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到底有何含義?你知道嗎?

2021-01-08 尋歷史真相

01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李遠《句》

俗語作為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現如今能夠在百姓口中代代相傳,離不開其通俗性和趣味性。縱觀現存俗語,語句都非常簡練,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經驗,更能看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群眾,應該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像「比登天還難」、「被人賣了還幫別人數錢」、「病急亂投醫」等等。從廣義上來說,俗語下面還有分支,包括歇後語、口頭成語等等;從狹義上來說,俗語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和下屬分支不一樣。

追溯一下「俗語」一詞,最早可以在西漢時期找到答案,但是要說俗語正式成為定型語句被運用,那還要說班固這個人。班固最早在《漢書》中記載了一句——「畫地作獄,議不可入;刻木為吏,期不可對。」這句話直接點明了當時官府牢獄的黑暗,用這句話表達出了對牢獄的厭惡。

02

俗語雖然是比較粗糙,但是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有很多人說俗語不好,太過於封建迷信,這是以偏概全的說法,因為俗語自身就受時間的限制,很多俗語只是在當時那個年代有效。當然了,也有很多俗語放在今天依舊適用,就好比今天要說的這句——「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

初看或許覺得很難,不容易理解,只要是明白其中幾個詞語,其中含義就會一目了然。該俗語將男性和鐵聯繫在了一起,將女性和麻聯繫在了一起,鐵是最為常見的金屬,麻為人們常吃的糖類。古人藉此比喻,足見其智慧所在。

03男無性如鐵

讀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當你把這句話和「恨鐵不成鋼」聯繫在一起,你就會明白什麼意思了。眾所周知,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古人也不例外,當他們的孩子實現不了他們的願望時,他們就會做出感慨。

鐵和鋼都是被賦予了靈性,鐵不耐腐蝕,容易生鏽,而鋼正相反,並且還寧折不彎。如果男人的個性和鐵一樣,那麼必將無法在社會上成才,甚至會受人欺辱,失去尊嚴。如果男人的個性像鋼一樣的話,那必將成為棟梁,放在社會有用的地方,且值得人們信任,受到人們尊重。

所以這句話中的「性」指的是性格,希望男人都能有個剛強堅毅的性格。放在現代社會來講,這句話依舊適用,特別是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大,備受壓力但壓不垮的人,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性格。如果你熟悉歷史,你看一下咱們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基本上也都是這個性格。

04女無性如麻

前半句理解了之後,後半句就容易很多了。眾所周知,古代社會是男尊女卑,女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地位可言,那麼這句話為何要說女子應該有個性呢?咱們舉個例子就很好理解了:

古代有四大醜女大家應該都知道,特別是鍾無豔和阮氏,雖然他們面貌比較醜陋,但是非常聰明有計謀,在家能夠相夫教子,在外可以給丈夫支招,這就是他們的個性。相反,如果一個女性沒有個性,家庭生活上只知道順從,幫不上任何忙,時間長了就會讓人乏味,就像是麻糖一樣,剛開始還覺得比較好吃,在嘴裡時間長了就沾牙。

所以這句話想要表達出來的是:希望女子也都能有自己的性格,或智慧、或狠毒、或豪爽、或妖嬈等等。縱觀中國歷史,上官婉兒就非常有智慧、呂雉就非常狠毒、秋瑾就非常豪爽、夏姬就非常妖嬈。他們都將自己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裡不細說。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是闡述了性格的重要性。放在現代來講,性格在人際交往中也是尤為重要。不得不說,古人非常有智慧。

05往期精彩文章

古人云:「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 此話並非迷信?有何依據?

1996年清華才女無視親人勸阻,執意嫁往非洲,如今生活如何?

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精氣神有多重要?

