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祭拜媽祖傳統儀式、逛巡遊!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開幕

2021-01-15 廣州日報

今日上午,記者從南沙區有關部門獲悉,一年一度的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於5月7日開幕,活動為期三天,內容豐富多彩。屆時,市民將可欣賞到盛大的祭拜媽祖傳統儀式,參與千名臺商拜祭團巡遊,還可免費獲贈印有媽祖符號的「福」字,領到難得的媽祖壽麵和媽祖米。

據悉,在今天發布會上,該區還首次對外發布了最新文化旅遊形象宣傳片——《印象南沙》。該宣傳片是歷時3個月,通過選取該區歷史人文、自然風光、城市新貌等40多個地點精心製作,充分展示了南沙嶺南文化、水鄉文化、媽祖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在媽祖旅遊文化節活動期間,市民可在南沙天后宮景區門口顯示屏上觀看。

據了解,除了傳統的盛大祭拜儀式和巡遊外,2018年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還有五大看點:

看點一:與1058隻風車合影帶來福運

今年是媽祖誕辰1058周年,為配合媽祖生辰,今年天后宮景區打造了一系列以「1058周年」為主題的布置。景區內將掛上1058個紅燈籠,並用1058株鮮花對天后宮園內進行布置。在天后宮正門附近安裝有1058隻風車,風車寓意帶來好運,市民朋友可以在風車區合影留念,將福氣帶回家。此外,今年景區還準備了1058袋平安米和1058袋媽祖面以方便遊客和信眾購買。

看點二:帶媽祖符號的2018幅「福」字免費送

在活動期間,主辦方組織了優秀民間書法家,開展揮毫潑墨送 「福」字活動。今年是2018年,活動期間,天后宮景區將向廣大信眾和遊客們免費送出2018幅「福」字。這些福字均在後面帶有南沙天后宮的印章,以代表媽祖送福的寓意。市民朋友領取福字後,貼在家門上有福氣臨門,家人安康,幸福平安之意。

看點三:1000名遊客祭完媽祖再坐郵輪出發看世界

為藉助郵輪進一步豐富了南沙媽祖文化內涵,5月-6月,廣之旅等旅行社將組織1000名郵輪旅客前來南沙天后宮祭拜媽祖,再從南沙登上「世界夢號」郵輪出發香港等地。據了解,南沙天后宮所處的南沙灣,在規劃中將打造成廣州最有活力的海上門戶。隨著南沙郵輪母港於2019年建成開放,不少郵輪旅客在登輪前,前往天后宮祭拜媽祖祈求平安順利後再出發的旅行方式,或將流行。

看點四:活動期間南沙天后宮太歲殿正式開殿

2017年,南沙天后宮景區重修太歲殿。該殿面積約1000平方米左右,是天后宮景區內最大的宮殿。這裡主要供奉著十二生肖的太歲守護神共計60個太歲,以方便遊客「拜太歲」以祈求流年大利。去年8月,該殿開始試運行,今年媽祖誕正誕當天,將正式對外開殿。市民朋友可以趁著媽祖旅遊文化節,來這裡拜太歲。

看點五:南沙天后宮發布兩條經典遊覽路線

今年南沙天后宮策劃推出了2條經典線路,主要針對來天后宮祭拜的遊客和家庭遊客,以提供最有質量的遊覽方式。分別為:

1.天后宮景區祭拜路線:太歲殿——天后宮廣場(天后宮石像)——獻殿——正殿、祈福殿——寢殿——南嶺塔——山路——許願池

2.天后宮景區親子遊路線:主公路(親子單車)——沙灘(親水、玩沙、遊樂)——廣場(天后文化)——山門(千裡眼、順風耳故事)——鐘鼓樓(親子敲鐘打鼓)——靈惠樓(書法展示)——南嶺塔(領略珠江風情)——鴉片戰爭烈士墓(炮臺文化)——山路——龜池——放生池(賞魚、餵魚、放龜)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耿旭靜 通訊員 林正山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黎旭陽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潘慕英

