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把信寄出去的?這些古代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2021-01-10 強說故事

俗話說,一機在手,天下我有,手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豐富了娛樂活動,回想一下剛開始的手機,那時候僅僅能打個電話發個簡訊,後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聊天軟體,說到底,手機最初的出現就是為了方便人們可以隨時聯繫,那古人是如何聯繫的呢?答案是寫信,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人寫信的那些冷知識。

一.古人用什麼寫信?

說到這個,大家應該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古代人們寫字用的材料,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字體是甲骨文,因為那時候只能把字刻在烏龜殼上,這樣雖然好保存,但是實在是笨重,用這個寫信的人極少,後來大家發現竹簡木牘就很好,又好保存又不貴,所以很多歷史文獻就是通過竹簡的方式流傳下來的,但是用這個寫信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太重了,寫不了多少就厚厚一卷,於是有一種輕便又好看的材料出現了,那就是帛錦書信,據說前秦時候有一個才女叫蘇蕙,有一天她思念遠在外地的丈夫,就用五彩絲線在錦帕上支織就了一首迴文詩,帛錦也叫絹布,雖說輕便好攜帶,但是價格昂貴,聽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起的。後來,蔡倫登上歷史舞臺,大家寫信用的材料就全變了,其實在蔡倫之前就已經有紙張了,只不過當時紙張太粗糙,凹凸不平,不能寫字,一般用來包裝,蔡倫不斷改進後,大家寫信才用上紙張,在此基礎上,古人為了讓寫信更富美感,開始DIY,比如有女子用花朵把紙張浸出另一種顏色,以此來表達對另一半的思念,論情調,還是古人會玩。當然了,如果實在沒錢,古人就會用身邊所有的東西代替紙張,比如很多古裝劇裡的血書,相傳,古代還有用楓葉寫信的。

二.古人如何寄信?

在我們印象中,似乎古人寄的信總能到達目的地,就像現在發個微信一樣的簡單,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古人寄一封信要分兩種情況,大家都知道古代政局動蕩,經常會發生戰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是「家書抵萬金」了,要知道戰亂時代送一封信特別難的,第二種情況是和平年代,這時對方收到信的機率會大一些,但依舊有很多限制,比如古代小郵局——驛站,唐玄宗為了楊貴妃吃到新鮮的荔枝專門修建了一條官道,這個官道上就有很多驛站,按理來說,這樣送個東西應該很方便,但這是皇家專用通道,不對老百姓開放,第二種是讓家裡的下人送過去,這個方法耗時耗力,最主要的是你得有下人呀,有錢人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飛鴿傳書,這個方法似乎很簡單,好像養一隻鴿子就能免費送信了,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且不說是不是人人都會訓練,單就鴿子來說也是需要分品種的,就像現在導盲犬一樣,幾十隻裡可能只有一隻能成為真正的導盲犬。

那窮人應該如何寄信呢?只能讓人幫忙捎了,一般是認識的親朋好友,但是如果有緊急情況,那就只能找商人了,他們去的地方多還走的頻繁,所以花點錢拜託給他們信件送達機率大,但還是會有黑心商人懶得送,直接半路扔掉。

三.古人寫的信用什麼包裝?

現在有很多人的結婚請帖上會用一種流金的金屬材質封住信封的口,其實這種方法最早起源於秦漢時期,秦始皇當政時,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這些內容又是關乎國家大事的,所以為了保證中間沒有人私自拆開,古人就會用泥土封口,然後用自己的章壓實,後來用的紙多了,這個制度也就廢除了。封泥漸漸被郵筒取代,這裡所說的郵筒是一個圓柱形的空心棍子,很小巧,方便攜帶,材質一般是竹子,還有皮革的,金屬的,甚至還有用玉做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護信封不被風吹雨打,為信封做"貼身保鏢"。

