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道教:「天」有三重含義,遵天而行,你效法的是哪一重?

2021-01-13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道教尊奉天道,道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概念,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從人類歷史和文明發展的角度去觀察會發現,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會對玄妙之天有著獨特的信仰。在以道文化為根底的中華傳統中,「天」的概念有三重含義,分別是自然之天、神靈之天和道義之天。因此,當道教提倡人們要效法天道而行,也就有了這三方面的行為準則:

第一,自然之天:在這裡,天和地是聯起來並稱為自然的。在道教宇宙生成論中認為,原始一炁分化成為清濁二氣,輕清者上升為天,濁滯者下沉為地,從此天覆地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自然有了時令節氣的運化,人與萬物便在這天地之間生生不息。道教要求人們效法天道,就是要學習自然萬物的起居有常、行動有序,不妄求、不妄為,能守住自己的本分,那麼整個自然就能夠和諧共生。

第二,神靈之天:按照道教的理念,可理解成為居住在諸天聖境中的大羅神仙。中國人有句老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表達的是對虛空神明的敬畏之心。雖然各地的宗教信仰對象不同,但對神仙的敬畏之心是相同的。這裡的「天」,其實並沒有特指哪一位神仙,而是一種泛指。正如道教信仰的神仙,道長們又經常親切地稱呼為「祖師」「祖師爺」。

你信奉哪一位神仙,這位神仙就是你的祖師,就是你心中至高無上的天道之代表與顯化。道教信仰神仙,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人們在拜神仙的同時,更要學神仙,進一步也能讓自己去做神仙。如武當山是玄天上帝真武大帝九天降魔祖師的道場,祖師曾留下「鐵杵磨針」的故事,這是在教誡人們能立大志、立長遠之志,只有不怕艱辛、歷盡磨難,才能得道功成。道教對天、神仙、祖師保持信仰,強調信眾在燒香朝拜的同時,還要懺悔自己的身心業障,能夠遵照祖師的教誡而努力修行,由此才能使對「天」的敬畏轉變為對自我修行的精進。

三清三境三寶天尊,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道化為三清,三清合體為道。

一、大道為造化之根。無極大道化生太極陰陽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萬物,故尊稱大道為:三清道祖。大道為萬物之祖宗。

二、大道為教化之本。萬物化生之後沉淪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經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稱大道為:三清三寶天尊。大道為萬物之教主。

三、大道為萬物之主。萬物化生之後,大道化為三界十方萬物之真宰,維持時空秩序和乾坤綱紀,故尊稱大道為:上帝。大道為萬物之主宰。

三清道祖(創世)、三清教主(教化)、玉皇上帝(統管),神權、教權分離,妙一統元。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在道教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

第三,道義之天:老百姓總是會把蒼天叫做「老天爺」,這個「老天爺」是哪位神明?老天爺即是金闕至尊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上玉皇」、「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皇赦罪天尊」、「玄穹高上帝」、「天公」、「玉帝」、「老天爺」。玉皇大帝所居住的仙境為無上天玄真境彌羅宮。《皇經集注》稱:「玉帝天宮,有玄象瑞光,非凡象幻假,永不壞,微難窮,雲妙有玄真境。」《皇經集注》稱之為「渺渺紫金,瑞光玄象之金闕」。太微玉清宮,指玉帝所居之宮,在紫金闕內。《皇經集注》稱:「太上玄微玉清宮。玉帝所居之宮,玄瑞紫炁。金光四十億萬裡,巍巍如如,永不毀淪,絕無塵染,諸天不能及,故云,太微玉清宮。」

玉皇大帝,無始以來,劫數久遠,聖人應號,亦復無邊。上帝本自然,垂象立號教化眾生而有所禱也。常住妙有無跡真境中,地位崇高,永處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已證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

