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撕逼幾十年,2010年才得出結果,「任那日本府」到底是什麼?

2021-01-16 國史拾遺

在現代東亞中日韓三國中,歷史問題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由於日本政府經常對其在近代史中的斑斑劣跡採取不負責任的迴避態度,中韓屢次抨擊日本,要求其正視歷史,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是非清楚,責任完全在日方!

但是,這其實僅僅是日本「歷史問題」的一部分,韓國和日本因為特殊的地緣和歷史聯繫,所以它們兩國之間的歷史扯皮遠遠不止是近代史的部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起韓日歷史學界之間嘴炮不斷的歷史公案:任那日本府。

公元520年,任那地域

任那日本府是個啥?先整體給大家介紹一下吧,中立一點的解釋是:任那日本府(又稱任那之倭宰)是古代日本大和王權(倭國,4-7實際)在朝鮮半島南部任那可能曾設置的統治機構,也就是說,日本古代「可能」統治過朝鮮半島南部。

這個「可能」用的很微妙了,日本人當然贊同有這一說,而民族主義情緒歷來高昂的韓國人自然是駁斥此為謬論,那麼,這個事情到底是咋樣的呢?

在給大家解釋這個事情之前,大家要先從宏觀上對古代日本和朝鮮半島之間的關係有一定認知,大家看地圖,朝鮮半島可以看成是東亞大陸的突出部,而且正好指著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之間僅僅隔著一個不算太寬的對馬海峽,地緣聯繫非常緊密,所以啊,古代大陸地區的文明,往往是通過朝鮮半島傳到日本的,所以現在一些日本網友會稱呼中國為「父の國」(文明起源地),韓國為「兄の國(文明從朝鮮半島傳到日本)」,也是因此,日本的文明起源於和朝鮮半島相對的西南地區。

註:彌生人(公元前3000年-公元1500年前移民到日本的人)中有一部分叫渡來人,這是古倭國(日本的舊稱)對朝鮮、中國、越南等亞洲大陸海外移民的稱號,約4至7世紀從外地遷移到倭國的人口被考古學者稱為「渡來人」,這其中很多一部分都是經朝鮮半島遷到日本的,這些擁有高度文明的渡來人傳入諸如農耕技術、土木建築技術,以及燒制陶器、鍛鐵、紡織等農業文明,極大地促進了日本列島的發展。

所以說,日本和朝鮮半島南部在古代的聯繫是很緊密的。

在東亞地區,中國毫無疑問是文明發源地,中國自秦朝以來就形成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制的大一統王朝,但是日本、朝鮮和中國不一樣,這些地方很長時期都是各部族,各小國並立的,是之後受中國影響才出現了像樣些的國家的,中國西漢時期,在朝鮮半島設立了漢四郡(這是能考證的朝鮮半島第一次出現像樣的統治機構,之前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雖然有信史記載,但是到底是什麼情況仍然存疑),但受到當地人的反抗,所以沒能建立穩定的統治秩序,4世紀之後,朝鮮半島逐漸演化出百濟、新羅和高句麗(高句麗橫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國東北,和中國邊疆民族有很深的聯繫,大部分文明遺產也是被中國所繼承,所以不能完全說是朝鮮半島歷史,現代朝鮮民族的直系祖先是半島南方「三韓」部落衍生出的新羅和百濟)三國並立的局面。

而在這朝鮮三國當中,百濟和日本的聯繫非常緊密,其將許多文化傳播至日本,包括漢字和佛教。同時,百濟得到了日本的物資和軍事援助(日本的文明程度雖然差,但有體量優勢啊),根據《日本書紀》記載,百濟向日本天皇稱藩進貢,並獲得日本的支持,以對抗新羅,甚至許多百濟王族和貴族成員與日本皇族通婚,這連明仁天皇也承認這個事實,毫無疑問,現代大和民族的很多成員(尤其是一些貴族傳承下來的大家)是有著朝鮮半島血統的。

註: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聯軍滅亡,日本甚至還派兵支援過百濟,然而在白江口之戰中,倭國軍隊被唐朝軍隊痛打。

剛剛說了這麼說,是讓大家對古代日本和朝鮮半島之間的聯繫有些了解,那麼「任那日本府」又是怎麼回事呢?

「任那」,這是朝鮮半島三國時期介於新羅、百濟中間的一片地區,這個詞在古代中國,朝鮮和日本的史料中都出現過,其地方爭議並不大,而爭議很大的是:這一片地方,到底是不是日本人設置的統治機構,這事關朝鮮半島南部在古代的歸屬權問題!

