,為確保公司在2021年前收回相應資金佔款,公司與相關方進行債務抵償暨關聯交易,以債權債務抵償的方式衝抵關聯方資金佔用款。
  • 吉藥控股稱信披錯誤系「經辦人員失誤」 專業人士認為解釋很牽強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孟凡軍7月28日晚,吉藥控股發布了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對公司此前信披中因「經辦人員失誤」出現錯誤作出了詳細的解釋和說明。但業內人士認為,該解釋很牽強,很難讓投資者信服。
  • 上交所現場檢查來了
    這種「核實底層信息和數據,揭開信披面紗」的一線監管方法,不同於往常的監管手段,無疑是對現有監管模式的重大改變和創新。這種「核實底層信息和數據,揭開信披面紗」的一線監管方法,不同於往常的監管手段,無疑是對現有監管模式的重大改變和創新。  有市場人士認為:「新指引和新上市規則特別添加的現場檢查等措施可能是一個信號,更大的潛臺詞是,未來交易所開展現場檢查可能會成為新常態。」
  • 微芯生物回復二次問詢 「14問」刨根究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5月14日晚間,上交所披露微芯生物二次問詢函及回復。微芯生物成為10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中首家回復二次問詢的企業。  上交所問詢函的首個問題指向研發支出資本化和費用化。其他問題包括實際控制人認定與控制權穩定、專有技術獨佔使用權出資、核心技術平臺、市場推廣費及生產資質等。
  • 今世緣拋百億營收計劃未披事實依據 上交所閃電提醒「說大話」可能...
    4家上市酒企信披違規後,今世緣按章辦事公布了業績目標,但並未逃過監管部門的質疑。  如果以2020年營收54億元為基準,今世緣未來5年年均增速須達到13.12%,就能完成百億目標;年均增速達到22.67%,就能完成150億元的目標。  不過,根據今世緣近年產能利用率等方面的情況,長江商報記者未能找到支持公司業績目標的具體數據。
  • 實力營業部現身龍虎榜,ST康美2日上漲10.2%(07-16)
    摘要 上交所2020年7月16日交易公開信息顯示,ST康美因屬於S、ST、*ST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5%而登上龍虎榜。
  • 靈康藥業: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公告
    (六)申購程序 1、辦理開戶手續 凡參與本次網上申購的投資者,申購時必須持有上交所的證券帳戶卡,尚未辦理開戶登記手續的投資者,必須在網上申購日2020年12月1日(T日)(含該日)前辦妥上交所的證券帳戶開戶手續。2、申購手續 申購手續與在二級市場買入股票的方式相同。
  • 別信,這是假消息!
    所有消息均未在官媒上找到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謠言有多荒唐。就拿最重要的一點來說——謠言的來源。沒有在任何官方渠道或者權威媒體上看到過這個消息。說明這就是條在朋友圈或者微博自嗨的消息。然後是「春運取消」,這些造謠是真的很喜歡拿春運做文章。但就在2020年12月31日,中國政府網還發布了關於春運的注意事項。
  • 康美藥業年報14處會計差錯是誰的責任?
    4月30日披露2018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但康美藥業別有一番風情。這家醫藥行業的知名上市公司,在2017年的年報中竟然有多達14處的重要財務數據錯誤。同時間披露的還有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進展公告》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對康美藥業2018年財務報告《具有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 蘭州康美口腔醫療集團第八家分院康美齒科雁灘鴻運分院開業
    大西北網訊 6月26日,蘭州康美口腔醫療集團迎來第八家分院——雁灘鴻運分院正式開業,並舉辦了隆重開業盛典。標誌著康美口腔醫療集團在為大眾提供口腔醫療服務方面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提供了一個新的優質的口腔診療服務平臺。
  • 睿創微納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3月22日,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煙臺睿創微納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睿創微納」)申請科創板上市獲上交所受理,成為目前山東省首家申請科創板上市獲上交所受理的企業。  2018年7月,睿創微納就與中信證券籤訂了IPO輔導協議。
  • 強行「改命」又遭上交所頂格處分 *ST富控惡意規避退市奇葩操作...
    因此,上交所決定,對*ST富控予以公開譴責,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兩人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終身的頂格處分,並根據時任董監高的職責範圍及履職情況,對其他10名責任人分別予以公開認定、公開譴責、通報批評的處理。隨著這份《處分決定》的發出,*ST富控「逆天改命」的奇葩操作細節被披露,其手段之粗暴、對規則之漠視令人震驚。
  • 在職場,你得學會刨根究底
    下午,在做項目復盤的時候,老闆用了連環問,把我們問的啞口無言。他問,為什麼首開失利?因為沒有客戶。為什麼沒有客戶?因為沒有出去找客戶為什麼沒有出去找客戶?我有時候特別討厭回答老闆的這種問題,問到最後,都是自己的問題。員工和老闆永遠都是對立的關係,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力資源密集型企業,單個人的成本是很低的,所以,在我看來,員工都是被老闆壓榨著在做事。用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來說,就是: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