清朝兵權不是都在兵部手中,而是一直在變動,不同時期各不相同

清朝有種特別的官職,品級雖然不是太高,但地方官見了都畢恭畢敬

06參考資料

《句》、《漢書》、《中國傳統俗語叢書》、百科資料等

題/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到底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文/尋歷史真相-宥乾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到底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之談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很多人或許第一次聽說,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男無性如鐵我們首先說俗語的上半句「男無性如鐵」,眾所周知,男人想要取得成功,建立一番事業,需要有堅韌不拔的性格。
  • 「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無性」是什麼?易經:智慧之舉
    同時,中國的人物形象也很深刻,有自己的特點和含義,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比如在古代,人們經常說一些俗語。這些俗語的背後,是祖先總結經驗,思考人生。同時,這些都是先人留下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其實我們的祖先經常說一句話:『男人無性如鐵,女人無性如麻』,那麼你知道它的意思嗎?你知道古代的『性』是什麼意思嗎?同時,你知道麻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嗎?
  • 老話「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到底有何含義?早知道早受益!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很多人乍一看好像是一頭霧水,其中的「鐵」和「麻」為什麼和男人女人相關聯,這裡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其實我們細細品讀這句話,裡面到處都充滿了智慧。首先我們先來說前一句「男無性如鐵」,這裡的「鐵」其實是和「鋼」相對的。
  • 「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是啥意思?古人忠告字字受用
    俗語大多是古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蘊含了古人對天地自然與人的理解。雖然其中有些已經不再適合現代生活,但依舊具有一些教育意義。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細細品讀,的確能引人深思。一、男無性爛如鐵古代封建社會中,男子佔據重要地位,一切都要是圍繞男子建立起來的。古人認為一個人男人就要頂天立地,性格要剛強。
  • 老話常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所以就有了所謂的「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善必壽老,惡必早亡;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等等的名言警句,還有一些名言警句則是要交給我們生活的真諦,就比如這句「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就是在倡導我們要正確地對待自己的人生,養成屬於自己的性格。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說的是啥意思呢?
    其實老一輩的俗語能被傳承,就是因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現在在農村依然很多人在交流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會拿出俗語表示,比如說道做人,會說常言說得好「人無完人,物無完物」,而故此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話是正確的,所以俗語又被稱為:老話、常言、俗話等,而在眾多的俗語中有這麼一句話「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從字面上來看也是和做人有關,但是這句話具體是啥意思呢?
  • 俗語:男子無性鐵無鋼,其實下半句同樣重要,女性應該了解一下
    我們小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長輩說一些聽上去很押韻的句子,不過我們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話中的意思我們已經逐漸明白其含義,越發覺得很有道理,這些道理往往幫助人們在遇到類似情況或者境遇時,更好地處理和解決。
  • 無性婚姻有多可怕?
    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伴侶,並不等於TA有性生活。而這裡的「一個人」,通常指的是女性,因為很多男性雖然與妻子沒有性,但與其他人有性。原因很簡單:男人出軌成本太低,而女人出軌成本太高。我一個朋友,就是因為這個問題離婚的。她無奈地跟我說:「你知道嗎?
  • 農村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一輩留下來了很多俗語,就像是「男不離姜,女不離糖」,還有「女無性,爛如麻」,別小看這些俗語,聽了他們的道理之後你可能真的是受益匪淺,因為他們很多話都是老一輩人從他們多年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來的,今天小編講的這句俗語是「男怕孤辰,女怕寡宿」,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石女」走進無性婚姻 用接吻撫摸表達愛意(圖)
