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在大鬧地府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初看沒有什麼感覺,三界不就是「天、地、人」嘛,誰不知道,可是在道教中,三界乃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天、地、人三界。
道教所說三界,與我們所認識的有什麼不同
在傳統的認知中,天界,是神居住的地方,而地界,一般為鬼及鬼神居住的地方,而人界,則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這既是我們所就三界,而這也是普通人對於道教文化中三界的認知。
稍微了解一點道教文化都清楚,道教把世界分為三十六重天,而三界則是其中的二十八重天,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為四重天,合計為二十八重天,當然,道教中的各教派區分的方法也不同。
而在這三重天中,一般只有欲界與色界才有生靈居住,在欲界中所成住的眾生,都有著強烈的情感與欲望,而色界,則是欲望與情感都已經淡化,但還是需要物質生存。這兩按我們的理解來說,既為人界。
而無色界,則是居住著各類欲望、情感都已經消除的生靈,按玄幻小說的分法,既是修行界。而這也是道教文化中三界的分法。
除了這三界,其它幾重天都居住什麼樣的存在?
我們知道三十六重天,三界只佔去其中的二十八重天,還有其餘的八重天。其實在三界之上還有一個四梵天,是修道有成的就的修士所居住,也可是說是神仙的住所,換句話說,就是天庭的所在。
而在四梵天之上,就是三清所居住的三清天了。三清,是道教所共尊三位聖人,分別是玉清聖境清微之天、上清真境禹餘之天、太清仙境大赤之天,分別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所主宰。
在三清天之上,還有最後一重天,為大羅之天。在道教中,他們認為宇宙是無化而為有,也就是由一道元氣所化成,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構成萬千大世界,而大羅之天則是元始大道的生化之處,這裡沒有任何生靈,也沒有誰來主宰,只有清靜真一之道氣瀰漫諸天,以彰顯大道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