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邊已經講過,三爻卦雖然是由三個爻組成的,但我們卻不能將它看作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三爻卦在結構上應當看作是在二爻卦上面再加上一個獨立爻組成,這樣震卦與離卦我們應當看作是在二爻少陽卦的基礎上分別加上一個陰爻和陽爻而得到的。
三爻卦共有三個爻位,分別是初位、二位和三位,當我們分析三爻卦的結構時初位和二位組成的二爻卦將被看作一個整體,三位則是三爻卦的另一個組成部分,這樣三爻卦在結構上就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這些知識並不是任意設定的,它直接關係到我們對於三爻卦及六爻卦意義的解讀,也關係到我們對於經文內容的解讀。
由于震卦和離卦在結構上是由二爻少陽卦分別加上一個陰爻和陽爻而構成的,所以我們將震和離都看作是少陽卦,我們要理解這兩個符號的意義就首先要知道少陽的意義。
古人講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實際上就是從春夏秋冬季節循環的現象中歸納的。寒暑二氣的交替、四時的循環,是古人最早接觸到的現象,由於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也最早被人們加以研究和系統化。我們可能會主觀的認為陰陽的觀念是古人通過對眾多自然與社會現象的歸納與抽象而獲得的,一開始就應當是一組抽象的概念,但其實陰陽概念最早的含義是具體的,陰陽最早就是指寒暑二氣。
春為暑熱之漸,所以是小陽,古人稱之為少陽。夏為暑熱之盛,所以是大陽,古人稱之為太陽。秋為寒涼之漸,所以是小陰,古人稱之為少陰,冬為寒涼之盛,所以是大陰,古人稱之為太陰。所以古人的太少即大小。寒暑分陰陽,陰陽又各分大小,所以陰陽中又分陰陽。
所謂的陰陽觀念和原理,比如太極圖之類不過是現象的直接概括,是描述性的原理,而不能用作現象的解釋。而且那些更抽象的結論如太極圖之類,更是晚出了。後世補充的陰陽互補律之類,看似很具有定律般的邏輯形式,只可惜不能用作解釋現象的基礎,因為它們只是現象描述與總結,正是要被解釋的對象。要解釋為什麼有寒暑相易、日夜相襲的現象,就要等待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了。這些就與克卜勒和牛頓的工作有關係了。
話講得有點離題,但我要說醫易學根本就是一個偽科學,研究哲學與自然科學絕不是形式地繼承古人的結論就可以,陰陽觀念遠沒有上升到普遍原理的高度上,而陰陽概念只是一個分類概念,而不是一個實質性概念。我們可以說物質具有陰和陽的屬性,卻不能說物質是由陰和陽構成的。自然科學對於自然與社會的理解遠沒有結束,中國傳統哲學更不可能為它提供終極答案,無論現代科學還是中國文化,對自然更深刻的認識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現代回過頭來繼續講震卦和離卦的意義。陰陽的大小在社會層面也被賦予了意義。比如,成年男子是大陽,經文中是元夫,未成年男子就是小陽,經文中謂小子。大部隊是大陽,一小撮人馬就是小陽,同人卦裡面同人是小陽,大師是大陽。在經文中與震卦與離卦相關的卦爻辭中常常以飛鳥、小子、只人在外的旅人、小狐狸、小國家等用來比喻小陽。這就說明將震和離理解為少陽卦是有根據的。
少陽卦的上面加一陰爻,就是震卦。震卦的意義就是小陽遭遇到陰氣的阻滯,不能實現由裡出外的過程。那麼震卦這個符號為什麼會被命名為雷呢?是因為雷起到了一個將人或動物攔阻在居處之裡的作用。天上一打雷,出門在外的都要趕緊回家走,呆在家裡的也不敢再出門。而老老實實呆在家裡卻能笑言啞啞,匕鬯不之人。所以震卦利於安居不利用出行。
少陽卦上面加上一個陽爻,就是離卦,它的意義是小陽行健。什麼是小陽?力量相對弱小的事物或力量。我們前面所說的小孩子、同人、小國家,飛鳥、小狐狸等。什麼是小陽行健?比如,小孩子做大人的事,扛麻袋對成年男子而言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可對於小孩子來說就會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小孩子氣力不足,扛麻袋時雖然看著也很努力,憋得臉紅脖子粗的,可就是扛不起,或扛起來卻走不動。這個狀態就是陽中有陰,就使用離卦來代表。還比如,小國家打仗,小國家財力弱小,經不起戰爭的消耗,即使經歷了長時期的苦戰獲得成功,但剩下的也只是一個積貧積弱的爛攤子。袽有衣,終日戒。由於物資匱乏而老百姓禦寒的冬衣破爛不堪,由於擔心敵人隨時會發動反攻而終日提心弔膽。這就是經文中震用伐鬼方,三年克之的意義。小陽行健力有不勝,陽中有陰,所是用離這一符號來代表。
另一方面,離卦又代表陽多於外而空乏於裡,家裡有限的錢財都被用於裝飾門面,結果導改家底的空虛而少有積蓄。陽多於外或麗於外就是修美與裝飾,賁卦講的就是裝飾和修飾。彩虹彩霞之類的事物,豔麗非常,但卻不能久駐,這也是陽中有陰。經文中離就是霞彩虹霓等自然事物。黃離就是金黃色的彩霞,日昃之離就是晚霞,落日的餘暉。
我們解讀八卦並不是簡單的接受震為雷,離為火之類的信條,我們分析卦畫並結合《周易》經文內容,提供一個解釋卦象和卦爻辭內容的新的知識體系。這一知識體系並不是直接來自於經文的翻譯,而是在一定的哲學分析與邏輯思辨的前提下獲得的,希望對有志於解讀《易經》的學者提供一個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