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貴的媽祖郵票,上面可有你認識的家鄉?

2021-01-09 湄洲小默

全文字數:1325字 / 閱讀時長: 4分鐘

我是小默,一個想讓媽祖文化變得更好玩的學霸,哦不,學渣。

從鄭和七下西洋,到施琅統一臺灣;從漁民祈求河清海晏、平安豐收,到皇帝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從我國沿海,到內陸地區,再到東南亞,媽祖信俗的重要載體——媽祖廟遍布近三億媽祖信眾的聚居地。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祖廟

始建於宋雍熙四年(987年)的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早的媽祖廟。當時名叫「神女祠」,僅「落落數椽」,後經歷代擴建,規模日臻雄偉。永樂初年(1403年),鄭和下西洋時,因媽祖庇佑有功,奉旨遣官修整。

宣德六年(1431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前,親自與地方官員備辦木石,再次修整。清康熙年間統一臺灣,施琅將軍奏稱:「海上獲神助」,又奉旨大加擴建。到乾隆以後,湄洲祖廟己頗具規模,成為—座有99間齋房,堪稱「海上龍宮」的建築群。

湄洲媽祖祖廟是媽祖信仰的發祥地,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申遺地、遺產地和主要傳承地。媽祖文化是中國傳統海洋文化的代表,同時見證著海西福建的蓬勃發展。

在2008-14《海峽西岸建設》中,湄洲媽祖祖廟作為小版張的過橋,連接著蒸蒸日上的海峽西岸,更展現著福建傳統建築的精美絕倫。

天津·天后宮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位於天津舊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2009-23《京杭大運河》-2天後宮)。

據載,元代海運漕糧,海難不斷,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皇帝下令建天妃宮,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后。始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年)的天后宮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天后」的稱號源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平定全臺,上奏建議奉臺灣民間信仰的媽祖晉封天后,朝廷準奏,且進頒媽祖「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敕號,以彰媽祖在施琅將軍統一臺灣過程中的庇佑與默助。

澳門·媽閣廟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耳邊響起的《七子之歌》把人們的思緒帶到澳門,葡萄牙語Macau正是源於澳門半島西南端的媽閣廟。

據說,1553年葡萄牙人在媽閣廟前的古碼頭泊船上岸,詢問當地漁民這是什麼地方,漁民誤以為問的是廟宇的名字,便用方言回答「媽閣」,葡萄牙人以為是地名,便以Macau稱呼澳門。

「德周化宇,潤澤生民」澳門媽閣廟外的對聯書寫著信眾的祈盼,也歌頌著海上女神媽祖救民濟世的功德。

媽閣廟是中葡文化融合的起點,也是澳門著名的名勝古蹟。2005年,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的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香港銅鑼灣·天后廟

銅鑼灣天后廟位於銅鑼灣天后廟道10號,始建於清初,由祖籍客家的戴氏清初(18世紀初)建造。相傳族人在岸邊石灘拾獲一具天后像,並建造天后廟,供善信參拜。

銅鑼灣天后廟富有清代廟宇的建築特色,是香港眾多供奉天后的廟宇之一,雖曾數度修繕,但大致仍維持原狀,是同類廟宇建築的佳作。該廟現時仍由戴氏家族管理,1982年列為法定古蹟。

天后廟為二進式的中式傳統建築,面闊三間,以青磚建成,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採用左右對稱布局,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簷廊式設計,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

廟門橫額《天后古廟》四個大字,廟門外部石樑有同治七年的字樣,兩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興邑刁爵"字樣的石獅,及光緒廿八年(1902年)的銅聚寶爐和香爐,並保有生動逼真的屋脊人物陶塑和精緻的壁畫。

2007年9月20日,香港郵政特別發行了一套「香港法定古蹟」郵票,6枚郵票就是描繪了其中的六處「法定古蹟」,其中一枚為銅鑼灣天后廟。

臺灣澎湖馬公·天后宮

位於臺灣省澎湖縣馬公市的澎湖天后宮原名「媽娘宮」,始建於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是全省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2005-3《臺灣古蹟》-5澎湖天后宮)。

相傳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派兵徵伐日本,遭遇颱風戰船傾覆,官兵在海中四處漂散,夢見媽祖在海上救起眾多落水官兵登陸平湖嶼(即澎湖嶼);次年,元世祖封媽祖為「天妃」,在澎湖立天妃宮,設澎湖寨巡檢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著名抗倭將領俞大猷「得媽祖庇佑」而大獲全勝,擴建澎湖媽祖宮。

現存建築是康熙年間重修的,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澎湖縣「馬公」的地名也是源自澎湖天后宮的古稱「媽宮」。

遍布世界各地上萬座的媽祖廟見證了1000多年來媽祖信俗的發展與繁榮,書寫了愛國愛鄉的媽祖文化與濟世愛民的媽祖精神,更彰顯中華民族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堅定的文化自信。

小默推薦:

本是海神的媽祖,怎到了天津「兼職」成了保育神?