玉皇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有穹蒼聖主,諸天宗王之稱,贊玉帝之尊,權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主承太上無極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歷,金闕四御輔助,北極四聖佐護,神霄九宸大帝拱衛,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統領萬聖。玉皇大帝在中國民間的影響極大,祭祀玉皇的儀式往往超越了三清的規格。相傳其誕辰為夏曆正月初九。

宋真宗為高上玉帝加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為極尊貴特殊的大道聖尊,是眾神佛之領袖。玉帝爺統領三界六道十方內外,還統御法界的佛仙,管理天地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果位任免。昔發廣大願合道利濟一切,為諸神、真、佛、至、聖賢人之師。萬神朝禮,五帝(五方五老上帝)司迎。煉就迴風混合之大道,成就無上道果帝位。居彌羅天,權大化。得玉清元始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主承太上無極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歷。

金闕四御四皇上帝輔化,北極四聖佐護,神霄九宸大帝所拱衛。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統領萬神,主宰天地,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至尊主宰。上帝在無上三天,為諸天之尊,萬象群仙,無不臣者。常升金殿,殿之光明,照於帝身,身之光明,照於金殿,光明通徹,無所不照,故為通明殿。諸天帝君,萬靈侍衛,仙眾梵佛,悉來朝謁,仰視其殿,惟見大光明中,上帝儼然。仙班既退,光明徧徹諸天。

玉皇大帝在天界的地位.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間、妖魔、地府等的一切事,權力無邊。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鑾駕陣聖,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天神有過錯則謫其位,地袛有過錯則降其職,仙佛有過錯則墜其塵,鬼祟有過錯則滅其跡,君王有過錯則失其國,臣僚有過錯則加其刑,仕人有過錯則削其名,庶人有過錯則掠其福。

玉皇天尊居玉京中,金闕內,大光明殿上。統理三界,召制萬神。高虛清明天主云:「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體也。是無量功德之身,是清淨自然之身,是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威靈恢廓,名聲周徧,無幽不開,神奇堂堂,難可稱焉。是帝非有為功德之所燻修,而帝昔雖下生人間,多劫行化,示大神通而身清 淨,未嘗不在金闕,分身變化,應現隨方,利濟群生,超升道岸,普垂教法,開悟後人,依按奉行,登真成道。以斯功德之所壯嚴,是故光明常充諸天,神智妙達,莫可度量。

是身光明,皆具妙號,所謂大神通光、大慈悲光、大喜舍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光、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吉祥光、大解脫光、大歸依光、大功德光、大圓滿光、大無礙光、無能勝光。」玉皇大帝普放光明,照燭三界,慈心普度,教化人天。高虛清明天主讚嘆玉皇曰:「金闕玄穹主,高上玉皇尊。妙相冠諸天,慈光燭三界。真聖妙道師,天人依仗師。大乘垂法語,真一指迷途。功德若虛空,讚揚無窮盡。」

玉皇大帝存在於始劫之先,本體是三清祖氣。道藏《真誥》曰:陰陽待之以分,日月待之以明。早在太極方法之時,玉帝憫惜宇宙混沌不清,氣機沿塞,化育難行。曾經化身盤古,成理之正,成氣之清,成精之妙,成神之靈。法益三才,角立鼎分。玉帝形化人莊嚴之身。(光嚴妙樂國土) 普光明心地。(普明香嚴山 ) 經三千二百劫而證金仙位。 初八百劫舍國,(化形)以示大道無為化育萬物真恆最貴。 次八百劫慈慧,示物靈人神仙聖得道修煉的法則。 再八百劫精智,示大道神聖仙真司法行政之術。 後八百劫捨身,示身法兩忘,回歸宇宙大一統的必然屬性,與道同存的最高逍遙遊的境界。 三千二百劫又表示超出三界,了達三乘。生死圓通。又經億劫化育有情,經緯天宇,無極聖眾尊玉皇為太極三洞最高宗主。六合八表最高宗主。

