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福州11月2日電 題: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記者褚萌萌、餘俊傑

  對於近日在家鄉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的一年一度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11歲的小小湄洲女林涵熙期待已久。今年她有一個心願,希望能向鄉親和遊客們好好展現一下自己梳媽祖髻的手藝。

  在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期間舉行的這場演出中,不到一個小時,在湄洲第一中心小學讀六年級的林涵熙,就為同校的一年級小妹妹梳好了一個狀似帆船的媽祖髻,領先於現場很多小夥伴。

  媽祖髻是媽祖故裡湄洲島當地女性的傳統髮髻,相傳為媽祖所設計,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髮髻也稱為「帆船頭」,所謂「盤發為海,插簪為槳,青絲做纜,豎髻做帆」,寓意一帆風順。從古至今,當地女性通過這樣裝扮自己,來為向海謀生的親人祈福。

  兩年多前,林涵熙聽說學校和少年宮合辦了媽祖髻興趣班,便興致勃勃地讓媽媽給自己報了名。「我們湄洲島有很多特色,我也想親身體驗體驗。」林涵熙說,每周她都會專門上一兩次課,平時做完作業後也會經常練習。

  對於女兒這個「復古」的愛好,媽媽魏蘭和表示「很開心」。「我奶奶這一輩人都會梳媽祖髻,但是到我這一輩,會梳的人就不多了。」魏蘭和惋惜地說。

  媽祖髻技藝複雜,熟練者也需至少半小時完成,因此一度不再流行,甚至少有年輕人掌握個中要領。近年來,當地通過在學校開辦興趣班等形式,推動這種傳統技藝在年輕女孩中傳承。此次活動的30餘位表演者中,大多是當地中小學生。

  率隊參加表演的莆田媽祖中學團委書記鄭麗娥介紹,兩年前該校成立了媽祖髻社團,邀請媽祖祖廟的工作人員來教授技法,目前社團已有20餘名成員,學生們都很開心能夠參與其中。

  莆田媽祖中學校長曾亞林說,希望以學習媽祖髻為契機,讓孩子們體會「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培養更為文明的言行舉止。該校還編寫了《澎湃的新信仰》《走進媽祖》等多冊校本教材,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媽祖文化。

  「看到越來越多後輩人會梳媽祖髻了,外婆也很開心的。」家住湄洲島東蔡村的高秀金說。她的外婆蔡秋蓮今年77歲,是此次年齡最大的表演者,且已經連續三年參演了。每年村裡組織報名參演,梳得一手好髮髻的蔡秋蓮總是主動請纓。

  「對於我外婆這代人來說,梳媽祖髻就是日常,好像一天不梳就沒法出門似的,甚至連睡覺也不拆。」高秀金說,此次作為外婆的模特,當外婆在舞臺上給自己梳頭時,她竟感動得紅了眼眶。「我當時就覺得,一定要學會,以後自己來表演。」高秀金說。

  媽祖原名林默,是北宋時期莆田的一位女子,熱心扶危濟困、救助海難,死後由鄉親於湄洲島上立廟奉祀。千百年來,這位海內外華人的「海上女神」,給予航海者戰勝災難、開拓進取的信心和勇氣。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逢年過節,湄洲島女性都會穿上海藍衫、紅黑褲的媽祖服,梳起媽祖髻,身體力行地傳承媽祖文化。

  林涵熙正是其中的一名小小傳承者。一開始,她讓媽媽當模特,給媽媽梳頭作為練習;後來梳得熟練了,她還教會了媽媽。「我特意買了頭模,就為了跟她學呢。」魏蘭和說,「等涵熙四歲的妹妹長大點,我也會帶她去學梳媽祖髻。」