任那後來被新羅吸收了

日本人一開始認為任那是4-6世紀受日本直接統治的據點,其之間來源於日本古書的記載,其實古代日本和朝鮮的史書都不太靠譜(日本人稱朝鮮半島南部是它的屬國,而朝鮮半島的史書則稱倭國向百濟進貢,實際倭國和百濟的關係可以確定是倭國為尊的,畢竟倭國國家體量大太多),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古代倭國在朝鮮半島確實有一定影響力,在日本書紀等日本史書及中國與朝鮮的記錄(如廣開土王碑、《宋書·倭國傳》)中,都證實了這一點。但近現代的日本學者末松保和等人在《任那興亡史》中,也記錄新羅與百濟附屬於倭國,這就誇張了。

可是,日本人移民朝鮮半島是怎麼回事?不是朝鮮移民日本嗎?這也不難理解,以前日本蠻荒,朝鮮半島移民走入日本開發,然而日本開發到一定程度,和朝鮮半島的交流由單向變為雙向,有些日本豪族移民到朝鮮南部實在是再正常不過,根據韓國南部考古發掘, 在以金海大成洞古墳為主的屬於自公元4世紀至5世紀前半期的洛東江下流地區伽耶遺蹟中,出土了大量筒形銅器、巴形銅器、紡錘車形石製品、碧玉製品、子持勾玉等古代日本制遺物,這就是證據。

從圖中可以看到任那的具體地點,伽倻是一個很小的部族聯盟,後被朝鮮半島三國之一的新羅所吸收

而任那地區,就是日本移民居住在朝鮮半島的中心,這一點,即使是韓國學者也不否認,韓方同樣認同六世紀任那確實置於倭人支配範圍,但韓方認為這個地方不是直接受倭國管轄的。

註:日本古書記載有神功皇后(西元170年—西元269年)徵韓一說,然而此記載很有爭議,實際上神功皇后是一位介於真實歷史與神話之間的人物,但即使是神話,也能反映一個問題:古代日本人確實對朝鮮半島南部有過影響力。

但歷史研究往往受現實影響非常深的,在日本擴張時期,當然是大力主張這一帶古代就被日本統治過,這樣可以增強自己控制朝鮮的合法性,所以二戰前日本歷史的官方說法是:神功皇后(實際狀況尚不明)的三韓徵伐後,當地成為倭王的直轄地。當時認為百濟在受高句麗與新羅入侵時,曾向大和王權求援。而六世紀中期,任那為新羅吞併,日本府滅亡。朝鮮方面有沒有駁斥呢?朝鮮被日本控制了,哪敢駁斥。

日本人認為,倭國控制了伽倻南邊的部分地方,形成了任那

而二戰之後,這方面的爭論出現了,首先日本學者對「任那日本府」開始系統化整理:1949年末松保和主要依據日本最早史書《日本書紀》 (是有關「任那日本府」的主要文獻資料) 的有關記載,得出的結論是:公元360年,日本早期統一國家——大和國的首腦神功皇后出兵徵伐朝鮮半島東南部新羅王國,侵佔任那地區後,直至公元562年任那被新羅滅亡為止,長達兩個世紀期間日本大和國在任那設置「任那日本府」這一殖民支配機關,統治任那及朝鮮半島南部地區。此說一度成為定說,我國學界甚至都一度接受了。

但朝韓兩國的學者都對這一直接延續「皇國史觀」的說法進行了駁斥,其中朝鮮歷史學家金錫亨甚至提出驚人的「分國論」,他說所謂「任那日本府」是朝鮮南部古國為了管理朝鮮半島移民而在日本設立的統治據點(這完全就是為了和日本人對著幹而說出來的觀點,基本不可信);而韓國則是否定倭國「武力徵服」伽倻地區建立任那日本府的理論,但承認日本人在這裡有勢力。

韓日的對立情緒很重,這個問題也不免染上政治色彩

但這到底是什麼勢力呢?那就眾說紛紜了,有人說這是日本移民到朝鮮半島建立的小國家,但這個國家不服從於倭國;有人認為這是日本派駐朝鮮半島的外交使臣,甚至軍事顧問團的據點;有人認為這是臣服於朝鮮半島國家的倭人豪族自治集團…

不過,根據目前的研究,基本三國學界都有共識:任那日本府並不是日本大和王權在朝鮮的統治機構,也就是日本沒有直接統治過朝鮮半島南部,不過日本一些極右翼分子(類似韓國的歷史發明家)仍然認死理,甚至還編了右翼版教科書。