    「男友」說:「你是信不過我嗎?我可為你去死。」說著就要動真格。張小珊再也控制不住了,抱著「男友」失聲痛哭。在「男友」一再發誓保守秘密後,張小珊終於說出了自己是「石女」的真相。「男友」打死也不信,萬般無奈的張小珊只好和他一起去醫院查看病歷。  無性相親會上遇知音  2004年年底,張小珊通過網絡得知南京丘比特婚介所辦了一個無性徵婚點。
  • 你能接受「無性婚姻」嗎?這3個男人的回答,值得深思
    如果是你,你能接受「無性婚姻」嗎?這3個男人的回答,值得深思。@李先生,42歲已經結婚二十年的李先生,對夫妻生活已經看淡了,而且孩子也長大了,更沒有年輕時候的衝動和激情了。即使這樣,但李先生和妻子的感情依舊如初,從沒有為這些事情爭吵過。雖然日子很平淡,李先生卻總是給妻子製造一點小浪漫,經常帶她出去旅遊,或者看電影,偶爾在特別日子也會給妻子準備驚喜。
  • 「生完二胎,無性婚姻一年,我為什麼拒絕老公?」35歲妻子坦白
    性學家馬曉年道出真相:「無性婚姻的本質,就是無愛婚姻。」正如故事裡的若雲。若雲生完二胎後,到如今有一年時間,夫妻倆過著無性婚姻。不是丈夫不想,而是她一直拒絕。一個女人,不願意和老公有夫妻生活,其實原因就一點,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1若雲與丈夫白方結婚十年,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剛過完一周歲生日。
  •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啥意思?古人的智慧,句句有理
    雖然男女有別,但是有一種東西這兩者不同的人都會有,那就是志氣以及抱負,這兩樣東西就像是你這個整體的核心,調動你這個生命機器地運轉,而沒有它,你滿眼只會有迷茫,跌跌撞撞沉浸在不真實的生活深淵當中。其實先輩早已對我們有所啟迪,"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就是先人給我們留下的智慧。或許很多人初讀的時候會想偏,不明白這個"性"字究竟是何意思。
  • 是什麼導致了無性婚姻?這兩個男人說出了大實話
    夫妻之間,最悲哀的就是無性婚姻。但是現在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婚姻進入了無性婚姻這個怪圈,令人苦不堪言!無性婚姻,對正常人而言,就是一種身心的折磨!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無性婚姻呢?一起來聽聽這兩個男人的實話吧!
  • 《三十而已》陳嶼鍾曉芹:比無性婚姻可怕的,是你的冷漠
    《三十而已》這部劇之所以能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不僅是演員出色的演技,更是因為劇中那些夫妻相處的細節,都如生活中的你我,道盡了婚姻中的酸楚。記得鍾曉芹剛知道自己懷孕時,推測懷孕的時間,她對丈夫說了一句:「反正一個月就一次,好算。」
  • 無性婚姻的結局,只有一種,不是你想的那樣
    讀到這裡時,捫心自問,你快樂嗎?如果不快樂,追根溯源,讓我們看看什麼是愛情。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說,愛情有三大基本要素: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一種渴慕與對方結合的心態,相互有性的吸引。親密是在情緣中能心心相印,靈犀相通的因素,是為對方著想,看重對方,了解對方,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的感受與心態。
  • 男人能接受「無性」婚姻嗎?幾個離異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曾經有一位大學女生對我說過,如果結了婚之後能保持無性生活就好了。「柏拉圖式愛情」確實令人羨慕,可是對於大多數男人來說,無性婚姻幾乎是不可能出現在他們詞典中的詞語,更別說親身體驗了。」我曾問過身邊的一些男性朋友,他們的回答是「那結婚還有什麼意思」?
  • 中年女人的坦言:無性婚姻五年的我,不介意婚外發生感情和性
    文:鄭少淵 願我的文字能溫暖你~-01-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組調查數據,讓我大吃一驚: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曾表示,經調查,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換句話說,每五個已婚女人之中,就有一個經歷著無性婚姻的折磨。這不禁讓我想起在《奇葩說》中的一期,有人問:男女之間到底存不存在純友誼?
  • 面對「無性婚姻」的生活,男人能夠接受嗎?這3個人說的真現實
    圖片來自網絡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對於彼此的感情那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的,也充滿了很多的幻想,但只有真正的走進婚姻,才知道,原來婚姻生活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面對的瑣事也特別的多,尤其是現在的生活壓力這麼大,有的·人正當年就已經過上了「無性婚姻」的生活了,那面對這樣的生活,男人能夠接受嗎
  • 俗語「男憐後妻軟如棉,女望前夫硬如鐵」,前任都是大豬蹄子嗎?
    尤其是見到二婚夫妻,老人們私底下會這樣忠告二婚夫妻:「男憐後妻軟如棉,女望前夫硬如鐵」,這句俗語到底描述的啥意思?難道前任都是大豬蹄子嗎?答案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為什麼說「男憐後妻軟如棉」呢?如果僅僅只是從字面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二婚之後,男性會非常憐愛他的現任妻子,並且時常溫柔以待之。」僅僅從字面上理解,這就是活脫脫的潘仁美、個頂個的大豬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