看了古人寄信的艱難,是不是突然對現代手機上各個APP創始人充滿感謝呢?古人本身就生活在飄忽不定的時代,即使和家人離得不遠也很難聯繫到,但他們仍舊通過這種很大機率丟失信封的方法聯絡感情,再難也留存著希望,這是我們這個通訊工具發達的年代不存在的信念。想了解更多古代冷知識,關注我,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古人做不到。

相關焦點

  • 古人的銀子到底值多少錢?這些古代錢財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古代的money。一.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錢?由於明清小說對於古代銀子價值的描述,很多人就誤以為古代銀子特別多,似乎有錢人吃頓飯隨隨便便幾十兩銀子就出去了,但其實古代的銀子不是普通百姓之間最常流通的,因為實在是太珍貴了,一般都是國家對外貿易的時候才用,而且歷史車輪越往後推,銀子越值錢,咱們倒著來說。
  • 這些育兒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爸爸媽媽需要掌握一些育兒知識。有些育兒知識是在書中無法學到的,但它非常實用,下面這些育兒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1、寶寶應該多多練習爬行,因為寶寶只有爬得多了,肢體變得靈活了才能更快地學會走路,走得更穩。
  • 關於糧食,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關於糧食,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五穀不分」是哪「五穀」? 「五穀」,在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
  • 【知識】眼睛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眼睛的冷知識,帶你了解眼睛的冰山一角。 眼球是不會覺得冷的器官 人的眼睛上只有掌管觸覺和痛覺的神經,沒有管寒冷感覺的神經,所以不管溫度多麼低,眼珠都不會覺得冷。另外,眼瞼不斷開合,眼球不斷轉動,從而產生豐富的熱量,即使天氣多寒冷,眼球表面溫度也都在10℃以上。
  • 3個過年冷知識:古代早已有元旦,古人也送賀卡,正月為何不剃頭
    3個過年冷知識:古代早已有元旦,古人也送賀卡,正月為何不剃頭終於,元旦就快要到了。元旦,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是對過去的一年的總結。雖然在我國,人們對元旦並不像對春節那樣的重視,但是,畢竟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多少人對這樣的一個節日還是非常期盼的。
  • 說出一個算你贏!關於四邊形,99%大小朋友都不知道の冷知識!
    原標題:說出一個算你贏!關於四邊形,99%大小朋友都不知道の冷知識! 顧名思義,如三角形由三條邊構成,四條邊圍成的閉合框框就是四邊形了。在這個世界上,四邊形可謂無處不在,家裡的門、桌上的書、畫外的框等等,不一枚舉,四邊形完完全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 十個冷知識:如何測試你的記憶力?
    冷知識可以讓人增長見識,開闊視野,還能啟迪思維,引發強烈求知慾。和」冷笑話」屬於另類幽默一樣,冷知識雖冷門但有用,且更能吸引人,來看看今天的十個冷知識吧! 1、我們經常能夠在電影中看到,有人拿著一根頭髮就去鑑定DNA!
  • 關於汽車輪胎的那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多少呢?
    汽車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交通工具了,今天就不去講什麼汽車原理,構造,輪胎製造工藝啊什麼的,說起來這些來也是相當的複雜,我們來聊一聊看似最簡單的一個部件,關於汽車輪胎的那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多少呢?
  • 關於處女座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呢?
    主筆:老妖很多時候,儘管你覺得自己非常了解一個人,但他們身上,依舊有你還未涉及,未參透到的領域。因此有時候,過分自信,覺得自己了解某個人的話,可能還為時過早了一些。那麼如果用處女座來舉例的話,他們身上有著哪些你還未涉及到的領域,有哪些你還未曾清楚了解的冷知識呢?
  • 雲中誰寄錦書來?揭秘古人寄信的那些保密「小心機」
    在通信技術落後的古代,寄信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聯繫方式。但你有沒有想過,那時山高路遠、旅途艱難,古人靠啥寄信呢?雖然郵驛制度很早就建立了,但專供政府傳遞公文,即使「偶爾」夾帶個人信函,也只是達官貴人的權力行為,並不「為人民服務」。「快遞小哥」也有千年歷史古人寄信,最常見的是找人捎帶。這種方式很早就產生了。
  • 端午安康丨那些你不知道的端午節冷知識!
    今天一起來看看那些端午節的冷知識~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因為端午節是一個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互說端午節快樂;要想祝福的話,用「安康或祥瑞」等字句來代替更合適。端午節不是唯一名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是最多的,堪稱節日別名之最。