玉皇布化開玉匱科,布化行政。傳五方誥命,秉教萬象,檢閱劫數,推運乾坤,主持真宰仙聖的黜陟超證,因緣果報,御攝提格,大荒落界。發無量光明十七種,光孕慈善喜舍,遍照無極世界,大道眾生,普沾勝利。化無不化,養育適均。《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玉皇即是道體,是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在金闋利濟群生超升彼岸,普垂教法,修道成真。

東晉葛洪的《枕中書》稱:「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開天闢地,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元始天王,開天闢地,治世成功以後,蛻去軀殼,一靈不昧,遊行空中,見聖女太元,喜其貞潔……聖女懷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間,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玉皇大帝存在於始劫之先,為道炁之體,三界六道的共主。

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居住在玉清宮,通明殿。是民間信仰中認為其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管理各部道,神,佛,仙,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諸神仙,以及凡間億萬生靈,因此尊稱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搜神記》載:「按聖紀所載云:往昔去世有國名號光嚴妙藥,其國王者名曰淨德。時王有後,名寶月光。王乃無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子,身若崩滅,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蓋,清淨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偏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一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淨之,駕五色龍輿,擁大景旌施蔭,明彩霞蓋。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遍身毛孔放百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道,浮空而來。是時,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曰:君言今王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愍聽許。爾時道君答皇后曰:願特賜汝。皇后禮謝。道君後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從夢中歸覺而懷孕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不讚賞。

《歷代神仙通鑑》(一名《三教同原錄》)卷一中記載:至昊天界,有國名光嚴妙樂國,其國王名淨德時王,妻寶月光王后,惟以仁慈側隱加之國人,躬行五嶺未嘗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災害不興。但以年老無子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誠心向道。勇猛黃老(即中黃子,初開天地時五老之一)曰:因緣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虛至真之氣投聖德仁厚之身,託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為三才之聖,上真以為如何?黃老點頭,即將碧玉瑤光如意吹口真氣此乃天外靈寶,遂變一嬰孩身。

這時淨德時王在寢室中忽見祥光照耀宮殿,作百寶色。有許多儀仗,護一九龍輦,浮空而來,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兒面園耳大,眉清目秀,遍體毫光罩定。國王與王后心甚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二真曰:下愚無嗣願乞此孩為子,伏惟哀潤聽許。黃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證無極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國王上前拜領,二真從寶椅中託出遞給,國王雙手來接,重如山嶽,掙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覺,是一夢,急召王后言之,所見相同。至此後,國王精神倍長,三年後王后生下一聖明王子。自幼即舍國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佛果),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又經十萬劫,方證玉帝,總執天道之神。

這裡的「天」或者「老天爺」,代表著人間至高無上的公道和正義。天道承負,今日種下的因,後日必將會承擔相應的果。道,就是這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果關係。聖人畏因,凡人畏果。聖人在事情未做之前就已經能夠看到結果,所以會從因上做出改變。而普通世人卻總是為所欲為地去做了因,卻又不敢承擔必要的果。如果人人皆可以明悟萬事萬物之間的因與果,使自己的行為不逾越合理的範疇,那麼無上的公正和道義必不會虧欠每一位用心修行的人間善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教奉天而行、尊道貴德,我們中華民族常說一句話:「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一個國家社會中的人心正了,天心就順了。道教在教化人心這方面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理論,如告誡人們要學習水的謙卑、處下的德性;教育世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要學會與人為善;引導世人多行懺悔,保持純然樸素的本性真心等等。這一切,歸於根本上來說仍然離不開「人」,離不開對人的教化。天並非存在於人心之外,而是唯有人具備了一顆樸素道心,才可以感格世外天心。

修行與信仰,其實是在討論關乎每個個人的生活和人生,更是在討論關於全人類未來命運走向的宏大命題。我們生在天地之間,天既是遙不可及的一種追求,又是立地可得的一種境界。當你心中自有修行事,天地也自存於我們各自的本心之中。心有天地,身合自然,便可使此生成就了一場無礙逍遙。