相關焦點

  • 桂林平樂推出大型巡遊活動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桂林5月4日電(記者夏軍、何程)桂林市平樂縣4日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媽祖文化巡遊活動,數萬名遊客前來感受濃厚的媽祖文化氛圍。當日,平樂縣舉辦了隆重的「太婆出遊」活動,幾乎萬人空巷,許多市民和遊客紛紛前來觀看這場隆重的媽祖巡遊活動。
  • 郵票上的媽祖廟丨媽祖文化
    ——媽祖廟遍布近三億媽祖信眾的聚居地。湄洲媽祖祖廟是媽祖信仰的發祥地,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申遺地、遺產地和主要傳承地。媽祖文化是中國傳統海洋文化的代表,同時見證著海西福建的蓬勃發展。
  • 大型石雕媽祖佛像湄洲島媽祖石雕像天后娘娘石雕站像
    石雕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后聖母、娘媽,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祇。古代人們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為此建立媽祖像,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
  • 【老塗說古】媽祖聖駕來到城洲島
    媽祖聖駕來到城洲島作者:塗紹聰詔安頻臨大海,而城洲島就位於詔安灣,島上有座媽組廟。關於媽祖廟為何建在孤島上,這裡有個有趣的故事。元代時,南詔城內有位叫弘法的海商,他經常來往浙江,江蘇一帶販運貨物,每次經過湄洲島,他必須到媽祖廟給媽祖上供燒香,祈求媽祖庇佑。
  • 三千餘人臺灣信眾赴泉進香兩岸媽祖文化再合體
    金虎爺愛吃炮_看圖王  你好臺灣網6月13日泉州消息(記者 杜蘇閩)大官將、七仙陣、金虎爺愛吃炮……昨日(12日)下午,來自臺灣各個縣區媽祖宮廟的三千餘名信眾組團前往福建泉州天后宮進香,進行兩岸媽祖文化交流
  • 看祭拜媽祖傳統儀式、逛巡遊!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開幕
    今日上午,記者從南沙區有關部門獲悉,一年一度的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於5月7日開幕,活動為期三天,內容豐富多彩。屆時,市民將可欣賞到盛大的祭拜媽祖傳統儀式,參與千名臺商拜祭團巡遊,還可免費獲贈印有媽祖符號的「福」字,領到難得的媽祖壽麵和媽祖米。
  • 媽祖文化:媽祖出生
    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晉代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是當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
  • 【中華媽祖雜誌】福建泉州圍頭灣天后宮
    圍頭村位於福建省晉江市東南沿海,區位優勢獨特,東臨臺灣海峽,正面距金門島僅5.6海裡,是祖國大陸離金門島最近的地方,號稱「海峽第一村」。建在圍頭灣海邊的媽祖宮,現泉州天后宮碑誌記載:宋慶元二年泉州府南門外十五都(圍頭)「順濟宮」,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 情定潮汕--神奇的「鳳崗媽祖」與民俗活動 (二)
    >鳳崗媽祖(珍珠娘娘),相傳幾百年前的正月十六夜,鳳崗的幾位耆老夜間同得一夢,夢見媽祖化為金身降落本村。  「頭支香」 所謂"頭支香"就是正月十七正日吉時,鳳崗村眾供奉一支大香後的第一支香,傳說由於「頭支香」能給插香者帶來好運,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人爭插
  • 中日黃檗文化社團聯手 助推福建湄洲媽祖巡遊日本
    當媽祖行列抵達興福寺時,興福寺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媽祖神像的到來,現場鑼鼓喧天,聚集了眾多信眾和遊客圍觀,歡呼聲不絕於耳。活動再現了明清年間中國船隻護送媽祖神像進入長崎港前往「唐人寺院」的景象。  長崎春節燈會媽祖巡遊活動始於2000年,是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長崎市民自發舉行的民間文化活動,旨在紀念長崎與中國悠久的交流歷史,充分展現了媽祖文化在當地深厚的影響。
  • 媽祖「林默娘」顯靈十則,你知道幾個?