  • 關於雙子座的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主筆:Miya關於雙子座,你了解到的有多少呢,如果詢問你關於對雙子座的了解話,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可能都會是,會覺得他們這個星座的人性格很開朗,很活潑,屬於比較好相處,好親近的一類人,但要知道,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的話,大概只能說明,關於雙子座的內心,你還不曾看透過。
  • 古代這些天文知識,你真的了解嗎?
    曾幾何時,古人面對無限神秘的宇宙,充滿敬畏之心。李白曾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古代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社會,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對上天的崇拜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植根,使古人認為,天象的變化往往聯繫著人間的禍福、人事的吉兇,進而衍生了天文學的知識體系。
  • 10個冷知識:古人是如何過生日的?現代人過生日為什麼要吹蠟燭
    10個冷知識:古人是如何過生日的?現代人過生日為什麼要吹蠟燭2、《當你老了》這首詩,是作者威廉·巴特勒·葉芝為了追求自己所愛女人作出的詩,很多人用這首詩表達忠貞的愛戀之情,但是作者卻苦苦追求幾十年無果。
  • 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十二星座,星座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99.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十二星座,星座冷知識你了解多少?
  • 獅子座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今日與大家分享獅子座的冷知識獅友自知其它星座看你的獅子朋友這樣的特點適合嗎?1.喜歡哭的星座,獅子座可以排進前三,這條就不多說了,留點面子給獅子。2.獅子哭不屬於那種受了氣委屈的哭,而屬於那個時候自責自己為什麼沒有和對方拼命的哭...3.
  • 奇奇怪怪的知識又增加了,這裡18個不像成語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作為土生土長的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你敢說自己精通漢語嗎?恐怕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漢語的一些皮毛吧!就拿成語來說,有些看上去是非常普通的四字詞語,可萬萬沒想到竟然是成語。這和我們所認識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的成語格格不入啊!如果你不信,那就請往下看吧!
  • 古人對孩子出生時的忌諱,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為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接下來,我就把古人對孩子出生時的忌諱,都一一道來,用科學理論來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一、女怕午時生:大家知道為什麼古人忌諱女孩子在午時出生嗎?所以古人說,這個時間出生的男孩子不僅一生命運坎坷,還缺少陽剛之氣。所以很多古代的人們,非常忌諱男孩兒在子夜出生。其實,這更沒有科學道理,只不過是古人把陰陽五行理論,生搬硬套而已。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俗話說:「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 古人是如何計時的?古代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
    國學晚自習◆ ◆ ◆ ◆ ◆國學知識古代一個時辰等於現在2個小時,但古代的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三更夜半」是現在的幾點?「彈指」、「瞬息」、「一念」、「剎那」,它們之間如何換算?來,漲知識,收藏吧!時辰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
  • 關於星座,你絕對不知道的那些冷知識,趕快學習下吧
    關於星座,你絕對不知道的那些冷知識,趕快學習下吧!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在閒暇的時候會看些與自己相關的星座運勢,來看看自己近期的運氣是不是很好,那麼關於星俯的一些冷知道你都知道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星座的冷知識。我們先從星座的起源說起,星座起源於西方佔星術,所以它們是根據陽曆計算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曆。星座的起源來自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古巴比倫。當時,他們把天空分成許多個的區域,稱為「星座」。