2010年韓日歷史共同研究報告書中,韓方認為,雖然六世紀任那置於倭人支配範圍,但「任那日本府」非當時用語,建議改稱為「安羅倭臣館」。日方認為,「任那日本府」在日本書紀以「在安羅諸倭臣」表現,故韓方建議不使用「任那日本府」可以接受,但重申當地倭人由倭人統治,非置於任何朝鮮半島政權之下。韓日官方正式共同否認了「任那日本府」是日本直接統治的領土一說,這一說無論是從歷史文獻還是考古證據來說,都不靠譜。

不過韓日之間的嘴仗還是沒有打完…

但至於4-6世紀,倭人移民在朝鮮半島南部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這個「日本府」具體是幹嘛的,倭人移民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還是沒有一個完全可信的結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任那日本府」真相——駁日本新歷史教科書「任那據點說」》——全昌淑

《古代朝日關係研究動態——關於「任那日本府說」的研究狀況》——全昌淑

相關焦點

  • 因日韓合併而出現的中國的發憤圖強,清末唯一一次聚合人心的契機
    雖然從時間上看清政府在八國侵華之後就已經宣布要改革,但是那只是空口白話,當清政府看到了今天韓國真的有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於是才舉國發奮圖強大改革。而日本對韓國的滅亡,不是1910年的《日韓合併條約》一下子就能合併的,在這之前,日本早已蠶食了韓國作為獨立國家的種種權力。換句話說,韓國空有大韓帝國的威名,實際上,整個國家的重要部門的實際掌握者全是日本人。而日本對韓國主權的蠶食正是通過甲午之後的三次日韓協定進行的。
  • 日本人的祖先是誰?專家通過基因檢測得出結果,日本人卻不能接受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民的起源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有不少專家都認為日本就是以前華夏的一個分支,根據典籍記載,秦朝時期,徐福帶領數百童男童女遠渡重洋去尋找仙山蓬萊的蹤跡,結果卻就此消失杳無音信。據傳,最終徐福到達的地方就是日本,他帶領這些男孩女孩在日本生活了下去,並逐漸演化為日後的日本人。
  • 1910年8月22日 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1910年8月22日 《日韓合併條約》籤訂 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鮮政府籤訂《日韓合併條約》。條約的籤署標誌著日本正式吞併朝鮮,朝鮮終於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 夢回2005年外交爭端:日韓互刪好友可有轉圜餘地?
    日韓不聽勸,美國很無奈 第20屆東協外長會議上進行了美日韓三國外長會談,但現場著實有些尷尬。日本外長河野太郎和韓國外長康京和看起來不願意搭理對方,合影時全程繃著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這一趟化解之旅也似乎沒起到什麼作用。
  • 100年了,韓國人和日本人還在吵
    2019年7月3日,上海,白洋澱杯上海國際少年足球邀請賽第二比賽日,日本少年隊3-1勝韓國少年隊。2019年是韓國三一運動100周年,日韓關係也不怎麼平靜。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兩國經濟誰都離不開誰,日本制裁韓國必然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韓國人反對日貨也免不了鬧出許多笑話。日韓吵架,竟吵出了TVB翡翠劇場的感覺。
  • 日韓貿易摩擦指望第三方斡旋,拜登將如何避免站隊
    疫情疊加貿易摩擦就細分國家來看,2020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208.4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6.8億美元。其中,韓國對日本出口額為250.8億美元,較2019年減少11.8%;自日本的進口額為459.2億美元,較上年減少3.5%。從具體項目來看,汽車零部件、石油化工產品等是韓國對日減少出口的主要項目。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日韓「相看兩厭」的不止上述事件。1月8日,韓國法院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一審宣決判處日本政府向12名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這一裁決是繼去年底日本企業被判賠償戰時被徵勞工訴訟之後,韓方作出反駁日本政府主張的又一司法決定。1月9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對此判決表示「極為遺憾」和「強烈抗議」。
  • 日本戰敗前在中國埋下無數炸藥,幾十年後,77歲的老兵主動來指認
    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應該都無法忘記幾十年前那場罪惡的戰爭,並為在那場戰爭中遭遇厄運的人們感到深切的同情。當年,日寇在中國犯下的種種惡行不僅是中國的恥辱,也是全世界的恥辱。可是即便證據確鑿,日本右翼分子卻依然不肯承認他們犯下的罪行,甚至還企圖掩飾和淡化這場罪惡,實在是可恨極了。
  • 又是日韓!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家是韓國,其氫燃料電池的出貨量也高居第一達到了408MW。日本的氫燃料電池也有245MW的出貨量,而中國整個2019年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為128MW,僅為韓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 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自2009年達到人口頂峰後,日本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了。截至2020年初,日本人口比上一年減少51.2萬人,降幅約為0.4%,減少人數和降幅均創歷史新高。看這個下降趨勢,比韓國還要可怕↓日韓人口雖然都在下降,但兩國有一個共同的趨勢——外國人數量在持續增長。