    點上面「林氏宗親總會」加入林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林;請點擊上面「林氏宗親總會」關注,擁抱中華林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林氏文化媽祖放神火燒之,三賊懼驚,退遁舟中。第二天早晨,三隻賊船全部出港。忽而天日晦暝,風雨驟至,雷聲大作,海浪滔天。等到雨歇天晴,海賊三舟已被吹至沙灘之上,擱淺不動。憲使王鎔會兵擊之,追至福清,悉數捕獲。郡守徐公上疏媽祖神助之功勳,並奏請朝廷,皇上封誥「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 「媽祖」巡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月27日是媽祖誕辰紀念日,媽祖廟會在南京天妃宮舉行,熱鬧的媽祖巡遊和民俗展演,吸引眾多市民趕到現場,體驗豐富多彩的媽祖文化。
  • 媽祖顯靈傳說
    燒陳長五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海賊陳長五兄弟三人,為惡多端,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於興化、泉州及漳州三郡,官兵無可奈何,百姓苦不堪言。八月,賊眾三舟在湄洲島登陸入廟,祈禱於媽祖神前而不應,因怒而解衣裸體,臥於廟前欄下。媽祖放神火燒之,三賊懼驚,退遁舟中。第二天早晨,三隻賊船全部出港。忽而天日晦暝,風雨驟至,雷聲大作,海浪滔天。
  • 霞浦竹江後灣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60周年紀念日祭拜活動
    4月18日,霞浦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暨後灣天后宮理事長鄭壽本先生,攜本宮副理事長等理事在後灣天后宮廣場,舉行媽祖誕辰1060年紀念日祭拜活動。,媽祖金身起駕回宮,安坐於神龕之中。而竹江村是個內海孤島,島上無田可耕,無山可墾,群眾都以漁業為生,先祖們為了海上漁耕的安全,便建宮奉祀媽祖,祈求神靈保佑平安。該宮的始建年代無法考證,但在明嘉靖年間重建,明隆慶年間、清代嘉慶年間及民國時期曾有多次重修。通過歷代的傳承與發展,媽祖文化演繹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媽祖三」神節活動。竹江的村民將漁業、養殖的豐收,歸功於媽祖神靈的保佑。
  • 世界最大紅木媽祖神像「媽祖故裡」開光
    22日,世界最大紅木媽祖像開光安座慶典在「媽祖故裡」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舉行。 王東明 攝   中新網湄洲島1月22日電 (陳丹妮)22日,世界最大紅木媽祖像開光安座慶典在「媽祖故裡」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舉行。來自兩岸近千家的媽祖宮廟代表齊聚湄洲,共赴慶典,同祈平安。  22日清晨,在通贊獨特的唱聲中,紅木媽祖像開光儀式開始。
  • 霞浦古嶺下媽祖宮
    古嶺下媽祖宮,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松港街道古嶺下村的村頭(東面),它背靠靈山峰,面向福寧灣,距縣城緊5千米之遙。在古嶺下村北山麓的「八仙宮」內,曾供奉著媽祖神像,1999年一夜晚,林阿明道士夢見媽祖婆對他說:「要來村東向岐頭山鼻當土主。」
  • 最珍貴的媽祖郵票,上面可有你認識的家鄉?
    全文字數:1325字 / 閱讀時長: 4分鐘我是小默,一個想讓媽祖文化變得更好玩的學霸,哦不,學渣。從鄭和七下西洋,到施琅統一臺灣;從漁民祈求河清海晏、平安豐收,到皇帝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從我國沿海,到內陸地區,再到東南亞,媽祖信俗的重要載體——媽祖廟遍布近三億媽祖信眾的聚居地。
  • 媽祖「巧識」偷枇杷賊
    全文字數:1345字 / 閱讀時長: 4分鐘我是小默,一個想讓媽祖文化變得更好玩的學霸,哦不,學渣。枇杷,古名天夏扇,蘆橘,別名金丸、蘆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種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因果形似琵琶而得名。
  • 媽祖的信仰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尤其是在福建、廣東、海南、臺灣、東南亞中有廣泛的媽祖信仰,許多沿海地區均建有媽祖廟。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莆田縣湄洲島,為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 公開3.23米高景泰藍媽祖真身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3.23米高景泰藍媽祖像昨安座懿明樓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為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紀念日。昨日,一尊精心設計製作的景泰藍媽祖像安座中華媽祖文化研究院懿明樓,並舉行揭幕儀式(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