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所說三界,並不是指天、地、人三界

2021-01-17 愆之行

孫悟空在大鬧地府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初看沒有什麼感覺,三界不就是「天、地、人」嘛,誰不知道,可是在道教中,三界乃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天、地、人三界。

道教所說三界,與我們所認識的有什麼不同

在傳統的認知中,天界,是神居住的地方,而地界,一般為鬼及鬼神居住的地方,而人界,則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這既是我們所就三界,而這也是普通人對於道教文化中三界的認知。

稍微了解一點道教文化都清楚,道教把世界分為三十六重天,而三界則是其中的二十八重天,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為四重天,合計為二十八重天,當然,道教中的各教派區分的方法也不同。

而在這三重天中,一般只有欲界與色界才有生靈居住,在欲界中所成住的眾生,都有著強烈的情感與欲望,而色界,則是欲望與情感都已經淡化,但還是需要物質生存。這兩按我們的理解來說,既為人界。

而無色界,則是居住著各類欲望、情感都已經消除的生靈,按玄幻小說的分法,既是修行界。而這也是道教文化中三界的分法。

除了這三界,其它幾重天都居住什麼樣的存在?

我們知道三十六重天,三界只佔去其中的二十八重天,還有其餘的八重天。其實在三界之上還有一個四梵天,是修道有成的就的修士所居住,也可是說是神仙的住所,換句話說,就是天庭的所在。

而在四梵天之上,就是三清所居住的三清天了。三清,是道教所共尊三位聖人,分別是玉清聖境清微之天、上清真境禹餘之天、太清仙境大赤之天,分別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所主宰。

在三清天之上,還有最後一重天,為大羅之天。在道教中,他們認為宇宙是無化而為有,也就是由一道元氣所化成,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構成萬千大世界,而大羅之天則是元始大道的生化之處,這裡沒有任何生靈,也沒有誰來主宰,只有清靜真一之道氣瀰漫諸天,以彰顯大道無形。