  • 韓國驅逐日本船隻,美國印太盟友圈內訌不斷,日韓矛盾再現!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1月14日,環球網報導稱,韓國外交部近日表示,11日發生的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與日本測量船對峙事件,韓國海洋警察廳驅逐駛入濟州東南海域(日稱女島以西海域)的日本測量船是「正當執法行為」。
  • 日本的第一任天皇到底是不是徐福
    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在諸子百家裡面屬於道家、有人說,由於他精通醫道,給秦始皇治過病,而且自言通神術,可達天聽,秦始皇對此深信不疑,這才有徐福赴海外仙山取長生不老之術。徐福就此東渡日本。徐福帶著五百童男童女,和大量的器具書籍東渡日本,也就此成為第一位日本天皇。西漢太中大夫東方朔在《海內十州記》中也記載了徐福帶童男童女坐樓船去「三神山」尋求長生不老藥的故事。
  • 中國行我也行,國產003航母曝光後,日韓印法紛紛要下水7萬噸航母
    自2018年003航母首次曝光之後,日韓印法四國紛紛表示要開始建造7萬噸級別、搭配電磁彈射裝置的新一代航空母艦。韓國航母還在紙面韓國民主黨主席,在2019年的一次會議中表示,未來準備建造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的航空母艦,並表示在十年內,韓國新一代航空母艦會配備電磁彈射裝置。
  • 發生了什麼?日媒說「日本給國際社會留下無視人權問題的印象」
    裁判部表示,綜合證據和各種資料以及辯論來看,認定被告(日本政府)的非法行為,「原告們可能受到了難以想像的,精神和肉體上的極度痛苦,並且其連受害賠償都沒有得到」。圖說: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醫院,看望「慰安婦」老奶奶消息公布之後,日本外務省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麻生太郎當選第92任日本首相
    麻生太郎當天在臨時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為日本第92任首相。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共同社9月24日報導,自民黨總裁麻生太郎(68歲)9月24日下午在日本眾院全體會議的首相提名選舉上當選為第92任、第59位日本首相。
  • 日韓「慰安婦」訴訟矛盾再起:韓方宣判要求賠償,日方拒不道歉強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的經濟損失。對此,日本外務省稱該判決結果「考慮到常識、國際法,什麼都考慮上也無法接受」,並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
  • 1965年韓國與日本建交時的掙扎
    對日索賠權,又稱賠償請求權——日本侵略、殖民韓國幾十年,不應該賠償嗎?還有那些被掠奪走的國寶、古董、文物、金銀等,不應該返還嗎?日本對此不置可否,反而聲稱自己也有請求權——日本每年都在半島投入巨資,修建了大量鐵路、港口、工廠,截止戰敗,日本在半島有706.5億日元的財產,折合下來約56.83億美元,這個錢怎麼算?公有財產日本可以放棄,但私人財產必須返還。
  • 「你屬什麼?」十二生肖走出華人圈日韓也愛看生肖運程
    「你屬什麼?」這句對華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的問題,其實也流傳於日本、韓國、越南等歷史上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基於本土文化,又衍生千奇百趣的生肖傳說與風俗,例如韓國人原來也跟中國人一樣,愛生「金豬寶寶」,生肖佔卜在日韓都大有市場。
  • [年報]飛馬國際:2010年年度報告
    1970年出生,大學本科,曾任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業務主管,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深圳分公司部門經理,深圳市飛馬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2006年12月25日起至2008年2月29日任本公司總經理、2006年12月25日起至今任本公司董事, 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任公司副董事長,2010年1月起任本公司總經理。
  • 舊恨未消又添新仇,東海突現驚險一幕:日韓海警船對峙10多個小時
    據參考消息1月12日援引日媒報導,1月11日,東海海域出現驚險一幕,日本保安廳的一艘測量船,與韓國海洋警察廳的船隻對峙超過10小時。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舉動或導致冷淡已久的日韓關係再遇"寒潮"。太驚險!日韓對峙10多個小時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11日凌晨,一艘日本測量船在女島以西140公裡的海域中,突然遭到韓國警察船的無線電警告。韓方聲稱,如果要在韓國海域進行調查,需要得到韓國政府的批准,敦促日本觀察船立即停止調查。然而,日本船隻卻表示,這一海域屬於日本專屬的經濟區,調查船正在進行常規的調查活動,韓方無權幹涉,韓方應立刻停止警告,遠離該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