男生不得入內!這是「女尊男卑」的天津天后宮的真實寫照

全球最古老的媽祖祖廟楹聯,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

相關焦點

  • 郵票上的媽祖廟丨媽祖文化
    始建於元泰定三年(1326年)的天后宮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因此曾有「先有娘娘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耳邊響起的《七子之歌》把人們的思緒帶到澳門,葡萄牙語Macau正是源於澳門半島西南端的媽閣廟。
  • 【老塗說古】媽祖聖駕來到城洲島
    作品有十三集電視劇《水仙花與阿龍的故事》、《詔安坊間趣談》。媽祖聖駕來到城洲島作者:塗紹聰詔安頻臨大海,而城洲島就位於詔安灣,島上有座媽組廟。關於媽祖廟為何建在孤島上,這裡有個有趣的故事。元代時,南詔城內有位叫弘法的海商,他經常來往浙江,江蘇一帶販運貨物,每次經過湄洲島,他必須到媽祖廟給媽祖上供燒香,祈求媽祖庇佑。弘法有一次到媽祖廟朝拜後,來到後院,只見一尊漢白玉的媽祖神像,頭戴鳳冠,身著龍袍,外披鬥蓬,目視遠方,雙手持著如意,儀態雍容且透著秀慧,弘法心中頓生敬仰之心。他找到住持說:「在下家鄉尚未供奉媽祖聖像,不知住持能否應允讓我將聖像恭請到家鄉供奉。」
  • 郵票設計家萬維生:我在信封上寫「微博」
    這些親手繪製並非印刷的文字圖案,通常還配有繪製者的籤名和蓋章,自然數量有限,收藏難度較大,專家推薦,出自於名家的手繪封則更為珍貴而值得收藏。名家手繪封更珍貴據了解,我國早在清朝就有了手繪明信片,民間藝人利用明信片背面空白繪出題材多樣的民俗畫。
  • 媽祖「林默娘」顯靈十則,你知道幾個?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林;請點擊上面「林氏宗親總會」關注,擁抱中華林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林氏文化,共建繁榮林氏,傳播林氏正能量。商人三寶打聽本地何神最靈?漁民告之,是「通賢靈女」。三寶立即登山入祠,誠懇祈禱:「如神靈保佑,驅走怪物,當捐資擴建廟宇。」三寶祈畢,回至船上,果然順利起碇啟航,並獲大財!三寶履踐諾言,捐出巨金,擴建祖廟,遂成規模。枯宋元佑元年,蒲東有寧海,漂以枯槎,光氣夜現,當夕我天后託夢鄉人,方知神後當年顯聖槎也,遂建塑像崇祈。
  • 臺灣媽祖繞境活動暫定如期舉行 學者:可請媽祖乘直升機低空飛行
    (觀察者網訊)在說完「大家免驚,媽祖會保佑」後,臺灣鎮瀾宮負責人今天(26日)宣布,只要臺當局沒禁止,下月就如期舉辦全長340多公裡、為期9天8夜、每年吸引百萬信徒參加的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進香活動。 廟方人員表示,此前擲筊(問卜儀式)請示起駕日時獲得吉兆,可見媽祖相當期待一年一次出門「訪友」,虔誠信徒根本不敢違背神明旨意。
  • 深山裡的五指毛桃十分珍貴,有的農民靠它致富,大家認識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在農村裡有著許許多多的大山,而在這些大山裡則是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不認識從來不會去重視它們。但是對於很多野生植物非常了解的人們,那就是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在農村山裡普遍存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是非常珍貴的野生藥材,只有識貨的才會注意到它們。
  • 戊戌年香港郵票都有哪些?2018香港郵票目錄
    2、節慶民間習俗,2018年2月27日,一套六枚,另發行有小全張。郵票展示六種在香港節慶期間常見的民間習俗,包括貼揮春、拋寶牒、上頭注香、轉風車、求籤和舞麒麟。3、香港之夜Ⅱ,2018年3月22日發行,一套四枚,另發行有小全張。這次以「2018特別郵票攝影比賽」獲獎的優秀作品發行特別郵票,從不同角度展示香港的醉人夜色與魅力。
  • 第一輪生肖郵票 1980年郵票最高收藏價值
  • 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媽祖廟
    在我國沿海和臺灣島眾多的媽祖廟當中,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香火最盛。因為這裡是媽祖神的故鄉。媽祖,原名叫林默娘,於宋朝建隆元年960農曆3月23日出生在湄洲。在與福建隔海相望的臺灣島上,也有許多媽祖廟。許多臺灣同胞祖籍福建,他們渡海到臺灣後,把家鄉的媽祖神請去,建廟奉祀。據說,臺灣各地的媽祖廟有八百多座,最早的一座建在鹿港,是400年前移居臺灣的社會人到湄洲島媽祖廟請去分神的。每年農曆3月23日紀念媽祖誕生的這一天,湄洲島媽祖廟內外聚集了近萬人。鑼鼓喧天,香菸繚繞。
  • 莆田:「媽祖保佑」春聯傳遞美好祝福(圖)
    莆田:「媽祖保佑」春聯傳遞美好祝福(圖) 2017年01月23日 10:46   來源:湄洲日報
  • 生肖郵票,中國傳統文化行走的名片