慈善是人類的天性,是人性光輝的生動體現。作為我國本土的道教,秉承中華民族寬厚仁愛、樂善好施的優秀傳統講究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賑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道教所倡導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論、物有物性」的法則,就是說:有天道,日月星辰是運動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環的;有人倫,尊卑和長幼的倫理是需要遵守的。使一切萬物都符合道性自然,人人才能和諧共生。

相關焦點

  • 到底有多少重天?我們通常說的三界是指什麼?
    特別是道教的《太玄》說:「有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晬天,六為廓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九重者是指一個概念意思是多層。《太玄》又說:「天以不見為玄。」《道德經》第一章就說:「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教看來天以外的玄是產生一切事物的根本。
  • 道教小知識:步罡踏鬥
    道教法術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法師常常口念咒,手掐訣,腳步罡。實際上,掐訣和步罡是道教法師行法時最重要、最基本的形體動作。要了解道法的話,必須對這兩者有初步的了解。 那麼,何謂「步罡」?所謂「步罡」 「步罡」,全稱踏罡步鬥,又稱步天綱,它是從古老的年代中傳下來的。
  • 走近道教:符籙的含義類型及功用,說說道教的符籙與雲篆天書
    「籙」的涵義有一:其一指秘籍,如黃籙、玉籙、經籙、符籙等;其二指記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者。道教認為符籙可以遣神役鬼,鎮魔壓邪,治病求福。由於道派、師承等關係,同名之符製法不盡相同。構成符的主要成分為符字,《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卷上說:「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識之。若解讀符字者,可以錄召萬靈,役使百鬼,無所不通也。」
  • 江西發現一處「道教重地」,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專家:道教第一宮
    江西發現一處「道教重地」,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專家:道教第一宮說起宗教,如今許多人想到的都是佛教,或者是西方的基督教,而提及道教,卻好像擁護者並不如前兩者那樣多。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道教實際上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是土生土長的,完全屬於華夏子孫的智慧的結晶?
  • 九首飲酒詩詞,九重喝酒的境界,你在哪一重?
    今天,隱娘分享九首飲酒詩詞,裡面包含九重喝酒的境界,來看看你在哪一重吧!第一重:小酌小酌怡情,這是喝酒的休閒階段,心情放鬆,推杯換盞之間,都顯得溫柔有禮,一邊飲酒,一邊閒談,最適合小酌了。《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老人常說「抬棺莫叫重,叫重越是重」,帶你揭露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老人常說「抬棺莫叫重,叫重越是重」,帶你揭露這句話背後的含義馬上就要過新年,已經努力工作一年。雖然工作十分辛苦,但當我想到我家鄉的父母時,還是感到溫暖。家是最溫暖的港灣,即使我跑得再遠,也想回到家感受那種最美好的溫馨,所以我決定洗掉身上工作的辛苦,回家探親。
  • 運氣測試:三隻猴子,你最喜歡哪一隻?測你內心有幾重人格
    運氣測試:三隻猴子,你最喜歡哪一隻?測你內心有幾重人格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你內心有三重人格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德經》對道教的貢獻只是提出了「道」的概念嗎?當然不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另外三個重要的理論,被道教奉為思想核心。一、自然無論是老子還是現在的道教,都崇尚自然之道。老子在《道德經》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這句話闡述了宇宙的屬性和天地間的真理,即萬事萬物都遵循「道」的自然規律,不可強行改變,也不主宰萬物。
  • 江西發現「道教重地」,專家:仿佛仙氣猶在,不愧是道教第一宮