相關焦點

  • 道教中的三界是哪三界?
    俗話說:「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為什麼要跳出三界呢?人們都是在三界之內生存的,有的人就像現實世界一樣,經歷生死輪迴,有的人注重修行,得道成仙,長生不老,但依舊存在於三界之內,只要存在三界之內,就要遵守三界的規矩 ,不是自由的。
  • 孫悟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跳出了天、地、人三界嗎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地府鬼差將魂魄勾到地府時,曾說自己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就是說他已經超脫了生死,不在受天地的束縛。而在這裡,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將三界理解為天、地、人界。天、地、人是指天庭、人間與地府嗎按照神話小說的說法,天一般是指天庭,因為神仙都是居住在天庭中的,並且掌管著人間的四季與天地運行;而人界則為人類所居住的地方,為天庭所管轄;地府為人死之後,輪迴轉世的地方。照這樣的理解,孫悟空所說跳出三界,指天、地、人也不錯。其實孫悟空所說三界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三界,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 神話中常說的三界指的是哪裡?三界外面又是哪裡呢?
    神話中常說的三界指的是哪裡?三界外面又是哪裡呢?在神話傳說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三界」這個字眼,很多人以為三界是最大的,指的是所有的地方,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就連地球外面還有其他的星球,所以「三界」之外又是哪裡呢?
  • 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五行」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指的是道家代表著自然界萬物形成的一種物質觀和相互關係,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
  • 你知道我們經常說的三界,是指哪三界嗎?又有什麼講究
    在宗教信仰或玄幻小說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三界」這個詞,比如「三界六道」,比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麼這三界到底是哪三界呢?其實,在不同的地方這是有不同說法的,比如佛說三界六道眾生,這個三界講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
  • 到底有多少重天?我們通常說的三界是指什麼?
    特別是道教的《太玄》說:「有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晬天,六為廓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九重者是指一個概念意思是多層。《太玄》又說:「天以不見為玄。」《道德經》第一章就說:「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教看來天以外的玄是產生一切事物的根本。
  • 世界分「三界」的說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曾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超越天界、下界、幽冥界三界之外,而在《仙劍奇俠傳》中,又有著人神魔仙妖鬼六界的存在。其實,無論是天界、下界、幽冥界,還是人神魔仙妖鬼六界,它們都源於中國的一個古老的世界觀——「三界」。
  • 道教修到哪個層次,才能跳出三界、超脫輪迴?
    圖文:#嗣漢天師府#01在道教《早晚課》之中,我們每天都會誦讀元始天尊寶誥,開篇就是「三界之上,梵氣彌羅」這句話,許多人也對於這個道教的「三界」十分好奇,但不知道道教三界的體系具體是什麼樣子。道家所說的「三界」一般是指天、地、人三界,指的是整個大宇宙範圍或是超宇宙超時間範圍。
  • 道教神話中「三界」的主宰者是誰?除了玉皇大帝以外還有哪些?
    人們常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來形容那些不受世俗約束、超然世外的人。道教認為在「三界」之外可以讓人超脫生死,遠離輪迴,達到長生久視的境界。那麼什麼是「三界」呢?「三界」在道教有不同的說法,根據宇宙空間的劃分可分為天、地、人三界或天、地、水三界。
  • 道教上中下三界總論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人生存和發展的方式,意義和歸向說清楚了。現在我們就人的思維而論「三界」。下三界:人、事、物 ,人用「下三界」中的思維看世界,這很好理解。這是我們常人所熟知的普通存在,它是與一般哲學相對應的概念。「下三界」中的人,強調被看事物的客觀存在,看物的人是被動的,看到的東西他承認,看不到的東西他不承認其存在,這有它的優點和缺點。
  • 古人說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到底是哪三界,長見識了!
    眾所周知,我們經常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話可謂說出了人生修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頗有一種看破紅塵,羽化登仙的意蘊。不管是佛家和道家,都把這句話奉為金科玉律,很多人也把這句話當作人生的最終目標。那麼「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裡面的「三界」到底指的是哪三界,五行又是哪五行呢?
  • 何為三界六道,你怎麼理解三界?
    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在很多的電視劇、電影、小說中都有聽過一個詞語——三界六道!目前電影電視劇中,對神鬼怪的介紹越來越少,為了迎合觀眾口味,大部分導演會根據暢銷小說改編,而改編又很大程度的藝術化,造成一種扭曲怪現象呈現在大家的視線中。
  •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的是啥?
    雖然說佛教屬於外來教,但是它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佔據的分量一旦都不比我們的本土教——道教低。筆者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這句俗語就是跟佛學有點關係的,它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說到這句俗語,很多或許會感到有些陌生。畢竟這句俗語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機率很低,我們都是身在塵世之中,超脫萬物的境界很少人能感悟到。
  • 西遊的三界、五行
    心靜三界,佛教道教各有說法。佛教的三界比較複雜,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是處於生死輪迴中的、迷妄有情的眾生生存場所,故三界又稱為苦海。由於在三界中還有生死,所以只有跳出三界外,才能通向涅槃之路,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以佛法教化三界眾生,教眾生做人做事,以圓滿智慧普渡眾生,以悟色悟空出世。道教的三界比較通俗,天地人三界。通俗理解為將天地人三界視為三個球體,分別置於三角形的銳角之上,形成三界之勢。魔妖精靈等族群處於聯線位置。
  • 三界是指天地人,那麼六道又是哪六道呢?
    在我國古老的神話傳說中,三界六道這個詞語經常被人提及,比如西遊記裡面的玉帝就是三界之主,鎮元子就屬於三界之中的地仙之祖,因此大家對於三界這個詞語應該沒什麼疑問,但是對於六道可能很多朋友就有疑惑了吧!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三界是指天地人三界,那麼六道又是哪六道呢?
  • 道家常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三界」分別指啥?
    道家常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三界」分別指啥?很多人喜歡稱佛門為淨土,的確,超脫於俗世之中的佛家比起人間的喧囂自然是淨土般的存在。而在道家看來,想要真正做到身處淨土,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五行我們自然知道,他指代的是五元運行之意,這五元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不論佛道都是如此作解。那麼,三界又指的是啥呢?
  •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老祖宗的智慧
    這裡邊的「三界」是佛教中的寓意,所謂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泛指世人所追求的物質生活。試問有誰能逃離這「三界」呢?「不在五行中」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自有其特徵,相互生成又相輔相成,五行構成了世間萬物的變化。所謂「不在五行中」,指的就是超出了凡人的思想境界,並且不受世俗的約束。
  • 在佛教中何謂「三界」?
    《法華經·譬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三界又稱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為有。指眾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三個層次;又稱作三有生死,或單稱三有。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從佛家來簡析
    ,超越了我們大腦所承受的極限,我就儘量長話短說,深奧的簡單說,力求概括、通俗、易懂、易吸收。從凡俗的角度來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通常指不受世俗汙染,不受常識束縛,指一種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或指認知事物真相時,要置身事外,旁觀者清,以求客觀認識事物,指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 古人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古人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曾經有一位偉大的詩人說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去,二者皆可拋。這個「自由」拿到現在來說也有著諸多的含義,如今,大家受縛於自己的工作,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累,整日不得清閒,能說自己是自由的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