    2020年12月19日,新時代中少小記者們來到了蘇州生肖郵票博物館,聽專業老師講解生肖郵票的知識。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生肖分館,位於蘇州山塘街,是明代吏部尚書吳一鵬的故居。館內藏有1950年以來,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全部生肖郵票和部分生肖郵品。這些生肖郵票和郵品都是非常珍貴的。尤其是1980年的猴票,因為是當年發行的第一張生肖郵票,所以特別的珍貴。
  • 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福州11月2日電 題: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記者褚萌萌、餘俊傑  對於近日在家鄉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的一年一度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11歲的小小湄洲女林涵熙期待已久。今年她有一個心願,希望能向鄉親和遊客們好好展現一下自己梳媽祖髻的手藝。
  • 必轉:關於媽祖,這十八條你必須知道!
    第二天風停息後,命令出海尋找小艇,均安然停在湄洲灣中,艇上人報告說:昨夜波浪中見船頭有燈光,似人攬艇,是天妃默佑之功。施琅大為感動,命令整修平海天后宮,重塑媽祖神像,捐重金建梳妝樓、朝天閣,並請回媽祖神像一尊奉祀在船上。
  • 十二生肖郵票值多少錢 十二生肖郵票來歷 十二生肖郵票珍藏版
    很多人都有從小收集郵票的愛好,因為郵票本身擁有豐富的圖案,而且文化悠久,所以郵票不僅是一種投資品,也是一種藝術品。郵票中尤其以十二生肖郵票最為受歡迎,那麼十二生肖郵票值多少錢?下面為大家介紹十二生肖郵票來歷,十二生肖郵票珍藏版,一起來看看吧。
  • 江南百景圖媽祖神像有什麼用 媽祖神像作用介紹
    江南百景圖媽祖神像作用是什麼?媽祖神像是江南百景圖需要玩家獲得的神像,很多玩家不知道它的作用,是否值得兌換,下面寒山就給大家帶來江南百景圖媽祖神像作用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江南百景圖媽祖神像作用是什麼?
  • 媽祖文化:媽祖出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6日 17:48 來源:          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灣口,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叫湄洲島。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
  • 生肖郵票的收藏意義有哪些?以及生肖郵票的價值
    《第一二三輪生肖和田玉仿印郵票》  所謂生肖郵票,自然就是屬於郵票類的其中一種,而十二生肖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中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中國發行第一枚生肖郵票之後,隨後每年都會發行生肖郵票,一直到1991年1月5日,才以羊票結束了我國第一輪生肖郵票,集齊12個生肖。  生肖郵票的世界郵票文化的產物    生肖郵票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也都有發行生肖郵票的記錄。除了日本是第一個發行的之外,韓國、蒙古、新加坡、朝鮮、泰國和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均有生肖郵票的發行記錄。
  • 看祭拜媽祖傳統儀式、逛巡遊!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開幕
    今日上午,記者從南沙區有關部門獲悉,一年一度的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於5月7日開幕,活動為期三天,內容豐富多彩。屆時,市民將可欣賞到盛大的祭拜媽祖傳統儀式,參與千名臺商拜祭團巡遊,還可免費獲贈印有媽祖符號的「福」字,領到難得的媽祖壽麵和媽祖米。
  • 靳埭強:就算失去郵寄功能,紙質郵票也可變身為收藏品
    這次郵票設計前後反覆多次,歷時近半年,才最終確定。這是靳埭強設計郵票周期中最長的一次。「在很多不同題材的郵票裡,最重要的一套郵票是九七香港回歸祖國,要設計一套郵票,是回歸前後都可以通用的。這套郵票設計起來是有難度的,主要要思考怎麼樣去體現香港這個地方,也要體現它國際化的一種前衛,我選用了香港的海港——香港島從東到西的一種非常現代化的美景。
  • 湄洲媽祖傳奇故事
    只見地上現出兩個月牙形的鼎砂珓杯,一個凸面朝上,一個凸面朝下,可指示陰陽。後來,人們便學林默,用兩個月牙形的鼎砂珓杯來佔卜吉兇。20、帆髻示志嫁大海湄洲及其北岸各漁村,一些上了年紀的婦女,都梳著一種很別致的帆髮髻,當地人稱之為「冠」。相傳這種髮髻是林默設計的,她生前最喜歡這個樣子的梳妝,因此人們稱為「媽祖髻」。傳說默娘生得十分標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