相關焦點

  • 桂林平樂推出大型巡遊活動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桂林5月4日電(記者夏軍、何程)桂林市平樂縣4日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媽祖文化巡遊活動,數萬名遊客前來感受濃厚的媽祖文化氛圍。當日,平樂縣舉辦了隆重的「太婆出遊」活動,幾乎萬人空巷,許多市民和遊客紛紛前來觀看這場隆重的媽祖巡遊活動。
  • 雪梨將舉辦南半球首屆媽祖巡遊
    新華網雪梨5月7日電(陳宇)為促進中澳民間文化交流,弘揚媽祖文化,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越棉寮華人聯誼會6日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於6月30日在雪梨舉辦南半球首屆媽祖巡遊活動。來自雪梨僑界、商界、文化藝術界及媒體界的一百多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 「媽祖」巡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月27日是媽祖誕辰紀念日,媽祖廟會在南京天妃宮舉行,熱鬧的媽祖巡遊和民俗展演,吸引眾多市民趕到現場,體驗豐富多彩的媽祖文化。
  • 中日黃檗文化社團聯手 助推福建湄洲媽祖巡遊日本
    巡遊隊伍從長崎孔子廟出發,途經眼鏡橋等長崎名勝古蹟,最後到達終點興福寺,沿途數以萬計的長崎市民及觀光遊客爭相一睹巡遊盛況,在巡遊隊伍前拍照留念。當媽祖行列抵達興福寺時,興福寺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媽祖神像的到來,現場鑼鼓喧天,聚集了眾多信眾和遊客圍觀,歡呼聲不絕於耳。活動再現了明清年間中國船隻護送媽祖神像進入長崎港前往「唐人寺院」的景象。
  • 湄洲媽祖將在11月中旬巡遊泰國
    記者昨日獲悉,11月中旬,湄洲媽祖祖廟將繼續開展「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2019年中泰媽祖文化活動周暨湄洲媽祖巡遊泰國活動,進一步傳播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講好媽祖故事,擴大「湄洲媽祖巡天下」的品牌影響力,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 福建霞浦「媽祖第一行宮」金身巡遊臺灣13縣市
    剛剛從臺灣返回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的松山天后行宮媽祖金身巡臺護駕團團長陳杰17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繼2013年霞浦松山天后行宮媽祖金身首次巡遊臺灣之後,該行宮金身3年來連續受臺灣宮廟邀請赴臺,今年12月4日再次組織大型護駕團赴臺巡遊,歷時11天繞島一周,總行程3500多公裡,走過臺灣13個縣市,巡安23座媽祖宮廟。
  • 中菲友誼重要事件,湄洲媽祖巡遊菲律賓,萬人護駕金身
    起駕啦,湄洲媽祖,乘坐郵輪再下南洋巡遊菲律賓媽祖雕像,兩岸近百家媽祖宮廟共2300多名媽祖信眾代表首次聯袂護駕媽祖下南洋巡遊櫻花盛開,像是歡迎著媽祖的到來良辰吉時,湄洲媽祖巡遊菲律賓的起駕儀式遵循古制,在湄洲媽祖祖廟寢殿舉行信眾上香、行三拜禮
  • 霞浦竹江後灣天后宮舉行媽祖誕辰1060周年紀念日祭拜活動
    4月18日,霞浦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暨後灣天后宮理事長鄭壽本先生,攜本宮副理事長等理事在後灣天后宮廣場,舉行媽祖誕辰1060年紀念日祭拜活動。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祭拜活動的規模及相關活動內容,雖不如往年,但整個祭拜儀式的流程有序地進行著,但參與祭拜的人與人之間保持著一米左右的距離,在司儀王祖巖的引領下,宮裡嗚鍾擊鼓,兩尊媽祖金身從神龕上起駕到宮前廣場的祭臺上,在嗚炮聲中拉開祭拜的序幕,主祭鄭壽本董事長率全體副董事長向媽祖神像上香、向媽祖金身行「三獻禮」、「三跪九叩首」,誦讀祭文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祭拜結束後
  • 郵票上的媽祖廟丨媽祖文化
    湄洲媽祖祖廟是媽祖信仰的發祥地,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申遺地、遺產地和主要傳承地。媽祖文化是中國傳統海洋文化的代表,同時見證著海西福建的蓬勃發展。在2008-14《海峽西岸建設》中,湄洲媽祖祖廟作為小版張的過橋,連接著蒸蒸日上的海峽西岸,更展現著福建傳統建築的精美絕倫。天津·天后宮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位於天津舊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古文化街正中,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2009-23《京杭大運河》-2天後宮)。
  • 「媽祖」有實名制機票,國外請海上女神巡遊
    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媽祖乘坐飛機前往泰國祈福巡遊,讓人驚訝的是媽祖有身份證和實名制機票,初識媽祖還是在劉濤主演的電視劇中。印象中的媽祖是一個生長在海邊的少女,從小就聰明伶俐長大後也是孑然一身,為了保護海邊的村民們矢志不嫁,治病救人、消災減難,為沿海地區的村民們排憂解難,所以被沿海地區的人們稱為海上女神。雖然《媽祖》這部電視劇在播出的時候表明過,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內陸的人一直以為只是一個將事實誇大的傳說罷了,其實媽祖的故事是真實的。
  • 香港著名實業家捐款重建,廣州南沙天后宮,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
