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炫耀和自以為是本質上都來源於無知。因為無知,所以才有恃無恐,對他人充滿惡意,仿佛世間萬物都在自己腳下。這篇文章就讓作者帶領大家一起挖掘人性的一個陰暗面——無知可以被當作榮耀。
永遠不要試圖跟活在夢裡的人講道理,他們會怪你驚擾了他們的美夢,把自己的錯誤扣到你頭上。
及時醒轉,為時不晚。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我比別人知道多的,不過是我知道自己無知。」蘇格拉底已經是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被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人的一生若是有如此成就似乎便可高枕無憂。然而蘇格拉底卻保持了自己謙卑的態度,絲毫不以此為榮,既給別人傳授知識,也從不中斷向不同的人學習。儘管他的離去是一大遺憾,但是他本人走得是灑脫且安詳的。
仔細反省一下,我們普通人能有勇氣承認自己無知嗎?大多數人必定是不肯承認的。更多人是取得一點小成就便沾沾自喜,被別人誇一句就飄了。
「我上了這麼多年學怎麼可能無知呢?」
「我總考我們班第一,不可能無知吧!」
「我混社會這麼多年了,見的人比你們這幫毛頭小子認的字都多!」
「我有好多比賽拿了一等獎呢!」
有個一知半解就覺得自己了不起的大有人在。當然,如果單純不承認自己無知還好,本就無知還覺得自己無所不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指責別人、宣揚自以為是的正義,這種人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而且還有一種社會怪象:越是無知的人越是充滿了優越感。
使用網絡的這些年,我和身邊一些女同學都被社交軟體上很多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男性問過:「你是不是小姐?」「約嗎?」「多少錢一晚?」以及一系列不堪入目的語言。很多女同學都被這幫人氣得暴跳如雷,以至於把帳號的性別改成了「男」。
起初我還能心平氣和地跟那些人解釋我只是一個學生,但是有的人根本聽不進去,還說:「沒做過更好,我就喜歡嫩的」一類的惡俗語言。
如果我說我有男朋友了,也有人好意思說:「出來跟我玩玩唄,肯定比你男朋友玩得好。」
以至於後來我再遇見這種人的時候連回復都懶得回,直接拉黑。
高中的時候火氣大,我一怒之下把有些人的言論掛到了網上,少數人表示同情,或是分享自己相似的經歷。然而絕大多數人的回覆都是一邊倒,仿佛錯誤全在我們女生: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好女孩才不會開通附近的人。」
「肯定是你們太風騷了,為什麼我身邊就沒人遇到過?」
「把自己照片放到網上去,不就是等著被大款相中嗎?」
「你一個高中生在哪接觸到這麼多30幾歲的男人的?大家仔細品品。」
「肯定是錢沒給夠吧!你來爺這裡吧,爺有的是錢!」
「我看你就是個白蓮花,裝什麼清純無辜!」
當時我學習壓力大很大,後來看到網上這些不堪的言論,我棄了那個帳號,退出了「附近的人」,本就有些抑鬱的我更加抑鬱了。
所以什麼叫風騷?穿著寬鬆的運動校服,扎著高馬尾,頂著一張稚氣未脫、冒著幾顆青春痘、戴著眼鏡的臉……這樣的形象叫風騷嗎?雖然長得不差,但是這種形象怎麼也和那種不可描述的職業掛不上鉤吧!
而且我拍下自己上高中時的照片只是為了給自己留個紀念,什麼時候被當作尋找金主的籌碼了?真是可笑。開啟「附近的人」不過是好奇想看看我家這邊都有些什麼人,或許也能交到年紀相仿的朋友,誰能一開始就想到遇上的都是那種不懷好意的人?
恰似「被騷擾的女性一定衣著暴露」那種言論,這個社會依舊存在物化女性的思想餘孽,而他們這種言論便是這種思想的死灰復燃。如果自己也是女性,跟風詆毀了其他女性,便等同於接受自己被物化,豈不可悲?
也許有的人口出惡語是因為心理陰暗、思想骯髒,才會把別人都想得那麼壞;還有的人只是什麼也不懂就想跟個風,看見那麼多人都噴了就認為噴是對的。這些人不僅沒見識,而且沒主見,缺乏對事物基本的判斷能力。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被「少數服從多數」的思想牢牢禁錮了,不動腦思考就直接盲目跟風。有時一個人三觀不正,便會有一幫人受其影響而不自知。
我們一位大學老師說的一句話我深表肯定:「很多玩網絡時間長的人都習慣了把尖酸刻薄當幽默。」
以這種思想來看:你是誰?你不過是我筆下的一個角色而已,我覺得你怎樣你就是怎樣!
無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自己這點狹隘的見識來解讀世界、定義他人,以為自己不知道的便是沒有。他們從未了解過他人,卻覺得自己無所不知,哪裡都需要有自己的存在感。他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知道的,甚至以為自己就是全世界。
比如:「女孩子那麼努力讀書有什麼用,學得好不如嫁得好,不如初中畢業就嫁個有錢人。」
「你這麼漂亮不考慮一下去當小姐嗎?」
「大學生有什麼了不起的,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一點也不值錢,到時候畢業了還不是得給混社會的打工!」
「你們學校是什麼垃圾大學?我們大學可沒這種事!」
「你們女人就是沒見識!」
「談過戀愛的女生肯定都不乾淨了!」
「做自媒體的女生肯定都是想傍大款,要不她們天天拍視頻幹嘛?」
「考試能打小抄你還自己背,你是不是傻!」
「也不照照自己什麼德行,就你這條件有錢人看得上你?」
「對貓和狗這麼好,也沒見你這麼對你父母!」
這個世界原本很乾淨,骯髒的是人心。當然,不要對這個世界失望,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心靈純淨的人也還是蠻多的。
其實那些人骨子裡是自卑的,才會逮著個機會就對素不相識的人惡語相向。因為現實生活中得不到別人的肯定,才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找機會否定別人。所以我們沒必要跟這些心臟了的人計較,只要不沾染了他們身上的戾氣就好。「心不動,則不妄動。」
若是你之前犯過類似的錯誤,現在迷途知返也為時不晚。只要誠心改正,洗滌心靈的機會總是有的。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會對別人惡意揣測,這個世界從不缺少善解人意的人。哪怕這個社會充滿了負能量,也有人依舊微笑著面對它。
要學會推己及人,而不是以己度人,每個人的經歷和性格都各不相同,有些人一點就著、有些人一碰就碎,有些人看似很強大實際上卻在深夜裡暗自流淚。人類是複雜的、是多樣性的,不要以為大家的想法都和自己一樣。
哪怕這個世界充滿了惡意,也要試著做一個溫柔的人,也許自己的溫柔也能感染其他人。
願心地善良的人兒,冬有衾、夏有蔭,永遠眉梢帶喜、眼角含笑。
如果喜歡賞賞姐姐的文章,記得點讚評論加關注哦!祝看到這裡的朋友們憂思得解、喜樂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