    江西發現「道教重地」,專家:仿佛仙氣猶在,不愧是道教第一宮說起宗教,大部分人腦海裡一般會想到兩個:一個是西方的基督教,一個是東方的佛教。二者都是世界上廣為流傳的宗教,前者在西方國家信仰者眾多,後者在東方國家更是有歷史悠久的發源地。
  • 這三個星座疑心病最重
    人一談戀愛,就容易想七想八,遇上了疑心病重的人,事情就更多了。這三個星座疑心病最重,看看有沒有同感?這三個星座疑心病最重  雙子座  雙子座屬於正常的時候很正常,疑心病一犯起來,就看你哪哪都不順眼,一天到晚找你茬。
  • 道教信仰中的六御,分別是哪幾位呢?其中有金闕至尊玉皇大帝
    道教信仰中的六御,道教六御六皇上帝,「六御」分別為:玉皇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東極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號,據《玉帝聖號同異考》說:「玉帝聖號,崇自牿劫前,中古復尊上,重稱讚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帝主號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也;四紫微玉帝,漢光帝上後乾號也。
  • 道教中的龍和虎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
    龍和虎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含義。道教是以修仙為終極目標的宗教,最早描寫仙人的道家典籍應該是《莊子》。《莊子·逍遙遊》寫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這個神仙有什麼特點呢?除了外表絕美,餐風飲露之外,最重要的特點便是乘雲氣,御飛龍。神仙和龍關係密切,這大約是由於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的緣故。
  • 雙子座的人,有這三重性格,你屬於哪一種呢?
    星座文化風靡全球,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在自己的星座中得到完美的體現,經常有好朋友會問到你,你是什麼性格?我們無非是回答:外向、內向、悶騷、溫和、感性等,把你能想出來的名詞全都用上。十二個星座代表了十二種不同的性格,但其中有一個特例,就是雙子座,雙子座的人都有三重性格,看看你中了幾個?
  • 道教的北極四聖指的是哪幾位神仙?其中就有天蓬元帥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四御位列三清和玉皇大帝之下,是道教最重要的主神之一。他們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御的職責是輔佐「三清」及玉皇大帝,所以又稱「四輔」。
  • 同樣是召喚「羅生門」,左近右近一重,大蛇丸三重,而柱間:極限!
    同樣是召喚「羅生門」,左近右近一重,大蛇丸三重,而柱間:極限! 1、左近右近—一重羅生門 左近右近是大蛇丸的手下
  • 最重感情的三個星座
    最重感情的三個星座 巨蟹座 巨蟹是非常重感情的星座,不管是哪一種,親情友情愛情,樣樣都是他們無法割捨的。
  • 天降正義,重盾阿狸!雲頂之弈重秘新理解
    其他根據天選換陣容。 由於目前法傷陣容比較少,不推薦四秘術。除非兩家以上法傷陣容,像是重秘同行,以及六夜幽的銳雯。但其實一般必要性不大。 將夜在對局中,一般重秘最多兩家。其他的基本都是森林和玉劍,偶爾會有一兩家銳雯。 但是銳雯一般沒必要補四秘。
  • 「無量天尊」是哪一位?
    先拋去影視作品中的那句「無量天尊」不講,現實中的三清弟子施見面禮儀時,口誦的是「福生無量天尊」,其含義如同「祝您有多得不可計量不可思議的福報」。對待民眾,則稱「無上太乙度厄天尊」,表達一種呼喚道教仙人為人除去厄運的期望。
  • 一張道符之中暗含有這幾個數字,含義複雜,一般人不知道
    這個系列的文章將通過細緻地解讀一個個道符的內在含義,來理解道教文化。這個系列文章將分析道符中的重要構成元素——數字。此為第一篇,主要說的是道符中一、二、三和四這四個數字。因為一張道符的版面限制,一些數字被用來形容某些特定的對象,來方便書寫與節省道符的空間。一般來說,道符中會使用圓圈,折線,曲線,直線等符號來代表數字。
  • 道教中所說三界,並不是指天、地、人三界
    初看沒有什麼感覺,三界不就是「天、地、人」嘛,誰不知道,可是在道教中,三界乃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天、地、人三界。道教所說三界,與我們所認識的有什麼不同在傳統的認知中,天界,是神居住的地方,而地界,一般為鬼及鬼神居住的地方,而人界,則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這既是我們所就三界,而這也是普通人對於道教文化中三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