    點擊播放 GIF 0.0M南沙天后宮,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緊鄰廣州珠江出海口伶仃洋,是一處欣賞海景和祭拜天后娘娘的好地方。圖為南沙天后宮大門。南沙天后宮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全年綠樹常青,景色適人。進入大門,一條寬廣的道路通向天后宮廣場。這裡香火很旺,不遠處的宮殿香菸嫋嫋,讓人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整個南沙天后佔地100公頃,主要分為天后宮廣場和宮殿建築群。天后宮廣場佔地1.5公頃,在其正中央屹立著巨大的石雕天后聖像。圖為遊客前來膜拜祈福。
  •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 公開3.23米高景泰藍媽祖真身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3.23米高景泰藍媽祖像昨安座懿明樓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為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紀念日。昨日,一尊精心設計製作的景泰藍媽祖像安座中華媽祖文化研究院懿明樓,並舉行揭幕儀式(如圖)。
  • 發現你所在又不知道的美,「媽祖的故鄉」福建莆田
    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拜媽祖,祈求保佑一帆風順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眾為了生計下南洋過臺灣,媽祖信仰也隨著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在臺灣,由泉州天后宮分靈而來的稱"溫陵媽」。據《世界媽祖廟大全》提供的最新數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信奉者近2億人。
  • 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福州11月2日電 題:梳起「帆船頭」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記者褚萌萌、餘俊傑  對於近日在家鄉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的一年一度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11歲的小小湄洲女林涵熙期待已久。今年她有一個心願,希望能向鄉親和遊客們好好展現一下自己梳媽祖髻的手藝。
  • 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
    99對船長夫婦近2000人,依照古禮,依次舉行上貢、敬獻花籃、媽祖三獻和放生禮等儀式,共祈風調雨順、兩岸和平。  財團法人臺灣嘉義縣新港奉天宮董事會董事長何達煌表示,臺灣擁有媽祖宮廟2000多座,信眾過千萬人,能夠到祖廟參加海祭,同謁媽祖,「又榮幸又親切」。  當天,湄洲媽祖祖廟還舉辦晨拜媽祖誦經祈福、阿婆走水、莆仙戲公演、法師蘸筵、十音八樂演奏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世界最大紅木媽祖神像「媽祖故裡」開光
    22日,世界最大紅木媽祖像開光安座慶典在「媽祖故裡」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舉行。 王東明 攝   中新網湄洲島1月22日電 (陳丹妮)22日,世界最大紅木媽祖像開光安座慶典在「媽祖故裡」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舉行。來自兩岸近千家的媽祖宮廟代表齊聚湄洲,共赴慶典,同祈平安。  22日清晨,在通贊獨特的唱聲中,紅木媽祖像開光儀式開始。
  • 媽祖文化:媽祖出生
    島上有一座巍峨雄偉、金碧輝煌的廟宇,供奉著世界聞名的「海神」媽祖。    媽祖出生於仕宦之家,是福建晉代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是當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一天晚上,王氏夢見觀音大士慈詳地對她說:「你家行善積德,今賜你一丸,服下當得慈濟之賜。」於是便懷了孕。
  • 禮讚媽祖大愛精神的溫暖騎行—海絲動力騎行巡遊
    滿懷著對「立德、行善、大愛」媽祖精神的禮讚,6月30日,首屆海絲動力摩託車文化交流節的重頭戲——騎行巡遊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千名騎士相聚在美麗的莆田,從莆田會展中心一路前進,為愛出發。  本屆騎行巡遊由福建驃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起。
  • 觀音媽、媽祖、七娘媽……說說閩南人的娘媽情緣
    媽祖的廟正式名叫天后宮或天妃宮,但閩南人一般不用這兩個名,而是稱「娘媽宮」,偶爾稱「媽祖宮」。七夕時祭拜的七仙女或織女,閩南人稱之為「七娘媽」。有著一千多年燦爛文化歷史的閩南人當然不會沒人知道觀世音菩薩最早原型其實是男性,媽祖的正式封號是天後天妃,七娘媽其實是織女。但是閩南人對於女性神,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情感和表達,所以習慣於用娘媽這一親切的稱呼。
  • 媽祖的信仰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娘媽,是歷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尤其是在福建、廣東、海南、臺灣、東南亞中有廣泛的媽祖信仰,許多沿海地區均建有媽祖廟。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莆田縣湄洲島,為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